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分析在社区全科医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强化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为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在本卫生服务中心所管辖的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52例作为研究群体,然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受试者的数量是完全一致的,基本信息也高度相似,仅有干预方法方面的差异之处。其中对照组进行门诊随诊不进行相应的教育指导,而干预组则主要采取全科医生强化健康教育。对进行一阶段干预之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情况进行对比,以分析最终血糖控制的综合效果情况。结果开展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指标情况明显要比对照组更好一些(P<0.05),说明有关干预成效相对较为可观,對于患者会带来积极影响作用,辅助更好控制血糖指标。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说,积极开展社区全科医生强化健康教育之后,临床效果相对更好,指标可以更加接近正常,对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和保持来说有着明确的积极意义,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
关键词:社区全科医生;强化健康教育;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1-028-02
引言: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尤其伴随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之后,此类疾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提高,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指标,很容易出现治疗效果的问题,甚至致残致死,为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同时对家庭、经济、社会和医疗带来沉重负担[1]。作为一类终生性疾病,长期控制好血糖十分关键,而控制血糖的因素相对较多,除了药物治疗还需要积极开展有效的生活干预、健康教育,才可以辅助指标有效进行控制。本次研究就主要围绕着临床社区全科医生强化健康教育对于此类患者血糖指标控制情况以及效果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居住在芷江西路街道社区的152名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成干预组(n=76)与对照组(n=76)两组。两组患者都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年龄主要分布在50岁-80岁之间,平均为(62.4±3.7)岁,而病程最短2年,最长14年,平均为(7.24±1.16)年。患者了解本活动并自愿参加,精神心理情况正常,没有影响神志意识和社会功能的疾病,不存在严重并发症,并排除了恶性肿瘤的病人。收集有关资料能够发现,所有受试者彼此之间并没有明显的不同之处(P>0.05),能够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干预后效果情况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门诊随诊,不进行全方位健康宣教和管理,根据日常指标及现有状态等调整药物的应用。观察组则采取社区全科医生强化健康教育等管理,首先建立健康档案,档案中收录患者年龄性别、姓名电话、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充分评估患者现有的风险等问题,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方案,并结合患者年龄以及文化水平进行健康教育的制定。其次积极开展定期血糖监测,指导患者自行检测血糖,准确记录,建立血糖记录本,观察血糖动态变化,每个月集中进行一到两次健康教育活动,利用视频、讲座等方式,围绕着降糖药、胰岛素应用以及生活干预、饮食干预几个方面进行健康教育,讲解常见的不良反应、并发症与日常自我管理要点。最后积极开展心理护理,结合患者现有的心理状态进行一定调试和疏导,着重围绕着此类患者群体常见的心理特点等进行干预,要避免患者不重视指标管理,也要避免患者过度关注指标变化而带来的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结合患者现有情况以及病情程度定期随访,发放健康知识手册,促进患者对疾病和自身健康情况深入了解。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情况进行观察,以分析最终治疗效果。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t和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较为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进行最终结果收集能够发现,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有关干预方法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两组患者血糖情况对比详见表1.
3.结论
就糖尿病的发病来说,其自身相对较为复杂,归根结底与胰岛素分泌障碍、胰岛素抵抗、周围组织敏感度降低有着密切联系,这样的一系列因素导致了相关问题,并以血糖升高为典型表现[2]。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还需要积极有效地开展相应生活干预,从而促进患者现有指标控制效果的优化,为患者身心健康的保持和恢复做出有效保障,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等问题。只有通过这样的措施之后,才能够实现身心健康全方面地维持、维护,促进身心健康情况的提高。
如上所述,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采取社区全科医生强化健康教育,对于血糖控制效果方面会带来积极的影响作用,为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洁,黄新智,李军,etal.强化社会支持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5): 186-188.
[2]孙茜茜,穆珺.强化的家庭医生团队对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效果及依从性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8(11): 910-913.
关键词:社区全科医生;强化健康教育;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0)01-028-02
引言: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尤其伴随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之后,此类疾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提高,如果不能有效控制血糖指标,很容易出现治疗效果的问题,甚至致残致死,为患者带来很大痛苦,同时对家庭、经济、社会和医疗带来沉重负担[1]。作为一类终生性疾病,长期控制好血糖十分关键,而控制血糖的因素相对较多,除了药物治疗还需要积极开展有效的生活干预、健康教育,才可以辅助指标有效进行控制。本次研究就主要围绕着临床社区全科医生强化健康教育对于此类患者血糖指标控制情况以及效果情况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居住在芷江西路街道社区的152名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成干预组(n=76)与对照组(n=76)两组。两组患者都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年龄主要分布在50岁-80岁之间,平均为(62.4±3.7)岁,而病程最短2年,最长14年,平均为(7.24±1.16)年。患者了解本活动并自愿参加,精神心理情况正常,没有影响神志意识和社会功能的疾病,不存在严重并发症,并排除了恶性肿瘤的病人。收集有关资料能够发现,所有受试者彼此之间并没有明显的不同之处(P>0.05),能够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干预后效果情况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门诊随诊,不进行全方位健康宣教和管理,根据日常指标及现有状态等调整药物的应用。观察组则采取社区全科医生强化健康教育等管理,首先建立健康档案,档案中收录患者年龄性别、姓名电话、家庭住址和联系方式,充分评估患者现有的风险等问题,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方案,并结合患者年龄以及文化水平进行健康教育的制定。其次积极开展定期血糖监测,指导患者自行检测血糖,准确记录,建立血糖记录本,观察血糖动态变化,每个月集中进行一到两次健康教育活动,利用视频、讲座等方式,围绕着降糖药、胰岛素应用以及生活干预、饮食干预几个方面进行健康教育,讲解常见的不良反应、并发症与日常自我管理要点。最后积极开展心理护理,结合患者现有的心理状态进行一定调试和疏导,着重围绕着此类患者群体常见的心理特点等进行干预,要避免患者不重视指标管理,也要避免患者过度关注指标变化而带来的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结合患者现有情况以及病情程度定期随访,发放健康知识手册,促进患者对疾病和自身健康情况深入了解。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情况进行观察,以分析最终治疗效果。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进行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t和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较为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进行最终结果收集能够发现,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有关干预方法能起到较好的效果。两组患者血糖情况对比详见表1.
3.结论
就糖尿病的发病来说,其自身相对较为复杂,归根结底与胰岛素分泌障碍、胰岛素抵抗、周围组织敏感度降低有着密切联系,这样的一系列因素导致了相关问题,并以血糖升高为典型表现[2]。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除了药物治疗还需要积极有效地开展相应生活干预,从而促进患者现有指标控制效果的优化,为患者身心健康的保持和恢复做出有效保障,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等问题。只有通过这样的措施之后,才能够实现身心健康全方面地维持、维护,促进身心健康情况的提高。
如上所述,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的过程中,采取社区全科医生强化健康教育,对于血糖控制效果方面会带来积极的影响作用,为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治疗提供实验依据,可以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洁,黄新智,李军,etal.强化社会支持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5): 186-188.
[2]孙茜茜,穆珺.强化的家庭医生团队对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效果及依从性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8(11): 91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