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月的时光,总会让人想到那无忧无虑的童年,能吃到糖果就是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每当拿到糖果,我会捧着一把裹着色彩绚丽糖纸的水果糖,偶尔得到一颗奶糖就像中了大奖,于是幼小的我就会将这些糖悄悄装进自己的衣兜里,带回家,小心翼翼地剥下糖纸,用湿毛巾擦去粘手的糖汁,抚平糖纸,郑重其事地夹进心爱的书页中,然后将那颗小小的水果糖放入自己的嘴巴里,细细地舔,慢慢地融化。糖纸在书页里经过数天后,就可以拿出来,成为自己拿到小朋友那里炫耀的精美收藏品。记得当时我们女孩子最喜爱收藏那种塑料糖纸,因为每次从书页里取出后,将平整的塑料糖纸放置于手心里,就可以见证奇迹。那涂染成五彩斑斓的塑料糖纸经过手心的热度,居然会自己卷曲起来,就像薄如蝉翼的蝴蝶翅膀,炫舞出缤纷艳丽的身姿,轻盈地收卷起来,好似在手心里跳着迷人的舞步。
这样美丽动感的糖纸就成为我们女孩子们“炫富”的资本。每次就像比赛似的,拿出各自的彩色糖纸,看谁的糖纸色泽艳丽,卷曲妩媚多姿。糖的甜味早已融化进孩子们的唇齿间,但是那美丽的糖纸,带着金色的梦,美好的心思,陪伴了我们的童年,那段纯美的日子。
童年和麦子有着深厚的感情,每到五月,麦子就开始由青绿渐渐变成金黄,童年的我们就开始蠢蠢欲动,目光都直射向金色的麦田,耳畔是布谷鸟一声声地呼唤:“算黃算割,算黄算割。”我们就踏着布谷鸟的叫声奔向麦田,那里会有饱满的麦穗伸展着金色的麦芒,在五月的阳光下摇曳生姿。我们在麦田里嬉戏玩耍,并且变着花样偷吃那些新鲜芳香的麦子。男孩子们会收集一些麦穗,然后躲到一处草丛深处,用石头磊出炉灶,放入干燥的草木点燃,接着将麦穗放入火中烧烤,我现在依旧记得那些烤熟的麦子真香,吃到嘴里精道耐嚼,满口香甜。而我们女生对麦粒就有了游戏的小心思,因为我们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秘密,那是我们女生和麦子之间私藏的趣味游戏。我们女孩会摘下一个麦穗,然后放入手心细细地碾搓,让麦穗和麦粒分家,空麦穗就放置身旁的地上,手心里躺着圆鼓鼓的麦粒和麦芒、麦糠,接着我们会鼓起可爱的小嘴巴用劲一吹,那些麦芒和麦糠就像细小的蝴蝶般飞舞在金色的阳光间,手心里只剩下胖乎乎的麦粒,鲜润的好似刚出生的婴儿。我们会将一把麦粒全部放入口中卖力咀嚼,最终会成为像泡泡糖一样的面筋,我们就比赛看谁的泡泡吹得大,吹得圆。
布谷鸟的叫声渐渐远了,我们也远离了麦田的拥抱,那属于我们吹泡泡的游戏成为久远的记忆,弥漫在六月的风里,带着草木的香气,润泽着思念童年的心。
说到纸鸢,就想到了那首熟悉的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童年就像《红楼梦》里那任性的丫头,拿过一把剪刀来,铰断了线,那风筝都飘飘颻颻随风而去。带着孩童般的任性,无法学着男孩子那样让风筝线随意收放自如,看着男孩子手中的风筝越飞越高,心里那个嫉妒和气愤,于是就想着剪断他们的风筝线,让那些与白云游戏,与小鸟同行的风筝自由自在地飞翔到远方,可是想归想,却不敢真的去做,只好央求着男孩子带着自己一起玩,去捉住那根被风绷紧的线,感受和线连接的风筝与清风相戏带来的力道,小手都能感知那风筝有多么想远走高飞,努力奔赴五湖四海,遨游于尘世凡间。
我最喜欢看我哥哥糊出来的风筝,即使材料再简陋,那风筝依旧可以飞在碧蓝的天空和白云清风相嬉戏。哥哥的风筝外观只是普通的报纸,没有涂绘任何的画面,但是出彩的地方却在那外轮廓和竹条的粘贴上。仰头看去,哥哥的风筝呈菱形,竹条紧密地贴紧在报纸的底部,后面却是用报纸串起来的尾巴,长长的飘扬在天空上,尾巴可以多种变换,有时是报纸裁成条状,再一个圆圈一个圆圈连接起来,像成串的肥皂泡,一骨朵、一骨朵的排列开,齐齐地飞向白云深处;有时是众多的纸条,跟随着或方形、或圆形、或菱形的风筝身子,在后面洒脱随性的飘荡着。于是哥哥的风筝比起其他小朋友的风筝,外形美,飞得高,总会吸引众多孩子羡慕的眼光。
放风筝的日子,也是采摘野菜的时光。风筝飞起来的时候,野菜也就变得肥美健硕,迎着春风摇曳在田地间,我们会挎上竹篮子,带上小刀子,然后相约去田间地头挖野菜。阳光明媚的周末里,我们无课可上,就一同奔赴田地间,手中的小刀精准的挖向地上茁壮成长的野菜,记得野菜品种很多,有荠菜、婆婆丁、扫帚菜、灰灰菜、苋菜。但是我们最钟爱的还是荠菜,那是母亲可以为我们改善伙食的菜系。我们会比赛看谁挖到的荠菜最大最多,每次我都会细细地搜寻地上的植物,满眼的婆婆纳绽放着蔚蓝的花朵,像繁星般耀花我的眼睛。于是我必须拨开那些匍匐在地面的各类野草,最终寻找到伸展着肥厚叶脉的荠菜,小刀对准根部深深地挖下去,提起荠菜,抖净泥土,再用小刀割断根须,放进身旁的竹篮子里,很快我的竹篮就堆满了青翠肥厚的荠菜。田地不会亏待我们这些孩子们的,每次都能收获一竹篮子的野菜,伴着收获的喜悦,我们一路嬉笑打闹而回,满脸骄傲地交给母亲,看着母亲洗净晾干,滚水烫软,切碎伴上肉馅,父亲在一旁揉面擀面皮,再交给母亲包成皮薄馅厚的荠菜饺子,清水翻滚煮沸,捞出拌上蒜、醋、油泼辣子、盐等,吃到嘴里那个香甜呀。我心里常常想着:这些随意就可以踩在脚下的野菜,偶尔任性拔下它们的花朵随意揉搓的野菜,居然胜过菜地里精心培育的菜蔬?现在想想,那是因为里面被母亲放进去多少平日里舍不得吃的肉才会有的鲜美味道。
儿时的日子多半是与野菜野花相伴。遥记家门口的那棵老槐树,被我们孩童欺负的不成样子,每到槐花开放的时节,树枝上就会攀爬上去很多男孩子,骑在树杈上的,坐在树干上的,站在树身上的,趴在树枝上的,太多的顽皮形象,太多的捣蛋嘴脸。我们女孩就被气的在树下直跺脚,看着男孩子们一大把、一大把地往嘴里塞槐花,那槐花香呀,甜香的气息直往鼻子里钻。
树上的男孩子并不会小气到独自贪吃,他们最多就是捉弄一下女孩子,也许男孩子太喜欢看女孩子们生气后那鼓起的腮帮子,娇声娇气地呼喝声,跳脚眼馋的小模样,捉弄够了,再丢给树下的女孩子们,对着她们说一声:“接好了,掉地上就粘灰了哦!”女孩当然懂得,赶紧拿着衣服兜,小手接。我是不用着急的,树上的哥哥早就采摘下一大包槐花,用他的外套包裹着,系在腰身上,然后麻利地滑下树干,丢给我,豪气冲天地命令着:“拿回去让咱妈蒸成麦饭。”
童年的时光,每一天的阳光都像蜜一般甜蜜芬芳,每一天的笑声都像银铃般清脆动听,每一天的快乐都满满的,填充进幼小的心灵。
作者简介:宋小娟,西安区作协会员,雁塔区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
这样美丽动感的糖纸就成为我们女孩子们“炫富”的资本。每次就像比赛似的,拿出各自的彩色糖纸,看谁的糖纸色泽艳丽,卷曲妩媚多姿。糖的甜味早已融化进孩子们的唇齿间,但是那美丽的糖纸,带着金色的梦,美好的心思,陪伴了我们的童年,那段纯美的日子。
童年和麦子有着深厚的感情,每到五月,麦子就开始由青绿渐渐变成金黄,童年的我们就开始蠢蠢欲动,目光都直射向金色的麦田,耳畔是布谷鸟一声声地呼唤:“算黃算割,算黄算割。”我们就踏着布谷鸟的叫声奔向麦田,那里会有饱满的麦穗伸展着金色的麦芒,在五月的阳光下摇曳生姿。我们在麦田里嬉戏玩耍,并且变着花样偷吃那些新鲜芳香的麦子。男孩子们会收集一些麦穗,然后躲到一处草丛深处,用石头磊出炉灶,放入干燥的草木点燃,接着将麦穗放入火中烧烤,我现在依旧记得那些烤熟的麦子真香,吃到嘴里精道耐嚼,满口香甜。而我们女生对麦粒就有了游戏的小心思,因为我们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秘密,那是我们女生和麦子之间私藏的趣味游戏。我们女孩会摘下一个麦穗,然后放入手心细细地碾搓,让麦穗和麦粒分家,空麦穗就放置身旁的地上,手心里躺着圆鼓鼓的麦粒和麦芒、麦糠,接着我们会鼓起可爱的小嘴巴用劲一吹,那些麦芒和麦糠就像细小的蝴蝶般飞舞在金色的阳光间,手心里只剩下胖乎乎的麦粒,鲜润的好似刚出生的婴儿。我们会将一把麦粒全部放入口中卖力咀嚼,最终会成为像泡泡糖一样的面筋,我们就比赛看谁的泡泡吹得大,吹得圆。
布谷鸟的叫声渐渐远了,我们也远离了麦田的拥抱,那属于我们吹泡泡的游戏成为久远的记忆,弥漫在六月的风里,带着草木的香气,润泽着思念童年的心。
说到纸鸢,就想到了那首熟悉的诗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童年就像《红楼梦》里那任性的丫头,拿过一把剪刀来,铰断了线,那风筝都飘飘颻颻随风而去。带着孩童般的任性,无法学着男孩子那样让风筝线随意收放自如,看着男孩子手中的风筝越飞越高,心里那个嫉妒和气愤,于是就想着剪断他们的风筝线,让那些与白云游戏,与小鸟同行的风筝自由自在地飞翔到远方,可是想归想,却不敢真的去做,只好央求着男孩子带着自己一起玩,去捉住那根被风绷紧的线,感受和线连接的风筝与清风相戏带来的力道,小手都能感知那风筝有多么想远走高飞,努力奔赴五湖四海,遨游于尘世凡间。
我最喜欢看我哥哥糊出来的风筝,即使材料再简陋,那风筝依旧可以飞在碧蓝的天空和白云清风相嬉戏。哥哥的风筝外观只是普通的报纸,没有涂绘任何的画面,但是出彩的地方却在那外轮廓和竹条的粘贴上。仰头看去,哥哥的风筝呈菱形,竹条紧密地贴紧在报纸的底部,后面却是用报纸串起来的尾巴,长长的飘扬在天空上,尾巴可以多种变换,有时是报纸裁成条状,再一个圆圈一个圆圈连接起来,像成串的肥皂泡,一骨朵、一骨朵的排列开,齐齐地飞向白云深处;有时是众多的纸条,跟随着或方形、或圆形、或菱形的风筝身子,在后面洒脱随性的飘荡着。于是哥哥的风筝比起其他小朋友的风筝,外形美,飞得高,总会吸引众多孩子羡慕的眼光。
放风筝的日子,也是采摘野菜的时光。风筝飞起来的时候,野菜也就变得肥美健硕,迎着春风摇曳在田地间,我们会挎上竹篮子,带上小刀子,然后相约去田间地头挖野菜。阳光明媚的周末里,我们无课可上,就一同奔赴田地间,手中的小刀精准的挖向地上茁壮成长的野菜,记得野菜品种很多,有荠菜、婆婆丁、扫帚菜、灰灰菜、苋菜。但是我们最钟爱的还是荠菜,那是母亲可以为我们改善伙食的菜系。我们会比赛看谁挖到的荠菜最大最多,每次我都会细细地搜寻地上的植物,满眼的婆婆纳绽放着蔚蓝的花朵,像繁星般耀花我的眼睛。于是我必须拨开那些匍匐在地面的各类野草,最终寻找到伸展着肥厚叶脉的荠菜,小刀对准根部深深地挖下去,提起荠菜,抖净泥土,再用小刀割断根须,放进身旁的竹篮子里,很快我的竹篮就堆满了青翠肥厚的荠菜。田地不会亏待我们这些孩子们的,每次都能收获一竹篮子的野菜,伴着收获的喜悦,我们一路嬉笑打闹而回,满脸骄傲地交给母亲,看着母亲洗净晾干,滚水烫软,切碎伴上肉馅,父亲在一旁揉面擀面皮,再交给母亲包成皮薄馅厚的荠菜饺子,清水翻滚煮沸,捞出拌上蒜、醋、油泼辣子、盐等,吃到嘴里那个香甜呀。我心里常常想着:这些随意就可以踩在脚下的野菜,偶尔任性拔下它们的花朵随意揉搓的野菜,居然胜过菜地里精心培育的菜蔬?现在想想,那是因为里面被母亲放进去多少平日里舍不得吃的肉才会有的鲜美味道。
儿时的日子多半是与野菜野花相伴。遥记家门口的那棵老槐树,被我们孩童欺负的不成样子,每到槐花开放的时节,树枝上就会攀爬上去很多男孩子,骑在树杈上的,坐在树干上的,站在树身上的,趴在树枝上的,太多的顽皮形象,太多的捣蛋嘴脸。我们女孩就被气的在树下直跺脚,看着男孩子们一大把、一大把地往嘴里塞槐花,那槐花香呀,甜香的气息直往鼻子里钻。
树上的男孩子并不会小气到独自贪吃,他们最多就是捉弄一下女孩子,也许男孩子太喜欢看女孩子们生气后那鼓起的腮帮子,娇声娇气地呼喝声,跳脚眼馋的小模样,捉弄够了,再丢给树下的女孩子们,对着她们说一声:“接好了,掉地上就粘灰了哦!”女孩当然懂得,赶紧拿着衣服兜,小手接。我是不用着急的,树上的哥哥早就采摘下一大包槐花,用他的外套包裹着,系在腰身上,然后麻利地滑下树干,丢给我,豪气冲天地命令着:“拿回去让咱妈蒸成麦饭。”
童年的时光,每一天的阳光都像蜜一般甜蜜芬芳,每一天的笑声都像银铃般清脆动听,每一天的快乐都满满的,填充进幼小的心灵。
作者简介:宋小娟,西安区作协会员,雁塔区诗词学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