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青海湖,我一直存有一种向往,就像我曾经看到的纳木错湖,面对那种圣洁和庄严,你只能在心底涌起一腔崇敬之意。而未曾见到的青海湖,在它的浪花里,或许也潜藏着我隐秘的文学想象。
在读到郭建强的《青海湖涌起十四朵浪花》之前,我刚好在看阿信的诗集《那些年,在桑多河边》,这位生活在甘南高原的诗人,如何描绘与书写他的日常?我在拉萨的大昭寺旁走过,处处都是虔诚,除了大词,你根本无法用那些常规的表达来抒发情感的真实。“在高原生活常常会遇到类似情景。一个人,一座寺庙,一朵花,一处海子,甚或一只无感无知的甲壳虫,都透着神秘或原初的味道。仿佛等着你来发现,又仿佛浑不在意,让你更觉出世间生存的庄严和奇妙,以及置身其间的福分。因此,我的写作,只能是看见和说出,只能是庄严和虔敬,而不会是其他。如果说诗人的写作是种创造,那么,我仅仅想通过汉语转述我在这里所见和所闻的一切,不需任何修饰,而且心怀崇敬。”在诗集的前言中,阿信如是说,面对生活,他肯定不仅仅是一个旁观者,而是置身其中,以敏锐的触角去感受世界及其周边的那种细腻、纯粹和安详。
和阿信一样,郭建强也是一位高原诗人。它书写昆仑山,也敬畏青海湖,这种神圣的敬畏里,就有着他只能看见和说出的真相,几乎近于某种信仰。《青海湖涌起十四朵浪花》是散文,更是诗,这十四朵浪花,也是十四个关键词,它们维系着诗人和青海湖之间那种自然的缘分。从梦境开始青海湖的人文旅程,这其实是一个隐喻,它符合这片圣湖所有关于幻想、回忆和发现的逻辑。梦境中的游鱼吐出了气泡,它刚好对接了青海湖的浪花,“浪花微小得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又诱使我们集中精力去研察隐匿其中的巨大秘密。”由一朵浪花荡漾开去,更多的思绪和意象纷至沓来,月亮、鱼尸、阴阳、兔骨、天青、踏浪、行驻、白佛、人间……当现实、历史、经验与想象交织在一起,这混融的声音构成了一种宗教般的格调,直指一个人的精神信念和发现的“奥秘”。
在诗人笔下,青海湖是一种意旨,它在冥冥之中通向了对命运的陈述。青海湖作为一道神圣的景观,它在遭受历史劫难的同时,诗人也以低沉的笔触为它赋予了命运感,因此,当现实中的青海湖化作了内心的风景,它由此承载了更多历史的变形和残缺之美。青海湖的美,不仅仅美在自然,那是“天上之水”赐予它的神圣,其更多的美,则是于近世所遭遇的残酷破坏与劫掠,可它最终仍然保持了旷野的宁静。这原始野性的美,也需要承受那一段又一段荒谬的历史。作为青藏高原的珍贵鱼类,湟鱼因为人类的各种恶行而锐减:农场和地方农民为了种油菜,筑坝截流,导致青海湖里的湟鱼在回游产卵时被阻隔困死,“河道里的鱼尸厚达一米”,人类逐利所带来的恶,对于湟鱼来说是一场灾难,通过移情,我们能够想象湟鱼在大坝前“上而不能”的悲壮。“优美的风景里,一样暗藏着血光,残忍和腐烂;这是神灵的旨意,自然的秘密,万物循环的规律。无法解释和接受的,则是人类的操行。”这种感喟中带着审慎的警醒之意,而批判里又不乏反思的精神自觉。郭建强对于青海湖的知识考古,是在替人类忏悔的层面上直指了历史之罪。
青海湖所拥有的内在语境,正在于诗人切入到了历史的现场,还原了一道另类的风景,这一道道风景的叠加,也是一部浓缩的青海湖历史。诗人以关键词的形式串连起这部历史,看似分散的,独立的,其实,都是围绕着一种对命运的审美在展开,生动,翔实,并探寻历史深处的可能。就像诗人以季节的轮回来指涉青海湖的力量之美一样,它的遭遇在成就了悲壮之美时,也给予我们生态的启示:自然是不可违逆的,如不顾一切地冒险行之,总有一天要付出代价。青海湖有其韧性的一面,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它保持了自然最稳定的维度,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青海湖之美,既在于静,也在于动;既是狂野不羁,又是安然有法。”这是美的辩证法,再多的破坏与建构,也不可能被凌驾于自然之上,有时候,我们只有服从自然的安排,方可让美通向一种文学的永恒的善。
——正是在这一理想的存在中,我能够理解郭建强何以用文学的方式来为青海湖作传,他不仅仅是在记录,他也在沉思,在以对话的方式靠近青海湖的灵魂。相对于我们的世俗生活,青海湖是一个有着精神高度的参照,面对人类之罪,它又是一个镜像,诗人在深情地回望,并于虔诚的叙述中重构了青海湖的宗教形象。它之所以吸引那么多人去朝拜,去沿湖而行,乃是因为它提供了我们在世俗生活中無法复制的精神景观,它也许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图腾,已经内在于自己的生活了。仓央嘉措的故事成就了青海湖的神话气质,而青海湖也赋予了这位年轻活佛以一种美与善的感伤者形象,这双重的救赎,也是这片高原之湖的精神遗产,我们既可以分享它的历史荣光,也可以延续它所代表的开放性与持久的经典之美。“青海湖以她现在的水纹追述着久远,以实在的有限暗示着混沌的无限,以她的丰盈和枯寂表达着事物的两面,以她的春暖花开和峭烈风雪诫示着万物和人类。”这当是诗人对青海湖最精准而诗意的描绘,我们无法回到过往了,只能在零星的历史和当下的现实中看见和说出,当内心足够虔诚,我们和青海湖能够彼此成就,并应和着那个美学共同体的诉求。
在《青海湖畔沉思曲》中,郭建强真正以诗的形式重新建构了他眼中的青海湖,但他没有完全局限于文学,也没有过分拘囿于历史,而是在这两者的相互融合与转化中,写出了一片湖的丰富、生动与宁静。就像他强调在青海湖边生活的慢一样,它能让我们在自然的伟大面前放下一切,去领受湖水的恩泽,去召唤诗意的秩序,去体验信仰的力量。诗人在长久的观察与凝视中穿透了历史的迷障,而他总结的那些关键词就是一把把钥匙,用它们可以依次开启神圣青海湖的命运密码。
(郭建强的散文《青海湖涌起十四朵浪花》刊于《文学港》杂志2017年7期,获2017年《文学港》杂志储吉旺文学奖优秀奖)
在读到郭建强的《青海湖涌起十四朵浪花》之前,我刚好在看阿信的诗集《那些年,在桑多河边》,这位生活在甘南高原的诗人,如何描绘与书写他的日常?我在拉萨的大昭寺旁走过,处处都是虔诚,除了大词,你根本无法用那些常规的表达来抒发情感的真实。“在高原生活常常会遇到类似情景。一个人,一座寺庙,一朵花,一处海子,甚或一只无感无知的甲壳虫,都透着神秘或原初的味道。仿佛等着你来发现,又仿佛浑不在意,让你更觉出世间生存的庄严和奇妙,以及置身其间的福分。因此,我的写作,只能是看见和说出,只能是庄严和虔敬,而不会是其他。如果说诗人的写作是种创造,那么,我仅仅想通过汉语转述我在这里所见和所闻的一切,不需任何修饰,而且心怀崇敬。”在诗集的前言中,阿信如是说,面对生活,他肯定不仅仅是一个旁观者,而是置身其中,以敏锐的触角去感受世界及其周边的那种细腻、纯粹和安详。
和阿信一样,郭建强也是一位高原诗人。它书写昆仑山,也敬畏青海湖,这种神圣的敬畏里,就有着他只能看见和说出的真相,几乎近于某种信仰。《青海湖涌起十四朵浪花》是散文,更是诗,这十四朵浪花,也是十四个关键词,它们维系着诗人和青海湖之间那种自然的缘分。从梦境开始青海湖的人文旅程,这其实是一个隐喻,它符合这片圣湖所有关于幻想、回忆和发现的逻辑。梦境中的游鱼吐出了气泡,它刚好对接了青海湖的浪花,“浪花微小得可以忽略不计,然而,又诱使我们集中精力去研察隐匿其中的巨大秘密。”由一朵浪花荡漾开去,更多的思绪和意象纷至沓来,月亮、鱼尸、阴阳、兔骨、天青、踏浪、行驻、白佛、人间……当现实、历史、经验与想象交织在一起,这混融的声音构成了一种宗教般的格调,直指一个人的精神信念和发现的“奥秘”。
在诗人笔下,青海湖是一种意旨,它在冥冥之中通向了对命运的陈述。青海湖作为一道神圣的景观,它在遭受历史劫难的同时,诗人也以低沉的笔触为它赋予了命运感,因此,当现实中的青海湖化作了内心的风景,它由此承载了更多历史的变形和残缺之美。青海湖的美,不仅仅美在自然,那是“天上之水”赐予它的神圣,其更多的美,则是于近世所遭遇的残酷破坏与劫掠,可它最终仍然保持了旷野的宁静。这原始野性的美,也需要承受那一段又一段荒谬的历史。作为青藏高原的珍贵鱼类,湟鱼因为人类的各种恶行而锐减:农场和地方农民为了种油菜,筑坝截流,导致青海湖里的湟鱼在回游产卵时被阻隔困死,“河道里的鱼尸厚达一米”,人类逐利所带来的恶,对于湟鱼来说是一场灾难,通过移情,我们能够想象湟鱼在大坝前“上而不能”的悲壮。“优美的风景里,一样暗藏着血光,残忍和腐烂;这是神灵的旨意,自然的秘密,万物循环的规律。无法解释和接受的,则是人类的操行。”这种感喟中带着审慎的警醒之意,而批判里又不乏反思的精神自觉。郭建强对于青海湖的知识考古,是在替人类忏悔的层面上直指了历史之罪。
青海湖所拥有的内在语境,正在于诗人切入到了历史的现场,还原了一道另类的风景,这一道道风景的叠加,也是一部浓缩的青海湖历史。诗人以关键词的形式串连起这部历史,看似分散的,独立的,其实,都是围绕着一种对命运的审美在展开,生动,翔实,并探寻历史深处的可能。就像诗人以季节的轮回来指涉青海湖的力量之美一样,它的遭遇在成就了悲壮之美时,也给予我们生态的启示:自然是不可违逆的,如不顾一切地冒险行之,总有一天要付出代价。青海湖有其韧性的一面,冬去春来,年复一年,它保持了自然最稳定的维度,表面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青海湖之美,既在于静,也在于动;既是狂野不羁,又是安然有法。”这是美的辩证法,再多的破坏与建构,也不可能被凌驾于自然之上,有时候,我们只有服从自然的安排,方可让美通向一种文学的永恒的善。
——正是在这一理想的存在中,我能够理解郭建强何以用文学的方式来为青海湖作传,他不仅仅是在记录,他也在沉思,在以对话的方式靠近青海湖的灵魂。相对于我们的世俗生活,青海湖是一个有着精神高度的参照,面对人类之罪,它又是一个镜像,诗人在深情地回望,并于虔诚的叙述中重构了青海湖的宗教形象。它之所以吸引那么多人去朝拜,去沿湖而行,乃是因为它提供了我们在世俗生活中無法复制的精神景观,它也许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图腾,已经内在于自己的生活了。仓央嘉措的故事成就了青海湖的神话气质,而青海湖也赋予了这位年轻活佛以一种美与善的感伤者形象,这双重的救赎,也是这片高原之湖的精神遗产,我们既可以分享它的历史荣光,也可以延续它所代表的开放性与持久的经典之美。“青海湖以她现在的水纹追述着久远,以实在的有限暗示着混沌的无限,以她的丰盈和枯寂表达着事物的两面,以她的春暖花开和峭烈风雪诫示着万物和人类。”这当是诗人对青海湖最精准而诗意的描绘,我们无法回到过往了,只能在零星的历史和当下的现实中看见和说出,当内心足够虔诚,我们和青海湖能够彼此成就,并应和着那个美学共同体的诉求。
在《青海湖畔沉思曲》中,郭建强真正以诗的形式重新建构了他眼中的青海湖,但他没有完全局限于文学,也没有过分拘囿于历史,而是在这两者的相互融合与转化中,写出了一片湖的丰富、生动与宁静。就像他强调在青海湖边生活的慢一样,它能让我们在自然的伟大面前放下一切,去领受湖水的恩泽,去召唤诗意的秩序,去体验信仰的力量。诗人在长久的观察与凝视中穿透了历史的迷障,而他总结的那些关键词就是一把把钥匙,用它们可以依次开启神圣青海湖的命运密码。
(郭建强的散文《青海湖涌起十四朵浪花》刊于《文学港》杂志2017年7期,获2017年《文学港》杂志储吉旺文学奖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