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是学习的强大动力。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所学学科一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自觉地去学习。近几年,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知识基础较差,对物理这门学科缺乏兴趣,那么如何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呢?
一、注重语言的趣味性,使问题通俗易懂
物理学中定理、定律以及物理概念很多,这些内容很抽象,学生往往不容易理解,这就要求物理教师用趣味性的语言去引导他们,变复杂为简单,变枯燥为形象,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如在讲“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时,用这样的语言描述:“快开新年联欢会了,请大家帮老师推选两个舞蹈演员和两个摔跤运动员,选谁合适呢?为什么?”这些语言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然后稍加分析:“选舞蹈演员要选质量小的同学,选摔跤运动员要选质量大的同学。因为质量小的同学容易改变运动状态,即惯性小;而质量大的同学不容易改变运动状态,即惯性大。”于是同学们轻松愉快地理解了“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这一知识要点。
二、利用实验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是能否积极思维和具有求知欲的重要前提,因此物理教师可以利用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如在讲“摩擦力”一节时,叫一个大个子同学和一个小个子同学到讲台上,面向大家各握一根玻璃棒的一端争夺,结果必定大个子同学取胜。此时,我接过玻璃棒用事先准备好的油给棒的一端擦了一下,把擦油的一端给大个子同学,再叫他们各握一端争夺,结果小个子同学取胜,顿时同学们哄堂大笑,有的学生还以为老师使用了什么“魔术”呢!此时教师稍做点拨就引出了“摩擦力”这一课题。
三、注重授课形式的多样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单一模式的课堂会令人产生枯燥的心理,多样的讲授方法,能形成课前学生的盼望之情。作为物理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推证等多种形式的授课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如在讲“牛顿第三定律”时,首先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得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然后分发给每个学生一个弹簧称,让每两个学生为一组做如下实验:(1)把两个弹簧称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同学按住一个弹簧称不动,乙(甲)同学用另一个弹簧称勾住甲(乙)的弹簧称用力拉;(2)两个弹簧称勾住,甲、乙同学同时稍用力拉弹簧称。要求学生一边做实验一边观察两个弹簧称示数的变化情况,讨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之间的关系。由于每位学生都参与了实验,所以学生们非常容易地总结出“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并且理解了知识要点。这节课利用了对比教学方法。比如说,通过引导学生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和联系的分析,使学生更深入理解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两个物理概念。
总之,教师用幽默的语言、有趣的实验,把物理教学以新奇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使课堂气氛活跃,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唐山市丰南区职教中心)
一、注重语言的趣味性,使问题通俗易懂
物理学中定理、定律以及物理概念很多,这些内容很抽象,学生往往不容易理解,这就要求物理教师用趣味性的语言去引导他们,变复杂为简单,变枯燥为形象,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如在讲“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时,用这样的语言描述:“快开新年联欢会了,请大家帮老师推选两个舞蹈演员和两个摔跤运动员,选谁合适呢?为什么?”这些语言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然后稍加分析:“选舞蹈演员要选质量小的同学,选摔跤运动员要选质量大的同学。因为质量小的同学容易改变运动状态,即惯性小;而质量大的同学不容易改变运动状态,即惯性大。”于是同学们轻松愉快地理解了“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这一知识要点。
二、利用实验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是能否积极思维和具有求知欲的重要前提,因此物理教师可以利用实验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和求知欲。如在讲“摩擦力”一节时,叫一个大个子同学和一个小个子同学到讲台上,面向大家各握一根玻璃棒的一端争夺,结果必定大个子同学取胜。此时,我接过玻璃棒用事先准备好的油给棒的一端擦了一下,把擦油的一端给大个子同学,再叫他们各握一端争夺,结果小个子同学取胜,顿时同学们哄堂大笑,有的学生还以为老师使用了什么“魔术”呢!此时教师稍做点拨就引出了“摩擦力”这一课题。
三、注重授课形式的多样化,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单一模式的课堂会令人产生枯燥的心理,多样的讲授方法,能形成课前学生的盼望之情。作为物理教师可以采用对比、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推证等多种形式的授课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如在讲“牛顿第三定律”时,首先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得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然后分发给每个学生一个弹簧称,让每两个学生为一组做如下实验:(1)把两个弹簧称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同学按住一个弹簧称不动,乙(甲)同学用另一个弹簧称勾住甲(乙)的弹簧称用力拉;(2)两个弹簧称勾住,甲、乙同学同时稍用力拉弹簧称。要求学生一边做实验一边观察两个弹簧称示数的变化情况,讨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方向之间的关系。由于每位学生都参与了实验,所以学生们非常容易地总结出“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并且理解了知识要点。这节课利用了对比教学方法。比如说,通过引导学生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区别和联系的分析,使学生更深入理解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两个物理概念。
总之,教师用幽默的语言、有趣的实验,把物理教学以新奇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使课堂气氛活跃,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唐山市丰南区职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