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部署新观点新举措,提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把“纯洁性建设”纳入党的建设主线;建设服务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要求;“建设廉洁政治”的战略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当前,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整体得到加强,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加以分析,予以解决,否则,势必滋生出许多领导干部的腐败现象,势必影响到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势必影响到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因此,如何搞好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工作,显得非常重要。笔者针对这个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当前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中存在较突出的问题
1、“期权化”现象
领导干部权力的“期权化”现象,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有些领导干部退休后,并无什么特长和技术专长,而且基本上无所事事,却以顾问之类的名义在企业里拿着惊人的酬金,其中的原委大家心照不宣。但是,领导干部享受“期权”时,因为已经“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然就不再在原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监督制约的范围之内。有时,虽然明知其是打着“发挥余热”的幌子兑现“期权”,原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也不便干涉。这种延期至退休后兑现的“权钱”交易,已成为一大腐败黑洞,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跑官要官”现象
一些领导干部不安心于本职工作,这山望着那山高,动用全身招术,发动所有的关系网,千方百计、削尖脑袋往条件优越的单位钻,在山区乡镇工作,力争往国道边、乡镇走;在农村工作,力争往县城走;在清贫一点的单位工作,力争往待遇高的单位走。在请调报告中,冠冕堂皇地写着希望组织上能提供一个继续学习锻炼的机会,骨子里却打着为自己贪图享乐的主意。领导干部正常合理的流动,有助于工作的开展,但是这些到处跑官要官的干部,往往不是正常的干部流动,实际上是“领导批条”流动,或“关系工程”的跑官要官现象,而其中猫腻,不言而喻。
3、“送信”现象
这本是人们之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自三令五申强调禁止领导干部逢年过节和红白喜事不得收受“红包”之后,“送信”就演绎成一种变相送“红包”行贿受贿的手段。“送信”者美其名曰:“送信是给领导提建议,送文件。”而作为接受方的领导也就觉得是件非常自然的事而已。而且信封越送越大,涉及金额也越来越惊人,作为接受的一方,是在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作为赠送的一方,是用钱物直接或间接行贿掌握实权者,为个人谋取私利,为单位谋取小团体利益。有的领导干部戏称之为“工作来往”也,其实质是一种行贿受贿的腐败现象。
二、遏制上述问题的几点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宣传教育是反腐倡廉的重要组在部分,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基础工作。各级党委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促进齐抓共管,同时必紧密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对象和环节,不断提高宣传教育的实际成效,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2、积极探索,不断完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制度
制度的核心意义是规范,制度的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必须在创新完善体制上下功夫,用制度来约束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的局面,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发生。
(1)增强政策透明度,从源头上根治“期权化”现象。杜绝权力的“期权交易”,除要对现职领导干部权力的行使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督制约外,关键是还要从源头上加以防范。源头是什么?是很多现行的政策不透明,“阳光操作”范围太窄。阳光总是很好的防腐剂。如果做到政策公开透明,按政策制度公开办事,无论是下海的官员,还是其他从事经营活动的人,都在一个平台上公平竞争。那也就不存在什么“权力压倒一切”,更不会存在“权力期权化”了。
(2)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体制,根除“官商”现象。其实腐败在很大程度或者说在其本质上,就是分配的不合理,“分配的不公”。因此,为了更有效的遏制腐败,我们应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逐步加重公平的分量,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建立公正收入分配体制。一是在初次分配中,要建立健全市场机制,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以效率为前提,贯彻按劳动和按要素分配原则,让激励性和效率性收入分配确实到位,控制垄断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实现合理的初次分配。二是在第二次分配中,要讲公平,主要是财政收入转移,着力使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成为第一次分配的补充。这需要以公平为原则,加大政府调控力度,通过经济立法、经济政策,运用税收、金融、行政等调节干预手段,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保证低收入居民的保障性收入,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部分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对于公职人员的薪资和福利待遇改革,既要积极探索,又要稳步推进,有条件的单位可进行试点。但解决这些问题涉及到全局,全面推行这项改革需要以法律作保证,必须遵照党和国家的规定去办。这既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又有助于消除产生“官商”腐败现象的经济根源。
3、强化监督,加大查处力度,确保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取实效
强化对权力的监督是确保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查处违反廉洁自律的规定案件,是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维护党纪政纪的重要手段。强化监督,加大查处力度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法执纪队伍。执法执纪人员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监察监督工作的好坏。执法执纪人员不但要加强政治理论和法律法规学习,而且还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掌握先进的科技技能。只有高素质的执法执纪队伍,才能更有效地行使监察监督权力,更有效地加大对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
(2)要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的监督。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权力监督,重点做好下面四个方面的:一要善于把握重点,在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上下功夫。凡涉及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干部任免和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按决策程序,议事规则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二要实行全程监督,把事前预防和事中约束作为重要的监督环节。事前监督,要抓好决策民主化,这是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实行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三要努力拓宽监督渠道,建立健全对领导干部监督的网络。要切实发挥党组织对领导干部的管理教育功能,着力提高党委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建立领导干部相互监督责任追究制度。领导班子中,如果有领导干部发生严重问题,不仅要处理当事人,也要追究党政领导及相关领导成员的责任。
(3)以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为重点,强化党内监督。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完善议事程序。涉及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等,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要通过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监督,突出抓好对“一把手”的监督。
一、当前领导干部廉洁自律中存在较突出的问题
1、“期权化”现象
领导干部权力的“期权化”现象,早已是公开的秘密。有些领导干部退休后,并无什么特长和技术专长,而且基本上无所事事,却以顾问之类的名义在企业里拿着惊人的酬金,其中的原委大家心照不宣。但是,领导干部享受“期权”时,因为已经“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然就不再在原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监督制约的范围之内。有时,虽然明知其是打着“发挥余热”的幌子兑现“期权”,原单位和有关职能部门也不便干涉。这种延期至退休后兑现的“权钱”交易,已成为一大腐败黑洞,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跑官要官”现象
一些领导干部不安心于本职工作,这山望着那山高,动用全身招术,发动所有的关系网,千方百计、削尖脑袋往条件优越的单位钻,在山区乡镇工作,力争往国道边、乡镇走;在农村工作,力争往县城走;在清贫一点的单位工作,力争往待遇高的单位走。在请调报告中,冠冕堂皇地写着希望组织上能提供一个继续学习锻炼的机会,骨子里却打着为自己贪图享乐的主意。领导干部正常合理的流动,有助于工作的开展,但是这些到处跑官要官的干部,往往不是正常的干部流动,实际上是“领导批条”流动,或“关系工程”的跑官要官现象,而其中猫腻,不言而喻。
3、“送信”现象
这本是人们之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自三令五申强调禁止领导干部逢年过节和红白喜事不得收受“红包”之后,“送信”就演绎成一种变相送“红包”行贿受贿的手段。“送信”者美其名曰:“送信是给领导提建议,送文件。”而作为接受方的领导也就觉得是件非常自然的事而已。而且信封越送越大,涉及金额也越来越惊人,作为接受的一方,是在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为自己谋取私利,作为赠送的一方,是用钱物直接或间接行贿掌握实权者,为个人谋取私利,为单位谋取小团体利益。有的领导干部戏称之为“工作来往”也,其实质是一种行贿受贿的腐败现象。
二、遏制上述问题的几点对策
1、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宣传教育是反腐倡廉的重要组在部分,是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的基础工作。各级党委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促进齐抓共管,同时必紧密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对象和环节,不断提高宣传教育的实际成效,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2、积极探索,不断完善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制度
制度的核心意义是规范,制度的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必须在创新完善体制上下功夫,用制度来约束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行为,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的局面,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发生。
(1)增强政策透明度,从源头上根治“期权化”现象。杜绝权力的“期权交易”,除要对现职领导干部权力的行使进行切实有效的监督制约外,关键是还要从源头上加以防范。源头是什么?是很多现行的政策不透明,“阳光操作”范围太窄。阳光总是很好的防腐剂。如果做到政策公开透明,按政策制度公开办事,无论是下海的官员,还是其他从事经营活动的人,都在一个平台上公平竞争。那也就不存在什么“权力压倒一切”,更不会存在“权力期权化”了。
(2)建立科学合理的分配体制,根除“官商”现象。其实腐败在很大程度或者说在其本质上,就是分配的不合理,“分配的不公”。因此,为了更有效的遏制腐败,我们应在坚持效率优先的同时,逐步加重公平的分量,理顺分配关系,规范分配秩序,建立公正收入分配体制。一是在初次分配中,要建立健全市场机制,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以效率为前提,贯彻按劳动和按要素分配原则,让激励性和效率性收入分配确实到位,控制垄断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实现合理的初次分配。二是在第二次分配中,要讲公平,主要是财政收入转移,着力使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成为第一次分配的补充。这需要以公平为原则,加大政府调控力度,通过经济立法、经济政策,运用税收、金融、行政等调节干预手段,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保证低收入居民的保障性收入,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部分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对于公职人员的薪资和福利待遇改革,既要积极探索,又要稳步推进,有条件的单位可进行试点。但解决这些问题涉及到全局,全面推行这项改革需要以法律作保证,必须遵照党和国家的规定去办。这既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又有助于消除产生“官商”腐败现象的经济根源。
3、强化监督,加大查处力度,确保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取实效
强化对权力的监督是确保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关键。查处违反廉洁自律的规定案件,是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维护党纪政纪的重要手段。强化监督,加大查处力度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执法执纪队伍。执法执纪人员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监察监督工作的好坏。执法执纪人员不但要加强政治理论和法律法规学习,而且还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掌握先进的科技技能。只有高素质的执法执纪队伍,才能更有效地行使监察监督权力,更有效地加大对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
(2)要加强对领导干部权力的监督。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权力监督,重点做好下面四个方面的:一要善于把握重点,在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上下功夫。凡涉及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安排、重要干部任免和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按决策程序,议事规则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二要实行全程监督,把事前预防和事中约束作为重要的监督环节。事前监督,要抓好决策民主化,这是实现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实行领导、专家、群众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三要努力拓宽监督渠道,建立健全对领导干部监督的网络。要切实发挥党组织对领导干部的管理教育功能,着力提高党委民主生活会的质量,建立领导干部相互监督责任追究制度。领导班子中,如果有领导干部发生严重问题,不仅要处理当事人,也要追究党政领导及相关领导成员的责任。
(3)以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为重点,强化党内监督。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完善议事程序。涉及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用等,必须由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要通过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强化领导班子内部监督,突出抓好对“一把手”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