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的生活中,与谈虎色变的“冠心病”“脑梗死”不同,“房颤”这一心脏病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可能是一个陌生名词,很多人甚至不知道房颤也会导致脑卒中。炎炎夏日,在“中国房颤日”的宣传活动中,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心内科在张萍主任的带领下,联合昌平区北七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余名医护人员,来到宏福苑社区卫生服务站及金手杖老年公寓举办大型健康咨询及义诊活动。张萍主任与心内科专家缪国斌主任医师,余飞、刘元伟副主任医师,王昊天、赵兰婷主治医师等为广大老年朋友和患者普及了关于房颤的病因、临床风险、检查方法和治疗手段等多方面的健康知识。
心律不齐须警惕房颤
什么是房颤呢?张萍主任形象地说:房颤就是心律不齐了,可以把手搭在自己的脉搏上,感觉到的是咚、咚、咚、咚、咚的跳动,频率很整齐,这是正常心律。如果感受到的是咚、咚、咚哒、咚哒、咚的跳动,心律非常的不匀齐,且长时间这样,您有可能就是房颤了。张萍教授介绍: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次/分-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房颤时心房跳动的频率可高达300次/分- 600次/分,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的总体患病率约为0.4% -1.0%,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在20多岁年龄段中大概干分之三,在45岁以上的大约为1% -3%,但是在75岁以上,能够达到15%-20%。目前我国约有1000万房颤患者,1/3为阵发性房颤,2/3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房颤发作时,患者通常会有心悸、乏力、心律不齐等症状,但有时房颤发作可无症状。因此,房颤患者通常需要频繁进行心电图检查,即使无房颤症状的老年朋友也应该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筛查。此外,诊断房颤仅仅靠心电图是不够的,特别是阵发性房颤易被漏诊,需要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或心电监测。
房颤易致脑卒中
张萍主任特别提示:70岁以上的老人,5人中可能就有一个房颤患者,发生率很高。我们知道排在心血管疾病第一位的是高血压,第二位的是冠心病,第三位的就是房颤。房颤和排在前两位的疾病有何关系呢?如果您的高血压没有控制好,那您就是房颤的最好发人群。很多人不是没有房颤,而是没有感觉到,再就是没有发现。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房颤是“悄悄”地来,没有感觉到什么不舒服,是慢性发生,往往是做心电图时才发现,一问您什么时候得的房颤,很多人都不知道。现在有人认为:我有症状就去看病,没有症状就可以不去看病。其实不是这样。因为房颤这个病和心脑血管其他疾病一样,本身就有很大的危害性,房颤最大的一个危害,就是原本规律跳动的心脏和心房,变成了不规律的跳动,你的左心房就特别容易长血栓,形成的血栓一旦脱落,从心脏通过血管打到全身,进到大脑动脉,容易得脑梗死,进到下肢,下肢动脉就可能急性闭塞,部分患者可能引起急性坏疽甚至截肢。所以,我们告诉大家要心脑合一,即预防卒中要从“心”做起,因为房颤可以导致脑卒中。房颤造成的脑卒中和动脉硬化造成的脑卒中不同,其血栓不是在局部形成,而是从心脏形成,“喷射性”比较强。就是说可以同时一次发生多个部位脑梗死,其临床致残性和致死性会更高,同时是反反复复的发生。除此之外,还会增加其他的心脏疾病,比如原本就有冠心病,一旦房颤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会加重心脏缺血,还会增加心力衰竭。
多种危险因素可诱发房颤
张萍主任指出:有的老年朋友得了房颤,三年、五年不去医院看医生,来找我看病的时候就说:张主任,我就是经常憋气,一躺下就憋气,腿还肿。这种情况实际上是出现了心力衰竭,尤其是房颤疾病不好好控制就容易发生心力衰竭,所以房颤的治疗不容忽视。另外,没有高血压,只是心跳快了点,这种单纯的房颤会引起一种心房颤动导致的心肌病,同时会影响我们的平均寿命,经常心房颤动的病人和没有心房颤动的人群来比,寿命相对要短一些,但是如果对房颤进行了很好的治疗和控制,同样可以延长寿命。所以中国的心血管医生一致呼吁:“要治房颤,预防房颤,筛查房颤。”去年我们国家发了一个有关房颤的“白皮书”,就是告诉我们在人群中如何筛查。60岁以上的人群都要进行积极的房颤筛查,要去检查自己是否有房颤。一旦发现了房颤,医生会问:你是否有高血压?是否睡觉打呼噜等。因为房颤和很多危险因素相关。
第一,高血压。如果不好好控制高血压,你就容易成为房颤的“候选人群”;
第二,有糖尿病的人,容易发生房颤;
第三,睡眠不好会“伤心”。夜间打呼噜很严重时,容易发生睡眠中的呼吸暂停,也会增加房颤的发生。不仅如此,还会让高血压不好控制,不要小看打呼噜;
第四,吸烟。中老年朋友有的是从年轻时就吸烟,吸烟不仅会导致高血压、心肌梗死,还会增加房颤;
第五,肥胖。肥胖也会增加房颤的发生,尤其是现在有很多中青年人肥胖,增加了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房颤;
所以说,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可以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为自己打分看看距离房颤有多远
张萍主任特别提醒:如果家里有病人反反复复地发生脑梗,还说医生让我吃他汀类的药物我也吃了,可还在反复发病。请到医院查一查有无房颤,医生会给病人做心电图,如果心电图没有查出来,不要放弃,还可以看长时间的心电图监测,可以到三級以上的医院做动态心电图,如果24小时的没查出来,继续用一个7天的动态心电图,还可以用一个小小的记录器记录心电活动,时间可长达3年。这些检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预防血栓的形成,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其中预防房颤是第一位的,及早让发生的房颤恢复为窦性心律。
张萍主任说:我在这里要给您评分,您可以自己数一数。第一:如果是65岁以上,您就给自己加1分;第二,如果是75岁以上,加2分。如果是女性且是65岁,就加2分,是75岁就加1分,女性在75岁以后,更容易得房颤;如果有高血压再加1分;如果还有糖尿病再加1分;得过中风的就再加2分。女性若大于等于2分,就是危险人群,男性3分则是危险的。
抗凝治疗是主要措施
张萍主任强调:我们已经谈过房颤患者最主要的并发症是脑卒中,脑卒中的风险比普通人群要高出5倍-15倍,预防房颤相关性卒中是房颤治疗的重要内容,以口服相关抗凝药物治疗是主要措施。抗凝药也是双刃剑,在使用范围之内,就会很安全,例如华法林,但总是要查血,还受食物的影响,比如蚕豆吃多了会出血,芹菜、莴苣吃多了也会出血,要是吃了消炎药也容易出血。这个不但需要医生的严格监控,也需要病人自己的严格管理。患有房颤到底该服用什么样的药、适合哪一种,一定要去正规医院看医生。有没有根治房颤的办法呢?有,通过一个小小的导管给心脏做一个小小的消融,这个导管比圆珠笔芯还要细,是个微创手术,不需要开胸,就在大腿根部位穿一根小细管子,然后医生用微弱的小电流,来改造心房内的传导的结构,会有将近60%- 70%的患者的房颤可以得到根治性的治疗。总之,房颤的治疗不仅需要医生科学的应用药物、精细的手术,还需要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和及时的接受诊断和治疗。
心律不齐须警惕房颤
什么是房颤呢?张萍主任形象地说:房颤就是心律不齐了,可以把手搭在自己的脉搏上,感觉到的是咚、咚、咚、咚、咚的跳动,频率很整齐,这是正常心律。如果感受到的是咚、咚、咚哒、咚哒、咚的跳动,心律非常的不匀齐,且长时间这样,您有可能就是房颤了。张萍教授介绍: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心跳频率往往快而且不规则,有时候可达100次/分-160次/分,不仅比正常人心跳快得多,而且绝对不整齐,房颤时心房跳动的频率可高达300次/分- 600次/分,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房颤的总体患病率约为0.4% -1.0%,随着年龄增长,房颤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在20多岁年龄段中大概干分之三,在45岁以上的大约为1% -3%,但是在75岁以上,能够达到15%-20%。目前我国约有1000万房颤患者,1/3为阵发性房颤,2/3为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房颤发作时,患者通常会有心悸、乏力、心律不齐等症状,但有时房颤发作可无症状。因此,房颤患者通常需要频繁进行心电图检查,即使无房颤症状的老年朋友也应该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筛查。此外,诊断房颤仅仅靠心电图是不够的,特别是阵发性房颤易被漏诊,需要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或心电监测。
房颤易致脑卒中
张萍主任特别提示:70岁以上的老人,5人中可能就有一个房颤患者,发生率很高。我们知道排在心血管疾病第一位的是高血压,第二位的是冠心病,第三位的就是房颤。房颤和排在前两位的疾病有何关系呢?如果您的高血压没有控制好,那您就是房颤的最好发人群。很多人不是没有房颤,而是没有感觉到,再就是没有发现。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房颤是“悄悄”地来,没有感觉到什么不舒服,是慢性发生,往往是做心电图时才发现,一问您什么时候得的房颤,很多人都不知道。现在有人认为:我有症状就去看病,没有症状就可以不去看病。其实不是这样。因为房颤这个病和心脑血管其他疾病一样,本身就有很大的危害性,房颤最大的一个危害,就是原本规律跳动的心脏和心房,变成了不规律的跳动,你的左心房就特别容易长血栓,形成的血栓一旦脱落,从心脏通过血管打到全身,进到大脑动脉,容易得脑梗死,进到下肢,下肢动脉就可能急性闭塞,部分患者可能引起急性坏疽甚至截肢。所以,我们告诉大家要心脑合一,即预防卒中要从“心”做起,因为房颤可以导致脑卒中。房颤造成的脑卒中和动脉硬化造成的脑卒中不同,其血栓不是在局部形成,而是从心脏形成,“喷射性”比较强。就是说可以同时一次发生多个部位脑梗死,其临床致残性和致死性会更高,同时是反反复复的发生。除此之外,还会增加其他的心脏疾病,比如原本就有冠心病,一旦房颤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会加重心脏缺血,还会增加心力衰竭。
多种危险因素可诱发房颤
张萍主任指出:有的老年朋友得了房颤,三年、五年不去医院看医生,来找我看病的时候就说:张主任,我就是经常憋气,一躺下就憋气,腿还肿。这种情况实际上是出现了心力衰竭,尤其是房颤疾病不好好控制就容易发生心力衰竭,所以房颤的治疗不容忽视。另外,没有高血压,只是心跳快了点,这种单纯的房颤会引起一种心房颤动导致的心肌病,同时会影响我们的平均寿命,经常心房颤动的病人和没有心房颤动的人群来比,寿命相对要短一些,但是如果对房颤进行了很好的治疗和控制,同样可以延长寿命。所以中国的心血管医生一致呼吁:“要治房颤,预防房颤,筛查房颤。”去年我们国家发了一个有关房颤的“白皮书”,就是告诉我们在人群中如何筛查。60岁以上的人群都要进行积极的房颤筛查,要去检查自己是否有房颤。一旦发现了房颤,医生会问:你是否有高血压?是否睡觉打呼噜等。因为房颤和很多危险因素相关。
第一,高血压。如果不好好控制高血压,你就容易成为房颤的“候选人群”;
第二,有糖尿病的人,容易发生房颤;
第三,睡眠不好会“伤心”。夜间打呼噜很严重时,容易发生睡眠中的呼吸暂停,也会增加房颤的发生。不仅如此,还会让高血压不好控制,不要小看打呼噜;
第四,吸烟。中老年朋友有的是从年轻时就吸烟,吸烟不仅会导致高血压、心肌梗死,还会增加房颤;
第五,肥胖。肥胖也会增加房颤的发生,尤其是现在有很多中青年人肥胖,增加了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房颤;
所以说,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可以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为自己打分看看距离房颤有多远
张萍主任特别提醒:如果家里有病人反反复复地发生脑梗,还说医生让我吃他汀类的药物我也吃了,可还在反复发病。请到医院查一查有无房颤,医生会给病人做心电图,如果心电图没有查出来,不要放弃,还可以看长时间的心电图监测,可以到三級以上的医院做动态心电图,如果24小时的没查出来,继续用一个7天的动态心电图,还可以用一个小小的记录器记录心电活动,时间可长达3年。这些检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预防血栓的形成,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其中预防房颤是第一位的,及早让发生的房颤恢复为窦性心律。
张萍主任说:我在这里要给您评分,您可以自己数一数。第一:如果是65岁以上,您就给自己加1分;第二,如果是75岁以上,加2分。如果是女性且是65岁,就加2分,是75岁就加1分,女性在75岁以后,更容易得房颤;如果有高血压再加1分;如果还有糖尿病再加1分;得过中风的就再加2分。女性若大于等于2分,就是危险人群,男性3分则是危险的。
抗凝治疗是主要措施
张萍主任强调:我们已经谈过房颤患者最主要的并发症是脑卒中,脑卒中的风险比普通人群要高出5倍-15倍,预防房颤相关性卒中是房颤治疗的重要内容,以口服相关抗凝药物治疗是主要措施。抗凝药也是双刃剑,在使用范围之内,就会很安全,例如华法林,但总是要查血,还受食物的影响,比如蚕豆吃多了会出血,芹菜、莴苣吃多了也会出血,要是吃了消炎药也容易出血。这个不但需要医生的严格监控,也需要病人自己的严格管理。患有房颤到底该服用什么样的药、适合哪一种,一定要去正规医院看医生。有没有根治房颤的办法呢?有,通过一个小小的导管给心脏做一个小小的消融,这个导管比圆珠笔芯还要细,是个微创手术,不需要开胸,就在大腿根部位穿一根小细管子,然后医生用微弱的小电流,来改造心房内的传导的结构,会有将近60%- 70%的患者的房颤可以得到根治性的治疗。总之,房颤的治疗不仅需要医生科学的应用药物、精细的手术,还需要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和及时的接受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