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S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072-02
一、实施效果
六年来,扶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先后在太白、城关、召公、杏林四乡镇建立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13个,百亩核心攻关田20个,高产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在太白乡建立的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方,经农业部专家组实产验收,平均亩产526.7公斤,首次实现了全省万亩小麦过千斤的实产记录;2009年-2012年小麦高产万亩示范方平均产量连年攀升, 2012年万亩方平均亩产达到561.5公斤,较全县平均亩产增加172.5公斤,较2008年万亩方亩增产34.8公斤。大旱之年的2013年万亩方平均亩产达到517.5公斤 ,超过高产创建目标任务。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我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全县粮食生产的九连丰,2010年、2012年分别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示范县。
二、多措并举 确保高产创建项目高质量运作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为确保粮食高产创建工作顺利实施,县上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农业局、财政局、水利局等部门主要领导以及实施区乡镇长为成员,主要负责高产创建的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工作,实施乡镇一把手为该乡镇粮食高产创建行政负责人,负责项目各生产环节的技术措施落实。
2.营造实施氛围,增强项目实施效果
为了营造项目实施氛围,增强项目实施效果,大力开展宣传培训。一是在小麦生长关键环节、防灾减灾关键时机聘请省小麦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张保军、张睿深入田间地头现场分析、现场商榷指导预案,解决示范户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召开专题会议;三是悬挂横幅标语,在示范区醒目位置悬挂粮食高产创建及病虫防治宣传标语、测土配方施肥公示栏等;四是树立标志牌,向社会公示宣传高产创建的主推技术、产量目标,接受社会监督;五是媒体报道,利用电视台、农技网站等跟踪报道高产创建工作动态、管理措施和实施情况;六是现场观摩,在小麦播种、化除、病虫防治等环节,组织示范区干部群众(社员)现场观摩,使高产创建成为群众观摩的样板田、技术成果的展示田、领导的指挥田;七是编印技术资料,先后编印《扶风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手册》、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明白卡、小麦四改技术挂图;八是技术培训,在关键农事季节,技术人员分片包干,巡回示范村、组(合作社),开展技术培训及技术指导。
3.落实补贴政策,确保高产措施到位。
一是良种补贴,在享受良种统供补贴的基础上,万亩区每公斤种子再补贴1元,百亩核心攻关田种子全部实行免费供应;二是机械作业补贴,重点方田在秸秆还田、旋耕整地、机械播种等环节实行补贴,亩均补贴30元;三是配方肥补贴,对集中连片的重点方田补贴供应宝丰牌专用肥,核心示范方免费供应生物有机肥、宝丰牌专用肥和拔节肥,四是病虫草防控补贴,在化学除草、吸浆虫防治和穗期“一喷三防”等环节免费提供防治药剂、防治器械,对万亩示范方两个合作社6000亩专业化防治区域,亩补贴机防队作业费10元;五是灌溉和防冻药剂补贴,对重点示范方田亩补贴冬灌水费30-40元,免费供应防冻剂,各项补贴政策落实,确保了关键技术措施及时到位。
4.实行项目捆绑,提升生产能力。
针对项目实施区渠系年久失修,灌溉周期长,田间道路不畅,机械作业不便的实际,我们把粮食高产创建与新增粮食产能、田间渠系配套项目等实行资金捆绑,争取水利专项资金及农田生产道路建设资金,修筑铺设沙石田间生产道路,完成高产创建区渠系改造,铺设地下管网,增打深机井,建设高标准的高产创建示范方田,改善方内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5.发展合作组织,探索创新模式
在高产创建示范区,我们围绕高产创建和订单小麦生产,先后协助组建了三良、良友、召丰、伟超、广起5个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县农技中心免费向召丰、三良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提供精选机、播种机、机动喷雾器等农业生产资料50多台(件),扶持合作社向社员开展阶段性服务。在化除、一喷三防等病虫草害防治关键时期,三良、召丰粮食生产合作社积极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多次受到了省市病虫防治督导团的高度赞誉。同时三良、召丰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把高产创建与订单生产有机结合,与种子企业、粮食加工企业签订订单收购合同,实现了合作社、社员、企业多赢,受到了省农业厅的表彰奖励。
三、落实高产集成配套技术 实现创建目标任务
1.选择适宜的实施区
良好的地力基础和外部环境是创高产的前提条件。高产创建示范方必须选择在地力基础好,灌溉条件优越,在选择实施区域时严把关,使我们六年来高产创建实施顺利,产量稳中有升。
2.选用高产优质良种
良种是实现高产的内因,是小麦创高产的核心。每年夏收后,县上组织专家技术人员认真按照小麦品种对比试验、品种擂台展示示范、大田不同小麦品种综合表现等开展座谈研讨,筛选高产优质小麦品种。品种由供种企业统一供应,实行一方一种,集中连片,规模种植,示范方统供率达100%。六年来,我们在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方推广了一批增产潜力大、稳产高产、综合性状好、抗性强的新优小麦良种小偃22、西农979、武农986等。高产优质良种的选用为小麦夺得高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实施秸秆还田和配方施肥
每年秋播前,在示范方大力推广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技术,增加有机物质返还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目前示范方年秸秆还田面积达到65%左右。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每年秋播前组织技术人员对示范方田划分单元,采集土样,分析化验,根据基础肥力和目标产量,按照稳氮增磷施钾补微的施肥原则,制定配肥方案,方点补贴供应配方BB肥;小麦拔节至孕穗期大力推广氮肥后移技术,指导农户按配方全面平衡科学施肥。秸秆粉碎还田和全面平衡施肥技术普及,改善了土壤的基础肥力,为高产创建奠定了基础。 4.推广适时适量偏晚播种
目前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播种偏早,小麦播种至越冬有效低温高,造成冬前旺苗,冬季易发生冻害。我们在总结近几年生产实际和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在示范方点倡导适期偏晚半精量播种技术,我县中塬灌区弱冬性品种播期调整推迟在10月7-12日,比传统播期晚播3-5天,提高了壮苗安全越冬系数,降低了稠旺苗比例。据调查,方点近两年未出现稠旺麦田,大田稠旺麦田比例明显下降,一类壮苗比例提高了5.8%。播量由原来的5-7.5公斤/亩调整为现在的7.5-10公斤/亩。小麦播种时土壤墒情及整地质量差、秸秆还田田块、冬春灌溉措施不能落实到位的播量取上限,反之播量取下限,保证基本苗不低于15 万,确保主茎、大蘖成穗。
5.开展冬春灌溉
水分是小麦植株体内营养物质合成和输送的主要因素,水分的亏缺与否,直接影响小麦产量的提升。小麦要获得高产,一生需灌3-5次水最为理想,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往往由于灌溉设施不配套,水价过高,劳力缺乏等因素制约很难实现,生产中一般只灌1-2次水,即冬灌和春灌。冬灌可以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踏实土壤,防止冻害死苗,保证麦苗安全越冬。因此,在指导方点灌水上,我们提倡冬灌适时偏早,春灌宜迟不宜早的原则,确保冬春灌水有效利用率。
6.加强病虫草害的防治
近年来,受气候、生态、种植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小麦病虫草害呈逐年加重发展的态势。在防治上一是采取农业综合措施。二是抓好病虫监测预警,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三是适时开展化学防治。播种时要采用杀虫、杀菌剂开展土壤处理和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病菌入侵。
四、高产创建工作的探讨和启示
1.争取领导重视 增加行政推动力度
成立主管县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高产创建领导小组,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促进相关部门的紧密协作,形成创建合力。为高产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确保行政推动的力度和效果,确保万亩示范片的规模和质量。
2.制定科学方案 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
按照上级部门的总体安排,结合县域生产实际,技术部门要从严选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因地制宜确定技术方案,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严格执行考核评价办法,对专家技术人员实行量化考核,科学管理,保证高产创建工作的落实到位和稳步推进,为县域均衡增产提供制度和技术保障。
3.广泛宣传培训 提高群众科技水平
提高广大群众的栽培技术水平是高产创建的最终目标,为实现这一长远目标,专业技术人员要从多个层面开展宣传、培训。因地制宜地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坚持良种良法相配套,农技农艺相结合,使技术尽量物化、简化、集约化。并将集成技术编写成明白纸等培训材料,广泛宣传推广,提高技术集成应用的效果,确保高产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4.有效整合资源 提供创建保障条件
县上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将高产创建与良种补贴、粮食新增产能、测土配方施肥、专业化统防统治、农村实用技术等农业重大项目紧密结合,扩大规模效应,提高创建效益;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优化团队人才配置,集中农业专业人才资源,增强高产创建科技力量;整合种子、农技、土肥、植保、农机等农业系统内部的技术优势,促进技术的有效集成,为高产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和支撑。
作者简介:杜汶鞠,女,(1971-),本科,扶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农艺师。
一、实施效果
六年来,扶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先后在太白、城关、召公、杏林四乡镇建立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13个,百亩核心攻关田20个,高产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08年在太白乡建立的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方,经农业部专家组实产验收,平均亩产526.7公斤,首次实现了全省万亩小麦过千斤的实产记录;2009年-2012年小麦高产万亩示范方平均产量连年攀升, 2012年万亩方平均亩产达到561.5公斤,较全县平均亩产增加172.5公斤,较2008年万亩方亩增产34.8公斤。大旱之年的2013年万亩方平均亩产达到517.5公斤 ,超过高产创建目标任务。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我县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全县粮食生产的九连丰,2010年、2012年分别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示范县。
二、多措并举 确保高产创建项目高质量运作
1.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为确保粮食高产创建工作顺利实施,县上成立了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农业局、财政局、水利局等部门主要领导以及实施区乡镇长为成员,主要负责高产创建的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工作,实施乡镇一把手为该乡镇粮食高产创建行政负责人,负责项目各生产环节的技术措施落实。
2.营造实施氛围,增强项目实施效果
为了营造项目实施氛围,增强项目实施效果,大力开展宣传培训。一是在小麦生长关键环节、防灾减灾关键时机聘请省小麦专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张保军、张睿深入田间地头现场分析、现场商榷指导预案,解决示范户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召开专题会议;三是悬挂横幅标语,在示范区醒目位置悬挂粮食高产创建及病虫防治宣传标语、测土配方施肥公示栏等;四是树立标志牌,向社会公示宣传高产创建的主推技术、产量目标,接受社会监督;五是媒体报道,利用电视台、农技网站等跟踪报道高产创建工作动态、管理措施和实施情况;六是现场观摩,在小麦播种、化除、病虫防治等环节,组织示范区干部群众(社员)现场观摩,使高产创建成为群众观摩的样板田、技术成果的展示田、领导的指挥田;七是编印技术资料,先后编印《扶风县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手册》、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明白卡、小麦四改技术挂图;八是技术培训,在关键农事季节,技术人员分片包干,巡回示范村、组(合作社),开展技术培训及技术指导。
3.落实补贴政策,确保高产措施到位。
一是良种补贴,在享受良种统供补贴的基础上,万亩区每公斤种子再补贴1元,百亩核心攻关田种子全部实行免费供应;二是机械作业补贴,重点方田在秸秆还田、旋耕整地、机械播种等环节实行补贴,亩均补贴30元;三是配方肥补贴,对集中连片的重点方田补贴供应宝丰牌专用肥,核心示范方免费供应生物有机肥、宝丰牌专用肥和拔节肥,四是病虫草防控补贴,在化学除草、吸浆虫防治和穗期“一喷三防”等环节免费提供防治药剂、防治器械,对万亩示范方两个合作社6000亩专业化防治区域,亩补贴机防队作业费10元;五是灌溉和防冻药剂补贴,对重点示范方田亩补贴冬灌水费30-40元,免费供应防冻剂,各项补贴政策落实,确保了关键技术措施及时到位。
4.实行项目捆绑,提升生产能力。
针对项目实施区渠系年久失修,灌溉周期长,田间道路不畅,机械作业不便的实际,我们把粮食高产创建与新增粮食产能、田间渠系配套项目等实行资金捆绑,争取水利专项资金及农田生产道路建设资金,修筑铺设沙石田间生产道路,完成高产创建区渠系改造,铺设地下管网,增打深机井,建设高标准的高产创建示范方田,改善方内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5.发展合作组织,探索创新模式
在高产创建示范区,我们围绕高产创建和订单小麦生产,先后协助组建了三良、良友、召丰、伟超、广起5个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县农技中心免费向召丰、三良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提供精选机、播种机、机动喷雾器等农业生产资料50多台(件),扶持合作社向社员开展阶段性服务。在化除、一喷三防等病虫草害防治关键时期,三良、召丰粮食生产合作社积极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多次受到了省市病虫防治督导团的高度赞誉。同时三良、召丰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把高产创建与订单生产有机结合,与种子企业、粮食加工企业签订订单收购合同,实现了合作社、社员、企业多赢,受到了省农业厅的表彰奖励。
三、落实高产集成配套技术 实现创建目标任务
1.选择适宜的实施区
良好的地力基础和外部环境是创高产的前提条件。高产创建示范方必须选择在地力基础好,灌溉条件优越,在选择实施区域时严把关,使我们六年来高产创建实施顺利,产量稳中有升。
2.选用高产优质良种
良种是实现高产的内因,是小麦创高产的核心。每年夏收后,县上组织专家技术人员认真按照小麦品种对比试验、品种擂台展示示范、大田不同小麦品种综合表现等开展座谈研讨,筛选高产优质小麦品种。品种由供种企业统一供应,实行一方一种,集中连片,规模种植,示范方统供率达100%。六年来,我们在小麦高产创建示范方推广了一批增产潜力大、稳产高产、综合性状好、抗性强的新优小麦良种小偃22、西农979、武农986等。高产优质良种的选用为小麦夺得高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实施秸秆还田和配方施肥
每年秋播前,在示范方大力推广秸秆机械粉碎还田技术,增加有机物质返还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目前示范方年秸秆还田面积达到65%左右。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每年秋播前组织技术人员对示范方田划分单元,采集土样,分析化验,根据基础肥力和目标产量,按照稳氮增磷施钾补微的施肥原则,制定配肥方案,方点补贴供应配方BB肥;小麦拔节至孕穗期大力推广氮肥后移技术,指导农户按配方全面平衡科学施肥。秸秆粉碎还田和全面平衡施肥技术普及,改善了土壤的基础肥力,为高产创建奠定了基础。 4.推广适时适量偏晚播种
目前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播种偏早,小麦播种至越冬有效低温高,造成冬前旺苗,冬季易发生冻害。我们在总结近几年生产实际和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在示范方点倡导适期偏晚半精量播种技术,我县中塬灌区弱冬性品种播期调整推迟在10月7-12日,比传统播期晚播3-5天,提高了壮苗安全越冬系数,降低了稠旺苗比例。据调查,方点近两年未出现稠旺麦田,大田稠旺麦田比例明显下降,一类壮苗比例提高了5.8%。播量由原来的5-7.5公斤/亩调整为现在的7.5-10公斤/亩。小麦播种时土壤墒情及整地质量差、秸秆还田田块、冬春灌溉措施不能落实到位的播量取上限,反之播量取下限,保证基本苗不低于15 万,确保主茎、大蘖成穗。
5.开展冬春灌溉
水分是小麦植株体内营养物质合成和输送的主要因素,水分的亏缺与否,直接影响小麦产量的提升。小麦要获得高产,一生需灌3-5次水最为理想,但是在生产实践中,往往由于灌溉设施不配套,水价过高,劳力缺乏等因素制约很难实现,生产中一般只灌1-2次水,即冬灌和春灌。冬灌可以缓和地温的剧烈变化,踏实土壤,防止冻害死苗,保证麦苗安全越冬。因此,在指导方点灌水上,我们提倡冬灌适时偏早,春灌宜迟不宜早的原则,确保冬春灌水有效利用率。
6.加强病虫草害的防治
近年来,受气候、生态、种植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小麦病虫草害呈逐年加重发展的态势。在防治上一是采取农业综合措施。二是抓好病虫监测预警,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三是适时开展化学防治。播种时要采用杀虫、杀菌剂开展土壤处理和药剂拌种,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病菌入侵。
四、高产创建工作的探讨和启示
1.争取领导重视 增加行政推动力度
成立主管县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高产创建领导小组,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促进相关部门的紧密协作,形成创建合力。为高产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确保行政推动的力度和效果,确保万亩示范片的规模和质量。
2.制定科学方案 实现大面积均衡增产
按照上级部门的总体安排,结合县域生产实际,技术部门要从严选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因地制宜确定技术方案,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严格执行考核评价办法,对专家技术人员实行量化考核,科学管理,保证高产创建工作的落实到位和稳步推进,为县域均衡增产提供制度和技术保障。
3.广泛宣传培训 提高群众科技水平
提高广大群众的栽培技术水平是高产创建的最终目标,为实现这一长远目标,专业技术人员要从多个层面开展宣传、培训。因地制宜地集成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坚持良种良法相配套,农技农艺相结合,使技术尽量物化、简化、集约化。并将集成技术编写成明白纸等培训材料,广泛宣传推广,提高技术集成应用的效果,确保高产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提高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4.有效整合资源 提供创建保障条件
县上要统一规划、统一布局,将高产创建与良种补贴、粮食新增产能、测土配方施肥、专业化统防统治、农村实用技术等农业重大项目紧密结合,扩大规模效应,提高创建效益;成立专家技术指导组,优化团队人才配置,集中农业专业人才资源,增强高产创建科技力量;整合种子、农技、土肥、植保、农机等农业系统内部的技术优势,促进技术的有效集成,为高产创建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和支撑。
作者简介:杜汶鞠,女,(1971-),本科,扶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农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