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中职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单纯注重语言教学的现象,似乎认为只要充分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熟练地用英语进行交际。实际上,由于没有充分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不注重文化的国别差异,在英语学习和交际中屡屡出现误解现象:
1.面对别人的赞赏,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通常心里高兴,但嘴里还是要客套几句“哪里、哪里”或“我还需要再努力”,等等。而西方人则表现得完全不同,他们会真心实意地接受并说“Thank you”。
2.日常用语中,我们往往会按照我们的习惯说“Who are you?”直接问“你是谁?”该句虽合乎语法,却不符合英语电话用语习惯,是极不礼貌的语句。英美人士通常会说“Who is that?”指示代词that表示“电话另一端的人”。 “我是……” 则是“ This is”…而不用“I am ”…或“My name is … ”
3.中英称谓礼仪的差异。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遇到陌生人时,感觉只要比我们大,出于礼貌,我们一般都会叫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等以示尊重。但西方人强调人人平等,人与人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对男子统称呼Mr,对未婚女士统称Miss,对已婚女士统称Mrs.
4.见面问候语。我们见面经常会问:吃过了吗?(“Have you eaten?”)你要去哪里?(“Where are you going?”)你最近忙啥呢?(“What are you busy with?”)等。但在西方人眼里,这些绝对都是个人隐私,不能轻易询问。他们见面大都说Hello、Hi、Good morning 、Goodafternoon 、Good evening或Nice to meet you等。如果交谈,也大都以天气为话题,不会涉及年龄、体重、婚姻状况、宗教信仰、财产等隐私。
针对中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思路。
一挖掘英语词汇和习语的相关含义,丰富学生语言知识储备
在现阶段的中职英语教学中,我们意识到词汇和习语的教学就是语言、文化和交际综合体。词汇和习语作为语言构成的基本单位,是文化信息的缩影,也是反映语言与文化关系最明显的例证之一。除此之外,英语词汇中修辞手法的使用也增加了学生语言理解的难度。比方说,在日常教学中以下词汇的理解要引起我们的注意:feet of clay(指那些为人尊敬的人物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弱点),kill the fatted calf (意指举行大型的庆典),apple of their parents′ eye(指父母非常爱自己的孩子),the salt of the earth(指某人很善良、很诚实),a little bird told me (指当人们想说知道某件事情,但又不想说是谁向他们提供这个消息),等等。
二 创设学习情境,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中职英语的日常用语学习主要包括称呼语、问候语、辞别语、应答语、致谢语、电话用语及其他一些社交常用语。而这些日常用语的内涵又与一定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在Thanksgiving Day (感恩节)和Christmas Day (圣诞节)时,可让学生们互打电话或互赠卡片说出自己的祝福语;在April Fool′s Day (愚人节),与自己的好朋友开玩笑、做鬼脸等。这些活动的举行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帮助他们领悟语言和文化的紧密关系。
三举办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在近年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采用举办讲座的方法进行教学。比如以下两个专题英语讲座就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1.关于颜色含义的讲座。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国家的国旗,如法国的“三色旗”、 美国的“星条旗”等,告知学生红色展示了这些国家人民的勇气、革命、力量和鲜血。但在南非,红色却表示哀悼,白色象征着洁净、纯洁、美德和天真。正因如此,在西方,白色是婚礼上用的传统颜色,女士穿白色礼服结婚。但在中国,穿白色衣服去参加婚礼是不合适的,因为白色是哀悼和葬礼的传统颜色。色彩是表达不同感觉的载体,但其含义取决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同样的颜色可能在一种文化中是褒义,而在另一种文化中都是贬义。
2.关于认识动物的讲座。比如中国人对“狗”的认识是“卑劣、丑恶”,含有强烈的贬义,因此有“走狗”、“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等说法。英国人却视dog为一种“忠实可靠的朋友”,如“Love me , love my dog。”(爱屋及乌),“Lucky dog”(幸运儿)等习语。还有我们中国人认为“龙”是权利的象征,比如有“望子成龙”之说,而西方人恰恰相反认为“龙”是邪恶的象征,应该消灭。
此外,英语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观看英文短片、英文电影,阅读英文原著,利用画报、杂志、图片、网络等相关的英语学习资源,全面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等文化知识,为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从而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中等专业学校)
责任编辑:徐艳兰
1.面对别人的赞赏,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通常心里高兴,但嘴里还是要客套几句“哪里、哪里”或“我还需要再努力”,等等。而西方人则表现得完全不同,他们会真心实意地接受并说“Thank you”。
2.日常用语中,我们往往会按照我们的习惯说“Who are you?”直接问“你是谁?”该句虽合乎语法,却不符合英语电话用语习惯,是极不礼貌的语句。英美人士通常会说“Who is that?”指示代词that表示“电话另一端的人”。 “我是……” 则是“ This is”…而不用“I am ”…或“My name is … ”
3.中英称谓礼仪的差异。在我们中国人的眼里,遇到陌生人时,感觉只要比我们大,出于礼貌,我们一般都会叫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等以示尊重。但西方人强调人人平等,人与人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对男子统称呼Mr,对未婚女士统称Miss,对已婚女士统称Mrs.
4.见面问候语。我们见面经常会问:吃过了吗?(“Have you eaten?”)你要去哪里?(“Where are you going?”)你最近忙啥呢?(“What are you busy with?”)等。但在西方人眼里,这些绝对都是个人隐私,不能轻易询问。他们见面大都说Hello、Hi、Good morning 、Goodafternoon 、Good evening或Nice to meet you等。如果交谈,也大都以天气为话题,不会涉及年龄、体重、婚姻状况、宗教信仰、财产等隐私。
针对中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教学思路。
一挖掘英语词汇和习语的相关含义,丰富学生语言知识储备
在现阶段的中职英语教学中,我们意识到词汇和习语的教学就是语言、文化和交际综合体。词汇和习语作为语言构成的基本单位,是文化信息的缩影,也是反映语言与文化关系最明显的例证之一。除此之外,英语词汇中修辞手法的使用也增加了学生语言理解的难度。比方说,在日常教学中以下词汇的理解要引起我们的注意:feet of clay(指那些为人尊敬的人物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弱点),kill the fatted calf (意指举行大型的庆典),apple of their parents′ eye(指父母非常爱自己的孩子),the salt of the earth(指某人很善良、很诚实),a little bird told me (指当人们想说知道某件事情,但又不想说是谁向他们提供这个消息),等等。
二 创设学习情境,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中职英语的日常用语学习主要包括称呼语、问候语、辞别语、应答语、致谢语、电话用语及其他一些社交常用语。而这些日常用语的内涵又与一定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在Thanksgiving Day (感恩节)和Christmas Day (圣诞节)时,可让学生们互打电话或互赠卡片说出自己的祝福语;在April Fool′s Day (愚人节),与自己的好朋友开玩笑、做鬼脸等。这些活动的举行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帮助他们领悟语言和文化的紧密关系。
三举办专题讲座,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在近年的教学工作中,我经常采用举办讲座的方法进行教学。比如以下两个专题英语讲座就产生了很好的反响。
1.关于颜色含义的讲座。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国家的国旗,如法国的“三色旗”、 美国的“星条旗”等,告知学生红色展示了这些国家人民的勇气、革命、力量和鲜血。但在南非,红色却表示哀悼,白色象征着洁净、纯洁、美德和天真。正因如此,在西方,白色是婚礼上用的传统颜色,女士穿白色礼服结婚。但在中国,穿白色衣服去参加婚礼是不合适的,因为白色是哀悼和葬礼的传统颜色。色彩是表达不同感觉的载体,但其含义取决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同样的颜色可能在一种文化中是褒义,而在另一种文化中都是贬义。
2.关于认识动物的讲座。比如中国人对“狗”的认识是“卑劣、丑恶”,含有强烈的贬义,因此有“走狗”、“狼心狗肺”、“狗仗人势”等说法。英国人却视dog为一种“忠实可靠的朋友”,如“Love me , love my dog。”(爱屋及乌),“Lucky dog”(幸运儿)等习语。还有我们中国人认为“龙”是权利的象征,比如有“望子成龙”之说,而西方人恰恰相反认为“龙”是邪恶的象征,应该消灭。
此外,英语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观看英文短片、英文电影,阅读英文原著,利用画报、杂志、图片、网络等相关的英语学习资源,全面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等文化知识,为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从而全面提高中职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沛县中等专业学校)
责任编辑:徐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