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南有黄姚,北有平遥,东有周庄,西有凤凰”,黄姚是一个有9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镇,素有“梦境家园”之称。黄姚镇在明清时期因地处三江水路要冲而繁华一时,全镇按九宫八卦方位而建,与古镇周围的奇山秀水融为一体,姚江穿镇而过,镇里众多明清建筑颇具特色。村镇目前仍处于半封闭状态,至今古镇还完整保存着8条石板街,全长10 000 m。明清古建筑有300多幢,景观建筑有亭台楼阁10多处,寺观庙祠20多座,特色桥梁11座,楹联匾额上百副。著名的有文明阁、宝珠观、兴宇庙、狮子庙、古戏台、吴家祠、郭家祠、佐龙寺、见龙寺、见龙寺、带龙桥、护龙桥、天然亭等。
漫步黄姚,享受沉淀千年的宁静
初到黄姚,感觉和丽江古镇一样,已经被现代的气息所污染,古老的区域被一栋栋现代新修的小楼所包围,起初的确有些失望,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但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往古镇的腹地走一走,一定能发现美好的存在,那里才是黄姚真正的精髓所在。在那里,你会发现这座处于半封闭状态的村落真的很“老”,老得让你惊喜,就像得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礼物一样兴奋。
古镇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那些参天的古榕树,这些榕树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所有榕树都枝繁叶茂,有的与其他树木相互缠绕,形成巨大的大伞,人们可在树下避暑、休息、聊天。在南国的雨水滋养下,高大的榕树伸出无比粗壮的枝干,又恰如其分地停悬在空中最美的地方。那些浓密的树枝与绿叶,在高空中铺满绿绿的一层,身处其中,又仿佛进入了龙猫的童话森林。人也好,水也好,亭也好,桥也好,都像是微缩模型一样被放置其间,与自然融为一体,让人的心一下子安静下来。
顺着古镇的石板路一直走,就来到了带龙桥。带龙桥是黄姚古镇15座古桥梁中最大的阶梯石拱桥。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年,清乾隆二十三年重修。该桥长22 m,宽3 m,有两拱,一大一小,大拱离水面3.2 m,直径约5.6 m;小拱是旱拱,离地面2.55 m,直径约3 m。平时,江水从大拱流过,洪水期间,小拱则起分洪作用。桥面全部用当地的厚石板铺成,石板之间用特制的铁卯连锁,把桥面牢固平整地连成整体,将重力均衡落到桥拱,防止石板日久向两边分离。该桥重修至今,依然牢固如初。
走在桥上向四周望去,周边景色让人心中一惊,这不就是梦中的水乡模样吗?忍不住在水畔坐下,休憩片刻,留下伊人水畔的遐想。在浮躁紧张的城市生活里,是无法享受这般宁静的。桥边几个写生的学生稀稀散散地分散在溪水岸边,静静地欣赏他们专注的模样,时光似乎也回到了从前,忆起了自己那些学生时代的往事。
镇里有一口仙人古井,每年农历的7月7日为“取水节”,那天的中午12点前,镇上的百姓都来这里上香取水,一派忙碌的生活气息,却又不似城市那般匆忙得让人烦躁疲惫,我不禁羡慕起来这种闲适的生活状态来。仙人古井总共分为5口,最大的为洗菜水池,靠近河边的3个一样大小的从上游到下游分别为洗菜池、洗衣池、洗手池,最靠里的则为饮用水池。游览当天,在洗菜池中,我们竟然看到一只水蛇!我是最怕蛇的,但是不少好友都说出行遇到蛇是福气。
古镇不大,我却绕古镇走了很多圈,企图读懂它。最初觉得这里像阳朔,一会儿觉得某个角度有些像丽江。最后才醒悟,其实它谁也不像,它就是它自己,独一无二的黄姚古镇,呈现着与众不同的美。行走在这古镇里,暂时远离烦嚣,静下心来侧耳倾听那沉淀千年的声音,抑或把多日记忆中零散的画面慢慢拼接在一起,你就会发现它的与众不同。就像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一样,并不能因为相似而否定其存在的价值,或许你会觉得所有的水乡都有相似之处,但属于每个古镇的独特,只有有心人才会遇见,它们也只留给有心人去发现与爱上。而发现它们,是需要愿意花时间去慢慢品味的。
吃在黄姚香飘万里的豆豉酱
中国太多的古镇都会出现石板路、老砖瓦房,但是满是豆豉的一定只有广西的黄姚了。黄姚豆豉在清朝被列为宫廷贡品,在民国时远销东南亚。豆豉宴,是黄姚的一大特色菜系,游客到此如不品尝,实为遗憾。
在黄姚古镇,除了早间和夜里的6点以后,巷弄里、老城外的街区里都会看到兜售豆豉、各类酱菜的铺子。黄姚的豆豉酱有“昭平三宝”之一的美誉,是本地特有的黑豆、仙井的泉水和村民的手艺才有的美味。
我是食辣的,所以很喜爱迎面而来的各种泡菜味。酱菜的类型五花八门,大点的店铺前浩浩荡荡的可以排成一长条,大大矮胖矮胖的罐子都被装满了泡菜,真是感慨这分量!要多久才能卖完啊!看来销售量不错哦,因为每家每户都有出售。仔细的人会发现这些酱菜都少不了蒜香,当地妇女们一边剥着蒜、一边看着自家小孩玩耍,这就是最普通的生活,但却洋溢着一种温馨的幸福。
在黄姚的菜中,豆豉应该是所有菜肴中赋予灵魂的一个调料。在平日村民的炖鸡、炖鱼、蒸排骨等等,豆豉都是不可缺少的作料。短短的两天时间,在我们早餐的米粉中、中餐的排骨中都有见到、尝到它们。
如果在黄姚的旅程中没有吃够,那就打包带些回家。古巷的两边不少的人家都有出售豆豉制作的辣椒酱,色彩鲜艳、味道浓郁。嗜辣的我带回了两瓶,一瓶送好友,一瓶自己慢慢吃。无论炒菜,还是直接食用,味道都十分诱人。
堪比鸡豚的豆腐酿
除了豆豉酱,黄姚豆腐酿也是当地一大特产。大文豪苏东坡曾赞赏道:“有此物在桌,又何必鸡豚?”可见黄姚豆腐酿的名气之大。在黄姚,豆腐酿几乎是每家每户必备的拿手菜,豆腐块揉碎以后拌上切碎的五花肉,而后捏成包子大小的圆形,油煎到半熟后,加入豆豉在锅中焖上一阵子即可。
贪吃的游客都知道广西是辣椒酿、田螺酿、香菇酿等各种酿,并且无处不酿。以前一直好奇这酿究竟是什么,原来就是不同的原料,以肉或者蛋或者豆腐来做馅儿,采用填、包的方法制作而成。在阳朔的时候尝过不少,这次对于豆腐酿更是记忆犹新。
Tips
“吃货们”看过来!
早餐:米粉是当地早餐的一大特色,米粉的样子很可爱,像粉皮一样的卷成圆墩,而后切成了一条条的,再浇上汤汁,放上瘦肉丝、豆豉。一碗下肚,非常饱肚,人民币5元。是贵还是便宜,得自己吃过后才能下定义。餐桌上一定会看到辣酱,肠胃不好的朋友不要贪嘴吃太多,因为实在辣得给力。另有去过的朋友强烈推荐“权二家”的米粉,说口感非常好,很劲道,下次有机会一定要尝一尝。
午饭:镇子里几乎每家店铺都是在古色古香的老建筑基础上开设的,稍显破旧的房子里保留下了这里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不少都是上下两层,除经营餐饮之外,还将空余的房间便布置为客房。我们吃得最丰盛的一个午餐便是在这样的一个店中,名为“聚雅轩”。同行12个人,一共消费400多元。有一点要注意,因为食材都是按照每批客人的需要临时准备的,所以上菜的速度会慢一些。
晚餐:推荐邮局旁的那排大排档,烤鱼、烤生蚝都不错。当时令我十分欣喜的是大排档正巧在古氏宗祠前,月色下、古韵前,一圈人围坐着分享这一路的感受,撇开都市里的纷扰,以酒会友,别有一番风情。
漫步黄姚,享受沉淀千年的宁静
初到黄姚,感觉和丽江古镇一样,已经被现代的气息所污染,古老的区域被一栋栋现代新修的小楼所包围,起初的确有些失望,有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但如果你有足够的耐心,往古镇的腹地走一走,一定能发现美好的存在,那里才是黄姚真正的精髓所在。在那里,你会发现这座处于半封闭状态的村落真的很“老”,老得让你惊喜,就像得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礼物一样兴奋。
古镇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那些参天的古榕树,这些榕树都有好几百年的历史,所有榕树都枝繁叶茂,有的与其他树木相互缠绕,形成巨大的大伞,人们可在树下避暑、休息、聊天。在南国的雨水滋养下,高大的榕树伸出无比粗壮的枝干,又恰如其分地停悬在空中最美的地方。那些浓密的树枝与绿叶,在高空中铺满绿绿的一层,身处其中,又仿佛进入了龙猫的童话森林。人也好,水也好,亭也好,桥也好,都像是微缩模型一样被放置其间,与自然融为一体,让人的心一下子安静下来。
顺着古镇的石板路一直走,就来到了带龙桥。带龙桥是黄姚古镇15座古桥梁中最大的阶梯石拱桥。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年,清乾隆二十三年重修。该桥长22 m,宽3 m,有两拱,一大一小,大拱离水面3.2 m,直径约5.6 m;小拱是旱拱,离地面2.55 m,直径约3 m。平时,江水从大拱流过,洪水期间,小拱则起分洪作用。桥面全部用当地的厚石板铺成,石板之间用特制的铁卯连锁,把桥面牢固平整地连成整体,将重力均衡落到桥拱,防止石板日久向两边分离。该桥重修至今,依然牢固如初。
走在桥上向四周望去,周边景色让人心中一惊,这不就是梦中的水乡模样吗?忍不住在水畔坐下,休憩片刻,留下伊人水畔的遐想。在浮躁紧张的城市生活里,是无法享受这般宁静的。桥边几个写生的学生稀稀散散地分散在溪水岸边,静静地欣赏他们专注的模样,时光似乎也回到了从前,忆起了自己那些学生时代的往事。
镇里有一口仙人古井,每年农历的7月7日为“取水节”,那天的中午12点前,镇上的百姓都来这里上香取水,一派忙碌的生活气息,却又不似城市那般匆忙得让人烦躁疲惫,我不禁羡慕起来这种闲适的生活状态来。仙人古井总共分为5口,最大的为洗菜水池,靠近河边的3个一样大小的从上游到下游分别为洗菜池、洗衣池、洗手池,最靠里的则为饮用水池。游览当天,在洗菜池中,我们竟然看到一只水蛇!我是最怕蛇的,但是不少好友都说出行遇到蛇是福气。
古镇不大,我却绕古镇走了很多圈,企图读懂它。最初觉得这里像阳朔,一会儿觉得某个角度有些像丽江。最后才醒悟,其实它谁也不像,它就是它自己,独一无二的黄姚古镇,呈现着与众不同的美。行走在这古镇里,暂时远离烦嚣,静下心来侧耳倾听那沉淀千年的声音,抑或把多日记忆中零散的画面慢慢拼接在一起,你就会发现它的与众不同。就像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一样,并不能因为相似而否定其存在的价值,或许你会觉得所有的水乡都有相似之处,但属于每个古镇的独特,只有有心人才会遇见,它们也只留给有心人去发现与爱上。而发现它们,是需要愿意花时间去慢慢品味的。
吃在黄姚香飘万里的豆豉酱
中国太多的古镇都会出现石板路、老砖瓦房,但是满是豆豉的一定只有广西的黄姚了。黄姚豆豉在清朝被列为宫廷贡品,在民国时远销东南亚。豆豉宴,是黄姚的一大特色菜系,游客到此如不品尝,实为遗憾。
在黄姚古镇,除了早间和夜里的6点以后,巷弄里、老城外的街区里都会看到兜售豆豉、各类酱菜的铺子。黄姚的豆豉酱有“昭平三宝”之一的美誉,是本地特有的黑豆、仙井的泉水和村民的手艺才有的美味。
我是食辣的,所以很喜爱迎面而来的各种泡菜味。酱菜的类型五花八门,大点的店铺前浩浩荡荡的可以排成一长条,大大矮胖矮胖的罐子都被装满了泡菜,真是感慨这分量!要多久才能卖完啊!看来销售量不错哦,因为每家每户都有出售。仔细的人会发现这些酱菜都少不了蒜香,当地妇女们一边剥着蒜、一边看着自家小孩玩耍,这就是最普通的生活,但却洋溢着一种温馨的幸福。
在黄姚的菜中,豆豉应该是所有菜肴中赋予灵魂的一个调料。在平日村民的炖鸡、炖鱼、蒸排骨等等,豆豉都是不可缺少的作料。短短的两天时间,在我们早餐的米粉中、中餐的排骨中都有见到、尝到它们。
如果在黄姚的旅程中没有吃够,那就打包带些回家。古巷的两边不少的人家都有出售豆豉制作的辣椒酱,色彩鲜艳、味道浓郁。嗜辣的我带回了两瓶,一瓶送好友,一瓶自己慢慢吃。无论炒菜,还是直接食用,味道都十分诱人。
堪比鸡豚的豆腐酿
除了豆豉酱,黄姚豆腐酿也是当地一大特产。大文豪苏东坡曾赞赏道:“有此物在桌,又何必鸡豚?”可见黄姚豆腐酿的名气之大。在黄姚,豆腐酿几乎是每家每户必备的拿手菜,豆腐块揉碎以后拌上切碎的五花肉,而后捏成包子大小的圆形,油煎到半熟后,加入豆豉在锅中焖上一阵子即可。
贪吃的游客都知道广西是辣椒酿、田螺酿、香菇酿等各种酿,并且无处不酿。以前一直好奇这酿究竟是什么,原来就是不同的原料,以肉或者蛋或者豆腐来做馅儿,采用填、包的方法制作而成。在阳朔的时候尝过不少,这次对于豆腐酿更是记忆犹新。
Tips
“吃货们”看过来!
早餐:米粉是当地早餐的一大特色,米粉的样子很可爱,像粉皮一样的卷成圆墩,而后切成了一条条的,再浇上汤汁,放上瘦肉丝、豆豉。一碗下肚,非常饱肚,人民币5元。是贵还是便宜,得自己吃过后才能下定义。餐桌上一定会看到辣酱,肠胃不好的朋友不要贪嘴吃太多,因为实在辣得给力。另有去过的朋友强烈推荐“权二家”的米粉,说口感非常好,很劲道,下次有机会一定要尝一尝。
午饭:镇子里几乎每家店铺都是在古色古香的老建筑基础上开设的,稍显破旧的房子里保留下了这里原汁原味的生活气息。不少都是上下两层,除经营餐饮之外,还将空余的房间便布置为客房。我们吃得最丰盛的一个午餐便是在这样的一个店中,名为“聚雅轩”。同行12个人,一共消费400多元。有一点要注意,因为食材都是按照每批客人的需要临时准备的,所以上菜的速度会慢一些。
晚餐:推荐邮局旁的那排大排档,烤鱼、烤生蚝都不错。当时令我十分欣喜的是大排档正巧在古氏宗祠前,月色下、古韵前,一圈人围坐着分享这一路的感受,撇开都市里的纷扰,以酒会友,别有一番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