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仰面前只能是看见和说出

来源 :文学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683999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青海湖,我一直存有一种向往,就像我曾经看到的纳木错湖,面对那种圣洁和庄严,你只能在心底涌起一腔崇敬之意。而未曾见到的青海湖,在它的浪花里,或许也潜藏着我隐秘的文学想象。
  在读到郭建强的《青海湖涌起十四朵浪花》之前,我刚好在看阿信的诗集《那些年,在桑多河边》,这位生活在甘南高原的诗人,如何描绘与书写他的日常?我在拉萨的大昭寺旁走过,处处都是虔诚,除了大词,你根本无法用那些常规的表达来抒发情感的真实。“在高原生活常常会遇到类似情景。一个人,一座寺庙,一朵花,一处海子,甚或一只无感无知的甲壳虫,都透着神秘或原初的味道。仿佛等着你来发现,又仿佛浑不在意,让你更觉出世间生存的庄严和奇妙,以及置身其间的福分。因此,我的写作,只能是看见和说出,只能是庄严和虔敬,而不会是其他。如果说诗人的写作是种创造,那么,我仅仅想通过汉语转述我在这里所见和所闻的一切,不需任何修饰,而且心怀崇敬。”在诗集的前言中,阿信如是说,面对生活,他肯定不仅仅是一个旁观者,而是置身其中,以敏锐的触角去感受世界及其周边的那种细腻、纯粹和安详。
  和阿信一样,郭建强也是一位高原诗人。它书写昆仑山,也敬畏青海湖,这种神圣的敬畏里,就有着他只能看见和说出的真相,几乎近于某种信仰。《青海湖涌起十四朵浪花》是散文,更是诗,这十四朵浪花,也是十四个关键词,它们维系着诗人和青海湖之间那种自然的缘分。从梦境开始青海湖的人文旅程,这其实是一个隐喻,它符合这片圣湖所有关于幻想、回忆和发现的逻辑。梦境中的游鱼吐出了气泡,它刚好对接了青海湖的浪花,“浪花微小得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又诱使我们集中精力去研察隐匿其中的巨大秘密。”由一朵浪花荡漾开去,更多的思绪和意象纷至沓来,月亮、鱼尸、阴阳、兔骨、天青、踏浪、行驻、白佛、人间……当现实、历史、经验与想象交织在一起,这混融的声音构成了一种宗教般的格调,直指一个人的精神信念和发现的“奥秘”。
  在诗人笔下,青海湖是一种意旨,它在冥冥之中通向了对命运的陈述。青海湖作为一道神圣的景观,它在遭受历史劫难的同时,诗人也以低沉的笔触为它赋予了命运感,因此,当现实中的青海湖化作了内心的风景,它由此承载了更多历史的变形和残缺之美。青海湖的美,不仅仅美在自然,那是“天上之水”赐予它的神圣,其更多的美,则是于近世所遭遇的残酷破坏与劫掠,可它最终仍然保持了旷野的宁静。这原始野性的美,也需要承受那一段又一段荒谬的历史。作为青藏高原的珍贵鱼类,湟鱼因为人类的各种恶行而锐减:农场和地方农民为了种油菜,筑坝截流,导致青海湖里的湟鱼在回游产卵时被阻隔困死,“河道里的鱼尸厚达一米”,人类逐利所带来的恶,对于湟鱼来说是一场灾难,通过移情,我们能够想象湟鱼在大坝前“上而不能”的悲壮。“优美的风景里,一样暗藏着血光,残忍和腐烂;这是神灵的旨意,自然的秘密,万物循环的规律。无法解释和接受的,则是人类的操行。”这种感喟中带着审慎的警醒之意,而批判里又不乏反思的精神自觉。郭建强对于青海湖的知识考古,是在替人类忏悔的层面上直指了历史之罪。
  青海湖所拥有的内在语境,正在于诗人切入到了历史的现场,还原了一道另类的风景,这一道道风景的叠加,也是一部浓缩的青海湖历史。诗人以关键词的形式串连起这部历史,看似分散的,独立的,其实,都是围绕着一种对命运的审美在展开,生动,翔实,并探寻历史深处的可能。就像诗人以季节的轮回来指涉青海湖的力量之美一样,它的遭遇在成就了悲壮之美时,也给予我们生态的启示:自然是不可违逆的,如不顾一切地冒险行之,总有一天要付出代价。青海湖有其韧性的一面,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它保持了自然最稳定的维度,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青海湖之美,既在于静,也在于动;既是狂野不羁,又是安然有法。”这是美的辩证法,再多的破坏与建构,也不可能被凌驾于自然之上,有时候,我们只有服从自然的安排,方可让美通向一种文学的永恒的善。
  ——正是在这一理想的存在中,我能够理解郭建强何以用文学的方式来为青海湖作传,他不仅仅是在记录,他也在沉思,在以对话的方式靠近青海湖的灵魂。相对于我们的世俗生活,青海湖是一个有着精神高度的参照,面对人类之罪,它又是一个镜像,诗人在深情地回望,并于虔诚的叙述中重构了青海湖的宗教形象。它之所以吸引那么多人去朝拜,去沿湖而行,乃是因为它提供了我们在世俗生活中無法复制的精神景观,它也许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图腾,已经内在于自己的生活了。仓央嘉措的故事成就了青海湖的神话气质,而青海湖也赋予了这位年轻活佛以一种美与善的感伤者形象,这双重的救赎,也是这片高原之湖的精神遗产,我们既可以分享它的历史荣光,也可以延续它所代表的开放性与持久的经典之美。“青海湖以她现在的水纹追述着久远,以实在的有限暗示着混沌的无限,以她的丰盈和枯寂表达着事物的两面,以她的春暖花开和峭烈风雪诫示着万物和人类。”这当是诗人对青海湖最精准而诗意的描绘,我们无法回到过往了,只能在零星的历史和当下的现实中看见和说出,当内心足够虔诚,我们和青海湖能够彼此成就,并应和着那个美学共同体的诉求。
  在《青海湖畔沉思曲》中,郭建强真正以诗的形式重新建构了他眼中的青海湖,但他没有完全局限于文学,也没有过分拘囿于历史,而是在这两者的相互融合与转化中,写出了一片湖的丰富、生动与宁静。就像他强调在青海湖边生活的慢一样,它能让我们在自然的伟大面前放下一切,去领受湖水的恩泽,去召唤诗意的秩序,去体验信仰的力量。诗人在长久的观察与凝视中穿透了历史的迷障,而他总结的那些关键词就是一把把钥匙,用它们可以依次开启神圣青海湖的命运密码。
  (郭建强的散文《青海湖涌起十四朵浪花》刊于《文学港》杂志2017年7期,获2017年《文学港》杂志储吉旺文学奖优秀奖)
其他文献
白 杨  曾有过写篇白杨树的文章之念头,只因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一文写尽了白杨树“伟岸、正直”的“不平凡”之精神气质,如我等平庸之辈再写白杨树,恐笔力欠缺,故而一直未动笔。然而今年夏天回到故乡,看着田野里山坡上一排排蓊蓊郁郁葱葱茏茏的白杨树,觉得格外悦目格外宜人;看着老家宅院里木制的新房旧屋,觉得格外亲切格外动情,便自然而然地想起了与白杨树有关的一些往事,并又一次有了写这篇文章的想法,至于笔力是
期刊
那么大的桑田  你是桑田,我是桑田  那么大的桑田,如此轻率地被分割、被瓦解  我知道你的痛  那么登高,那么沧海  一粟或一束,都在那么地开着、长着  你无须去收割  连同埋藏  我知道芦苇随便吹,霜天竞自由  我知道老了,就是老了  人人都往  平地走  一枚针的假性动作  把一枚针放在冰面上  不能再动了,它的小,它的白  它的许多话  在冰面上  滑翔  没人看见,也不会有人看见  速度不
期刊
江南人能够像鱼一般地生活,除却仰仗大大小小、弯弯曲曲的河流,还有赖于依河而筑的各式河埠头。  几十年前,我家住在暮烟四起、鸡犬声相闻的一个普通小镇,几间低矮的平房两面临河。打开后门,便是一条历经几朝几代的护城河。河面已不是很宽,这厢只要稍提嗓门,对岸人家就能听得一清二楚。屋后距河,还有一片几尺宽的空地,许是不朝阳,填土里多瓦砾,一年到头,未见有半点果蔬产出。后门正对,顺着一截大小石板铺就的行路,是
期刊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关于时间的知识体系和生命体验的结晶,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智慧和中华民族的情感温度,是亿万次“头脑风暴”和“身体力行”完美碰撞融合而形成的“符号”系统。“小雪”一般在11月21-23日之间,太阳运行至黄经2400,中原和北方地区明显降温,北方地区开始降雪,北方人民往往在这一时间节点迎接“初雪”。“大雪”一般在12月6-8日,太阳运行至黄经2550,北方冷空气导致大面积急剧降温,
期刊
宗 教  清华简《保训》篇里的“生”字是一张芋头全身照,喜欢植物的小朋友肯定喜欢;而“命”字的古文图像同样形象得很,无论甲骨,金文或籀文,还是挖出来的竹简,没什么大变化,它实际上是张秘密的国家全景图。从字形结构分析,上面的“人”是当时居住条件最好的两条山脉,即大堤小堤,搞文学的称它大雅小雅。人下的“一”也是堤,不过主要功能是输送水源,渠两边种庄稼。左边的“口”即为方山,芋艿专业生产区。右边的“卩”
期刊
红头发女人  我成了一个狂热的沐浴爱好者。我想大概是因为我遭遇了一段荒唐可笑的初恋,如果有人承认那是恋爱的话,我简直会感激涕零地想要跪在他的脚边。这时我三十二岁,有一个相恋了八年的男友,他长我几岁,是一家名叫“爱犬之家”的小店的老板。他的身份其实是一家事业单位的正式职工,那单位曾经红极一时,后来人多薪金薄,大部分人选择留编离岗自谋前程,他就是这些人里的一个。我从一个并不值得称道的学院毕业后就经人介
期刊
出了电梯,左右都是自家后装的防盗门。这扇防盗门不是为防盗,不过是把正门与电梯之间的楼道利用起来,隔出约一点五平方米的小单间,也就是把本属公共的场地变成了私用。小单间也没啥大作用,就是多了些私密性,依旧是进入第二道防盗门的通道,置上鞋柜,类似于玄关。  每次从电梯出来,米秋会习惯性地朝防盗门窗户看,窗户若是有灯光,那便意味着凌子肖已先于她到家。看到灯光,米秋莫名其妙地总要叹口气,好像什么东西堵到嗓子
期刊
到浆水镇,已是下午。这一带虽然距离我出生的村庄不远,但二十多年来,我还是第一次来。没来的时候,我还是孩子。来了却是中年人。时光残忍不算,到了这个年岁,孩子老婆都有过了。孩子吧,无论何时都是自己的,而老婆,却像一起同时飞行生活在这片庞大乌云之中的苍鹰,说不见,中途就没了踪影。或许,人生就是一次次的相遇,一次次的失散。尽管最终都是失散,可多数人还是喜欢中途先行失散一次。一年多后,我与年轻我十多岁的彭美
期刊
父亲举着那只老款手机铿锵铿锵,虽然没镶金大牙,但我不仅听出金石之声,还几乎看见它们在闪闪发光。  一定又打赢了一仗。这些年,他四处出击,叫人眼冒金星。  自从给付老人家半年的赡养费,直觉他接下去的半年生命固若金汤,牵挂之线不知不觉松弛下来,马上被父亲那端侦察到。这老头,现在视有限的人群为对手,我们都当起了移动靶。他专注、过敏,加上诡计多端。但我是他女儿,他比不过我年轻,注定先眨眼——给我打电话。 
期刊
三摩地  入了三摩地,故人纷纷  细碎窸窣的日影光斑  化作陈年的密雨  虔敬的修行者,如  一个个不可点数的迷川  在枯枝败叶间,不动声色  绿苔爬过肩头  青石板路便从唐宋威仪  屈尊为,一个午后的凉意  一节莲藕  吞一枚子弹  参悟生死  然后有大把的闲暇  耕明月、吸清风  放生一尾红鲤  也不问众生的解脱  究竟在何处  写一朵白云  造一座海楼  丢了棒喝  沐浴、漱口,至诚一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