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到冬天,我就想到了雪。在我的意识中,冬天总是和雪有关的,雪成了冬天的代名词。
而我出生和成长都在广东,在我的家乡高州可以说是四季如春,没有冬天的,也就是说不会下雪。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雪,喜欢这漫天飘飞的白色精灵。或许这喜爱是与生俱来的,因为我第一次接触“雪”就喜欢上了。
其实那次接触的“雪”只是一个符号,一个读“雪”的文字。因为爸爸,使得这个“雪”字变得生动、形象起来,令我在二十二年后的今天仍牢牢地记得当时学这“雪”字时生动的一幕。
那还是读一年级的时候,一向都教数学的爸爸看到学校教师短缺,便主动接下了我们班除体育以外的所有课程,他成了我的启蒙老师。那时候,爸爸还很年轻,不到四十,精力充沛,工作起来很认真,总是尽他最大的努力去做得最好。我在入学之前就学会了认不少的数和字,这使我有了不少在同学中卖弄的资本,以至于在上课时不但自己不认真听课,还偷偷和周围的同学在课堂上玩耍。看到这点,爸爸并没有打骂过我一次,因为他很快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爸爸在后来我长大了后告诉我,当时他很害怕(怕我和我身边的小朋友只顾贪玩不愿读书)。当时的学校并没有“不准体罚学生”的说法,他也有过一般教师的要体罚我们的冲动,但最终他克制住了,他明白体罚并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适得其反。他认识到我(们)所以不听课,是因为他的课堂还不够生动,不够吸引我们的小眼睛。
或许爸爸奉行至今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正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或许爸爸探索和实践这一教育思想正是从教授这一“雪”字开始。
我说过我入学之前就学会了不少汉字其中就包括这“雪”字。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我正在台下玩折纸飞机,忽然听到传来一阵爆笑,抬头看见爸爸正在扮鬼脸,动作和声音像个七老八十的人,嘴巴两旁用粉笔画着两道白道道!他说这两道白道道是“雪白的胡子”,他还把自己的头发用粉笔刷得花白花白的,说如果全部头发都白了那叫“雪白的头发”。说到这儿爸爸又问大家,有谁看见过真正的雪了,知道雪是怎样的?看到大家都摇头,他微笑着一把抓起几根粉笔,一边用力地在黑板上刷,一边鼓起嘴巴吹起那些刷出来的粉笔末,细碎的粉笔末子立即飞扬起来,落满了他的头发、眉毛、衣领、衣袖。“下雪,下雪!”爸爸像个小孩一样手舞足蹈地大喊大叫。爸爸后来经常用这样形象生动、有趣的方法给我们上课,我们的小眼睛之后便很少出逃了。
这雪一直下在我脚下,给我的成长指引了一条明明白白的大道。
我小学毕业后升读镇里的初中,爸爸则留在母校教书。虽然我们父子分隔在了十几公里的两地,但我仍无时无刻感受到父亲就在身旁般的关怀和温暖。
我的初中已经是八十年代中期了,这时候经过了几年的改革开放,周围很多东西都受到了外来的冲击,变化很大。我们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相比父母的沉重年代丰富多彩多了。更有许多同学接受了个人享受主义思想的影响,比吃比穿比学习用品。我兄弟姐妹多,家里又穷,是没有条件跟他们比的。爸爸总是适时地想到办法帮助我解开由此而来的一个个心结。
当时小学校里已经兴起在圣诞节、新年互送贺卡的风气。从明信片到普通的双叠贺卡到精美的三叠、立体、有声贺卡,应有尽有,互送风气之盛以至于有谁没卡送或回送给别人似乎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我家里就爸爸的一百几十块工资,却要供家庭日常生活开支和七个子女读书,其实是一直不够的。家里的困境我知道得很清楚,但拿不出一张贺卡又令我自尊心大受伤害。就在圣诞节快要到来的一个星期六中午,爸爸到我的学校来看我,拿出一张贺卡送给我。那是一张用硬纸板自制的贺卡,爸爸在上面用小刀很认真地挑刻了几朵雪花和在旁边画了一丛竹子,旁边是他漂亮的毛笔草书:冬天吓倒了害怕寒冷的落叶,却吓不倒与纯洁的雪花为伍的绿竹。爸爸临走时例行查看了我的课堂作业,在看我的图画作业时大声地对我说:哇,想不到你的画和书法又有了进步,比我的还好。我也要你制作一张贺卡给我!爸爸说这话时用的是我小时候的语气,像一个平辈的好朋友。
其实我知道我的画技和书法与爸爸的相比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但我明白他说这话以及他送我这张亲手制作的贺卡的多重含义。
1991年高中毕业,我顺利地考取了北方某大学,直到这年的冬天,我才真真正正地看到了雪,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场大雪给我带来的震撼。
那天早上起来,听到室外一片喧闹声,出到门外一看,哇,到处一片白茫茫!只见漫天飞雪纷纷扬扬,轻盈地在北风中飞舞,似仙女散播下无数的白色花瓣,又似童话中所有的白色精灵顷刻之间降临。白色的树桠白色的屋顶白色的道路白色的山野,整个大地一片纯洁,所有令人不快的声音和身影都远远地躲在了冬天的背面,眼里只剩下安静的大雪和兴奋的人们。我人生中看到了第一场雪,而且是“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般的大雪。
我兴奋地马上到邮电局挂了个电话给爸爸,告诉他这个消息。爸爸在电话的另一头也兴奋地对我说:好啊,我也想看看真正的大雪是怎么样的,你就快放假了,能捎带几片回来给我看看吗?
爸爸说这几句调皮话时仍然用的是我小时候的语气。■
而我出生和成长都在广东,在我的家乡高州可以说是四季如春,没有冬天的,也就是说不会下雪。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雪,喜欢这漫天飘飞的白色精灵。或许这喜爱是与生俱来的,因为我第一次接触“雪”就喜欢上了。
其实那次接触的“雪”只是一个符号,一个读“雪”的文字。因为爸爸,使得这个“雪”字变得生动、形象起来,令我在二十二年后的今天仍牢牢地记得当时学这“雪”字时生动的一幕。
那还是读一年级的时候,一向都教数学的爸爸看到学校教师短缺,便主动接下了我们班除体育以外的所有课程,他成了我的启蒙老师。那时候,爸爸还很年轻,不到四十,精力充沛,工作起来很认真,总是尽他最大的努力去做得最好。我在入学之前就学会了认不少的数和字,这使我有了不少在同学中卖弄的资本,以至于在上课时不但自己不认真听课,还偷偷和周围的同学在课堂上玩耍。看到这点,爸爸并没有打骂过我一次,因为他很快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爸爸在后来我长大了后告诉我,当时他很害怕(怕我和我身边的小朋友只顾贪玩不愿读书)。当时的学校并没有“不准体罚学生”的说法,他也有过一般教师的要体罚我们的冲动,但最终他克制住了,他明白体罚并不能解决问题,还可能适得其反。他认识到我(们)所以不听课,是因为他的课堂还不够生动,不够吸引我们的小眼睛。
或许爸爸奉行至今的寓教于乐的教育思想正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或许爸爸探索和实践这一教育思想正是从教授这一“雪”字开始。
我说过我入学之前就学会了不少汉字其中就包括这“雪”字。我清楚地记得那天,我正在台下玩折纸飞机,忽然听到传来一阵爆笑,抬头看见爸爸正在扮鬼脸,动作和声音像个七老八十的人,嘴巴两旁用粉笔画着两道白道道!他说这两道白道道是“雪白的胡子”,他还把自己的头发用粉笔刷得花白花白的,说如果全部头发都白了那叫“雪白的头发”。说到这儿爸爸又问大家,有谁看见过真正的雪了,知道雪是怎样的?看到大家都摇头,他微笑着一把抓起几根粉笔,一边用力地在黑板上刷,一边鼓起嘴巴吹起那些刷出来的粉笔末,细碎的粉笔末子立即飞扬起来,落满了他的头发、眉毛、衣领、衣袖。“下雪,下雪!”爸爸像个小孩一样手舞足蹈地大喊大叫。爸爸后来经常用这样形象生动、有趣的方法给我们上课,我们的小眼睛之后便很少出逃了。
这雪一直下在我脚下,给我的成长指引了一条明明白白的大道。
我小学毕业后升读镇里的初中,爸爸则留在母校教书。虽然我们父子分隔在了十几公里的两地,但我仍无时无刻感受到父亲就在身旁般的关怀和温暖。
我的初中已经是八十年代中期了,这时候经过了几年的改革开放,周围很多东西都受到了外来的冲击,变化很大。我们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相比父母的沉重年代丰富多彩多了。更有许多同学接受了个人享受主义思想的影响,比吃比穿比学习用品。我兄弟姐妹多,家里又穷,是没有条件跟他们比的。爸爸总是适时地想到办法帮助我解开由此而来的一个个心结。
当时小学校里已经兴起在圣诞节、新年互送贺卡的风气。从明信片到普通的双叠贺卡到精美的三叠、立体、有声贺卡,应有尽有,互送风气之盛以至于有谁没卡送或回送给别人似乎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我家里就爸爸的一百几十块工资,却要供家庭日常生活开支和七个子女读书,其实是一直不够的。家里的困境我知道得很清楚,但拿不出一张贺卡又令我自尊心大受伤害。就在圣诞节快要到来的一个星期六中午,爸爸到我的学校来看我,拿出一张贺卡送给我。那是一张用硬纸板自制的贺卡,爸爸在上面用小刀很认真地挑刻了几朵雪花和在旁边画了一丛竹子,旁边是他漂亮的毛笔草书:冬天吓倒了害怕寒冷的落叶,却吓不倒与纯洁的雪花为伍的绿竹。爸爸临走时例行查看了我的课堂作业,在看我的图画作业时大声地对我说:哇,想不到你的画和书法又有了进步,比我的还好。我也要你制作一张贺卡给我!爸爸说这话时用的是我小时候的语气,像一个平辈的好朋友。
其实我知道我的画技和书法与爸爸的相比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但我明白他说这话以及他送我这张亲手制作的贺卡的多重含义。
1991年高中毕业,我顺利地考取了北方某大学,直到这年的冬天,我才真真正正地看到了雪,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场大雪给我带来的震撼。
那天早上起来,听到室外一片喧闹声,出到门外一看,哇,到处一片白茫茫!只见漫天飞雪纷纷扬扬,轻盈地在北风中飞舞,似仙女散播下无数的白色花瓣,又似童话中所有的白色精灵顷刻之间降临。白色的树桠白色的屋顶白色的道路白色的山野,整个大地一片纯洁,所有令人不快的声音和身影都远远地躲在了冬天的背面,眼里只剩下安静的大雪和兴奋的人们。我人生中看到了第一场雪,而且是“黑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般的大雪。
我兴奋地马上到邮电局挂了个电话给爸爸,告诉他这个消息。爸爸在电话的另一头也兴奋地对我说:好啊,我也想看看真正的大雪是怎么样的,你就快放假了,能捎带几片回来给我看看吗?
爸爸说这几句调皮话时仍然用的是我小时候的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