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来源 :科技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izhix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阐述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的具体做法、成效和创新点,分析了实施过程中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方向及措施。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建筑工程技术;成效;创新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成为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学校与泰森浩建设工程公司开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践
  (一)校企共谋,建校企育人长效机制
  校企共同成立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专班,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校长担任,具体负责宏观调控、配置校内外资源、检查评估、资金支持等。试点工作专班组长由二级学院院长担任,主要负责校企日常工作对接、制定工作实施方案、执行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决定、具体落实工作任务、人才培养等工作。校企双方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明确双方工作职责、并对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具体分工,协调学校和企业的育人资源,完善校企双主体育人体制与机制,确保双主体育人模式运行。试点工作专班实行“定期会商”制度,及时解决试点工作中的问题。
  (二)校企联动,实现招生招工一体化
  泰森浩建设工程公司召开高层管理人员会议,分析公司近几年的业务状况,结合公司发展定位和业务实际,研讨公司近几年的人才引进计划,具体确定近几年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招工计划,之后将企业招工计划与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招生计划对接。校企共同制定招生宣传方案,将企业的用工标准纳入招生标准。在新生报到之后,按照双向选择原则,由新生(家长)书面申请,学校联合企业参照泰森浩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用工标准进行面试筛选来录取学徒,并且签订三方(或四方)协议书,学生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进行管理和培养,学生毕业考核合格后可正式入职。
  (三)校企融合,实施双主体育人模式
  通过进行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调研,充分了解岗位需求及对应的职业能力,明确试点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合作企业的工作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設置专业课程,结合教育部对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性意见。“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研制体现‘校企双主体育人、学生岗位成才’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工程项目引导、能力分段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制定相关教学运行标准。”[1]第一年主要培养学生的专项基础能力,以学校老师为主;第二年学校和企业各占一半的时间,学徒跟着师傅“边看边学”,培养学生的综合实务能力;第三年以企业培养为主、学校培养为辅,在企业师傅指导下“边干边学”,直至完全胜任岗位工作。
  (四)校企融通,师资队伍互聘共用
  现代学徒制实施双导师制,学校和企业联合制定了《现代学徒制企业师傅标准》,共同选拔学校优秀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学徒师傅,与被聘用师傅签订聘任协议书,并颁发现代学徒制导师聘书;企业为了利用好学校智力资源,聘请学校4名教师为公司技术顾问,聘请1名教师为企业建筑CAD、BIM培训讲师,形成了学校和企业优秀人员相互聘用、共同管理的人才运用机制。通过企业师傅给学校教师讲实践示范课、教师到企业挂职、学校系统培养企业导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校企联合成立建筑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引导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研发工作,以及企业内部培训讲师,将企业技术、工艺、设备、流程融入课堂教学中。每学期对“双导师”进行考核评价,对优秀导师进行奖励以及个人发展方面给予优先,强化“双导师”团队可持续发展。
  (五)校企共研,建立配套管理制度
  结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特点,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完整的教学运行及管理校企双主体育人制度。例如从学徒招生、签订协议、教师管理、教学管理、课程考核管理、岗位实践管理、成绩管理、学分管理、教学质量监控管理、毕业标准等方方面面的制度,都由学校和企业工共同制定,确保现代学徒制教学有序运行。
  (六)校企协同,培植学徒工匠精神
  学校和泰森浩建设工程公司合作,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工匠精神培养要求和实施路径,将工匠精神的培养渗透到各课程教学过程中,在各课程中明确素质、能力、知识目标,在素质目标中明确“工匠精神”培养要求,通过“课程思政”“专业劳动”“实习实训”“岗位实践”等,以及发掘身边典型案例,编制师徒文化手册,班团会进行学习,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开展“弟子规”讲座和“弟子规”经典诵读活动,引导学徒了解中华经典文化,培养学徒“知礼仪、守规矩”良好职业习惯;请企业董事长、技术骨干到班级进行专题讲座,在教室精心布置企业文化墙,开展建筑行业职业宣誓,举行拜师仪式,参加项目开工或封顶仪式、企业户外拓展训练及红色基地教育等活动,让企业文化进课堂,培育学徒吃苦耐劳、精益求精、注重安全与质量等职业素养。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成效
  (一)校企共建共享共育,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学校和企业深度合作,成立企业冠名班,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运行体制机制。对学校而言,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技术条件优势,创新了教育教学模式、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对企业来说,解决了企业用工困难的问题,通过校企协同创新中心,解决了合作企业的部分技术难题,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双方基本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二)增强了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现代学徒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使传统的学校教师“满堂灌”教学模式转变为“双主体教学”“学徒岗位学习”“学做合一”的师带徒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现代学徒制班与普通班学生相比较,学徒制班学生的职业素养更全面、专业知识学习的针对性更强、专业技能水平更扎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强,能“零距离”上岗,企业认同更自然。近年来,现代学徒制班学生在各项技能大赛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试点班有4名同学获全省工程测量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育人实效明显。   (三)科研带动理论提升,研究成果成绩突出
  自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来,团队成员边实践边进行理论研究,团队成员出版了现代学徒制教材3本、研制专业课程标准15门、编制《现代学徒制文化手册》1部、编写现代学徒制试点案例2个、研发实用新型专利4项、完成湖北省教研课题1项,理论和实践成果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2018年2月,《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
  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点
  (一)创新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了‘工程项目引导、能力分段提升’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将职业能力培养分为专项基础、綜合实务和岗位实践三个阶段。”[1]对第一阶段以校内培养为主、企业为辅,实训采用“项目形式学徒制”,学徒在师傅指导下“边练边学”;对第二阶段学校和企业各占一半的时间,采取“跟岗形式学徒制”,跟着师傅“边看边学”;第三阶段采用“岗位形式学徒制”,学徒在工作岗位上在师傅指导下“边干边学”,直至完全胜任岗位工作。
  (二)成立校企联合党支部,创新校企一体育人新机制
  与泰森建设集团成立校企联合党支部,将党建工作向企业延伸,填补了学生实习期间党建工作的空白,破解学生在实习期间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建工作的“真空”难题,从而实现全程育人。联合党支部作为工作纽带,丰富了学校的教学资源,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调动了企业、学校党员干部参与育人的积极性,实现了招生、培养、就业工作的一体化,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建立了有效的组织保障。
  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不足及措施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试点工作在政府层面还需相关配套政策,企业参与试点的积极性不是很强;二是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开发还做得不够,可供学徒使用的指导性教材有限;三是专业课程与证书融通还需加强,职业资格证书考核内容与实际工作岗位结合不够紧密。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以点带面,推广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激励机制,进一步扩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范围,激励更多的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高质量发展。
  (二)依托试点,提升现代学徒制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进一步优化校企合作学徒管理系统,在信息平台上完成学徒任务工单、实习周记、学徒出勤管理、学徒考核、成绩查阅、学徒评教等基础之上。进一步开发和引用所有专业课程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新型活页式及工作手册式教材及岗位模块课程,具体内容包含企业生产过程视频、关键工艺视频、质量检测视频、虚拟仿真资源、课程在线测试系统等信息化课程资源,提升现代学徒制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三)围绕试点,打造建筑工程技术教师教学创新型团队
  “双导师”教学团队能发挥团队成员各自的专业优势较好的服务于专业教学,能较好地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现代学徒制试点,促进“双导师”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提升,提升团队成员的整体实力,打造专业特色,提升专业品牌,打造建筑工程技术教师教学创新型团队。
  (四)深入试点,推进“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改革
  “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1+X’建筑工程识图和建筑信息模型(BIM)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将证书制度与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紧密结合,深化“三教”改革(教师、教材、教法)。”[2]将改革“1+X”中的学历证书和建筑工程识图、建筑信息模型职业技能证书有机衔接,提升学生培养质量和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黄享苟,郭自灿,陈卓.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1(25):1922.
  [2]郑永进,黄海燕.高职院校“三教”改革何以可能——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20(10):102108.
  作者简介:郭自灿(1975— ),男,湖北孝感人,工程管理硕士,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管理。
其他文献
摘要:科普和科技创新是全民素质提高、科技强国的“两翼”。加强应急科普工作是提升公众应急安全能力的最根本、最广泛的途径和方式,是保障民生安全社会稳定的关键所在。一方面要立足国家安全,不断加强围绕“一案三制”应急管理体制的科普机制建设,保障应急科普运行工作的有效开展;另一方面要紧扣全民素质提升,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指导下,开展针对全民应急安全认知和应对水平提高的能力建设,使公众具有运用科学态
期刊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公共图书馆设施网络不断完善,人民的文化权益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同时也向公共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期待更加便捷的服务,也有能力快速适应公共图书馆的变革。湘潭市图书馆历史悠久,馆藏资源丰富,用户数量庞大,它打造的数字阅读平台为读者用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但依旧存在数据分析不到位、线上活动吸引力不足、线上线下结合度不高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湘潭市图书馆现状的调查研究得出其线上服
期刊
摘要: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培养对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成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培养教师具备运营管理思维的实践进行了综述,对“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内涵特征做了初步的探讨,指出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运营管理思维;实践  Abstract:It is crecial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and
期刊
摘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政策驱动下,职业院校根据自身学校特色,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笔者所在的课题组探索研究了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取得的成效,并分析校企协同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关键词:校企协同;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2014年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
期刊
摘要:2020年上半年,突如其来的线上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格局。各高校采取多种方式开展线上教学,其规模之巨,举世罕见。这是对高校教学组织水平、管理水平、应急处置水平的一次“大考”,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教学质量的一次“良机”。只有对这一次教学实践进行系统梳理,总结经验、反思问题,才能将这次“大考”带来的危机化为今后教学改革的“契机”。本文从实例出发,通过对大规模线上教学举措的系统梳
期刊
摘要: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件,全国高校逐步提升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不断加强投入师资力量。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以下简称“第二课堂”)是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情况的有效途径,优化“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模块,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本文针对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使用“第二课堂”系统情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数据
期刊
摘要:专创融合改革是高职院校内涵发展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探索高职基于“专业创新”的专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通过适合专创融合模式的教学课程设计、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设定、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过程实施、教学效果评价等改革实践,推动专创融合形成新的教育逻辑体系,有助于培养新时期具备专业技术技能和科学技术素养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专业创新;专创融合;教学改革    2015年政府报告中提
期刊
摘要:文中论述了自引力的形成条件,论述了引力的区分及台风的形成,论述了利用能量传导三个条件预报地震的可能性,论述了力的直线传播中的轨道运动,以及论述了电与磁的关系及光子的轨道。  关键词:自引力;磁极对换;力的直线运动与轨道;台风;能量传导的三个条件  1 概述  本文是新量子力学概要补充之(5)。文中通过能量传导的三个条件,推出了地震预报的新方法。同时,通过轨道方程的理论,推出了任何直线运动,都
期刊
摘要:“两阶段考试”将考试分为个人笔试和小组讨论答题两个阶段,对学生的知识点记忆和运用情况进行综合考查,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考察效率。“两阶段考试”可纾解法学本科教学中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培育不足和参与式教学效果评价依据不足的困境,在《国际经济法》课程中可通过提前规划,增加教学中的小组讨论环节,合理设计考试试题和考试流程,实现该考试形式的运用。  关键词:两阶段考试;考试形式;法学本科教学;国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学领域的普遍应用,网络直播课已经越来越受到学生和教师的青睐,网络教学更为灵活,对于和互联网一起成长起来的这一代学生来说,也更乐于接受,但是网络教学和传统面授课相比有优势也有劣势,重点在于如何有效利用,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本研究以大学物理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三方面初步分析对比网络直播课和传统面授课两种教学形态,以期为教师、学生等教育教学实践主体提供在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