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新课程的深入,信息技术课堂也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选修课的开设丰富了课堂,体现了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目标。走班制这一新兴的课堂形式带给了信息技术勃勃生机。本文从信息技术选修课走班制的优势,学生及教师角色转变及其影响,课堂教学方式,学生选课方法等角度探讨了选修课走班制的有点及不足。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选修 走班制
2007年7月起,西安市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也参与其中,并提出了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的目标。信息技术选修课的开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走班制这一新兴方式上课更是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一、何为“走班制”
“走班制” 是指在保留原有行政班级的条件下,学生根据学校实际和自身的学习个性,自己选择、设计的课程套餐,到各自不同类型的学习班级中流动地完成学习任务。[1]其本质是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学生自主选择,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自主选课,在流动的班级中上课克服了传统班级授课制“一刀切”的弊端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学生在和自己有着同一兴趣、同一学习目标、同一层次的同学中学习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习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也能拓宽其眼界。“走班制”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在素质教育探索中产生的一种以发展学生能力的个别差异为核心的教学组织形式[2]。
二、信息技术走班制优势
西安市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已经近25年,全市的高中学校已经具备了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环境和条件,而信息技术以其丰富的课程内容,贴近日常学习和生活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国内,1991年上海和广东部分学校已经开始试行走班制教学。对于普通的学科来说,有着高考指挥棒的压力,有些学生和学生家长对于选修课走班制意见很大,他们认为选修模块不 同,所教该模块的教师、学生层次、上课质量、学习效果必然不同,但高考所考模块内容是相同的,这样就会大大影响到学生的高考成绩。家长对于信息技术非高考科目不会在意,特别是看到通过选修走班制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带动了其他科目学习成绩的提高,家长也很支持这种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科目,年轻教师占大部分比例,充 满激情,敢于尝试,大胆改革也给信息技术选修走班制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生选课指导
指导学生选课,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和学校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安排。选课时可以实行选课指导制度。选课步骤如下:课程说明——选课指导——专职咨询指导教师——自主选课试听课——班级微调——确定班级。选课前应该对学生进行充分摸底,根据学生在学习必修模块时的基础知识、操作技能水平、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信息技术教师应在选课前,提供选修模块的学习时间、内容安排和学习方式说明,以及模块的特点,正确指导学生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和兴趣合理选择模块。如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展网上选课。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如:教师数量、机房条件和数量进行合理的调整。学生应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接近于自身最近发展区的模块,而不是单凭模块名称认为“算法与程序设计”就是枯燥的代码,“人工智能初步”是新鲜好玩的机器人而选择它。
四、对于学生影响
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到走班制是上课方式的巨大改变。走班制的上课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地位。通过学生自主选课,提高了学习兴趣,激发潜能,增强了课堂学习的能动性,在课堂中通过主动学习、与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也体现了新课程的精髓。在走班制的班级中,学生脱离了原有的环境,重新树立了个人形象,特别是教学班里一直以后进生的形象存在的学生使其找回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有些优秀的学生也可以在走班制的班级里体会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新同学和新老师的观点和看法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把相同层次、兴趣的学生放在一起,他们之间就有了比较,有了竞争,压力转化为动力,使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且一些原来对信息技术不感兴趣的同学也开始关注信息技术并主动融入到学习中。
但是走班制也带来一些弊端。走班不在原教学班内上课,学生脱离了原班级的管理,有些学生就有了“放羊”的心理。认为:全年级打乱了上课,班主任也“鞭长莫及”,一个信息技术老师带这么多学生教这么多课也不会关注到我的,从而放松了学习。也有的学生是因为同学之间“关系好”所以选择了同样的模块,容易在走班中形成“小团体”,影响课堂。对于以上的情况有如下解决措施:1、从每个教学班里选出一名该模块课代表,这样就使该模块走班课堂中有了每个教学班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通过课代表了解到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监管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态。2、信息技术课大部分是在机房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电子抽号的方式来安排座位,定人定机,这样不仅打乱了“小团体”,而且也便于教学管理和计算机的维护。
五、选修课走班制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首先,新课程的开展也使教师的角色开始转变,从课堂教学的主导者、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促进者。这就必须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式、启发探究式这些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充分发挥学习方式的优点和弥补其不足。其次,教师为了促进走班学生个性化的学,应形成富有自己个性的教学方式。其关键是形成教师教学个性。教师的教学个性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将自己的积极个性心理品质融入到教学中,形成稳定的、有别于他人的、体现教学规律的教学独特性,主要表现为教师独特的教学观念、教学风格、教学人格魅力、教学专长与教学艺术等。[3]“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4]所以应以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最后,走班制不仅仅涉及本学科老师间的合作问题,还牵扯到班主任及其他教学相关部门。只有大家齐心合作,才能使选修走班制取得较好的效果。
六、探索新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合选修走班制的成绩评价方案,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过程性评价不仅能测量学生学习结果和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而且还具有对教学的促进和学习的诊断作用。如:可以通过记录学生的出勤、课堂练习、上课表现、课后练习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通过电子档案袋的形式记录学生课后作业、单元任务完成情况。过程性对评价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尤为重要。据浙江省对教师进行评价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单纯用分数或等级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不到10%,超过3/4的教师采用考试、平时成绩及作品评价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学生进行评价。[5]在绍兴柯桥中学,教师尝试采用A、P、E制进行课堂评价,并制定了严格的给分体系。通过A、P、E制评价方式,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非常踊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为加强,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选修走班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学会选择,在选择中认识自我实现自主、均衡发展。深入的开展选修走班制还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共同的努力,让走班制使信息技术课程焕发新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宋立坤.普通高中实施选修走班制的实践与思考——记青岛九中化学走班教学实验[D].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12月.
[2] 刘志选.素质教育的新探索:“走班制”的理论与实践[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4):68-71.
[3] 刘茂祥. 走班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初探——兼论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学习的有效教学思想[D].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4月.
[4] [苏]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93页.
[5] 魏雄鹰、李永前 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验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1月:90-93.
[关键词] 信息技术 选修 走班制
2007年7月起,西安市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全面进入新课程改革实验。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也参与其中,并提出了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发展的目标。信息技术选修课的开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走班制这一新兴方式上课更是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一、何为“走班制”
“走班制” 是指在保留原有行政班级的条件下,学生根据学校实际和自身的学习个性,自己选择、设计的课程套餐,到各自不同类型的学习班级中流动地完成学习任务。[1]其本质是以学生个性发展为本,学生自主选择,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自主选课,在流动的班级中上课克服了传统班级授课制“一刀切”的弊端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学生在和自己有着同一兴趣、同一学习目标、同一层次的同学中学习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使学习效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也能拓宽其眼界。“走班制”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在素质教育探索中产生的一种以发展学生能力的个别差异为核心的教学组织形式[2]。
二、信息技术走班制优势
西安市信息技术课程开设已经近25年,全市的高中学校已经具备了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环境和条件,而信息技术以其丰富的课程内容,贴近日常学习和生活深受学生的喜爱。在国内,1991年上海和广东部分学校已经开始试行走班制教学。对于普通的学科来说,有着高考指挥棒的压力,有些学生和学生家长对于选修课走班制意见很大,他们认为选修模块不 同,所教该模块的教师、学生层次、上课质量、学习效果必然不同,但高考所考模块内容是相同的,这样就会大大影响到学生的高考成绩。家长对于信息技术非高考科目不会在意,特别是看到通过选修走班制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带动了其他科目学习成绩的提高,家长也很支持这种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作为一个新兴科目,年轻教师占大部分比例,充 满激情,敢于尝试,大胆改革也给信息技术选修走班制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生选课指导
指导学生选课,关系到学生的发展和学校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安排。选课时可以实行选课指导制度。选课步骤如下:课程说明——选课指导——专职咨询指导教师——自主选课试听课——班级微调——确定班级。选课前应该对学生进行充分摸底,根据学生在学习必修模块时的基础知识、操作技能水平、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自己,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信息技术教师应在选课前,提供选修模块的学习时间、内容安排和学习方式说明,以及模块的特点,正确指导学生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和兴趣合理选择模块。如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开展网上选课。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如:教师数量、机房条件和数量进行合理的调整。学生应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接近于自身最近发展区的模块,而不是单凭模块名称认为“算法与程序设计”就是枯燥的代码,“人工智能初步”是新鲜好玩的机器人而选择它。
四、对于学生影响
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到走班制是上课方式的巨大改变。走班制的上课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助的地位。通过学生自主选课,提高了学习兴趣,激发潜能,增强了课堂学习的能动性,在课堂中通过主动学习、与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也体现了新课程的精髓。在走班制的班级中,学生脱离了原有的环境,重新树立了个人形象,特别是教学班里一直以后进生的形象存在的学生使其找回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有些优秀的学生也可以在走班制的班级里体会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新同学和新老师的观点和看法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把相同层次、兴趣的学生放在一起,他们之间就有了比较,有了竞争,压力转化为动力,使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而且一些原来对信息技术不感兴趣的同学也开始关注信息技术并主动融入到学习中。
但是走班制也带来一些弊端。走班不在原教学班内上课,学生脱离了原班级的管理,有些学生就有了“放羊”的心理。认为:全年级打乱了上课,班主任也“鞭长莫及”,一个信息技术老师带这么多学生教这么多课也不会关注到我的,从而放松了学习。也有的学生是因为同学之间“关系好”所以选择了同样的模块,容易在走班中形成“小团体”,影响课堂。对于以上的情况有如下解决措施:1、从每个教学班里选出一名该模块课代表,这样就使该模块走班课堂中有了每个教学班的学生,班主任可以通过课代表了解到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便于监管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状态。2、信息技术课大部分是在机房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电子抽号的方式来安排座位,定人定机,这样不仅打乱了“小团体”,而且也便于教学管理和计算机的维护。
五、选修课走班制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首先,新课程的开展也使教师的角色开始转变,从课堂教学的主导者、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辅助者、促进者。这就必须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小组合作式、启发探究式这些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充分发挥学习方式的优点和弥补其不足。其次,教师为了促进走班学生个性化的学,应形成富有自己个性的教学方式。其关键是形成教师教学个性。教师的教学个性是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将自己的积极个性心理品质融入到教学中,形成稳定的、有别于他人的、体现教学规律的教学独特性,主要表现为教师独特的教学观念、教学风格、教学人格魅力、教学专长与教学艺术等。[3]“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4]所以应以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最后,走班制不仅仅涉及本学科老师间的合作问题,还牵扯到班主任及其他教学相关部门。只有大家齐心合作,才能使选修走班制取得较好的效果。
六、探索新的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合选修走班制的成绩评价方案,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发展。过程性评价不仅能测量学生学习结果和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而且还具有对教学的促进和学习的诊断作用。如:可以通过记录学生的出勤、课堂练习、上课表现、课后练习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通过电子档案袋的形式记录学生课后作业、单元任务完成情况。过程性对评价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尤为重要。据浙江省对教师进行评价方式的调查结果显示,单纯用分数或等级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不到10%,超过3/4的教师采用考试、平时成绩及作品评价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学生进行评价。[5]在绍兴柯桥中学,教师尝试采用A、P、E制进行课堂评价,并制定了严格的给分体系。通过A、P、E制评价方式,课堂上学生回答问题非常踊跃,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大为加强,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选修走班制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让学生学会选择,在选择中认识自我实现自主、均衡发展。深入的开展选修走班制还需要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共同的努力,让走班制使信息技术课程焕发新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宋立坤.普通高中实施选修走班制的实践与思考——记青岛九中化学走班教学实验[D].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12月.
[2] 刘志选.素质教育的新探索:“走班制”的理论与实践[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4):68-71.
[3] 刘茂祥. 走班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初探——兼论促进学生富有个性学习的有效教学思想[D].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4月.
[4] [苏]苏霍姆林斯基:《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版,第93页.
[5] 魏雄鹰、李永前 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实验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1月: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