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前言
2021年东京奥运会在即,我国男子200米蛙泳运动员的成绩近三年来不如2017年的成绩。例如全国纪录保持者覃海洋的成绩,2017年全国运动会时决赛成绩为2分7秒35,2018年全国游泳冠军赛时决赛成绩为2分9秒40,2019年全国游泳冠军赛时决赛成绩为2分8秒66,2020年全国游泳冠军赛由于体能未达标,预赛成为2分10秒25,所以本文旨在通过研究2017年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男子200米蛙泳决赛各个运动员的成绩,找出覃海洋的不足之处,同时也为以后研究男子200米蛙泳提供理论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本研究各阶段成绩界定
出发反应时:比赛开始到运动员双脚离开出发台时间。出发至15米成绩:运动员从比赛开始至头部到达15米处的时间。途中游成绩:200米蛙泳中途中游分为四个,第一个是15米-45米,第二个是60米-95米,第三个是110米-145米,第四个是160米-195米。转身成绩:转身成绩是指运动员在离泳池一端5米游至蹬离泳池10米共15米的时间。200米蛙泳中有三个转身,第一个是45米-60米,第二个是95米-110米,第三个是145米-160米。
冲刺成绩:运动员最后5米冲刺所用的时间。划频:运动员每分钟做了多少个完整动作,计算单位次每分。划幅:运动员每个动作游进距离,计算单位米每次。
2.2 出发反应时对比分析
出发反应时反映了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好坏以及神经信号传输的能力,此次比赛中,8名运动员的平均出发反应时为0.69秒。其中覃海洋的出发反应时刚好是0.69秒,闫子贝,毛飞廉,申豪的出发反应时都要比平均成绩要快,最快的是申豪的0.62秒,覃海洋与之相差0.07秒,两人年龄相仿,进一步说明了覃海洋还有进步的空间。
2.3 出发至15米成绩对比分析
由于蛙泳与其他泳姿不同,蛙泳在出发时只允许打一次蝶泳腿和一次长划臂,所以这考验了运动员的蝶泳腿和长划臂的走水效果,以及跳水的技术。八名运动员均采用蹲踞式出发,平均成绩为6.75秒。覃海洋成绩为6.56秒,快出平均成绩0.19秒,但还是不如季军李响的6.48秒,尽管李响出发反应时要比覃海洋慢,但是前15米要比覃海洋快。可能是两人身高差距的原因。
2.4 第一个途中游对比分析
第一个途中游八名运动员平均用时19.90秒,覃海洋用时19.52秒,超出平均用时0.38秒,位列第一位。从划频上来讲,8人平均劃频35.80次每分,最快的是李响42.77次每分,最慢的是闫子贝的30.30次每分。两人成绩均稍微逊色覃海洋,分别处在第二位和第三位。八名运动员的平均划幅是2.55米每次,覃海洋划幅为2.86次每米,闫子贝和李响的划幅分别是3.0和2.14米每次。两人的划频和划幅在八名运动员中处在两个极端,但都不是最好成绩。进一步说明划频和划幅的最佳结合才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2.5 第一个转身时间对比分析
八名运动员的平均转身用时8.71秒,最快的是覃海洋8.12秒,闫子贝处在第二位8.24秒,除毛飞廉的8.68秒其余人都在平均线以下,最慢是李响9.04秒,覃海洋比平均成绩快0.59秒,15米距离拉开半秒之多,说明优秀的转身技术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2.6 第二个途中游对比分析
第二个途中游8名运动员平均用时24.57秒,其中覃海洋用时24.08秒,仍然处在途中游阶段第一位,闫子贝处在平均线以下,成绩为24.64秒,李响成绩为24.40秒,与张志豪并列与第二位。覃海洋,闫子贝,张志豪划幅均为2.59米每次,但是划频三人覃海洋最快,闫子贝最慢。说明在划幅相等的情况下,划频越快,成绩越好。
2.7 第二个转身时间对比分析
第二个转身中,8名运动员平均用时9.17秒,覃海洋用时9.04秒,与申豪并列第一位,但与自身第一个转身相比,成绩相差0.92秒,说明其自身的转身技术还不够稳定。
3 结论
(1)覃海洋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在于比较全面的技术,出发、途中游、转身、冲刺每个阶段的成绩都处在平均水平以上。闫子贝在除第二个途中游剩余阶段也都处在水平线以上。
(2)覃海洋的出发反应时、第二次转身、第四个途中游技术相对薄弱。闫子贝第二个途中游技术无论相对于其他选手还是自身都相对较弱。
(3)覃海洋的转身技术时好时坏,没有稳定下来。
(4)覃海洋最后一个途中游相对自身来讲较慢,可能是自身体能消耗较大的原因。
4 建议
(1)良好出发反应时反映了一名优秀运动员的心态和技术,覃海洋的出发反应时需要进一步训练。
(2)覃海洋转身技术需要通过进一步训练来巩固,尤其是平时日常训练就应当刻意注重这一点。从而为更好的成绩添砖加瓦。
(3)覃海洋最后途中游环节的薄弱需要通过改变战术或者增强体能来改进,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4)由于闫子贝在50米蛙泳以及100米蛙泳成绩尤为突出,50米蛙泳与100米蛙泳与200米蛙泳节奏不同,建议闫子贝专攻50米蛙泳和100米蛙泳。
(作者单位:天津体育学院)
2021年东京奥运会在即,我国男子200米蛙泳运动员的成绩近三年来不如2017年的成绩。例如全国纪录保持者覃海洋的成绩,2017年全国运动会时决赛成绩为2分7秒35,2018年全国游泳冠军赛时决赛成绩为2分9秒40,2019年全国游泳冠军赛时决赛成绩为2分8秒66,2020年全国游泳冠军赛由于体能未达标,预赛成为2分10秒25,所以本文旨在通过研究2017年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男子200米蛙泳决赛各个运动员的成绩,找出覃海洋的不足之处,同时也为以后研究男子200米蛙泳提供理论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本研究各阶段成绩界定
出发反应时:比赛开始到运动员双脚离开出发台时间。出发至15米成绩:运动员从比赛开始至头部到达15米处的时间。途中游成绩:200米蛙泳中途中游分为四个,第一个是15米-45米,第二个是60米-95米,第三个是110米-145米,第四个是160米-195米。转身成绩:转身成绩是指运动员在离泳池一端5米游至蹬离泳池10米共15米的时间。200米蛙泳中有三个转身,第一个是45米-60米,第二个是95米-110米,第三个是145米-160米。
冲刺成绩:运动员最后5米冲刺所用的时间。划频:运动员每分钟做了多少个完整动作,计算单位次每分。划幅:运动员每个动作游进距离,计算单位米每次。
2.2 出发反应时对比分析
出发反应时反映了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好坏以及神经信号传输的能力,此次比赛中,8名运动员的平均出发反应时为0.69秒。其中覃海洋的出发反应时刚好是0.69秒,闫子贝,毛飞廉,申豪的出发反应时都要比平均成绩要快,最快的是申豪的0.62秒,覃海洋与之相差0.07秒,两人年龄相仿,进一步说明了覃海洋还有进步的空间。
2.3 出发至15米成绩对比分析
由于蛙泳与其他泳姿不同,蛙泳在出发时只允许打一次蝶泳腿和一次长划臂,所以这考验了运动员的蝶泳腿和长划臂的走水效果,以及跳水的技术。八名运动员均采用蹲踞式出发,平均成绩为6.75秒。覃海洋成绩为6.56秒,快出平均成绩0.19秒,但还是不如季军李响的6.48秒,尽管李响出发反应时要比覃海洋慢,但是前15米要比覃海洋快。可能是两人身高差距的原因。
2.4 第一个途中游对比分析
第一个途中游八名运动员平均用时19.90秒,覃海洋用时19.52秒,超出平均用时0.38秒,位列第一位。从划频上来讲,8人平均劃频35.80次每分,最快的是李响42.77次每分,最慢的是闫子贝的30.30次每分。两人成绩均稍微逊色覃海洋,分别处在第二位和第三位。八名运动员的平均划幅是2.55米每次,覃海洋划幅为2.86次每米,闫子贝和李响的划幅分别是3.0和2.14米每次。两人的划频和划幅在八名运动员中处在两个极端,但都不是最好成绩。进一步说明划频和划幅的最佳结合才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2.5 第一个转身时间对比分析
八名运动员的平均转身用时8.71秒,最快的是覃海洋8.12秒,闫子贝处在第二位8.24秒,除毛飞廉的8.68秒其余人都在平均线以下,最慢是李响9.04秒,覃海洋比平均成绩快0.59秒,15米距离拉开半秒之多,说明优秀的转身技术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2.6 第二个途中游对比分析
第二个途中游8名运动员平均用时24.57秒,其中覃海洋用时24.08秒,仍然处在途中游阶段第一位,闫子贝处在平均线以下,成绩为24.64秒,李响成绩为24.40秒,与张志豪并列与第二位。覃海洋,闫子贝,张志豪划幅均为2.59米每次,但是划频三人覃海洋最快,闫子贝最慢。说明在划幅相等的情况下,划频越快,成绩越好。
2.7 第二个转身时间对比分析
第二个转身中,8名运动员平均用时9.17秒,覃海洋用时9.04秒,与申豪并列第一位,但与自身第一个转身相比,成绩相差0.92秒,说明其自身的转身技术还不够稳定。
3 结论
(1)覃海洋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在于比较全面的技术,出发、途中游、转身、冲刺每个阶段的成绩都处在平均水平以上。闫子贝在除第二个途中游剩余阶段也都处在水平线以上。
(2)覃海洋的出发反应时、第二次转身、第四个途中游技术相对薄弱。闫子贝第二个途中游技术无论相对于其他选手还是自身都相对较弱。
(3)覃海洋的转身技术时好时坏,没有稳定下来。
(4)覃海洋最后一个途中游相对自身来讲较慢,可能是自身体能消耗较大的原因。
4 建议
(1)良好出发反应时反映了一名优秀运动员的心态和技术,覃海洋的出发反应时需要进一步训练。
(2)覃海洋转身技术需要通过进一步训练来巩固,尤其是平时日常训练就应当刻意注重这一点。从而为更好的成绩添砖加瓦。
(3)覃海洋最后途中游环节的薄弱需要通过改变战术或者增强体能来改进,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4)由于闫子贝在50米蛙泳以及100米蛙泳成绩尤为突出,50米蛙泳与100米蛙泳与200米蛙泳节奏不同,建议闫子贝专攻50米蛙泳和100米蛙泳。
(作者单位:天津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