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医改政策下移动医疗自助服务平台的门诊创新性服务模式应用与管理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zhide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医改政策下依托医院信息化,不断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打破传统就诊服务模式带来的困境。方法基于自助移动设备、分诊屏幕以及微官网搭建全方位、一体化的移动医疗自助服务平台。结果移动医疗3种自助服务模块协同发展,互补优缺,实现门诊医疗信息系统集成,建立安全、高效、优质的信息化医疗服务模式。结论 移动医疗自助服务模式作为传统门诊医疗服务模式的主要补充,有效突破了门诊服务困境,有效减轻了门诊工作压力及节省人力资源投入,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门诊服务的同时,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及医院整体管理水平。
  关键词:移动医疗;医疗服务模式;自助服务平台;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6-182-02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于2015年第一次提出,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并将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1],之后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国家“十三五”规划亦建议探索新型健康医疗服务模式,实现“互联网+健康医疗”的发展战略目标[2]。2016 年,全国“两会”再次就医改话题提出互联网医疗问题,均为移动医疗市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导向。传统的门诊就医流程大都较为繁琐,而且需耗费一定的人力与时间,患者诊治等候时间长、诊治效率低,进而引发患者的不满情绪。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和科技的不断提高,目前各大医院推出了网络预约、电话预约及诊间缴费和自助医疗服务机等举措,一定程度缓解了看病难等问题,而近年来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兴起,使掌上医院为患者就医方法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3-4]。自助服务技术凭借其方便、快捷、灵活等特性不断发展,医疗机构将自助服务终端广泛应用在医院门诊流程创新服务管理领域中[5-7],为提高医疗效率和患者满意度上做出了重要贡献[8-9]。我院通过构建移动医疗自助服务平台,门诊患者的就医体验有了较大改善,取得了一定效果,先汇报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医院门诊现状
  1.1.1 人工挂号窗口拥挤自我院开设微信、电话等预约挂号方式以来,方便了不少患者就医,但是人工挂号窗口仍然拥挤。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医院宣传力度不够、患者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和认知程度不高。
  1.1.2 缴费窗口人数过多缴费窗口虽然数量不少,分布在门诊各层,但仍然存在部分楼层排队拥挤,部分楼层排队人数明显稀少的现象。
  1.1.3 B超门诊预约及就诊时间过长 做B超需要另外预约取号,每天号源少,很早就排起长队。此外做完B超还需要等半小时左右才能取得结果,整个B超做下來耗时较长。
  1.2方法 我院依托信息化技术,构建全方位一体化的移动医疗自助服务平台体系,主要包含3大模块:自助设备、分诊大屏、微官网,3种自助服务模块协同发展,互补优缺,共同构建成我院的移动医疗自助服务平台体系。
  1.2.1自助设备基于自助设备开展的自助服务主要包括自助挂号、自助二级分诊、自助查询及自助打印、自助缴费。已在门诊大楼启用自助挂号缴费一体机38台,建卡充值一体机10台,检验报告打印机28台,费用清单打印机5台。支持2种费用结算类型(银联卡、已充值就医卡、12个自助功能模块,贯穿了诊前、诊中和诊后实现了门诊全流程自助服务。
  1.2.2分诊屏幕在分诊大屏终端加载的二级分诊模式推广至全院所有门诊区域,自助分诊语音播报和屏幕显示分诊叫号情况,支持分屏显示科室介绍和专家介绍,采用二级呼叫系统,一医一患就诊次序,医生就诊效率得到较大提高。同时在门诊抽血室、B超室以及生殖中心等检查检验区域采用候诊区刷卡自助签到模式,使检查检验排队更加方便快捷,同时较大程度上减轻了预检分诊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服务效率,实现人群分流,营造良好的门诊就诊环境。
  1.2.3 微官网医院依托微信微官网,借鉴移动端微小化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思路与实践经验。在微官网建三大模块,包括(1)精医名院:设科室简介、健康资讯、药品信息、专病门诊;(2)服务窗口:预约/挂号、门诊缴费、住院押金补缴,查报告、住院费用清单;(3)个人中心:带药出院、我的候诊、预约/挂号记录、缴费记录、我的信息。为公众及患者提供高效、丰富、精准、个性化、互动的移动端自助式信息化优质服务。(1)候诊提醒:已注册患者在分诊台刷卡报到后,可随时在手机微信端实时刷新查看自己所在队列叫号情况,方便患者合理灵活地安排候诊等候时间,避免在候诊区不必要的拥堵和滞留。(2)微信端预约挂号:与广西南宁市114、12580、官网网络预约挂号平台对接,共享号源,首次预约者使用身份证,非首次者使用长期就诊卡号可预约挂号或取消挂号,并且即时可缴纳挂号费取号,也可就诊当日来院可以选择在窗口或自助终端完成付费取号。拓宽预约渠道,为患者提供更为便捷的预约服务,同时减轻了窗口排队挂号压力。(3)检验报告查询:已关注微官网且注册的患者无须在院等待检验结果,患者可在电脑端或手机端在线查看普通检查检验结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省时省力,在家即可享受医院提供的便捷服务。
  2 结果
  移动医疗自助服务平台的建立与使用,使门诊患者的诊治等候时间缩短,避免了患者由于长时间等候导致的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减少了患者滞留医院的时间,降低了医院感染发生的可能性,极大地缓解了门诊挂号、缴费、查询、化验单和费用打印等各个服务窗口的压力,使患者及医务人员满意度提升。
  3讨论
  3.1 移动医疗自助服务平台有利于缩短患者诊治时间  由于患者在移动医疗平台上预约适合自己时间的就诊时段,患者即能合理安排就诊时间,不必早早赶到医院排队,长时间滞留在医院,不但浪费时间,亦会增加医院感染的几率。患者就诊后可通过自助缴费机缴费、微信和支付宝付费,大大地减少了缴费时间,而随着医院门诊不断引入移动医疗技术,针对门诊B超每天号源少,很早就排起长队,做完B超还需要等半小时左右才能取得结果,整个B超做下来耗时较长的现象,将逐渐开通微信或短信等方式进行预约,对B超结果开通自助打印或者微信查询途径,以解决B超检查难问题,缩短检查时间,进而减少诊治时间。   3.2 移动医疗自助服务平台有利于缓解门诊服务窗口压力  针对窗口排队长、排队久等问题,通过分时段自助挂号、自助缴费、微信和支付宝付费、自助检验结果查询与打印,并配合一下措施:适当增加导医人数的同时,增强导医主动服务意识,主动向病人推广除人工挂号外的预约掛号方式,分发宣传册,耐心上前讲解;在自助挂号机和二楼打印结果的机器上增加建卡、挂号等基本操作视频,方便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学习和操作;利用建卡时,患者留下的手机号,通过客服随访的形式,把医院的先进微信平台发给患者,以便患者下次就医使用,也可以达到一定的宣传效果;将我院的医疗特色以及就诊流程和相关看病的快捷方式放到网上,做出一个微信二维码,贴在门诊一楼的清晰可见处,让他们通过扫一扫自助了解相关信息。通过上述措施,极大地减少了挂号、缴费、化验单打印、门诊费用清单打印窗口的压力。
  3.3 移动医疗自助服务平台有利于提升满意度 移动医疗自助服务平台的建立改变了传统看病模式,患者借助于高科技自助服务平台,实现了在任何时间和空间即能预约挂号、查看检验结果,甚至获取医疗指导等功能,符合现代高效社会的节奏和需求,自然而然,患者、医务人员满意度明显提高。
  4 小结
  我院依托医院信息化建设,不断创新医疗服务模式,集成医疗信息系统,整合医疗资源,突破传统服务模式带来的困境[10]。基于自助设备、分诊屏幕以及微官网搭建全方位一体化的自助服务平台体系,3种自助服务模块协同发展,互补优缺,实现医疗信息系统集成,构建安全、优质、高效的信息化医疗服务模式。作为窗口服务模式的主要补充,自助服务模式有效突破服务困境,减轻工作人员压力及节省人力资源投入,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提升了患者满意度,提高了医疗服务水平及医院整体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宗文红,陈晓萍.国外移动医疗监管对我国的启示[ 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15, 12(4):340-345.
  [2] 王建磊,韩璐,杨晓宇,等.基于互联网医疗的移动诊疗方案分析与设计[ J ].中国数字医学,2015(8):21-24.
  [3] 谢新鹏,刘一强,吴汉森.全预约挂号系统的应用与研究[J].中国信息卫生管理杂志,2014,11(2):118-122.
  [4] 王博伟, 赵林, 王志勇, 等. 医院移动医疗App的功能及应用[J] . 中国数字医学,2015,10(10):30-32.
  [5] 杨燕,陈功,沈宫建. 自助医疗服务系统的应用设计研究[J]. 中国医疗设备,2011,26(7):42-44.
  [6] 黄正东, 郭雪清, 肖飞, 等. 门急诊自助服务模式构建的实践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 2011, 31(11):45-46.
  [7] 高玥. 自助挂号系统与医院服务水平的创新[J]. 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 2009,6(4):50-52.
  [8] 任晓蕊,邓明卓.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项目管理[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6,25(9):63-67.
  [9] 张合华,孙永樯,汪洋,等.预约挂号手机应用程序设计与实现[J].医学信息学杂志,2014,35(7):26-29.
  [10] 马锡坤,于京杰,吴艳君,等. 基于"一卡通"的自助医疗服务系统[J]. 中国医疗设备, 2012, 27(5):65-66.
  课题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课题;课题名称:初级创伤救治工作坊培训模式在医院门诊导诊人员临床急救能力培养中的应用,课题编号:Z20190133
其他文献
摘要:脊柱结核是最常见的骨关节结核,约占骨结核的50%[1],占全部结核的3-5%。其中尤以胸腰椎结核多见,就诊时多已出现较明显的腰背部痛或出现脊髓压迫症状。此时结核杆菌已侵蚀了多个椎体,并已造成严重的椎体破坏、椎体畸形、脊髓压迫,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脊柱结核;微创治疗;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6-2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婴幼儿纤维性错构瘤的病理学特征,与其相似疾病鉴别诊断,提高对该疾病深刻认识。方法: 1 例婴幼儿纤维性错构瘤行手术切除及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并复习了相关中外文献。结果 :肿物与周围组织分界尚清,镜下肿瘤由三种组织成分,未见核分裂象。免疫组化:肿瘤组织内梭形细胞表达SMA,CD34表达幼稚梭形细胞,s-100表达脂肪细胞。结论 婴幼儿纤维性错构瘤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病变,手术局部
期刊
摘要:目的:为评价互联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慢病管理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6月于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风湿科住院及门诊患者共200例,互联网组98例,非互联网组102例,对比患者治疗前及治疗一年后坚持用药持续时间、随诊频率、DAS28评分、血沉、C反应蛋白、HAQ评分、VAS评分、ACR20、ACR50,肝功损害、服药依从性情况。结果:互联网组与非互联网组比较治疗前及治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骨筋肉操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快速康复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将100例人工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常规康复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骨筋肉操,评估VAS评分、肢体肿胀程度、关节活动范围(ROM)、膝关节功能评分,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VAS评分、肢体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关节活动范围(RO
期刊
摘要: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健康意识越来越强,更多人开始关注身体健康状况,特别是对药物生产与质量控制尤为关心。故此,为了确保药品的生产质量,制药企业要高度重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风险控制,从而保证生产出的产品与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相符合,为人们提供合格、安全的药品。  关键词:质量风险;制药;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R-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6-22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复发性鼻咽癌术后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形成并破裂出血的抢救流程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复发性鼻咽癌术后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并破裂出血患者的成功抢救经验进行总结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的假性动脉瘤消失,出血得到有效控制,并且术后随访半年,无大出血,无瘫痪、失语、视力下降等并发症。结论:紧急有效的止血及气道管理是颈内动脉破裂大出血抢救的核心,随后的耳鼻喉科、介入科、神经外科的多学科的合作下
期刊
摘要:氧化应激伴随的膜电位的下降引起胞浆内Ca2+浓度([Ca2+]c)的上升。胞浆Ca2+水平的改变导致线粒体-核应激信号的出现。在线粒体应激状态下,线粒体DNA(mtDNA)缺失的细胞中胞浆内Ca2+的浓度和Cathepsin L的水平都增高,提示两者可能存在相关性。目前,将通过细胞自噬降解线粒体的途径称为线粒体自噬(mitophagy)。DJ-1、PINK1和Parkin 等,在线粒体自噬中
期刊
摘要:晚期卵巢癌患者,化疗三个疗程后行“卵巢癌减灭术”,术中发现腹水像乳糜样。术后由于引流的乳糜样腹水逐渐增多,化验室检查“腹水乳糜阳性”。多学科会诊后考虑肿瘤侵犯淋巴管所致。予以禁食、生长抑素及肠外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后效果满意。病例少见,治疗效果满意,值得借鉴和推广。  关键词:卵巢癌晚期;乳糜腹;生长抑素  【中图分类号】R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107-2306(2
期刊
摘要:已证实APC、survivin是结肠肿瘤中重要的两种基因,其功能异常在结肠肿瘤的生长阶段中起到重要作用,本课题探讨SurvivinshRNA-APC双基因对HT-29结肠癌细胞中MLH1、MSH2表达的影响,通过检测MLH1、MSH2的表达来检验双基因对HT-29结肠肿瘤细胞的影响,深入了解survivinshRNA-APC双基因对MLH1、MSH2表达的影响可为结肠癌在靶向治疗中提供一定的
期刊
摘要:目的 通过临床两种不同干预及饮水计划应用,对比个性化饮水计划对因脊髓损伤所引起的排尿障碍患者清洁间歇导尿的效果情况差异,以分析有关护理方法及模式应用后的具体成效。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脊髓损伤所致排尿障碍的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研究群体,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组内病例数完全相等,且除了相关干预及护理方法存在着明显不同之处之外,并没有较大不同。观察组采取个性化饮水计划配合清洁间歇导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