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物君解答不了的问题:1.药材。2.内外科疾病。3.猫狗的品种。4.除市场蘑菇以外的蘑菇。5.云南市场的蘑菇。6.小于10个像素的虫子。7.看蛋鉴定是哪种鸟下的。8.看包鉴定是哪种虫子咬的。9.干炸、酱油水、清蒸、侉炖、水煮、松鼠过的鱼。10.小时候见过的怪兽。11.明明自己知道还要“考考你”“你猜”的。12.刚破土的小芽。13.作业、毕业论文。14.不答我即是罪的伸手党”。15.戴胜。16.戴胜是啥。17.“针尖大的小黑虫,好多腿,会动,没拍照”。18.屋里有只虫,怎么赶出去”。
这是博物杂志的官方微博账号置顶的一条微博,是去年10月份发的,到现在有1万的转发和评论,6万的点赞。但这样的表态也抑制不住各位网友的热情。每天博物君还是很收到很多类似的问题,甚至在知乎上,“博物杂志君和戴胜有什么爱恨情仇?”“为什么博物杂志君喜欢夹竹桃天蛾幼虫?”类似的问题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在这个自媒体时代,博物君无疑是一个“网红”。从开始的几万粉丝到如今的五百多万,他用一种时而高冷、时而逗X的方式,树立起了别具一格的科普达人风格。
但博物君也有苦恼,从这条置顶微博就能看出来。他得不厌其烦地回答很多重复的、模糊的、令人哭笑不得的,有时候甚至是无厘头的问题。到了后来,网友们给博物君的问题已经超出了科普的范围,博物君不仅要认虫子、介绍吃法,还得认牌匾上的各种字体奇怪的字。
博物君本名叫张辰亮。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抛开博物君的身份,他是一个“曾经想搞科研,但后来觉得没意思就不搞了,于是停留在个人兴趣水平的自然爱好者”。张辰亮从小就对动物感兴趣,喜欢昆虫,但也对海洋生物格外感兴趣。
研究生阶段,他选择了研究半翅目昆虫,并专注于臭屁虫的研究。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张辰亮却发现自己原来感兴趣的、喜欢的东西变得越来越枯燥。科研变成了每天做研究、看英文文献、用大众看不懂的一套语言去生产学术论文。“我的很多朋友也是自然爱好者,他们慢慢地就从事科研工作了,我很敬佩他们。但是对我自己来说,我不希望把一个本来的爱好变得枯燥,所以就选择了科普。”
张辰亮觉得自己有两个特点,十分适合做科普。第一是自己知道了什么总是抑制不住地想和别人分享。另一个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常常也是大家感兴趣的,自己觉得好玩的东西也是大家能够看懂和听懂的。正是这种乐于分享的精神和大众化的兴趣点,让张辰亮在管理博物杂志的微博账号时更加得心应手。
但张辰亮也不是一开始就完全了解大众的兴趣点所在。他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探索。在中国农业大学读农业昆虫和害虫防治研究生期间,他就曾经尝试写科普文章,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和大家分享。但慢慢地他发现大众对其中很多知识并不感兴趣。于是张辰亮觉得,如果想做让大家都能接受的科普,就得知道大众的兴趣点究竟在哪里:“你得说生活中最常见的、能用上的知识。有一个问题是很多做学术研究的朋友,他知道的东西特别多,但是你让他写一个科普,或者是给小孩浅显讲讲的时候,介绍自己的领域,他们会觉得无话可说。我刚开始也是这样,完全进入到自己的状态,看英文文献,了解业界最新动态。慢慢就会觉得大家感兴趣的知识是不值得讨论的,所以也不会想到去介绍相关的知识。”
因此张辰亮后来想明白了,如果要在科学知识的通俗性、趣味性和学术性、专业性之间达到平衡,就不能变成一个百分之百的学术人,而是要有一半的身体在普通老百姓这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能够用通俗的、大家都能接受的文风去和大家聊天,能让自己接地气。
但这种大众化和接地气,有的时候也让张辰亮困扰和纠结。做了几年的博物君,张辰亮逐渐摸索出大家的两个最集中的兴趣点,一是吃,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能见到的动物和植物。最早从博物杂志微博传出来一个词,叫做“能好怎”,意思是那些总是拿着一个生物问博物君“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的粉丝。一开始张辰亮觉得这个梗易懂、好用,大家一看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后来他意识到了问题,普通老百姓没有分辨能力,他们不知道什么动物能吃,什么动物不能吃、应该被保护。久而久之,大家的惯性思维是不管见到什么动物,都来问他能不能吃,这让他有些生气。“说得多了大家就会觉得什么都可以吃,博物君说到什么都介绍食谱。比如有的时候有人抓到一个鸟问我能不能吃,其实我看了是很生气的,因为鸟应该保护起来。但是你要是骂他,他又说你不是天天‘能好怎’的说吗?所以现在我也是不提‘能好怎’这三个字了。但老百姓就是对吃最感兴趣,这就是双刃剑。”张辰亮说。
张辰亮坦言,博物君这个身份确实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也让自己有机会见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督促自己去了解去学习,并且在这个输出知识的过程中将其慢慢内化。“我得到这些知识后,我要和别人讲,我要写成文章,在输出的过程中,这些知识在我的脑子里真正变成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维,这样才能记住。所以大家每天看到的是我向外输出的过程,但其实这也是我自己记忆的方式。另外每天看到网上那么多人给你提供各種新鲜的信息,有很多知识我自己也不知道,很多物种我自己也没见过。我去查资料,查完之后我既科普给别人了,我自己也学到了。我觉得这是比较好的地方。”
但渐渐地张辰亮觉得自己成为了《博物杂志》的代言人,和它捆绑在一起。甚至在他的个人微博里,也总有很多网友不厌其烦地称呼他为博物君,抛给他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等待着他的回答。对张辰亮自己来说,博物君只是他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平日里他在杂志社还有其他的工作,他在《博物杂志》写一个关于海洋生物的专栏,为此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而闲暇时间,他也养迷你盆栽,研究合理的种植方法。张辰亮说有的玩家喜欢挑战,比如在家里弄一个冷室,种植高海拔植物。但他就喜欢养那些好活而且好看的植物,自己探索最佳种植方法,并且向大家普及。这一项工作和一项爱好,构成了他的两本新书《海错图笔记》和《掌中花园》。 《海錯图笔记》可以说是对《海错图》的一种回应。据张辰亮介绍,《海错图》是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里面描绘了300多种生物,还有不少海滨植物。康熙年间,聂璜游历河北、天津、浙江、福建等地,考察沿海的生物。每看到一种,就把它画下来,并翻阅群书进行考证。他也会询问当地的渔民,来验证古书记载的真伪。这本《海错图》也叫《鱼谱》,是故宫所藏的五部画谱里唯一一部来自民间的。也许正因为它的草根性,加之聂璜在创作《海错图》时并没有任何想要将其写给皇家人士的念头,这本《海错图》还保持了它原本的诙谐和通俗。聂璜在里面说的都是大白话,讨论的也是人们感兴趣的日常话题。
和如今的大众一样,几百年前大家最感兴趣的,也是一种生物是否能吃,是否好吃,该怎么吃。比如在介绍到一种名为鲎的生物时,聂璜介绍了几种吃法:“腌藏其肉及子”“血调水蒸,凝如蛋糕”“尾间精白肉和椒醋生啖”等等。不仅如此,聂璜似乎也深知“饮食男女”“食色性也”的道理,在介绍到一种名为“海夫人”的生物——也即现在的贻贝——时,他还解释了为何要把这种贝叫做夫人:“肉状类妇人隐物,且有茸毛,故号海夫人。”如果在今天,聂璜应该和张辰亮一样,都是当“博物君”的绝佳人选。
张辰亮的《海错图笔记》,从某种程度上也延续了聂璜的写法。在大部分文章的最后,他都谈到了吃。张辰亮说,这既是为了展现《海错图》原书的风貌,同时也是因为这一直是大家的兴趣所在。但张辰亮认为吃不仅仅是关于口腹之欲,它也是一种知识:“比如这种东西因为身体的一些特征,只能这么吃,或者只能那么吃,它才好吃,否则就没法吃。所以通过吃法也能介绍一些身体的习性。因此我是以吃作为有一个切入点,而非仅仅是介绍吃的。”
另外,吸取了关于微博账号的经验,张辰亮在《海错图笔记》里,对于吃的介绍变得更为谨慎。他会介绍哪种生物可以吃,哪种不能吃,而是应该被保护起来。与此同时,他也会结合着《海错图》来讲一种生物在几百年间的数量变化情况,有的因为捕捞、环境污染或者是气候变化而数量减少。他希望借此唤起大家保护动物的意识,不要随意捕捞,不要认为什么都能吃。
从某种程度上,张辰亮和聂璜很像。他们都对海洋生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也都有严谨的考察精神和接地气的文风。
当被问及如果有机会和聂璜这个几百年前的博物君对话时,最想和他说些什么。张辰亮说:“比较想听他说一说亲身去探访一些渔民时,那些人告诉了他什么,以及他亲自去观察的时候观察到了什么?因为这些都是当时第一手的资料,我还是挺感兴趣的。另外我还是想跟他说一下他的两个问题。一个是他受化生说的影响特别严重,这就导致《海错图》里面很多都是他瞎琢磨的,有时候就想歪了。化生说认为动物是可以来回变的。比如说他听渔民说,有一个渔民捞上来一个水母,一看里边有只海鸥,他就觉得水母能变成海鸥。他也在想为什么水母能变成海鸥,他想出了三个原因。他根据这个学说会琢磨出一些歪理。还有就是他会找一个古代的字典,里头有很多带鱼字旁的生僻字,比如说一个鱼字旁,一个飛,他就觉得这个字一定指的是飞鱼。还有一个就是一个鱼字旁,一个印,他先看到这个字,又听到台湾的老兵和他说台湾有一段时间市面上有一种鱼特别多,这种鱼头上有一个红色的方印。这个老兵跟别人说,别人都不信,聂璜觉得虽然他没见过这鱼,但是他相信。他一听这个老兵的描述就知道肯定有这么一种鱼,因为古代字典里有这个字。他的推理思路我觉得是不对的。所以如果见到他,我会跟他说这两点。”
在谈到中国如今的博物爱好者圈子时,张辰亮表示现在仍然是起步阶段,停留在一个个QQ群或者微信群的层次。“整个自然爱好者的圈子都非常小,隔着俩人就都认识。现在每一个爱好者喜欢的领域都非常广,很少有比较资深的爱好者只喜欢一个类群。一般喜欢一个类群的都是刚入门没多久的。玩儿的时间长了必然会对其他东西产生兴趣,最后就通了。”
这是博物杂志的官方微博账号置顶的一条微博,是去年10月份发的,到现在有1万的转发和评论,6万的点赞。但这样的表态也抑制不住各位网友的热情。每天博物君还是很收到很多类似的问题,甚至在知乎上,“博物杂志君和戴胜有什么爱恨情仇?”“为什么博物杂志君喜欢夹竹桃天蛾幼虫?”类似的问题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在这个自媒体时代,博物君无疑是一个“网红”。从开始的几万粉丝到如今的五百多万,他用一种时而高冷、时而逗X的方式,树立起了别具一格的科普达人风格。
但博物君也有苦恼,从这条置顶微博就能看出来。他得不厌其烦地回答很多重复的、模糊的、令人哭笑不得的,有时候甚至是无厘头的问题。到了后来,网友们给博物君的问题已经超出了科普的范围,博物君不仅要认虫子、介绍吃法,还得认牌匾上的各种字体奇怪的字。
博物君本名叫张辰亮。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抛开博物君的身份,他是一个“曾经想搞科研,但后来觉得没意思就不搞了,于是停留在个人兴趣水平的自然爱好者”。张辰亮从小就对动物感兴趣,喜欢昆虫,但也对海洋生物格外感兴趣。
研究生阶段,他选择了研究半翅目昆虫,并专注于臭屁虫的研究。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张辰亮却发现自己原来感兴趣的、喜欢的东西变得越来越枯燥。科研变成了每天做研究、看英文文献、用大众看不懂的一套语言去生产学术论文。“我的很多朋友也是自然爱好者,他们慢慢地就从事科研工作了,我很敬佩他们。但是对我自己来说,我不希望把一个本来的爱好变得枯燥,所以就选择了科普。”
张辰亮觉得自己有两个特点,十分适合做科普。第一是自己知道了什么总是抑制不住地想和别人分享。另一个是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常常也是大家感兴趣的,自己觉得好玩的东西也是大家能够看懂和听懂的。正是这种乐于分享的精神和大众化的兴趣点,让张辰亮在管理博物杂志的微博账号时更加得心应手。
但张辰亮也不是一开始就完全了解大众的兴趣点所在。他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探索。在中国农业大学读农业昆虫和害虫防治研究生期间,他就曾经尝试写科普文章,把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和大家分享。但慢慢地他发现大众对其中很多知识并不感兴趣。于是张辰亮觉得,如果想做让大家都能接受的科普,就得知道大众的兴趣点究竟在哪里:“你得说生活中最常见的、能用上的知识。有一个问题是很多做学术研究的朋友,他知道的东西特别多,但是你让他写一个科普,或者是给小孩浅显讲讲的时候,介绍自己的领域,他们会觉得无话可说。我刚开始也是这样,完全进入到自己的状态,看英文文献,了解业界最新动态。慢慢就会觉得大家感兴趣的知识是不值得讨论的,所以也不会想到去介绍相关的知识。”
因此张辰亮后来想明白了,如果要在科学知识的通俗性、趣味性和学术性、专业性之间达到平衡,就不能变成一个百分之百的学术人,而是要有一半的身体在普通老百姓这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能够用通俗的、大家都能接受的文风去和大家聊天,能让自己接地气。
但这种大众化和接地气,有的时候也让张辰亮困扰和纠结。做了几年的博物君,张辰亮逐渐摸索出大家的两个最集中的兴趣点,一是吃,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能见到的动物和植物。最早从博物杂志微博传出来一个词,叫做“能好怎”,意思是那些总是拿着一个生物问博物君“能吃吗?好吃吗?怎么吃?”的粉丝。一开始张辰亮觉得这个梗易懂、好用,大家一看就能明白是什么意思。但后来他意识到了问题,普通老百姓没有分辨能力,他们不知道什么动物能吃,什么动物不能吃、应该被保护。久而久之,大家的惯性思维是不管见到什么动物,都来问他能不能吃,这让他有些生气。“说得多了大家就会觉得什么都可以吃,博物君说到什么都介绍食谱。比如有的时候有人抓到一个鸟问我能不能吃,其实我看了是很生气的,因为鸟应该保护起来。但是你要是骂他,他又说你不是天天‘能好怎’的说吗?所以现在我也是不提‘能好怎’这三个字了。但老百姓就是对吃最感兴趣,这就是双刃剑。”张辰亮说。
张辰亮坦言,博物君这个身份确实给自己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同时也让自己有机会见到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督促自己去了解去学习,并且在这个输出知识的过程中将其慢慢内化。“我得到这些知识后,我要和别人讲,我要写成文章,在输出的过程中,这些知识在我的脑子里真正变成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思维,这样才能记住。所以大家每天看到的是我向外输出的过程,但其实这也是我自己记忆的方式。另外每天看到网上那么多人给你提供各種新鲜的信息,有很多知识我自己也不知道,很多物种我自己也没见过。我去查资料,查完之后我既科普给别人了,我自己也学到了。我觉得这是比较好的地方。”
但渐渐地张辰亮觉得自己成为了《博物杂志》的代言人,和它捆绑在一起。甚至在他的个人微博里,也总有很多网友不厌其烦地称呼他为博物君,抛给他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等待着他的回答。对张辰亮自己来说,博物君只是他工作中的一小部分。平日里他在杂志社还有其他的工作,他在《博物杂志》写一个关于海洋生物的专栏,为此进行实地考察、调研。而闲暇时间,他也养迷你盆栽,研究合理的种植方法。张辰亮说有的玩家喜欢挑战,比如在家里弄一个冷室,种植高海拔植物。但他就喜欢养那些好活而且好看的植物,自己探索最佳种植方法,并且向大家普及。这一项工作和一项爱好,构成了他的两本新书《海错图笔记》和《掌中花园》。 《海錯图笔记》可以说是对《海错图》的一种回应。据张辰亮介绍,《海错图》是清代画家兼生物爱好者聂璜绘制的,里面描绘了300多种生物,还有不少海滨植物。康熙年间,聂璜游历河北、天津、浙江、福建等地,考察沿海的生物。每看到一种,就把它画下来,并翻阅群书进行考证。他也会询问当地的渔民,来验证古书记载的真伪。这本《海错图》也叫《鱼谱》,是故宫所藏的五部画谱里唯一一部来自民间的。也许正因为它的草根性,加之聂璜在创作《海错图》时并没有任何想要将其写给皇家人士的念头,这本《海错图》还保持了它原本的诙谐和通俗。聂璜在里面说的都是大白话,讨论的也是人们感兴趣的日常话题。
和如今的大众一样,几百年前大家最感兴趣的,也是一种生物是否能吃,是否好吃,该怎么吃。比如在介绍到一种名为鲎的生物时,聂璜介绍了几种吃法:“腌藏其肉及子”“血调水蒸,凝如蛋糕”“尾间精白肉和椒醋生啖”等等。不仅如此,聂璜似乎也深知“饮食男女”“食色性也”的道理,在介绍到一种名为“海夫人”的生物——也即现在的贻贝——时,他还解释了为何要把这种贝叫做夫人:“肉状类妇人隐物,且有茸毛,故号海夫人。”如果在今天,聂璜应该和张辰亮一样,都是当“博物君”的绝佳人选。
张辰亮的《海错图笔记》,从某种程度上也延续了聂璜的写法。在大部分文章的最后,他都谈到了吃。张辰亮说,这既是为了展现《海错图》原书的风貌,同时也是因为这一直是大家的兴趣所在。但张辰亮认为吃不仅仅是关于口腹之欲,它也是一种知识:“比如这种东西因为身体的一些特征,只能这么吃,或者只能那么吃,它才好吃,否则就没法吃。所以通过吃法也能介绍一些身体的习性。因此我是以吃作为有一个切入点,而非仅仅是介绍吃的。”
另外,吸取了关于微博账号的经验,张辰亮在《海错图笔记》里,对于吃的介绍变得更为谨慎。他会介绍哪种生物可以吃,哪种不能吃,而是应该被保护起来。与此同时,他也会结合着《海错图》来讲一种生物在几百年间的数量变化情况,有的因为捕捞、环境污染或者是气候变化而数量减少。他希望借此唤起大家保护动物的意识,不要随意捕捞,不要认为什么都能吃。
从某种程度上,张辰亮和聂璜很像。他们都对海洋生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也都有严谨的考察精神和接地气的文风。
当被问及如果有机会和聂璜这个几百年前的博物君对话时,最想和他说些什么。张辰亮说:“比较想听他说一说亲身去探访一些渔民时,那些人告诉了他什么,以及他亲自去观察的时候观察到了什么?因为这些都是当时第一手的资料,我还是挺感兴趣的。另外我还是想跟他说一下他的两个问题。一个是他受化生说的影响特别严重,这就导致《海错图》里面很多都是他瞎琢磨的,有时候就想歪了。化生说认为动物是可以来回变的。比如说他听渔民说,有一个渔民捞上来一个水母,一看里边有只海鸥,他就觉得水母能变成海鸥。他也在想为什么水母能变成海鸥,他想出了三个原因。他根据这个学说会琢磨出一些歪理。还有就是他会找一个古代的字典,里头有很多带鱼字旁的生僻字,比如说一个鱼字旁,一个飛,他就觉得这个字一定指的是飞鱼。还有一个就是一个鱼字旁,一个印,他先看到这个字,又听到台湾的老兵和他说台湾有一段时间市面上有一种鱼特别多,这种鱼头上有一个红色的方印。这个老兵跟别人说,别人都不信,聂璜觉得虽然他没见过这鱼,但是他相信。他一听这个老兵的描述就知道肯定有这么一种鱼,因为古代字典里有这个字。他的推理思路我觉得是不对的。所以如果见到他,我会跟他说这两点。”
在谈到中国如今的博物爱好者圈子时,张辰亮表示现在仍然是起步阶段,停留在一个个QQ群或者微信群的层次。“整个自然爱好者的圈子都非常小,隔着俩人就都认识。现在每一个爱好者喜欢的领域都非常广,很少有比较资深的爱好者只喜欢一个类群。一般喜欢一个类群的都是刚入门没多久的。玩儿的时间长了必然会对其他东西产生兴趣,最后就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