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风湿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很高。由于目前没有根治办法,因此被称为“不死的癌症”。
阴冷天气加重病情
“不要着凉,不能累着,不能生气……”在肾病风湿科门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风湿科副教授刘升云一再叮嘱患者,回家后不要让身体受凉,否则病情容易出现波动。
刘升云说,风湿病是全身性、系统性和弥漫性疾病,多数类风湿患者是自身免疫系统出问题时引发的。一旦遇到阴冷天气,人体的免疫力容易下降,血液会向人体重要器官收缩,离心脏远的关节等部位得不到足够的血液进行保暖,类风湿的病情就会加重。
类风湿任何年龄段都有,发病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峰年龄在40岁左右。女性有月经、妊娠、分娩,这些生理或病理现象与肾关系密切,甚至损伤肾脏,引起肾阳亏损、免疫功能紊乱,一旦遇到风寒湿邪后易诱发类风湿性关节炎。所以女性更易患类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晨僵30分钟应警惕类风湿
早期诊断类风湿并不容易,但如果注意生活细节,是可以早发现的。
类风湿患者开始只是感到乏力、没精神,早晨起床时手指关节有僵硬感,比如拧毛巾拧不干,拿牙刷或筷子手不灵活,时常掉筷子,或一个或几个关节疼,但经过适当的活动或温暖关节或外用膏药后关节舒展自如。病人不把这些情况放在心上,待关节疼痛难忍,甚至出现肿胀时才到医院看病,往往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要做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除了需要医生高超的诊断水平、先进的检查手段,更需要病人的积极配合,重视自己身体关节的警告。因此出现以下不适时,请尽早找风湿专科医师咨询,一是早晨起床关节僵硬时间持续超过30分钟以上;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关节肿痛,特别是手指关节的肿痛;三是关节肿痛持续超过两周。
50岁以上的类风湿患者要做肺部CT
患者李风梅56岁,是刘升云的老病号,类风湿控制得非常好,唯独让刘升云不放心的是李风梅的肺功能。CT拍片提示,李风梅的肺部已严重纤维化,再吃甲氨蝶呤会加重肺的纤维化,必须及时调整用药。刘升云说,不少类风湿患者认为类风湿只会影响关节,但对肺部的影响却鲜为人知。类风湿损伤肺部的主要表现是肺气肿和肺纤维化,常伴有类风湿性胸膜炎,严重者可出现胸水。患者的表现一般为咳嗽、咯血、呼吸困难。造成肺损伤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类风湿疾病对肺造成的影响,二是因治疗类风湿所服用的药对肺部的影响。但并不是所有类风湿患者都会出现肺纤维化,一般年龄越大,出现肺部损伤的几率越高。所以刘升云建议年龄超过50岁的类风湿患者,要做CT肺部检查。
类风湿1号、2号药立即见效不可信
一位带父亲看病的小伙说,他父亲患类风湿6年了,在医院治疗时服用过抗生素,后用某类风湿1号、2号等药酒涂抹关节的方法治疗了一段时间,病情仍然时轻时重。
刘升云说:“治疗类风湿,祖传秘方、类风湿1号、2号等药物不能信,到规范的专科门诊才是上策。因为一些不正规诊所也用掺杂着大量激素的“特效药”,关节疼痛得到暂时缓解,但会对关节造成损害,产生赖药性,带来骨质疏松、外形变化、高血压、高血糖等并发症。治疗类风湿是长期的,许多病人总想找到一种所谓的“灵丹妙药”,这是不可能的。患者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虽然类风湿不能彻底治愈,但可通过正规治疗长期控制。”
保温是第一要务
类风湿关节炎目前无根治方法,只能控制病情。所以饮食和生活上要特别注意。饮食上应选择易消化、开胃的食物,如大枣、薏仁等,尤其薏仁具有祛湿祛风的作用,煮成薏仁粥或和绿豆一起煮都是很好的选择。类风湿患者不宜长时间站着或做剧烈运动,可选择坐着或卧床进行运动,比如坐在床上时,可将右腿伸直,让膝盖以下用力使腿上抬30厘米,持续五秒钟后放下,左脚也以相同动作重复,每日做20次或更多。冬季起床时要注意保温,多做些暖身运动:将双手向前伸直,手掌向下往后做伸展划水的动作,可做5~10分钟。
注意保暖,可试试热水浴,其他骨病的按摩、推拿、拔罐等治疗不适合类风湿患者。
【链接】
类风湿治疗存在四大误区
●早期不在乎
有的人早期只有一个手指、足趾或腰、背、髋关节疼不在乎,等到病重了才去医院,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为省钱吃“祖传秘方”
看小广告到非正规诊疗机构吃所谓的“祖传秘方”,由于不知道“秘方”中含有的药物成分,吃药后症状看似缓解了,病人就认为有“疗效”,其实往往会掩盖病情。
●见好就收不彻底治疗
有患者治疗效果很好,但病痛减轻,就停止治疗,再犯时再治,结果病情越来越重。
●长期服药不定期复查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要长期治疗,但不能服用一种药后就一直服用,而不去医院检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大,既不能担心副作用而不用药,也不能长期服用某种药。要定期去医院复查,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药物。
阴冷天气加重病情
“不要着凉,不能累着,不能生气……”在肾病风湿科门诊,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风湿科副教授刘升云一再叮嘱患者,回家后不要让身体受凉,否则病情容易出现波动。
刘升云说,风湿病是全身性、系统性和弥漫性疾病,多数类风湿患者是自身免疫系统出问题时引发的。一旦遇到阴冷天气,人体的免疫力容易下降,血液会向人体重要器官收缩,离心脏远的关节等部位得不到足够的血液进行保暖,类风湿的病情就会加重。
类风湿任何年龄段都有,发病随年龄增长而增加,高峰年龄在40岁左右。女性有月经、妊娠、分娩,这些生理或病理现象与肾关系密切,甚至损伤肾脏,引起肾阳亏损、免疫功能紊乱,一旦遇到风寒湿邪后易诱发类风湿性关节炎。所以女性更易患类风湿性关节炎。
关节晨僵30分钟应警惕类风湿
早期诊断类风湿并不容易,但如果注意生活细节,是可以早发现的。
类风湿患者开始只是感到乏力、没精神,早晨起床时手指关节有僵硬感,比如拧毛巾拧不干,拿牙刷或筷子手不灵活,时常掉筷子,或一个或几个关节疼,但经过适当的活动或温暖关节或外用膏药后关节舒展自如。病人不把这些情况放在心上,待关节疼痛难忍,甚至出现肿胀时才到医院看病,往往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要做到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诊断,除了需要医生高超的诊断水平、先进的检查手段,更需要病人的积极配合,重视自己身体关节的警告。因此出现以下不适时,请尽早找风湿专科医师咨询,一是早晨起床关节僵硬时间持续超过30分钟以上;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关节肿痛,特别是手指关节的肿痛;三是关节肿痛持续超过两周。
50岁以上的类风湿患者要做肺部CT
患者李风梅56岁,是刘升云的老病号,类风湿控制得非常好,唯独让刘升云不放心的是李风梅的肺功能。CT拍片提示,李风梅的肺部已严重纤维化,再吃甲氨蝶呤会加重肺的纤维化,必须及时调整用药。刘升云说,不少类风湿患者认为类风湿只会影响关节,但对肺部的影响却鲜为人知。类风湿损伤肺部的主要表现是肺气肿和肺纤维化,常伴有类风湿性胸膜炎,严重者可出现胸水。患者的表现一般为咳嗽、咯血、呼吸困难。造成肺损伤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类风湿疾病对肺造成的影响,二是因治疗类风湿所服用的药对肺部的影响。但并不是所有类风湿患者都会出现肺纤维化,一般年龄越大,出现肺部损伤的几率越高。所以刘升云建议年龄超过50岁的类风湿患者,要做CT肺部检查。
类风湿1号、2号药立即见效不可信
一位带父亲看病的小伙说,他父亲患类风湿6年了,在医院治疗时服用过抗生素,后用某类风湿1号、2号等药酒涂抹关节的方法治疗了一段时间,病情仍然时轻时重。
刘升云说:“治疗类风湿,祖传秘方、类风湿1号、2号等药物不能信,到规范的专科门诊才是上策。因为一些不正规诊所也用掺杂着大量激素的“特效药”,关节疼痛得到暂时缓解,但会对关节造成损害,产生赖药性,带来骨质疏松、外形变化、高血压、高血糖等并发症。治疗类风湿是长期的,许多病人总想找到一种所谓的“灵丹妙药”,这是不可能的。患者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虽然类风湿不能彻底治愈,但可通过正规治疗长期控制。”
保温是第一要务
类风湿关节炎目前无根治方法,只能控制病情。所以饮食和生活上要特别注意。饮食上应选择易消化、开胃的食物,如大枣、薏仁等,尤其薏仁具有祛湿祛风的作用,煮成薏仁粥或和绿豆一起煮都是很好的选择。类风湿患者不宜长时间站着或做剧烈运动,可选择坐着或卧床进行运动,比如坐在床上时,可将右腿伸直,让膝盖以下用力使腿上抬30厘米,持续五秒钟后放下,左脚也以相同动作重复,每日做20次或更多。冬季起床时要注意保温,多做些暖身运动:将双手向前伸直,手掌向下往后做伸展划水的动作,可做5~10分钟。
注意保暖,可试试热水浴,其他骨病的按摩、推拿、拔罐等治疗不适合类风湿患者。
【链接】
类风湿治疗存在四大误区
●早期不在乎
有的人早期只有一个手指、足趾或腰、背、髋关节疼不在乎,等到病重了才去医院,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为省钱吃“祖传秘方”
看小广告到非正规诊疗机构吃所谓的“祖传秘方”,由于不知道“秘方”中含有的药物成分,吃药后症状看似缓解了,病人就认为有“疗效”,其实往往会掩盖病情。
●见好就收不彻底治疗
有患者治疗效果很好,但病痛减轻,就停止治疗,再犯时再治,结果病情越来越重。
●长期服药不定期复查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要长期治疗,但不能服用一种药后就一直服用,而不去医院检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不良反应较大,既不能担心副作用而不用药,也不能长期服用某种药。要定期去医院复查,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