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现有跨海桥梁抗震分析研究仍选用陆地地震动而忽略了海底与陆地地震动间的差异,且处于海洋环境中的桥梁下部结构在长时间流水冲刷下,桩周土体流失进而导致结构稳定性降低。本文以某跨海大桥引桥段为例,利用ABAQUS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考虑桩土作用和动水压力等因素影响,采用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方法对不同冲刷环境下陆地和海底地震动作用下的桥墩、支座进行易损性分析。通过绘制桥墩、支座超越概率易损性曲线和超越概率增幅柱状图研究桥梁关键构件在海陆地震动和不同冲刷深度下的损伤发展规律。结果表明:对比陆地地震动作用,海底地震动作用下
【机 构】
:
大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防灾科技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河北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8150),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0540134),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项目(2018RQ7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有跨海桥梁抗震分析研究仍选用陆地地震动而忽略了海底与陆地地震动间的差异,且处于海洋环境中的桥梁下部结构在长时间流水冲刷下,桩周土体流失进而导致结构稳定性降低。本文以某跨海大桥引桥段为例,利用ABAQUS建立有限元计算模型,考虑桩土作用和动水压力等因素影响,采用概率地震需求分析方法对不同冲刷环境下陆地和海底地震动作用下的桥墩、支座进行易损性分析。通过绘制桥墩、支座超越概率易损性曲线和超越概率增幅柱状图研究桥梁关键构件在海陆地震动和不同冲刷深度下的损伤发展规律。结果表明:对比陆地地震动作用,海底地震动作用下
其他文献
内嵌钢筋外包纤维布的复合加固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古建筑木柱的受压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大幅提升其工作性能。为提出内嵌钢筋外包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布复合加固圆形短木柱轴心受压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本文共完成12组42根复合加固试件的轴心受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木柱的破坏主要发生于初始缺陷较为集中的区段,且复合加固方法能够提升木柱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加固效果显著。基于经典的纤维布约束混凝土柱抗压强度理论,对CFRP布约束木柱相关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
针对含有光伏发电和负荷功率动态变化的主动配电网孤岛划分问题,首先建立光储系统和负荷的时变模型,其次采用基于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的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根据时变负荷的内在相似性进行聚类,完成故障恢复时段划分,并在此时段内以各节点聚类中心值表示各节点负荷状态的静态孤岛划分问题.在此基础上建立孤岛数学模型并确定光储系统孤岛供电可行域,最后以IEEE33节点系统为算例,采用改进的二进制粒子群算法对其模型求解,得到各故障恢复时段内的孤岛划分方案.
基础隔震结构对于隔震层的整体性要求较高,隔震层构件的连接性能则直接影响着隔震层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本文针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框架隔震结构的隔震层部分,对梁底纵筋的焊接连接方式进行了改进并开展拉拔试验,提出了一种框架节点连接方式。利用ABAQUS建立了新型隔震层框架节点与传统现浇节点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施加低周往复荷载作用,对比两类节点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差异,并对新型隔震层框架节点的连接构造进行改进。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钢板焊接连接时,钢筋连接试件的抗拉强度与通长钢筋接近,在钢板上开槽再焊接可显著减小连接钢板的弯
衣食住行的衣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离开衣,人们就无法进行社会活动,如何穿着健康也是人们向往和追求的必备条件。探析了纺织品检验,这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心健康,以便消费者选购和使用的纺织品持久耐用健康放心。
为了研究纳米颗粒对城市污水处理厂低有机质剩余污泥厌氧发酵性能的影响,将纳米CuO(Nano–CuO)和纳米ZnO(Nano–ZnO)投至低有机质剩余污厌氧发酵系统。研究表明,Nano–ZnO发酵系统低有机质剩余污泥水解酸化性能显著高于Nano–CuO发酵系统。蛋白酶活性随着Nano–CuO和Nano–ZnO的投加量增加而增大,其中,投加量为100 mg/L时,蛋白酶活性分别为25.15 EU/mg VSS(Nano–CuO)和46.71 EU/mg VSS(Nano–ZnO),α–葡萄糖苷酶活性随着Nan
全真丝半色织提花产品以100%桑蚕丝为原料,采用浅经深纬的颜色组合,生经熟纬工艺,先半色织,后练白再染色后整理。研究探讨了半色织提花工艺染丝、织造、染整工序的生产难点和技术解决方案,筛选出比较合理的工艺参数和配方。生产出的全真丝半色织提花系列面料具有色彩丰富、花型立体、手感丰满等特点。
为确定光煤互补系统中太阳能辅助发电系统的适配容量,通过计算得到在不同光热流量占比下光煤互补系统的全厂热耗量,对2个热源耦合输入系统进行定量分析,计算耦合及解耦后运行时的双源输入焓,确定互补方案下不同运行模式下光热辅助系统的发电热耗量及其储热系统所需的熔融盐需求量,通过Ebsilon软件仿真模拟得到不同光热流量占比中,与互补系统解耦运行后的单一太阳能辅助发电系统的估计最大装机容量为16.965 MW,最后得到互补系统在节煤型方案3种工况运行下所能达到的节煤量.
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是一种严重的环境地质灾害,其具有土层变形长期发展的特点,弱透水层黏性土与含水层砂土的流变性是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采用广义开尔文模型描述弱透水层和含水层的流变性,结合太沙基1维固结理论和连续性条件,建立了水位变化诱发弱透水层–含水层双层系统流变固结的控制方程和定解条件。利用Laplace变换,给出基于传统矩阵传递法和边界转换法,分别推导了该双层系统在Laplace域内孔压和沉降的计算公式;采用Stehfest逆变换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并编写计算程序,得到真实物理空间解。
围岩破坏模式分析是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析、控制和支护设计的基础。围岩开挖是一个径向应力减小、轴向应力增大的复杂加卸载过程,当前常采用超载试验研究隧洞围岩的破坏模式。围岩的应力路径是影响其破坏模式的重要因素,而超载试验的围岩应力路径不同于加轴压、卸围压路径。为对比隧洞围岩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破坏模式,利用WE–600B型液压式万能试验机和自主设计的隧洞模型试验仪,采用相似模型试验方法,研究隧洞围岩在超载和开挖卸载过程中的应变演化规律及破坏面发展过程。应变演化规律方面:两种工况下,拱底均产生一定的拉应变;开挖卸
研究双面钙钛矿太阳电池正极窗口叠层MoO3/ITO(氧化钼/掺锡氧化铟),通过蒸镀法沉积制备具有不同厚度的氧化钼(MoO3)缓冲层.结合PV Lighthouse模拟计算,系统分析MoO3缓冲层对太阳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得益于电子传输层的宽禁带和MoO3/ITO的减反效果,当光从玻璃衬底(SnO2电子传输层)一侧入射时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较高.实验表明当MoO3缓冲层厚度在10~15 nm时,钙钛矿太阳电池填充因子和短路电流密度达到最佳值,此时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最高,电池的双面率为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