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消退素D1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ham组)、肺缺血再灌注组(I/R组)、生理盐水组(NS组)、消退素D1组(RV组)。采用夹闭左肺门45 min再灌注150 min的方法制备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NS组和RV组于再灌注10 min时分别注射生理盐水2 ml/kg和消退素D1
【机 构】
:
325027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育英儿童医院儿童心胸外科,儿童心脏中心 温州医科大学心脏发育与转化研究所,325027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育英儿童医院儿童心胸外科,儿童心脏中心 温州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消退素D1对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方法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体重200~2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2):假手术组(Sham组)、肺缺血再灌注组(I/R组)、生理盐水组(NS组)、消退素D1组(RV组)。采用夹闭左肺门45 min再灌注150 min的方法制备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NS组和RV组于再灌注10 min时分别注射生理盐水2 ml/kg和消退素D1 100 μg/kg。于开胸前和再灌注150 min时取股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β、IL-6、TNF-α、IL-10的浓度。再灌注150 min时取左心室动脉血样,行血气分析,计算氧合指数(OI);取血结束后处死大鼠,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行白细胞(WBC)计数,计算中性粒细胞(PMN)比率和肺通透性指数(PPI),采用ELISA法测定BALF IL-1β、IL-6、TNF-α、IL-10的浓度。取肺组织,计算湿重/干重(W/D)比值,观察病理学结果,计算肺泡损伤率(IAR),采用ELISA法检测肺组织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A)、中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CINC-1)、膜联蛋白A1(ANXA1)的含量;分别采用邻连茴香胺法、DTNB显色法、黄嘌呤氧化酶法及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
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和NS组OI降低,W/D比值、PPI、IAR、BALF WBC计数和PMN比率、血清和BALF IL-1β、IL-6、TNF-α、IL-10浓度、肺组织CINC-1、ANXA1、MPO和MDA水平升高,SP-A、GSH-PX和SOD水平降低(P<0.01);与I/R组比较,RV组OI、血清和BALF IL-10浓度、肺组织SP-A、ANXA1、GSH-PX和SOD水平升高,W/D比值、PPI、IAR、BALF WBC计数和PMN比率、血清和BALF IL-1β、IL-6、TNF-α浓度、肺组织CINC-1、MPO和MDA水平降低(P<0.01),肺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PMN浸润减少。
结论消退素D1可减轻大鼠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2002-2012年广东省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流行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2002年营养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与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全省抽取13个监测点共7 075名6~17岁儿童青少年进行调查。2009-2012年的广东省居民营养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广东省9区/县城乡调查点抽取2 319名6~17岁儿童青少年,进行身高和体重测量。结果2009-2012年广东省6
目的了解2004-2015年宁波市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AIDS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生存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对研究对象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2 347例研究对象中,接受抗病毒初始治疗的年龄中位数为35(IQR:27~45)岁,以男性、本地、已婚或同居、异性性传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高血压和糖尿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疾病负担日益加重。虽然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有一定程度升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加强高血压和糖尿病综合防治要从全人群、多领域、多维度齐抓共管才能有效控制血压和血糖升高。
目的探讨四川省泸州地区社区中老年居民BMI、腰围和腰臀比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2015年3月27日至4月20日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由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泸州市35~69岁中老年人2 033人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泸州市社区中老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43.48%,超重率、肥胖率及以腰围、腰臀比计算的向心性肥胖率分别为42.5%、14.6%和48.4%、74.0%。多元非条件logist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选择不同血压控制措施的情况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北京市18~79岁成年人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调查中已知高血压的患者,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高血压患者采取的控制措施及控制效果。结果在2 229名已知高血压的调查对象中,多选题目中选择未采取任何措施的占7.0%;遵医嘱服药的占79.8%;有症状时服药的占8.3%;控制饮食的占22.4%;运动的占23.7%;血压监测的占22.1%。遵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小于胎龄儿的影响及潜在交互作用。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小于胎龄儿的影响,评价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与其他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及相乘交互作用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单胎活产孕妇6 297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为13.28%(836/6 297),小于胎龄儿发生率为12.53%(789/6
目的探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星形胶质细胞活化在大鼠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体重200~250 g,9周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C组,n=8)、假手术组(S组,n=8)、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n=32)、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n=12)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抑制剂氟代柠檬酸组(FC组,n=12)。NP组、NS组和FC组采用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性损伤(CCI
目的评价糖尿病因素对患者米库氯铵肌松效应的时效及量效关系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性别不限,年龄40~64岁,体重指数20~25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神经肌肉功能未见异常。根据是否并存2型糖尿病,将患者分为糖尿病组(D组,n=80)和非糖尿病组(ND组,n=80)。每组患者随机分为4个亚组(n=20),分别为D1、D2、D3、D4亚组和ND1、ND2、ND3、ND4亚组。分别静脉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严重烫伤大鼠心肌细胞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22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8):对照组(C组)、严重烫伤组(S组)、烫伤+右美托咪定组(D组)。将大鼠背部浸入94 ℃热水中12 s,制备30%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D组烫伤后即刻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30 μg/kg(2 μg/ml)。烫伤后12 h时
评价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手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2015年5月CPB下心脏手术患者753例,性别不限,年龄18~84岁,按照术中是否使用右美托咪定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C组,n=548)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n=205)。采用卡钳法进行倾向值匹配后,197对患者的资料匹配成功。收集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院内死亡情况、术后肺部感染、急性肾损伤的发生情况、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