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产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性质、教学任务进行了介绍,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一定的改革,增设实践环节,开设与该课程配套的课程设计,并采用教学科研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巩固学生对这门课理论知识的掌握。
关键词:课程设计;课程改革;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孙俊(1978-),男,江苏泰兴人,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苏?镇江?212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高教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江苏大学立项课题(项目编号:KT2011526)、江苏大学大学生科研立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1A24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9-0056-02
一、“产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简介
“产品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是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软件技术为基础,同时将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方法集为一体,是由人和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江苏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是以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为主干的学科,力求培养的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应具有自我学习、不断吸收新专业知识的能力,充分体现“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便毕业生能在通信、金融、电力部门、计算机应用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还可以在政府机关领域从事电子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
“产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江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2个学分共30个学时,包括24个学时讲课学时、4学时实验、2学时上机。这门课的教学任务有:掌握“产品信息管理系统”基础理论,即信息、系统、组织等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概念;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即信息技术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熟悉“产品管理信息系统”的工程技术,即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则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运行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问题。[1]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掌握数据库、数据库访问应用技术等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课做好准备,打下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改革
“产品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以计算机应用为基础的新兴学科,知识更新比较快,所以必须适时对课程建设进行改革。
在“产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上,删除一些过时的教学内容,比如信息的概念、计算机技术(软件、硬件)基础,补充VB编程工具、管理系统开发软件的介绍。
在授课教学方式上,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课堂讲授与多媒体相结合,充分利用录像、动画、图片效果及网络资源,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通过现场录像,使学生课堂内学习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这些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讨论式、提问式方式中可提高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
可以构建“产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网络资源库,便于学生在课后通过上网的方式灵活复习和巩固该课程的学习内容。网络资源库的内容包括多媒体资料和知识单元资料,多媒体资料包括授课音频、授课视频等,知识单元资料包括试题习题、答疑资料、电子课件等。
三、配套课程设计
1.配套课程设计的目的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当今大学,已经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目前课程改革的主要特色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如何让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在规定的少学时内掌握知识,是任课教师必须解决的难题。
按原先教学计划,有4学时的实验与2学时的上机,这从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角度来讲是远远不够的。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电子计算机基础之上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Visual Basic环境下,为“产品管理信息系统”配套一周的课程设计实践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动手机会,提高其应用能力。通过实践操作环节,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问题,可以充分锻炼学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产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开设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将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同时,通过完成课程设计,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和设计过程,撰写一份规范的课程设计报告,锻炼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3]另外,通过课程设计,学生会在设计过程中学会调整自己,相互交流,与同伴合作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2.课程设计要求
课程设计在软硬件上的要求如下:硬件环境上,处理器为Intel Pentium 166 MX或更高,内存为32M以上,硬盘空间为1GB以上,显卡为SVGA显示适配器;软件环境上,操作系统为Windows 98/ME/2000/XP。
要求学生掌握Visual Basic知识。VB中的“Visual”的含义是“可视化”,指的是一种开发图形用户界面的方法,所以VB被称为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VB的功能十分强大,它可以实现Windows的绝大部分功能,如多任务、多文档界面(MDI)、对象的链接与嵌入(OLE)、动态数据交换、动态链接库(DLL)、子程序的调用等,尤其是动态链接技术,使得VB可以调用Windows系统的各种资源。
VB是在结构化的BASIC语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加上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因此是更出色的结构化设计语言,其具有友好的VB集成开发环境,提供了易学易用的应用程序集成开发环境,在该集成开发环境中,用户可以设计界面、编写代码和调试程序。以上VB的特点,也使得学生能够很快熟悉掌握并能运用。
3.课程设计注意点
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其如何思考,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计划地安排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4]在课程设计中,在学生完成后,教师对课程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在课程设计答辩时,要求学生详细说明设计中碰到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即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检查学生课程设计的结果是否达到要求,给出考核成绩。
4.课程设计实例
为了让学生巩固“产品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较好地运用Visual Basic编程工具,教学安排中设计了实际工程实例要求学生完成。例如要求学生利用Visual Basic编程工具建立一套汽车轮胎产品仓库管理系统,完成产品入库、出库等环节。通过该课程设计题目的完成,锻炼学生应用Visual Basic的能力,能熟练应用数据库技术,如建立数据库、用ADO技术访问数据库信息,最后打包成一个可执行的应用成品文件。
四、科研教学相结合
学习“产品管理信息系统”,使得学生能具有独立编写VB程序的能力,具有编写管理系统的能力。这不但为学生毕业之前的毕业设计环节打下了基础,而且还可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学院也可以构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平台,以创新科研立项的形式开展创新教育,极大激发本科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五、结论
本文对“产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增加VB编程工具、VB与数据库访问等内容介绍,使学生能掌握当前流行的编程应用软件。本文的探讨,力求提高学生创新性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劲东,姜遇姬,吕辉.管理信息系统原理[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刘翠玲,孙晓荣.《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64-66.
[3]郑存芳,隋韦韦,丁丽华.独立学院《EDA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08,(32):155,168.
[4]鐘建琳,王红军,刘忠和.机械设计制作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46-147.
(责任编辑:刘辉)
关键词:课程设计;课程改革;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孙俊(1978-),男,江苏泰兴人,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江苏?镇江?212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江苏高教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江苏大学立项课题(项目编号:KT2011526)、江苏大学大学生科研立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1A24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9-0056-02
一、“产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简介
“产品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IS)是以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软件技术为基础,同时将现代管理理论、现代管理方法集为一体,是由人和计算机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江苏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是以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为主干的学科,力求培养的电子信息工程人才应具有自我学习、不断吸收新专业知识的能力,充分体现“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便毕业生能在通信、金融、电力部门、计算机应用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还可以在政府机关领域从事电子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
“产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是江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2个学分共30个学时,包括24个学时讲课学时、4学时实验、2学时上机。这门课的教学任务有:掌握“产品信息管理系统”基础理论,即信息、系统、组织等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概念;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即信息技术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熟悉“产品管理信息系统”的工程技术,即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则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了解管理信息系统实施、运行过程中的一些技术问题。[1]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掌握数据库、数据库访问应用技术等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课做好准备,打下基础。
二、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改革
“产品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以计算机应用为基础的新兴学科,知识更新比较快,所以必须适时对课程建设进行改革。
在“产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上,删除一些过时的教学内容,比如信息的概念、计算机技术(软件、硬件)基础,补充VB编程工具、管理系统开发软件的介绍。
在授课教学方式上,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课堂讲授与多媒体相结合,充分利用录像、动画、图片效果及网络资源,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通过现场录像,使学生课堂内学习的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这些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讨论式、提问式方式中可提高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
可以构建“产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网络资源库,便于学生在课后通过上网的方式灵活复习和巩固该课程的学习内容。网络资源库的内容包括多媒体资料和知识单元资料,多媒体资料包括授课音频、授课视频等,知识单元资料包括试题习题、答疑资料、电子课件等。
三、配套课程设计
1.配套课程设计的目的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当今大学,已经把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目前课程改革的主要特色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如何让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在规定的少学时内掌握知识,是任课教师必须解决的难题。
按原先教学计划,有4学时的实验与2学时的上机,这从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角度来讲是远远不够的。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电子计算机基础之上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Visual Basic环境下,为“产品管理信息系统”配套一周的课程设计实践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动手机会,提高其应用能力。通过实践操作环节,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问题,可以充分锻炼学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产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开设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将课程设计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课堂教学。同时,通过完成课程设计,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和设计过程,撰写一份规范的课程设计报告,锻炼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3]另外,通过课程设计,学生会在设计过程中学会调整自己,相互交流,与同伴合作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培养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2.课程设计要求
课程设计在软硬件上的要求如下:硬件环境上,处理器为Intel Pentium 166 MX或更高,内存为32M以上,硬盘空间为1GB以上,显卡为SVGA显示适配器;软件环境上,操作系统为Windows 98/ME/2000/XP。
要求学生掌握Visual Basic知识。VB中的“Visual”的含义是“可视化”,指的是一种开发图形用户界面的方法,所以VB被称为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VB的功能十分强大,它可以实现Windows的绝大部分功能,如多任务、多文档界面(MDI)、对象的链接与嵌入(OLE)、动态数据交换、动态链接库(DLL)、子程序的调用等,尤其是动态链接技术,使得VB可以调用Windows系统的各种资源。
VB是在结构化的BASIC语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加上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因此是更出色的结构化设计语言,其具有友好的VB集成开发环境,提供了易学易用的应用程序集成开发环境,在该集成开发环境中,用户可以设计界面、编写代码和调试程序。以上VB的特点,也使得学生能够很快熟悉掌握并能运用。
3.课程设计注意点
课程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会其如何思考,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计划地安排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4]在课程设计中,在学生完成后,教师对课程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评,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在课程设计答辩时,要求学生详细说明设计中碰到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即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检查学生课程设计的结果是否达到要求,给出考核成绩。
4.课程设计实例
为了让学生巩固“产品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知识,较好地运用Visual Basic编程工具,教学安排中设计了实际工程实例要求学生完成。例如要求学生利用Visual Basic编程工具建立一套汽车轮胎产品仓库管理系统,完成产品入库、出库等环节。通过该课程设计题目的完成,锻炼学生应用Visual Basic的能力,能熟练应用数据库技术,如建立数据库、用ADO技术访问数据库信息,最后打包成一个可执行的应用成品文件。
四、科研教学相结合
学习“产品管理信息系统”,使得学生能具有独立编写VB程序的能力,具有编写管理系统的能力。这不但为学生毕业之前的毕业设计环节打下了基础,而且还可以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学院也可以构建本科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平台,以创新科研立项的形式开展创新教育,极大激发本科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
五、结论
本文对“产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进行改革,增加VB编程工具、VB与数据库访问等内容介绍,使学生能掌握当前流行的编程应用软件。本文的探讨,力求提高学生创新性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劲东,姜遇姬,吕辉.管理信息系统原理[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2]刘翠玲,孙晓荣.《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64-66.
[3]郑存芳,隋韦韦,丁丽华.独立学院《EDA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信息,2008,(32):155,168.
[4]鐘建琳,王红军,刘忠和.机械设计制作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设计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9,(1):146-147.
(责任编辑: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