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目标是师生通过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是一切教学行为的“航标灯”。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以学生的“习得”为本,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本,做到科学合理。因此,在研读教材时,就应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精简教学目标。
【关键词】以生为本;精简;习得
“少则得,多则惑。”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意思是: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课堂上也是如此,一堂课40分钟,教师教得越多,学生则习得越少。如果课上面面俱到,结果却只能适得其反。因此,求“得”必先力“简”,提高实效从精简教学目标开始。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何精简教学目标,以何为据来取舍?标准只能是:以生为本。
一、关注学生的年段特点
教学目标的制订要难易适中,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目标太高,学生经过努力达不到,会使学生产生畏学心理,丧失信心;目标过低,学生的学习毫无压力,学生的发展起不到激励和提高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以识字写字为主,激发学生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上例目标中,除了目标(1)与识字写字相关外,其余7个都指向阅读目标,本末倒置。目标(1)的制定就如公式一样,样样皆可套用,不具体,无针对性。生字教学学问很大,可以细化一下识字与写字的目标,把教给识字方法,与激发自主学字的兴趣放在首位。同样目标(8)中的“说一句比喻句”这个要求,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也是拔苗助长!
二、关注学生的消化能力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如果教学目标的最终归宿是以几个优秀学生的表现来衡量的话,这不能叫“教学”,只能说是“走过场”,课堂成了老师和好学生表演的舞台。教学目标超量,一定会沦落到“演戏”这一尴尬境地,因此要关注学生的消化能力。
从上例目标中看,该老师特别注重学生的积累。“问渠哪得清如许,未有源头活水来。”积累是学生运用语言的基础,低年级是应该让学生大量地积累好词佳句,可上述课文的目标(4)、(5)中却有三个方面词语的积累:颜色、天空、云的变化。三处积累,如何让学生消化?读一遍则如耳旁风,抄写一遍至少需要十分钟,背出来的话花的时间更多,如果再运用一下,半节课没了。积累就应该会读、会意、会背、会用,达到这四个要求方可称为“积累成功!”。看来,上例目标中的三处积累须“瘦身”,取其一处,扎扎实实地教积累。
同样,再如上例目标(6)与(7)都是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两者侧重点各不相同,学生也能从这则说话训练中收获很多,但两者只能取其一才能保证效果。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制订目标时还应考虑到班级中学生的个别差异,目标的制定要关注全体学生,要考虑到目标的上限和下限问题。教学目标的下限,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的要求;教学目标的上限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定的最高教学标准,这样弹性设制,就不会使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差等生吃不了了。
如上例中的目标(6)要求学生仿写一段话,由词到句,再到段,这个目标对于以积累字词为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要求偏高。但细究具体段落内容:“农田里,稻子黄了,棉花白了,高粱红了。”照这个段落仿写,肯定适合优等生的胃口,所以可以将这个目标定为说话训练中的上限目标,而目标(7)“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是课文后的一个练习,就可以为下限目标。这样,学生各有所得。
四、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
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有意注意高度发展,无意注意逐渐减少的阶段。有的学生上课时分心了、走神了,当觉得老师讲解枯燥了就不想再听了,这都是正常的。老师就应该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目标制订中关注趣味性。
像上例目标中,除了读书、识字以外,就是积累、说话、背诵,并没有关注到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预见,当学生上完大半节课时,教室里已是相当“热闹”了,因此,应在适当的时间,适合的教学环节中插入一个能提起学生兴趣的片段。从这个角度出发,上例目标中可以加上小导游的设计或唱《秋游》的歌曲等,激发学生兴趣,延续孩子的有意注意。
以生为本,综合上面所述注意点,从“简”出发,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教学目标的制订就如登山设定终点一样,清晰、明显,做到简化、细化,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这样才能教有方向。
少则得,多则惑!精简必定为会演绎精彩!
责任编辑:周正旺
【关键词】以生为本;精简;习得
“少则得,多则惑。”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意思是: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课堂上也是如此,一堂课40分钟,教师教得越多,学生则习得越少。如果课上面面俱到,结果却只能适得其反。因此,求“得”必先力“简”,提高实效从精简教学目标开始。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何精简教学目标,以何为据来取舍?标准只能是:以生为本。
一、关注学生的年段特点
教学目标的制订要难易适中,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没有任何实用价值。目标太高,学生经过努力达不到,会使学生产生畏学心理,丧失信心;目标过低,学生的学习毫无压力,学生的发展起不到激励和提高作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以识字写字为主,激发学生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上例目标中,除了目标(1)与识字写字相关外,其余7个都指向阅读目标,本末倒置。目标(1)的制定就如公式一样,样样皆可套用,不具体,无针对性。生字教学学问很大,可以细化一下识字与写字的目标,把教给识字方法,与激发自主学字的兴趣放在首位。同样目标(8)中的“说一句比喻句”这个要求,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来说,也是拔苗助长!
二、关注学生的消化能力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如果教学目标的最终归宿是以几个优秀学生的表现来衡量的话,这不能叫“教学”,只能说是“走过场”,课堂成了老师和好学生表演的舞台。教学目标超量,一定会沦落到“演戏”这一尴尬境地,因此要关注学生的消化能力。
从上例目标中看,该老师特别注重学生的积累。“问渠哪得清如许,未有源头活水来。”积累是学生运用语言的基础,低年级是应该让学生大量地积累好词佳句,可上述课文的目标(4)、(5)中却有三个方面词语的积累:颜色、天空、云的变化。三处积累,如何让学生消化?读一遍则如耳旁风,抄写一遍至少需要十分钟,背出来的话花的时间更多,如果再运用一下,半节课没了。积累就应该会读、会意、会背、会用,达到这四个要求方可称为“积累成功!”。看来,上例目标中的三处积累须“瘦身”,取其一处,扎扎实实地教积累。
同样,再如上例目标(6)与(7)都是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两者侧重点各不相同,学生也能从这则说话训练中收获很多,但两者只能取其一才能保证效果。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制订目标时还应考虑到班级中学生的个别差异,目标的制定要关注全体学生,要考虑到目标的上限和下限问题。教学目标的下限,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达到的要求;教学目标的上限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定的最高教学标准,这样弹性设制,就不会使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差等生吃不了了。
如上例中的目标(6)要求学生仿写一段话,由词到句,再到段,这个目标对于以积累字词为主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要求偏高。但细究具体段落内容:“农田里,稻子黄了,棉花白了,高粱红了。”照这个段落仿写,肯定适合优等生的胃口,所以可以将这个目标定为说话训练中的上限目标,而目标(7)“用有的……有的……说一句话”是课文后的一个练习,就可以为下限目标。这样,学生各有所得。
四、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
低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有意注意高度发展,无意注意逐渐减少的阶段。有的学生上课时分心了、走神了,当觉得老师讲解枯燥了就不想再听了,这都是正常的。老师就应该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目标制订中关注趣味性。
像上例目标中,除了读书、识字以外,就是积累、说话、背诵,并没有关注到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可以预见,当学生上完大半节课时,教室里已是相当“热闹”了,因此,应在适当的时间,适合的教学环节中插入一个能提起学生兴趣的片段。从这个角度出发,上例目标中可以加上小导游的设计或唱《秋游》的歌曲等,激发学生兴趣,延续孩子的有意注意。
以生为本,综合上面所述注意点,从“简”出发,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教学目标的制订就如登山设定终点一样,清晰、明显,做到简化、细化,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这样才能教有方向。
少则得,多则惑!精简必定为会演绎精彩!
责任编辑:周正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