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如指南针,指引我正确的前行方向,使我成长在采访路上,把“根”扎在基层,圆了我采写有质量有反响新闻稿件的梦想。
作为一名从事一线采访工作的记者,要在理论上及时充电,要在思想上不断补充营养,只有这样才能够丰富自己的理论功底,及时修正自己的思想及工作方向,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参加了“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培训班,让我重温了“三个代表”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精髓,重新审定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工作态度,对自己的工作目标和发展方向有了一个重新的定位,同时也对如何把“三个代表”的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具体地与对外宣传工作相结合,有了新的理解,认识有了新的升华,理论指导实践,有了新的收获。
我曾采写过一篇反映达赉湖生态恶化的稿子,因为我是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的兼职联络员,主要职责是为新华社采写稿件,于是便有了有很好的发稿渠道。新华社3月23日发了通稿《我国第五大淡水湖达赉湖“瘦”了》,记得非常清楚,第二天上午,就接到当时的分社常务总编殷耀的电话,他高兴地告诉我稿件发了。原来,24日,北方新报在头版头条用大标题《达赉湖水域面积锐减三百多平方公里》采用了,通常,北方新报采用新华社的稿件多在别的版面,用小的篇幅,这次超规格的采用少见,這才是分社常务总编激动的原因。近百家网站也纷纷转载新华社的通稿,加上北方新报的大规格处理,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采取了积极措施,来保护呼伦贝尔的母亲湖。这篇稿子也得到了相关部门领导的认可,这是我兼职联络员一个月以来,采写的稿件在社会上引起反响比较大的一篇。
“在中俄蒙三国交界的口岸名城满洲里,提起她人人皆知。她的23年拥军情结深深地感染着27万边城人民,在八百里的边境线上,官兵们亲切地叫她‘兵妈妈’,她的母爱真情深深温暖着子弟兵的心,她就是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孙菊亭。”
这是我采写的一篇新华社通稿的开头。2006年初,接到新华社内蒙古分社领导的电话,让我采写一篇反映双拥典型孙菊亭稿件。孙菊亭是我比较熟悉的人,她坚持多年到我曾经服役的部队慰问官兵,我当部队新闻干事时,每年跟随兵妈妈慰问团到边防哨所去,对她的事迹很了解。接到任务后,一点也不敢大意,认真收集材料,细致深入采访,光笔记就记了大半本,反复构思,几易稿件,上传了《边关有位兵妈妈》一稿,2006年1月23日,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签发了这篇通讯,24日,《新华每日电讯》、《经济日报》、《法制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等国家级媒体采用了这篇通稿,光明网,新浪网等多家网站也纷纷转载。孙菊亭的事迹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传颂,感染了无数人,当年她也荣获“首届全国百名优秀母亲”、“首届内蒙古感动草原十杰母亲”等荣誉称号。
令我激动的是,后来,偶然在新华社的一份内部理论刊物《新闻业务》上看到一个讲话稿,是原新华社的副总编,现任的总编何平在全国少数民族记者培训班上的讲话:“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好新闻,也能有所作为,上半年,内蒙古分社的《边关有位兵妈妈》采写的就不错。”看到这段话,我乐了。能得到新华社主管业务的副总编的认可,知足了,也算是在通讯社留下了芬芳,实现了自己采写有份量稿件的梦想。
有了眼界,心有所动,笔随心动,新闻永远在前方,我一直在行走,一路走来,用笔把我看到的,想到的告诉大家。我先后采写了几百篇稿件,经新华社发通稿后,有的被《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国家级媒体采用,有的被国内的地市级报纸采用,最多的采用数达四十多家。
几年来的学习、实践活动,对我的新闻记者生涯产生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启发和影响,让我感悟到,作为一名工作在采编第一线的新闻从业人员,要持之以恒地把“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落实到每一次采编工作中,这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也是提高新闻采编业务能力的需要。这种学习不是一时的应景,而是一个坚持不懈的长期的学习过程,是与新闻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的。只有这样,正确行驶新闻舆论导向和新闻舆论监督才会有重要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的反映时代主旋律的优秀作品;只有这样,新闻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作者单位:满洲里市广播电视局)
责任编辑:胡达古拉
作为一名从事一线采访工作的记者,要在理论上及时充电,要在思想上不断补充营养,只有这样才能够丰富自己的理论功底,及时修正自己的思想及工作方向,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参加了“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培训班,让我重温了“三个代表”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精髓,重新审定自己的思想观点和工作态度,对自己的工作目标和发展方向有了一个重新的定位,同时也对如何把“三个代表”的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具体地与对外宣传工作相结合,有了新的理解,认识有了新的升华,理论指导实践,有了新的收获。
我曾采写过一篇反映达赉湖生态恶化的稿子,因为我是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的兼职联络员,主要职责是为新华社采写稿件,于是便有了有很好的发稿渠道。新华社3月23日发了通稿《我国第五大淡水湖达赉湖“瘦”了》,记得非常清楚,第二天上午,就接到当时的分社常务总编殷耀的电话,他高兴地告诉我稿件发了。原来,24日,北方新报在头版头条用大标题《达赉湖水域面积锐减三百多平方公里》采用了,通常,北方新报采用新华社的稿件多在别的版面,用小的篇幅,这次超规格的采用少见,這才是分社常务总编激动的原因。近百家网站也纷纷转载新华社的通稿,加上北方新报的大规格处理,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采取了积极措施,来保护呼伦贝尔的母亲湖。这篇稿子也得到了相关部门领导的认可,这是我兼职联络员一个月以来,采写的稿件在社会上引起反响比较大的一篇。
“在中俄蒙三国交界的口岸名城满洲里,提起她人人皆知。她的23年拥军情结深深地感染着27万边城人民,在八百里的边境线上,官兵们亲切地叫她‘兵妈妈’,她的母爱真情深深温暖着子弟兵的心,她就是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孙菊亭。”
这是我采写的一篇新华社通稿的开头。2006年初,接到新华社内蒙古分社领导的电话,让我采写一篇反映双拥典型孙菊亭稿件。孙菊亭是我比较熟悉的人,她坚持多年到我曾经服役的部队慰问官兵,我当部队新闻干事时,每年跟随兵妈妈慰问团到边防哨所去,对她的事迹很了解。接到任务后,一点也不敢大意,认真收集材料,细致深入采访,光笔记就记了大半本,反复构思,几易稿件,上传了《边关有位兵妈妈》一稿,2006年1月23日,新华社内蒙古分社签发了这篇通讯,24日,《新华每日电讯》、《经济日报》、《法制日报》、《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妇女报》等国家级媒体采用了这篇通稿,光明网,新浪网等多家网站也纷纷转载。孙菊亭的事迹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传颂,感染了无数人,当年她也荣获“首届全国百名优秀母亲”、“首届内蒙古感动草原十杰母亲”等荣誉称号。
令我激动的是,后来,偶然在新华社的一份内部理论刊物《新闻业务》上看到一个讲话稿,是原新华社的副总编,现任的总编何平在全国少数民族记者培训班上的讲话:“少数民族地区也有好新闻,也能有所作为,上半年,内蒙古分社的《边关有位兵妈妈》采写的就不错。”看到这段话,我乐了。能得到新华社主管业务的副总编的认可,知足了,也算是在通讯社留下了芬芳,实现了自己采写有份量稿件的梦想。
有了眼界,心有所动,笔随心动,新闻永远在前方,我一直在行走,一路走来,用笔把我看到的,想到的告诉大家。我先后采写了几百篇稿件,经新华社发通稿后,有的被《人民日报》、《工人日报》等国家级媒体采用,有的被国内的地市级报纸采用,最多的采用数达四十多家。
几年来的学习、实践活动,对我的新闻记者生涯产生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启发和影响,让我感悟到,作为一名工作在采编第一线的新闻从业人员,要持之以恒地把“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落实到每一次采编工作中,这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也是提高新闻采编业务能力的需要。这种学习不是一时的应景,而是一个坚持不懈的长期的学习过程,是与新闻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的。只有这样,正确行驶新闻舆论导向和新闻舆论监督才会有重要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的反映时代主旋律的优秀作品;只有这样,新闻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作者单位:满洲里市广播电视局)
责任编辑:胡达古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