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作為农业大国,农业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临夏州以农业生产种植为基础,处于高寒阴湿,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稀少,导致土壤肥力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当地农业产值。基于此,本文首先提出土壤肥料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进而探究发挥土壤肥料效益的措施。
临夏州大部分地区属高寒阴湿、干旱半干旱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均降雨量537mm,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95.75万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马铃薯、油莱等农作物。由于临夏州自然条件所致,年降水少、蒸发量大,导致土壤水分、养分流失严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发展进程,这就提高了对肥料的依赖性,虽然玉米、小麦、马铃薯、油莱等农作物较为耐旱、耐寒、耐贫瘠,但依然会受到土壤肥料的影响。肥料作为农作物生长的养分基础,科学施肥能够有效加强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保证作为产量。因此,土壤肥力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料,如何改善土壤肥料成为了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
1、土壤肥料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1)土壤肥料是前提
一直以来,农业生产活动都要以土壤为载体,保证施肥活动的合理性、科学性,可以促进农业发展进程,提高土壤肥力作用。所以,土壤肥料不仅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还是农业发展的驱动力。临夏州作为主要的农业种植基地,对于土壤资源、土壤肥料、耕地资源相关问题十分关注。在农业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为了能够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重视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土壤肥料是物质基础
土壤是玉米、小麦、马铃薯、油莱等农作物生长的载体,其中蕴含着大量的营养物质、微生物,并且其中具有养分转化系统、物质循环系统等,全面凸显了土壤资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据有关调查显示,人体所消耗的80%热量、75%蛋白质、纤维素都与土壤环境有着极大的联系。土壤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之后真正的对土壤资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够真正发挥土壤的效益。可见,土壤肥料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提高对土壤肥料的关注度才能够取得更好的农业发展成绩。
2、发挥土壤肥料效益的措施
(1)科学的施肥方案
为了能够促进临夏州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积极利用科学的施肥方案,针对玉米、小麦、马铃薯、油莱等主流农作物完善施肥体系。通过对临夏州各个地区土质、土壤肥料进行检测,推广科学的农业种植和管理方案,合理施加有机肥,从而提高土壤性能。在实际执行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①全面掌握有机肥、无机费之间的性能差异和肥料特性,做好肥料研究工作;
②在有机肥使用之前,要针对土壤性能配置测土配方;
③结合农作物的生长态势和营养要求,针对性施加有机肥,保证土壤中的养分满足作物生长要求。在整个推广工作进行当中,还要提升对作物营养转化的认知,针对养分性能较好的田块,要重点研究如何保持肥力,针对性投入肥料,为农作物高产提供有利条件。此外,生物肥在近些年发展中成本也不断降低,可以适当的增加生物肥的施加比重,调控土壤性能。
(2)构建完善的耕地资源保护制度
构建完善的耕地资源保护制度可以减少非法侵占耕地的现象,完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耕地开发更加规范、合理,并且在实际应用中也有非常大的成就。从土壤肥料利用现状层面、土地资源利用问题方面出发,可以发现现有耕地保护制度覆盖不够全面、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针对此类问题,需要优化、完善现有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对耕地资源保护力度。再者,还需要强化监管工作,确保耕地保护制度能够发挥有效作用。农业部门、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中,要积极促进乡民力量结合,从土壤肥料条件、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出发,合理利用农业生产资源和土地资源,将土壤肥料列入到土地资源保护当中。
(3)土壤肥力监测
为了能够全面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还要加强土壤肥力和施肥量监测工作,构建现代化土壤肥力监测体系,设置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为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提供有利条件,判定是否能够满足玉米、小麦、马铃薯、油莱等农作物生长要求。再者,农业部门还要构建土壤肥料数据库,存储土壤肥料数据集,并加强整个州的信息共享,第一时间掌握土壤肥料现状,进而针对性解决问题。在过去,农户都是采取单一施肥方法,不仅会降低土壤肥力,还会导致资源浪费,施肥不当也会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如土壤酸化、板结等,降低了土壤肥力性能。再者,还需要采用现代化方式施肥,可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针对临夏州土壤特性研制施肥配方,提高土壤生产性能。还可以采用秸秆还田、畜牧粪尿还田等方法,联合涉农企业统一回收秸秆,通过发酵等工艺转化为有机肥,从而提高土壤质量。这样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有害物在土壤中滞留等问题,保证土壤肥力性能。
综上所述,土壤肥料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要认识到提升土壤肥力的作用,不断推广科学的施肥方案、构建完善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土壤肥力监控,这样才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对农业环境的负面影响,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作者单位:731100甘肃省临夏州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站)
临夏州大部分地区属高寒阴湿、干旱半干旱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年均降雨量537mm,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95.75万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马铃薯、油莱等农作物。由于临夏州自然条件所致,年降水少、蒸发量大,导致土壤水分、养分流失严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发展进程,这就提高了对肥料的依赖性,虽然玉米、小麦、马铃薯、油莱等农作物较为耐旱、耐寒、耐贫瘠,但依然会受到土壤肥料的影响。肥料作为农作物生长的养分基础,科学施肥能够有效加强农作物抗病虫害能力,保证作为产量。因此,土壤肥力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也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资料,如何改善土壤肥料成为了行业重点关注的问题。
1、土壤肥料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1)土壤肥料是前提
一直以来,农业生产活动都要以土壤为载体,保证施肥活动的合理性、科学性,可以促进农业发展进程,提高土壤肥力作用。所以,土壤肥料不仅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还是农业发展的驱动力。临夏州作为主要的农业种植基地,对于土壤资源、土壤肥料、耕地资源相关问题十分关注。在农业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为了能够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重视土壤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土壤肥料是物质基础
土壤是玉米、小麦、马铃薯、油莱等农作物生长的载体,其中蕴含着大量的营养物质、微生物,并且其中具有养分转化系统、物质循环系统等,全面凸显了土壤资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据有关调查显示,人体所消耗的80%热量、75%蛋白质、纤维素都与土壤环境有着极大的联系。土壤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之后真正的对土壤资源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够真正发挥土壤的效益。可见,土壤肥料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提高对土壤肥料的关注度才能够取得更好的农业发展成绩。
2、发挥土壤肥料效益的措施
(1)科学的施肥方案
为了能够促进临夏州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积极利用科学的施肥方案,针对玉米、小麦、马铃薯、油莱等主流农作物完善施肥体系。通过对临夏州各个地区土质、土壤肥料进行检测,推广科学的农业种植和管理方案,合理施加有机肥,从而提高土壤性能。在实际执行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出发:
①全面掌握有机肥、无机费之间的性能差异和肥料特性,做好肥料研究工作;
②在有机肥使用之前,要针对土壤性能配置测土配方;
③结合农作物的生长态势和营养要求,针对性施加有机肥,保证土壤中的养分满足作物生长要求。在整个推广工作进行当中,还要提升对作物营养转化的认知,针对养分性能较好的田块,要重点研究如何保持肥力,针对性投入肥料,为农作物高产提供有利条件。此外,生物肥在近些年发展中成本也不断降低,可以适当的增加生物肥的施加比重,调控土壤性能。
(2)构建完善的耕地资源保护制度
构建完善的耕地资源保护制度可以减少非法侵占耕地的现象,完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耕地开发更加规范、合理,并且在实际应用中也有非常大的成就。从土壤肥料利用现状层面、土地资源利用问题方面出发,可以发现现有耕地保护制度覆盖不够全面、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针对此类问题,需要优化、完善现有耕地保护制度,提高对耕地资源保护力度。再者,还需要强化监管工作,确保耕地保护制度能够发挥有效作用。农业部门、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工作中,要积极促进乡民力量结合,从土壤肥料条件、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出发,合理利用农业生产资源和土地资源,将土壤肥料列入到土地资源保护当中。
(3)土壤肥力监测
为了能够全面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还要加强土壤肥力和施肥量监测工作,构建现代化土壤肥力监测体系,设置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中的氮、磷、钾含量,为提高农作物产量、质量提供有利条件,判定是否能够满足玉米、小麦、马铃薯、油莱等农作物生长要求。再者,农业部门还要构建土壤肥料数据库,存储土壤肥料数据集,并加强整个州的信息共享,第一时间掌握土壤肥料现状,进而针对性解决问题。在过去,农户都是采取单一施肥方法,不仅会降低土壤肥力,还会导致资源浪费,施肥不当也会破坏农业生态环境,如土壤酸化、板结等,降低了土壤肥力性能。再者,还需要采用现代化方式施肥,可以采用测土配方施肥,针对临夏州土壤特性研制施肥配方,提高土壤生产性能。还可以采用秸秆还田、畜牧粪尿还田等方法,联合涉农企业统一回收秸秆,通过发酵等工艺转化为有机肥,从而提高土壤质量。这样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有害物在土壤中滞留等问题,保证土壤肥力性能。
综上所述,土壤肥料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要认识到提升土壤肥力的作用,不断推广科学的施肥方案、构建完善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土壤肥力监控,这样才能够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减少对农业环境的负面影响,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作者单位:731100甘肃省临夏州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