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塑像的联想

来源 :广东教学·初中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venn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端午节前后,陪妻和女儿以及外孙女往四马路购物。广场有“应节塑像”:中秋是嫦娥,农历新年是财神爷;端午节,当然轮到屈原了。此类塑像我向来不很留意。譬如财神爷,总是一个样儿——谁知道他长得什么样儿?至于嫦娥,也同为神话人物,只要塑成个古典美女就行。
  这一次,却令我刮目相看。不同于嫦娥和财神爷,屈原到底是名列史传的古代大诗人,虽没人见过他,诗人却有作品传世,而这作品便成为历代画家按图索骥的灵感来源。“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离骚》中这两句,更是后世屈子画像的根据——尤其是屈原引以为荣的“高冠”。眼前的塑像也高余冠之岌岌,也佩带一把古代的长剑。当然,最重要还是人物的性格。自古以来画屈原者,多着重于突出其行吟泽畔的抑郁哀伤、形容憔悴的神貌(最典型者应该是明代著名人物画家陈老莲之《屈子行吟图》)。令我惊奇的是,四马路这座“应节塑像”倒是别出机杼。
  人物塑得有棱有角。虽也瘦削,却并非枯槁。相反的,还满脸愤激。何况还有紧握拳头的右手(紧握一团难以言状的怒火?)我怀疑雕塑者应该参考过《屈子行吟图》,但加上自己另一番诠释。这新的“诠释”,使屈原塑像少了几分萎顿,多了几分坚毅。
  雕塑者的处理合乎这位战国时代伟大诗人的个性。即便为奸佞排斥而横遭流放,即便不得志而行吟泽畔,屈原并非消极地一心一意“寻求解脱”(《离骚》结尾暗示投水自尽的“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也毫无颓丧羸弱之意)。而整首长诗,无论抒情、想象或叙事,更是饱满着诗人郁郁勃勃的生命力。何妨管窥一斑,就看这几句吧:
  朝发轫于苍梧兮,
  夕余至乎县圃。
  欲少留此灵琐兮,
  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
  望崦嵫而勿迫。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译文:清晨我从苍梧那地方出发,晚上就到了昆仑山上的县圃。我打算在这神圣的天门前逗留片刻,可是太阳匆匆地就要落山了。我命令太阳之神羲和慢些儿走,纵使是望见了自己的家乡也别这么仓促地沉落。前面的道路還是那么的辽远啊,我还要上天入地去追寻我的理想呢。)
  诗笔刚健,流露出决不妥协,“不到黄河心不死”的求道精神。八句诗,展现出诗人为了完成自我人格,而焦虑地“和时间赛跑”那种锲而不舍、义无反顾的坚强意志。与美国上世纪大诗人弗罗斯特《雪夜林边小立》中的诗句“但我有许多诺言不能违背,/还要赶多少路才能安睡,/还要赶多少路才能安睡”可谓一前一后,相互辉映。
  此种殉道精神影响后世文人至钜,鲁迅或为其中最著名的一位。深爱《离骚》的他,即以上述诗句作为《彷徨》题辞,又自集骚句“望崦嵫而勿迫/恐鹈鴂之先鸣”,请书画兼篆刻家(其教育部同事)乔大壮写成楹联,悬挂在自己北京的寓所里。
  “逸响伟辞,卓绝一世。”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如此评价《离骚》。难怪木心说屈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塔尖。又曰陶渊明在“塔外”——但那是题外话了。
  (摘自http://www.zaobao.com/news/fukan/mini-columns/story20170608-769368,有改动)
其他文献
摘 要:本节课立足于“1 X”的教学模式,按照“立足教材文本,探讨戏之精彩——课外文本勾连,增强阅读体验——寻找共同特点,体会作者情感——联系日常生活,关注民俗文化”的教学思路。由课内向课外延伸,阅读本土作家李英群先生的《当年乡里做大戏》一文,引导学生理解《社戏》的主题,并关注家乡文化,孕育热爱家乡情感。  一、背景描述  部编教材构建了“教读课文”“自读课文”“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体现
编者按:农历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回首2020年,我们百感交集:一年来,疫情防控取得战略性成果,社会经济全面恢复步伐加快;一年来,大事要事多、新鲜事物多、先进人物多、感人事迹多。反映在语言层面,新概念、新词语丰富多彩,是流行语的“大年”。它们在2020年出现、流行,进而沉淀为文化的一部分,并在一定时间内左右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让我们一起聚焦过往、展望新春。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
教学目标   一、掌握“名”“灵”“馨”“鸿”“素”“形”等实词的含义和虚词“之”的用法。   二、学会自己解决疑难问题,能翻译课文,并在理解基础上流利朗读并准确背诵课文。   三、理解作者的志向和抱负,懂得中华传统美德对当今社会的意义。  教学设想   这篇文言短文,是初中课文中唯一的铭文,极富韵律,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诵读,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语感。文言重点词语的积累应该是随文学习,在积累的过程中
你、我、他,或许已经在生活里溜达了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抑或更久。在这三十、四十、五十或者更久的年岁里,是多少个已逝的昨天,是多少正在把玩的今天,以及正在算计着的明天。说实话,我从未认真地考虑过昨天、今天和明天之于生活的意义,充其量也只不过是认真地捱日子。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这段庄子《逍遥游》的文字读过太多次,却并未太在意,也就没怎么品出它
统编版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目标其一是:学习分析推理的基本方法,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质疑问难,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学习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做课后第五题“恐龙灭绝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课文为我们提供了两种假说,其实还有多种相关的假说。课外搜集整理资料,写一篇小短文阐述你的认识,并相互交流。”大多数同学只是写了自认为是什么原因,无推理过程。一方面是因为这些问题早已被人论证过,学生缺少探究的
【编者按】本期选取的微型小说,写的都是人性。每个故事中的人物,无论有名字还是没有名字,都是个别代表整体,一个人的故事就是整个人类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看到复杂的内心,看到布满云雾的人性,既让人感动,也令人警醒。  卧 铺  刘洪文   在外地实习半年的刘凤放假了,因为几个高中时的好友要来这边聚一聚,所以刘凤没有马上回家,没想到这一耽搁就是一周多的时间,于是就赶上了春运。  
我不能动弹,也难以喘息。每次尝试都无法挣脱,它逐渐收缩,像一只恶犬,想要把我的肉和骨撕碎,它的尖牙闪着光泽,又透着鲜红……  我痛彻心扉,却又无力摆脱。这一切的痛苦,都源于我一再的“贪婪”。  那时,我照旧在街上,机灵地穿行于人群间,但他们拿我没办法。我又找到一个垃圾箱,但里面又只是装满着失望。肚子在抗议,鼻子又传来消息,那是肥美的香油和甜美的酱料对我的呼唤。跟随香味仙子的指引,我来到一户人家。铁
中央的话语就是官话,也就是国语。官话之所以叫官话,是因为只有在官员当中,这种民族共同语才推行得开。这也不奇怪。想那时一般民众守着祖上传下来的那一亩三分地过日子,谁也不轻易往外跑,没什么对外交流的需要。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會说土话,就足以打招呼、走亲戚,拿鸡蛋换油盐酱醋的了。要想让这些普通老百姓都学会“普通话”,不比让黄河水变清容易多少,也没这个必要。有此必要的,是那些必须得在外边跑来跑去的人。这些
午后,微风和煦,秋阳在前方铺了一条大道。我享受着微风的温柔,带着愉悦的心情出发去图书馆了。  到了图书馆,人挺多的,但没任何噪响,宁静的空气和浓郁的书香夹杂在一起,别有一番美好。我寻了个靠窗的座位坐下,打开书,津津有味地阅读起来。  接着,有两个人同时进来了,坐在我对面。我抬头好奇地打量了一下,是两个青年。我接着看我的书了。正当看得入神,突然,一只脚狠狠地踢在我腿上,一阵钻心的痛。  沉醉在书中精
我们知道,《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那么,《桃花源诗》是怎样的呢?  晚年的陶渊明,已经看透了黑暗的政治和污浊的社会现实,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诗》就是在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中写道: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