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府14井位于陕北古凹陷内部,对于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具有重要意义。纵观府14井整体表现为:自下而上呈现盆内云质洼地→云灰质-灰质盆地→盆内云质洼地→灰质盆地→盆内云质洼地微相的层序,总体上反映的是海侵→海退过程。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马五5亚段;府14井;沉积相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8-0250-01
1 工区概况
府14井位于陕北古凹陷内部,该井马五5亚段与上覆马五43小层及下伏马五6亚段均呈整合接触,主要发育泥晶白云岩和泥晶灰岩,属局限盆地亚相,主要为盆内云质洼地和灰质盆地沉积。根岩石学特征结合自然伽马曲线的变化可以将该井马五5时期分为两个小层:马五52与五51小层,以褐灰色含泥泥晶灰岩为主,上、下部分别有少量泥粉晶白云岩;发育生物扰动构造。自然伽马曲线为低值平滑,无明显波动,不过有向上渐小的趋势。根据前人研究资料,认为该井区周边主要为局限盆地亚相的灰质盆地微相,间或为云灰盆地和云质洼地微相为主。
2 沉积微相划分
奥陶纪华北地台属陆表海,总体上为开阔台地与局限台地交替,间或演化为蒸发台地。区域资料显示,华北地台西部的鄂尔多斯地区,海水局限程度比其他地区更高,发育了大量的硬石膏、岩盐等蒸发岩/蒸发盐。井下岩心观察并结合测井与区域资料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马五5时期处于华北地台西部局限——蒸发台地内盆地的中西部,主要发育台内盆地和盆缘坪亚相以及相应的缘内云坪、云质洼地和盆内云质洼地、灰质盆地等微相(表1-1)。
盆缘坪 是台内潮坪与台内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其地势较平缓、略向盆地倾斜、大致呈环带状或条带状展布。通常位于浪基面之下,属低能环境,高海平面时期可有生物发育,但以广盐性生物为主,低海平面时期基本不发育生物,但常有蒸发盐类矿物,如石膏、硬石膏及岩盐等。以细结构沉积为主,间有少量颗粒类沉积物。与台坪不同之处在于其沉积物具有呈环带状展布的趋势。根据盆缘坪环境的地貌差异可进一步分为:盆缘内洼地(缘内洼地)和盆缘內坪地(缘内坪)两个微环境及相应的微相。
台内盆地,特指鄂尔多斯碳酸盐台地内部的盆地主体部分,其外侧即为盆缘坪。台内盆地属地势低洼区域,位于浪基面之下更深的区域,属低能环境,盐度较盆缘坪低,但局限程度高,不利于底栖生物(也包括内栖生物)发育,仅有很少的广盐性生物,有时则可能有“蠕虫类”生物发育。因为基底构造活动造成盆内差异性升降、干湿气候交替引起的海平面升降及海水盐度变化,局限盆地沉积类型也随之有所不同。
3 单井沉积相分析
由图(图1-1)可以看出马五52初期,在马五6时期低海平面的蒸发台地环境背景下,开始新一轮的小规模海侵,所以早期还发育泥粉晶白云岩。随着海侵逐步扩大,海水加深,水体的交换能力得到一定的改善,台内盆地由蒸发台地逐渐转化为半局限-局限台地,原来的盆内洼地不再有显著的因水体局限引起的分层,也就是说盆内洼地内底层的海水化学环境与上层或盆地其他区域没有明显差异或差异不大,不足于发生同生-同生期后回流渗透白云化作用,所以以发育泥晶灰岩为主。马五52晚期时,这一轮小规模的海侵趋于结束,再次的海退开始,海平面下降,海水再度局限、盐度升高,前期沉积的灰泥等碳酸盐沉积物又因发生同生-同生期后回流渗透白云化而被交代成泥粉晶白云岩。
马五51小层,为褐灰色泥粉晶白云岩,发育块状层理和生物扰动构造;自然伽马曲线显低值平滑特征,上部较大幅度的波动可能与岩溶充填作用有关。结合岩性及测井曲线特征分析,应属盆内云质洼地微相。马五51时海平面降低海水因盐度/密度分层导致盆内低洼处重盐水富集,有利于碳酸盐沉积物发生回流渗透白云化。
府14井区处于局限盆地内,与盆缘坪相比其水深较大,尤其在高海平面时期,较大的水深不利于表层生成的重盐水在下沉过程中的保存,也就是说重盐水在“长距离”向下运移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周围的“正常”海水稀释,稀释后的海水已不足以形成回流渗透白云岩。然而,在低海平面时期这种“被稀释”的可能性较低,海水因盐度/密度分层的现象就会突出,所以在低海平面时期盆内洼地可形成较厚的同生-同生期后回流渗透白云岩。纵观府14井整体表现为:自下而上呈现盆内云质洼地→云灰质-灰质盆地→盆內云质洼地→灰质盆地→盆内云质洼地微相的层序,总体上反映的是海侵→海退过程。
3 结论
马五52初期,在马五6时期低海平面的蒸发台地环境背景下,开始新一轮的小规模海侵;马五51时海平面降低海水因盐度/密度分层导致盆内低洼处重盐水富集,有利于碳酸盐沉积物发生回流渗透白云化。 纵观府14井整体表现为:自下而上呈现盆内云质洼地→云灰质-灰质盆地→盆内云质洼地→灰质盆地→盆内云质洼地微相的层序,总体上反映的是海侵→海退过程。
参考文献
[1]长庆油田石油地质志编写组,中国石油地质志-长庆油田,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2]冯增昭、滕永民、金振奎、鲍志东等,中国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3]姚泾利、魏新善、张道峰等,硬石膏结核白云岩沉积微相——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马五13小层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0,Vol.37,No.6;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马五5亚段;府14井;沉积相
中图分类号:TV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8-0250-01
1 工区概况
府14井位于陕北古凹陷内部,该井马五5亚段与上覆马五43小层及下伏马五6亚段均呈整合接触,主要发育泥晶白云岩和泥晶灰岩,属局限盆地亚相,主要为盆内云质洼地和灰质盆地沉积。根岩石学特征结合自然伽马曲线的变化可以将该井马五5时期分为两个小层:马五52与五51小层,以褐灰色含泥泥晶灰岩为主,上、下部分别有少量泥粉晶白云岩;发育生物扰动构造。自然伽马曲线为低值平滑,无明显波动,不过有向上渐小的趋势。根据前人研究资料,认为该井区周边主要为局限盆地亚相的灰质盆地微相,间或为云灰盆地和云质洼地微相为主。
2 沉积微相划分
奥陶纪华北地台属陆表海,总体上为开阔台地与局限台地交替,间或演化为蒸发台地。区域资料显示,华北地台西部的鄂尔多斯地区,海水局限程度比其他地区更高,发育了大量的硬石膏、岩盐等蒸发岩/蒸发盐。井下岩心观察并结合测井与区域资料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马五5时期处于华北地台西部局限——蒸发台地内盆地的中西部,主要发育台内盆地和盆缘坪亚相以及相应的缘内云坪、云质洼地和盆内云质洼地、灰质盆地等微相(表1-1)。
盆缘坪 是台内潮坪与台内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其地势较平缓、略向盆地倾斜、大致呈环带状或条带状展布。通常位于浪基面之下,属低能环境,高海平面时期可有生物发育,但以广盐性生物为主,低海平面时期基本不发育生物,但常有蒸发盐类矿物,如石膏、硬石膏及岩盐等。以细结构沉积为主,间有少量颗粒类沉积物。与台坪不同之处在于其沉积物具有呈环带状展布的趋势。根据盆缘坪环境的地貌差异可进一步分为:盆缘内洼地(缘内洼地)和盆缘內坪地(缘内坪)两个微环境及相应的微相。
台内盆地,特指鄂尔多斯碳酸盐台地内部的盆地主体部分,其外侧即为盆缘坪。台内盆地属地势低洼区域,位于浪基面之下更深的区域,属低能环境,盐度较盆缘坪低,但局限程度高,不利于底栖生物(也包括内栖生物)发育,仅有很少的广盐性生物,有时则可能有“蠕虫类”生物发育。因为基底构造活动造成盆内差异性升降、干湿气候交替引起的海平面升降及海水盐度变化,局限盆地沉积类型也随之有所不同。
3 单井沉积相分析
由图(图1-1)可以看出马五52初期,在马五6时期低海平面的蒸发台地环境背景下,开始新一轮的小规模海侵,所以早期还发育泥粉晶白云岩。随着海侵逐步扩大,海水加深,水体的交换能力得到一定的改善,台内盆地由蒸发台地逐渐转化为半局限-局限台地,原来的盆内洼地不再有显著的因水体局限引起的分层,也就是说盆内洼地内底层的海水化学环境与上层或盆地其他区域没有明显差异或差异不大,不足于发生同生-同生期后回流渗透白云化作用,所以以发育泥晶灰岩为主。马五52晚期时,这一轮小规模的海侵趋于结束,再次的海退开始,海平面下降,海水再度局限、盐度升高,前期沉积的灰泥等碳酸盐沉积物又因发生同生-同生期后回流渗透白云化而被交代成泥粉晶白云岩。
马五51小层,为褐灰色泥粉晶白云岩,发育块状层理和生物扰动构造;自然伽马曲线显低值平滑特征,上部较大幅度的波动可能与岩溶充填作用有关。结合岩性及测井曲线特征分析,应属盆内云质洼地微相。马五51时海平面降低海水因盐度/密度分层导致盆内低洼处重盐水富集,有利于碳酸盐沉积物发生回流渗透白云化。
府14井区处于局限盆地内,与盆缘坪相比其水深较大,尤其在高海平面时期,较大的水深不利于表层生成的重盐水在下沉过程中的保存,也就是说重盐水在“长距离”向下运移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周围的“正常”海水稀释,稀释后的海水已不足以形成回流渗透白云岩。然而,在低海平面时期这种“被稀释”的可能性较低,海水因盐度/密度分层的现象就会突出,所以在低海平面时期盆内洼地可形成较厚的同生-同生期后回流渗透白云岩。纵观府14井整体表现为:自下而上呈现盆内云质洼地→云灰质-灰质盆地→盆內云质洼地→灰质盆地→盆内云质洼地微相的层序,总体上反映的是海侵→海退过程。
3 结论
马五52初期,在马五6时期低海平面的蒸发台地环境背景下,开始新一轮的小规模海侵;马五51时海平面降低海水因盐度/密度分层导致盆内低洼处重盐水富集,有利于碳酸盐沉积物发生回流渗透白云化。 纵观府14井整体表现为:自下而上呈现盆内云质洼地→云灰质-灰质盆地→盆内云质洼地→灰质盆地→盆内云质洼地微相的层序,总体上反映的是海侵→海退过程。
参考文献
[1]长庆油田石油地质志编写组,中国石油地质志-长庆油田,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2]冯增昭、滕永民、金振奎、鲍志东等,中国寒武纪和奥陶纪岩相古地理,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3]姚泾利、魏新善、张道峰等,硬石膏结核白云岩沉积微相——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马五13小层为例[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0,Vol.37,No.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