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5-2905-01
宫外孕是指非宫腔内正常妊娠,由于各种原因受精卵不能到达并正常着床于子宫内膜所致。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宫外孕患者136例,其中药物保守治疗3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宫外孕患者30例,符合药物保守治疗指征,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3组孕龄、孕周,包块直径的大小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30例均为附件区妊娠,无宫颈妊娠。
药物保守治疗指征:[1]未破裂,活动性腹腔内出血,无明显腹痛,生命体征平稳,结合B超等动态观察无活动性内出血;[2]B超测定附件包块<=5cm,无盆腔积液;[3]肝、肾功能正常;[4]无血液系统疾病。
用药方法:对照组:米非司酮25mg,2次/日,口服,连服3~5天。观察2组:口服米非司酮,加用甲氨蝶呤,1次/日,肌注。一般1疗程5天,用药后第5~7天测血HCG值做B超检查,若血HCG值较用药前下降<=15%,则给予第二个疗程的甲氨蝶呤。以上30例中,给予第二个疗程甲氨蝶呤的仅剩2例,无论是否使用第二个疗程的甲氨蝶呤,均在第一次用药后二周一次测血HCG及行彩超检查,若使用第二疗程的甲氨蝶呤酌情继续监测血HCG值及行彩超检查。观察3组:口服米非司酮,甲氨蝶呤20mg,1次/日,肌注,同时口服中药,酌情加减。在用药后期使用我院自制中药制剂,配合微波治疗。一般一个疗程5天,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腹痛、阴道流血情况及无药物不良反应表现。
疗效判断标准:[1]临床观察:患者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保持大便通畅;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面色、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停药后隔日一次行尿HCG测定,一周一次B超检查,注意药物不良反应。[2]血HCG每周测二次直至血HCG<3.1mmIU/12次。(正常值<3.1mIU/ml,>5.0mIU/ml为妊娠)。[3]B超监测每周一次,有原始心管搏动/日,直至原始心管搏动消失。动态观察盆腹腔内异位妊娠包块,包括妊娠囊、胚芽、原始心管搏动的变化,监测异位妊娠发生流產或破裂时的情况,子宫直肠陷凹积液的变化。[4]成功:临床症状消失,无下腹痛,阴道停止流血;连续二次血HCG<3.1mIU/ml。妇科检查及B超盆内异位妊娠包块吸收,或盆内血肿包块缩小>1/2。[5]失败:在治疗过程中,HCG值不断升高或维持高值不下降时,盆腹腔包块未见缩小或增大;或出现下腹剧烈疼痛,腹腔多量流动性血液,有血液动力学改变,必须行手术治疗。[6]随访:全部研究对象临床观察症状消失,连续二次血HCG小于<3.1mIU/ml可以出院,出院后随访3个月,每半个月复查B超,观察盆腔内异位妊娠包块或血肿包块吸收情况。记录月经恢复正常的时间。
2 结果
治疗结果:30例保守治疗患者中,4例转为手术治疗,均做术后病理诊断,且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一致;26例保守治疗成功,治愈率86.8%,疗程6-37天。
两种治疗方案效果的比较:对照组治愈成功率73.33%,观察2组治愈成功率93.34%,观察3组治愈成功率97.2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药物的不良反应: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及口腔炎、口腔溃疡,药物保守治疗过程中,少数患者出现以上不良反应。一般胃肠道反应不需特殊治疗,可自行缓解、消失。对出现口腔溃疡给予维生素B2、B4及口腔护理后很快恢复正常。
3 讨论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直被视为具有高度危险早期妊娠并发症,近年来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取得了很大进步,采用西药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中药三要联合治疗宫外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方法简单、安全、可靠,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保守治疗宫外孕存在一定风险行,对病例选择应该严格把握,应在具备手术条件的情况下进行。
宫外孕是指非宫腔内正常妊娠,由于各种原因受精卵不能到达并正常着床于子宫内膜所致。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宫外孕患者136例,其中药物保守治疗30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宫外孕患者30例,符合药物保守治疗指征,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例,3组孕龄、孕周,包块直径的大小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30例均为附件区妊娠,无宫颈妊娠。
药物保守治疗指征:[1]未破裂,活动性腹腔内出血,无明显腹痛,生命体征平稳,结合B超等动态观察无活动性内出血;[2]B超测定附件包块<=5cm,无盆腔积液;[3]肝、肾功能正常;[4]无血液系统疾病。
用药方法:对照组:米非司酮25mg,2次/日,口服,连服3~5天。观察2组:口服米非司酮,加用甲氨蝶呤,1次/日,肌注。一般1疗程5天,用药后第5~7天测血HCG值做B超检查,若血HCG值较用药前下降<=15%,则给予第二个疗程的甲氨蝶呤。以上30例中,给予第二个疗程甲氨蝶呤的仅剩2例,无论是否使用第二个疗程的甲氨蝶呤,均在第一次用药后二周一次测血HCG及行彩超检查,若使用第二疗程的甲氨蝶呤酌情继续监测血HCG值及行彩超检查。观察3组:口服米非司酮,甲氨蝶呤20mg,1次/日,肌注,同时口服中药,酌情加减。在用药后期使用我院自制中药制剂,配合微波治疗。一般一个疗程5天,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腹痛、阴道流血情况及无药物不良反应表现。
疗效判断标准:[1]临床观察:患者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保持大便通畅;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面色、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停药后隔日一次行尿HCG测定,一周一次B超检查,注意药物不良反应。[2]血HCG每周测二次直至血HCG<3.1mmIU/12次。(正常值<3.1mIU/ml,>5.0mIU/ml为妊娠)。[3]B超监测每周一次,有原始心管搏动/日,直至原始心管搏动消失。动态观察盆腹腔内异位妊娠包块,包括妊娠囊、胚芽、原始心管搏动的变化,监测异位妊娠发生流產或破裂时的情况,子宫直肠陷凹积液的变化。[4]成功:临床症状消失,无下腹痛,阴道停止流血;连续二次血HCG<3.1mIU/ml。妇科检查及B超盆内异位妊娠包块吸收,或盆内血肿包块缩小>1/2。[5]失败:在治疗过程中,HCG值不断升高或维持高值不下降时,盆腹腔包块未见缩小或增大;或出现下腹剧烈疼痛,腹腔多量流动性血液,有血液动力学改变,必须行手术治疗。[6]随访:全部研究对象临床观察症状消失,连续二次血HCG小于<3.1mIU/ml可以出院,出院后随访3个月,每半个月复查B超,观察盆腔内异位妊娠包块或血肿包块吸收情况。记录月经恢复正常的时间。
2 结果
治疗结果:30例保守治疗患者中,4例转为手术治疗,均做术后病理诊断,且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一致;26例保守治疗成功,治愈率86.8%,疗程6-37天。
两种治疗方案效果的比较:对照组治愈成功率73.33%,观察2组治愈成功率93.34%,观察3组治愈成功率97.2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药物的不良反应: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及口腔炎、口腔溃疡,药物保守治疗过程中,少数患者出现以上不良反应。一般胃肠道反应不需特殊治疗,可自行缓解、消失。对出现口腔溃疡给予维生素B2、B4及口腔护理后很快恢复正常。
3 讨论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也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直被视为具有高度危险早期妊娠并发症,近年来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取得了很大进步,采用西药米非司酮与甲氨蝶呤、中药三要联合治疗宫外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方法简单、安全、可靠,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保守治疗宫外孕存在一定风险行,对病例选择应该严格把握,应在具备手术条件的情况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