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患者T淋巴细胞转录因子T-bet和GATA3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来源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l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对T淋巴细胞功能亚群分化及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GATA结合蛋白3(GATA3)表达的影响。

方法

采用前瞻性双盲研究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解放军第150中心医院收治的拟行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观察组)和非体外循环下动脉导管结扎术(对照组)患者各20例,分别于术前、停机前或手术结束时、术后4 h、术后24 h取血,分离T淋巴细胞,采用RNA印迹法检测辅助性T细胞1(Th1)、细胞毒性T细胞(Tc1)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Th2、Tc2特异性转录因子GATA3及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的mRNA表达。

结果

与术前相比,观察组体外循环停机前T-bet mRNA〔积分灰度值:(1.39±0.52)×105比(2.92±0.88)×105〕、IFN-γmRNA〔积分灰度值:(3.68±0.65)×105比(6.10±0.93)×105〕表达出现一过性下调(均P<0.05),术后24 h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积分灰度值分别为:(2.77±0.74)×105、(6.22±1.25)×105,均P>0.05〕;GATA3 mRNA〔积分灰度值:(4.96±0.88)×105比(3.21±0.68)×105〕、IL-4 mRNA〔积分灰度值:(3.52±1.13)×105比(1.85±0.63)×105〕表达出现一过性上调(均P<0.05),术后24 h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积分灰度值分别为:(3.11±0.51)×105、(1.93±0.84)×105,均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T-bet、GATA3、IFN-γ、IL-4的mRNA表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体外循环能够影响Th1、Tc1/Th2、Tc2细胞功能亚群分化及致炎、抗炎反应,可能参与了体外循环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而特异性转录因子T-bet/GATA3表达变化可能是其内在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D-二聚体和组织因子(TF)-1208 D/I基因多态性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的首次行OPCABG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搭桥支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24 h胸腔积液引流量、术中肝素用量、联合抗凝和抗血小板时间、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等指标,术前及
【摘要】 目的 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术中压疮的发生,提高手术护理质量,对手术患者进行压疮危险评估,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护理措施。方法 对患者进行充分评估的基础上,找出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最优化方案,及时发现潜在性压疮的部位,积极采取预防措施。结果 为手术患者制订既满足手术需求,又使患者舒适安全的体位摆放方案,把压疮消灭在萌芽状态。结论 手术中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压疮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