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教后常听很多学生说:“其实我很喜欢历史,但不喜欢历史课本和历史课。”经与学生沟通,我发现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反差,是因为学生在自我选择阅读历史书时,会根据自己的興趣爱好、书本的生动程度等加以挑选,而历史课本只能根据课标要求编订,文字也因历史学的学科特点而严谨书写。因此在学生看来,历史课本枯燥无味,没有趣味,也就更谈不上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课堂中的问题真正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才能将老师设计好的内容实施下去,才能够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本课的课标要求为: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1]但在新高考的要求下,如何改变传统授课模式,如何引起学生兴趣,如何将历史核心素养渗透课堂,都是老师们必须要正视的问题。对此,我在《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一课中,做了大胆的尝试。
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起自主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通过课前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的兴趣点
既然要引起学生兴趣,首先就要知道学生对这一课的兴趣点在哪里。我利用晚自习的时间,让学生预习课本,然后自行提出对这一课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调查,同学们还真的提出不少有价值的问题。典型的问题如下:
①为什么要实行“一边倒”政策?除了“一边倒”,当时是否还有别的选择?
②“一边倒”政策与“独立自主的总方针”是否矛盾?
③“一边倒”政策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④建国一周年有17个国家与中国建交,是哪17个?
⑤为什么在1953年底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⑥为什么是与印度、缅甸等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⑦什么是“求同存异”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什么关系?
⑧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现在还适用吗?为什么?
……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整理,我发现学生感兴趣的点恰好和整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相吻合。于是我结合课标要求,以学生的问题为引子进行教学设计。由此我将本课设计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新中国外交总方针的制定
二、1949-1953年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三、1953年底-1956年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只要学生提出的问题对某一教学环节有价值,都先出示学生的问题。这样整个课堂看似老师在设计,其实是学生思路的体现。
上课时,随着这些问题的出示,同学们的兴趣明显被调动起来。因为是自己提出的问题,所以都很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于是在史料探究过程中,同学们再也不是以往那种闷不吭声的状态,而是积极阅读分析,纷纷举手踊跃回答。平时枯燥的史料解读,就在学生们积极踊跃的气氛中迎刃而解。这一环节就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求解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中,渗透了史料证实、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调动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预习课本的过程中,班级里几个有绘画天赋的同学,居然将课本的一些知识点用漫画的形式画了出来,经过筛选,选定了其中一位同学对于三大政策的漫画。如下:
在讲课的过程中,我将这个小漫画首先展示出来。然后让绘制漫画的学生对其进行解读:以典型动物来代表不同国家,熊猫为中国,棕熊为苏联,狮子、公鸡和老鹰分别代表英法美三国,图中相配的文字明确表明了三大政策——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听到这里,其他同学恍然大悟,纷纷拍手称赞。对于学生解读不准确的地方,再由老师进行补充和解释。三大政策就这样轻松解读完毕。我相信学生们对于这个知识点,肯定会记得很牢了。
这个环节,充分给予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展示舞台,进而培养了学生自主理解历史事物内涵与本质的能力,达到了从调动发挥学生特长、进而引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来渗透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的目的。
三、寻找能够引发思考的切入点,激发学生求证历史的兴趣
课前就有很多同学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哪些国家与新中国建交很感兴趣,于是在备课中,我将此作为引发学生兴趣的切入点。通过外交部网站上的数据资料,我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其他国家与我国建交的年份进行了整理。
在数据整理中,我发现1951年只有1个巴基斯坦(5.21)与新中国建交,1952年0个,1953年也是0个,但从1954年开始,建交国家又开始慢慢增加: 1954年1个——挪威(10.5),1955年3个——南斯拉夫(1.2)、阿富汗(1.20)、尼泊尔(8.1),1956年3个——叙利亚(8.1)、也门(9.24)、埃及(5.30)。[2]根据这些数据变化,我又出示了一段材料:
“一边倒”时,虽然我们也说愿同一切国家建立正常关系,但在实践中却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区别对待。一方面,我们将同一阵营的国家作为天然盟友,在建国后极短时间内很快建交;另一方面,对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则不抱多大希望。比如,对美国等国家,我们就一再宣称晚建交比早建交好。对它们很少主动地去做一些必要的争取工作。
——陈理《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
并在这里设置了一个深入的思考问题:我们该如何看待“一边倒”政策。通过这些材料和对建交国家的分析,学生们就能够直观地看到这一政策为新中国外交带来的利和弊。不仅引导了学生全方面看待历史的史学方法,还点出了新中国初期以意识形态进行外交的做法,为之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埋下伏笔。
这些数据的变化还能够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在1953年底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问题。但不论哪个现行版本的历史教材,对这一问题基本都没有涉及,因此也成为了老师在上课时容易忽略的问题。既然现在学生问出来了,我就将此作为契机,提供了两段精选的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53年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的新阶段。在这一年,全国性的经济规划开始了……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4]
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
——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5]
通过材料,学生们不仅对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出台背景有了了解,也明白了为何这一政策首先是与印度缅甸等邻国倡导的。学生们对于建国初期领导人的大智慧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钦佩,在无形中渗透了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
四、引进鲜活的历史细节,创设激发历史兴趣的新情境
历史细节主要包括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历史老照片、历史短片等。历史细节可以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利用历史细节可以多维度地创设新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在教学中,我运用大量历史老照片并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领导人在外交中不卑不亢、自信的身影。特别是在讲授万隆会议时,插入了“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虽然此次事件跟课标的要求无关,但随着图片的出示,学生们明显从已经略显沉闷的状态立刻恢复活力,重新聚精会神地听课了。这一则小故事,不仅重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更从侧面使学生们了解了新中国初期外交的艰难,从内心里加深了对新中国初期外交家的钦佩之情。
对于万隆会议中“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我截取了一段真实的视频资料,但只截取到一些国家的代表对中国代表团提出的质疑。看到这里,学生们已经按捺不住,小声地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了。大部分学生都对这些国家代表的言论嗤之以鼻,而这时,我及时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这时周总理怒斥这些国家的代表,整个会议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学生们瞬间安静,可能也在反思自己刚才的冲动言论。很快,学生们就反应过来,纷纷从国家的高度思考这一问题,站在外交家的身份上认真思考,最终理解了周总理过人的外交智慧。这些细节为学生创设了真实的历史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从历史人物入手、探索真实历史的兴趣,更在无形中加强了家国情怀的培养。
综上所述,通过四个方面的尝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按照课标要求和历史学科的特点,结合高中生的学习特点,在适当的环节设置几个高潮点以激发学生兴趣,使得每个环节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环环相扣中既完成了课标要求,也在无形中渗透了新高考形势下对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注释】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3年,第3页。
[2]中華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http://www.fmprc.gov.cn/web/ziliao_674904/2193_674977/,浏览日期2018年9月6日。
[3]陈理:《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试析建国初期我国对外政策的调整》,《党的文献》1998年第6期。
[4](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82页。
[5]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课堂中的问题真正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才能将老师设计好的内容实施下去,才能够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本课的课标要求为: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1]但在新高考的要求下,如何改变传统授课模式,如何引起学生兴趣,如何将历史核心素养渗透课堂,都是老师们必须要正视的问题。对此,我在《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一课中,做了大胆的尝试。
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起自主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渗透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一、通过课前问卷调查,发现学生的兴趣点
既然要引起学生兴趣,首先就要知道学生对这一课的兴趣点在哪里。我利用晚自习的时间,让学生预习课本,然后自行提出对这一课感兴趣的问题。通过调查,同学们还真的提出不少有价值的问题。典型的问题如下:
①为什么要实行“一边倒”政策?除了“一边倒”,当时是否还有别的选择?
②“一边倒”政策与“独立自主的总方针”是否矛盾?
③“一边倒”政策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④建国一周年有17个国家与中国建交,是哪17个?
⑤为什么在1953年底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⑥为什么是与印度、缅甸等国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⑦什么是“求同存异”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什么关系?
⑧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现在还适用吗?为什么?
……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整理,我发现学生感兴趣的点恰好和整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相吻合。于是我结合课标要求,以学生的问题为引子进行教学设计。由此我将本课设计为以下三个部分:
一、新中国外交总方针的制定
二、1949-1953年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三、1953年底-1956年的外交政策及成就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只要学生提出的问题对某一教学环节有价值,都先出示学生的问题。这样整个课堂看似老师在设计,其实是学生思路的体现。
上课时,随着这些问题的出示,同学们的兴趣明显被调动起来。因为是自己提出的问题,所以都很迫切地想要知道答案。于是在史料探究过程中,同学们再也不是以往那种闷不吭声的状态,而是积极阅读分析,纷纷举手踊跃回答。平时枯燥的史料解读,就在学生们积极踊跃的气氛中迎刃而解。这一环节就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求解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中,渗透了史料证实、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调动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
在预习课本的过程中,班级里几个有绘画天赋的同学,居然将课本的一些知识点用漫画的形式画了出来,经过筛选,选定了其中一位同学对于三大政策的漫画。如下:
在讲课的过程中,我将这个小漫画首先展示出来。然后让绘制漫画的学生对其进行解读:以典型动物来代表不同国家,熊猫为中国,棕熊为苏联,狮子、公鸡和老鹰分别代表英法美三国,图中相配的文字明确表明了三大政策——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听到这里,其他同学恍然大悟,纷纷拍手称赞。对于学生解读不准确的地方,再由老师进行补充和解释。三大政策就这样轻松解读完毕。我相信学生们对于这个知识点,肯定会记得很牢了。
这个环节,充分给予了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展示舞台,进而培养了学生自主理解历史事物内涵与本质的能力,达到了从调动发挥学生特长、进而引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来渗透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的目的。
三、寻找能够引发思考的切入点,激发学生求证历史的兴趣
课前就有很多同学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哪些国家与新中国建交很感兴趣,于是在备课中,我将此作为引发学生兴趣的切入点。通过外交部网站上的数据资料,我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其他国家与我国建交的年份进行了整理。
在数据整理中,我发现1951年只有1个巴基斯坦(5.21)与新中国建交,1952年0个,1953年也是0个,但从1954年开始,建交国家又开始慢慢增加: 1954年1个——挪威(10.5),1955年3个——南斯拉夫(1.2)、阿富汗(1.20)、尼泊尔(8.1),1956年3个——叙利亚(8.1)、也门(9.24)、埃及(5.30)。[2]根据这些数据变化,我又出示了一段材料:
“一边倒”时,虽然我们也说愿同一切国家建立正常关系,但在实践中却把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区别对待。一方面,我们将同一阵营的国家作为天然盟友,在建国后极短时间内很快建交;另一方面,对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则不抱多大希望。比如,对美国等国家,我们就一再宣称晚建交比早建交好。对它们很少主动地去做一些必要的争取工作。
——陈理《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
并在这里设置了一个深入的思考问题:我们该如何看待“一边倒”政策。通过这些材料和对建交国家的分析,学生们就能够直观地看到这一政策为新中国外交带来的利和弊。不仅引导了学生全方面看待历史的史学方法,还点出了新中国初期以意识形态进行外交的做法,为之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埋下伏笔。
这些数据的变化还能够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在1953年底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一问题。但不论哪个现行版本的历史教材,对这一问题基本都没有涉及,因此也成为了老师在上课时容易忽略的问题。既然现在学生问出来了,我就将此作为契机,提供了两段精选的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53年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造的新阶段。在这一年,全国性的经济规划开始了……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4]
朝鲜战争于1953年才刚刚结束,如果不能在1954年阻止印度支那战争升级与扩大的趋势,新中国的财政将会雪上加霜;……一方面是因为美国逐渐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另一方面是由于周边国家对新中国红色政权的“恐惧”……
——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5]
通过材料,学生们不仅对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出台背景有了了解,也明白了为何这一政策首先是与印度缅甸等邻国倡导的。学生们对于建国初期领导人的大智慧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钦佩,在无形中渗透了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
四、引进鲜活的历史细节,创设激发历史兴趣的新情境
历史细节主要包括历史故事、历史人物、历史老照片、历史短片等。历史细节可以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利用历史细节可以多维度地创设新的学习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在教学中,我运用大量历史老照片并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领导人在外交中不卑不亢、自信的身影。特别是在讲授万隆会议时,插入了“克什米尔公主号”事件。虽然此次事件跟课标的要求无关,但随着图片的出示,学生们明显从已经略显沉闷的状态立刻恢复活力,重新聚精会神地听课了。这一则小故事,不仅重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更从侧面使学生们了解了新中国初期外交的艰难,从内心里加深了对新中国初期外交家的钦佩之情。
对于万隆会议中“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我截取了一段真实的视频资料,但只截取到一些国家的代表对中国代表团提出的质疑。看到这里,学生们已经按捺不住,小声地开始发表自己的意见了。大部分学生都对这些国家代表的言论嗤之以鼻,而这时,我及时提出一个问题:如果这时周总理怒斥这些国家的代表,整个会议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学生们瞬间安静,可能也在反思自己刚才的冲动言论。很快,学生们就反应过来,纷纷从国家的高度思考这一问题,站在外交家的身份上认真思考,最终理解了周总理过人的外交智慧。这些细节为学生创设了真实的历史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从历史人物入手、探索真实历史的兴趣,更在无形中加强了家国情怀的培养。
综上所述,通过四个方面的尝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按照课标要求和历史学科的特点,结合高中生的学习特点,在适当的环节设置几个高潮点以激发学生兴趣,使得每个环节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环环相扣中既完成了课标要求,也在无形中渗透了新高考形势下对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注释】
[1]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3年,第3页。
[2]中華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http://www.fmprc.gov.cn/web/ziliao_674904/2193_674977/,浏览日期2018年9月6日。
[3]陈理:《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试析建国初期我国对外政策的调整》,《党的文献》1998年第6期。
[4](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年,第82页。
[5]孙天旭:《浅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当下中国外交的意义》,《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