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型学徒制背景下中职生工匠精神培育探析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rs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社部、财政部等部委近年下发了《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意见》等开展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文件,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完善多维教育机制,为培育职业院校学生工匠精神提供了一定的体制基础。校企融合共同育人的模式是现代化职业学校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学徒制背景下培育中职生精益求精、敬业守信、乐于奉献的工匠精神,为社会经济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培养优秀人才、输送“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以新型学徒制与工匠精神作为共同体的视域,作者以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为例,阐述了在学徒制背景下中职生工匠精神培育新途径。
  关键词:学徒制 中职生 工匠精神
  一、学徒制的背景
  2014年8月—2018年10月,人社部、财政部相继印发了《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意见》等文件,学徒制目前在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和行业企业已经得到广泛的运用。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学校参与,在企业推行以“招工等同于招生、入企等同于入校、企校双师参与培养”为主要内容,主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通过校企联合育人,学校的专业教师、企业工人师傅一起授业,让学生掌握技术技能为目的的培养模式。区别于订单班、冠名班的培养模式,企业新型学徒制更加注重技能和职业道德的传承和培育,形成由校企共同主导的人才培养体系,制定学徒制校企共同遵循的实用性课程标准和考核细则,充分体现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目标,深度促进企业参与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用工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实施职业标准对接,教学实施与企业生产实际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考证对接,整体谋划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策略的实用性。
  学徒制试点是以适应产业需求,推进产教融合,完善职教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把学生的高质量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学徒制试点是通过企校合作,实现对企业技能技术岗位新招人员的培养为目标,加快人才培养作为任务。国家三部委所发的学徒制运行模式略有不同,但最终殊途同归,旨在培养优质的实用性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著名教育家、企业家聂圣哲先生首先提出的,主要含义是指工匠对自己作品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并不断创新的精神理念。其主要内涵是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协作共进的团队精神。其中,精益求精是核心,爱岗敬业是根本,协作共进是要义,追求卓越是灵魂。工匠精神是指不能单单把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应该要有对工作的敬畏、对责任的担当、對完美的追求、对名利的淡泊,并将这些品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工匠精神和新型学徒制的关联
  将传统的职业教育和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在现代职业教育淬炼下使其与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相互贯通一体,学校和企业联合协作,招生入学等同于招工入企,学校和企业形成双导师联合培养制,学生入校就以学生和学徒的双重身份来完成学业进修和生产工作任务,校企一起来培育优秀的工匠。职业学校是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综合职业能力,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企业文化的核心要素是工匠精神的培育,在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中将企业文化渗透于各学科教学和德育活动中,使企业新型学徒制的育人体系能更有的地解决工匠精神的确立,实现德技共修的美好局面。
  将企业的工匠精神融入到职业学校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度试点工作中,是当前的职业教育改革形式所需,由企业的技术骨干担任师傅,同一工种或专业的学生是徒弟,使现代和传统的师徒相融合,将教师与师傅的授业形式相贯通,示范效应将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影响。这有利于营造强大的工作氛围。将理论和技能教学同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将企业师傅工匠精神的现场示范与学校教师教学场景相结合,使学生在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氛围里获得感性与理性共存的冲击,为工匠精神的培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企业新型学徒制背景下工匠精神培育的方法
  笔者学校经过近三年的运行在新型学徒制办学和中职生工匠精神培育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1.构建新型校企双主体办学机制
  转变教育理念,开展校企双方主体办学改革,引入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构建校企双主体办学机制。以“走出去、请进来”为宗旨,谋求与企业、行业对接新途径,创新办学机制。学校在连云港市教育局的牵头下,与苏州今思维软件服务有限公司共同创办了连云港市校企合作服务平台。在政府的指导下,构建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合作的新模式,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实现企业用工需求和专业人才培养接轨、就业与岗位需求接轨的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学生和员工身份一体、教师和师傅育人一体、技能和素养提升一体、学习和工作任务一体、考核和评价效果一体,培养方案共定、培养基地共建、培养过程共管、培养质量共评的“双主、五体、四共”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了实践主导、课证融通、技素一体专业课程体系。校企共建共享技能实训基地和数字化课程资源,建立企业新型学徒制运营标准,建立校企互聘互用的师资队伍,建立多维度的评价机制,切实提升学生技术技能水平,逐步形成了校企双主体育人的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特色的企业新型学徒制,不断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为连云港职业教育服务地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领头雁的引领作用。
  2.构建产教融合发展新机制
  要充分发挥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在学习中领悟企业和学校文化的精髓,在实践中接受企业精神,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真正达到共同育人的目的。将工匠精神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实施综合培养,实现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职、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育人体系。提高办学影响力,提升社会美誉度,用人企业获得优秀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红利后,会主动向学校伸出橄榄枝,寻求与学校深度的产教融合,与学校开展务实型的企业新型学徒制合作,打破校企不易融合的怪圈。   3.办学理念创新,锻造现代工匠精神
  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注重品牌打造,形成了地域特色的“山海”文化育人平台,以培育学生做文明、正直、刚强、有志、有能、有为人为目标,为打造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奠定了德育基础,为了增强学生们的意志力和集体荣誉感,连续举行“阳光青春职教风采”“山海大舞台我最能”“班班赛、人人赛”等发扬学生开拓进取精神的系列活动。用自身示范为职业教育增光添彩,这是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的执教理念,他们深知自身的业务和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多数教师以过硬的专业技能,在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中摘冠,在他们的带动和培养下,许多优秀学子获得过国际、国家、省、市技能大赛一等奖,为树立和培育工匠精神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同时注重以“工匠精神”为引导团队协作,定期举办以“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为主题的“职业教育活动月”活动。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结合连云港市区域经济需求,强化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建立了以教师为主体的“创新教育教学实践研究工作室”,以企业技术能手、市劳模为主体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工作室”,真正实现工匠精神驻校园,在企业建立了“名师工作室”,将职工培训新理念传播到企业,形成了家庭、企业、学校三方共赢模式。
  4.产教融合深化,探索现代职教育人体系
  专业技能的提升与办学理念的创新相融于一体,中职教育与应用型技术本科教育、大中型企业联合共同培养,持续提升中职本科“3+4”、高职本科“3+2”、中高职“3+3”等人才培养质量,使学生在企业新型学徒制的环境下继续就读大专、本科,提升个人学历,成为服务地方經济发展的主力军。
  在办学模式上,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积极构建“集团化运作、企校化合作、产教化建设、需求化培养”的校企共赢合作、工学交替培育的运行机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制定了现代化师资建设标准,打造了“三维发展”型师资发展体系,将产教融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落地生根,企业技术人员走进学校上课,学校专业教师走进企业教学,为学校打破实践教学与企业实际脱钩瓶颈关,为企业解决技术革新难题,实现了教师“做中教、教中做”、学生“做中学、学中做”。积极组织合作和参与职业教育科研活动,参与编写、发行实习实训系列教材16门,建设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优化了专业建设水平,提高了整体化办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蒋智忠,杨丽.校企合作推进企业新型学徒制,提升技能人才职业素养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9(1).
  [2]刘洪银.从学徒到工匠的蜕变:核心素养与工匠精神的养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30).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院校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本文分析了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和教学现状,提出了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举措。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 就业导向 教学改革  一、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特点  中职院校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掌握基础的计算机知识,并逐步深入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随着信息化技术更新速度加快,越来越
期刊
摘 要:采用HTML5的跨平台技术,并将MUI框架和Ajax技术相结合的移动App开发方案,有利于解决HTML5开发Web App无法调用平台资源的问题,又可以使开发者在不进行原生App开发的情况下,让用户实现最接近原生App的体验效果。基于此方案开发的“网页设计App”是最好的例证,该款App满足了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在课后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网页设计的需求,并且带来了良好的体验。  关键词:跨平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跨学科融合教学尝试正在逐步兴起。本文主要阐述了笔者对跨学科概念、意义和要素的粗浅理解,同时立足中职课堂,联系校情、学情,以“计算机+语文”的融合创新课堂为例,对跨学科融合教学进行具体实施与反思总结,使其落到实处,实现教学效果最优化。  关键词:跨学科 融合 语文教学  一、跨学科教学的概念及意义  跨学科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学形态。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清晰的学科边界,在
期刊
摘 要: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最核心的部分。在多年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不仅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人才,且十分注重如何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因此,切合学校发展又符合学生自身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南京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将“雅诚”文化与校园“BIS行为识别系统”相融合,把校园活动、规章等全都渗入新的解读。  关键词:雅诚 校训 校风 学风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如何创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社会组织为补充的多元教学模式,并在课堂、时间、空间等维度上实现开放式教学,弥补传统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构建多元化开放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该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增强情感认同,提升教学效果,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 开放式教学 核心能力 情感体验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传统教学模式
期刊
因改革开放而生,伴改革开放而兴。2019年11月,位于三省交界、太湖之滨的长兴技师学院将迎来40周年华诞。  40年来,学校坚守初心,在艰难困苦中燃烧激情,在纷繁变化中延续梦想,在新时代前进中奏响奋进强音。秉承“和合文化立校,工匠精神育人”的办学理念,以改革谋发展,以创新求突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立足长兴,面向浙北,放眼长三角,以打造浙江地区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
期刊
9月24日上午,伴随着阵阵掌声,一场气氛热烈的座谈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进行。第45届世赛选手代表、技术指导专家、翻译、集训基地负责人、地方人社部门负责同志50余人,交流学习总书记重要指示。大家纷纷表示,成绩属于过去,奋斗赢得未来,一定不负党中央嘱托,在技能报国的道路上再谱新篇。  就在前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取得佳绩作出重要指示,“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
期刊
摘要: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当今的职业学校,虽然是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己任,但一定是要以培养“德业”为根本。培养有“德”的学生,首先要培养有“德”的老师。培养教师的“德”的方式方法一定是以“有效、有用”为前提。笔者通过多年的德育工作的实践研究发现,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德育年会的形式非常有效。因此,德育年会是值得坚守的有效的工作方式。  关键词:德育 方法 德育年会 作用  德育
期刊
摘要:职教集团的法律属性是决定其成立和有效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是推进职教集团更好发展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国务院和教育部关于规范职教集团的法律文件,从法学的角度对职教集团能否定性为法人问题进行了理论论证,得出了职教集团是职业院校、企业、政府和行业四方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的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联合体,属于《民法总则》规定的非法人组织的结论。  关键词:职教集团 法人 非法人组织  课题:本文系山东省
期刊
天津市蓟州区山村的聂鹏几年前在班主任的建议下,去了一所中职学校学习数控专业。之后,他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并且拿到较好名次,顺利进入高职深造。毕业后,他被滨海新区一家知名企业录取,凭借高超的技术水平和负责的职业精神,顺利升职加薪……  “职业教育为我打开一扇窗,只要奋斗,世界同样精彩。”如今,聂鹏对当初的选择充满自豪和感激。  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甘肃考察时说:“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