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该项目设计依据设计定位,对连云区经济开发区的功能属性、环境特征和景观资源进行分析,采用现代式与自然式的多重性手法,将园区的历史文脉、地域风貌及现代性、工业性、绿色环保性等多项内容融入设计理念及构思过程之中,表达“自然,人工,自然”的发展过程。设计在分析过程中紧紧抓住以上的核心要点,分层次、分对象确定设计要求,制定设计原则,表现现代经济开发区景观的场所性,深入体会“多元、现代、动感、绿色”,特别是可持续性的城市节能环保生态的景观特色。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景观;景观设计;现代工业场所性和生态性;
一、项目SWOT戰略分析
1.背景分析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经济技术区是一种国际化的景观,人们往往忽视园区场所精神的显现以及可持续发展,更多地注意如何效仿美国硅谷发展高新技术园区[1]。正如现代科学和哲学的危机产生现象学,现代环境的危机则直接引发了建筑现象学。今天,西方世界面临着矛盾的局面。虽然拥有先进的技术,但却常常发现自己与大地和人类本身相分离[2]。而实际上,知识经济时代比其它任何一个时代都更需要尊重人性化的场所、乡土文化和环境的多样性,因而更需要设计的场所性和生态性。本文从连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的区位的各类特征出发,在和谐与发展的目标指导下,探讨功能布局和景观规划,使设计具有生态规划模式和功能综合体的特点,达到一个更符合时代要求、人性需要、绿色节能的优美、高效、舒适、健康、和谐的经济技术园区,一个生活、生产和娱乐的地域综合体。[3]
图1 景观结构分析意向图 图2. 经七路沿河景观带平面设计图
2.项目设计定位
连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集工业生产、仓储物流、商贸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业园区,其园区环境面貌特征应该是:简洁、明朗、现代、生机勃勃,具有与其他城区不同的工业、科技美学特征,同时又能体现它所在地域的地理、人文环境特色。
从以上定位出发,设计将园区景观立意归纳为“一个主题,二个重点区段,三类景观要素,四个展开方面。通过乡土动、植物品种,现代工业构件,高科技产品等景观要素,将“和谐发展”主题将沿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工业与生态的和谐发展,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景观造型与功能的和谐共存。
二.项目设计原则
1.保护生态环境原则
自然条件是园区的最大优势,所以在规划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现有的自然环境,尽量维持原有地形,保护现有植被。充分利用水系作为生态廊道,将各个自然斑块联系起来。
2.体现当地文脉原则
在一个新兴的工业园区内维持当地的文脉,可以让园区内的人们产生地域认同感,甚至促进土地和房屋的租售。
3.体现绿色节能原则
利用连云港最有价值的自然资源风、阳光,做好能源的可再生,做好园区环境亮化示范工程,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体现和谐发展原则
创造工业、服务与生态、文化和谐一体的综合园区。
三.项目设计构思
依据设计定位,对园区景观进行了整体改造设计,景观规划设计,采用现代式与自然式的多重性手法,将对历史文脉、地域风貌及现代性、工业性、绿色环保性等多项内容融入设计理念及构思过程之中,表达自然-----人工-----自然的发展过程。
设计系统地进行了场地分析,包括自然系统如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动物的分析;人类感知过程,如视觉感知和风水认知的分析;和地域文化过程的分析[1]。这些分析是场地设计的适宜性和景观整体设计的依据。在分析过程中紧紧抓住以下的核心要点,深入体会“多元、现代、动感、绿色”的城市特色。
四.项目设计内容
1.经济园区广场片区
广场片区是最集中,物流、车流最大的区域,其景观环境应体现开发区未来发展方向和精神面貌,因此,“科技与创新”是广场的重要表达方式。依据地形,我们把广场设计成一个绿色的、趣味盎然的太阳系。在广场西部设计了一排白色的风光互补太阳能路灯,作为五羊路的对景,沿草地外沿设计了一排风力发电机,成为核电路的对景,同时对原有工业厂房形成遮挡。五羊路与核电路交汇形成的三角地,也是广场区域的一个视觉中心,设计师设计了一个不锈钢的风力发电机阵列,作为该经济园区的标志,阵列后方用仿连云港地质特有的山岩砌筑围墙作为背景,显示连云港独特的地貌特征。
图3 具有连云港独特的地貌场所特征的经济园区的标志
2.经七路沿河景观带
图4经七路沿河景观带效果图 图5. 经七路沿河景观带桥梁立面图
场所性是经济开发区设计的一个极易被忽视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设计师经过对园区的场地特征进行分析,以场地的系统分析为依据,探讨空间布局的适宜性;设计师认为,沿水道景观带设计的重点应是:尽快恢复山涧原有的生态面貌,挖掘、利用原有的生物链,恢复、营造沿涧两岸自然景观;运用人工造景,与周边的厂房、高压电塔等工业构件相呼应,营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工业与生态工发展”的景观意向。
在进行项目详细现场调查后,设计师寻找到的生物链:山涧中的微生物、山螃蟹、鱼虾、青蛙等水生动物;堤上的青苔、地衣、青草、芦苇等植被;两岸的柳树、樱桃树、桃树、梨树、葛藤等植物;树上栖居的麻雀、喜鹊、斑鸠、山鸡等飞禽以及利用其作为工余饭后休息、调节情绪的开发区员工,都是这条傍水生物链中的一个元素。
设计手法:
2.1清洁水源:按照国家对污物排放“谁污染睡付费,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从涧上游老君堂村开始清洁、治理污染;休整堤岸,培育青苔、地衣、青草等植被,恢复水涧两岸的软质护坡;在两岸绿地选择种植各类树种、灌木及草坪,为水中及沿岸的微生物、鱼虾蟹类、植物和飞禽等生命体营造生存的家园;
2.2在涧中人工放养山螃蟹、鱼虾、泥螺等涧中原有生命物种,让他们回归家园。
2.3道路景观设计
道路绿化采用简洁的线条,明快的色调、流畅的风格,树种配置考虑季相配合,经六路采用红枫,新光路采用紫玉兰,滨河路以杨柳为主,开发区四季色彩丰富。
2.4配套技术设计
2.4.1绿色节能设计
园区充分利用连云港优质的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来解决环境亮化、景观照明用电,将大幅度降低广场的日常运行、维护费用。为此我们结合景观设计应用了风光互补太阳能路灯、草坪灯、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喷泉水泵、液晶显示器等高科技产品,并结合造型需要做了特殊设计。
2.4.2植物种类选择
园区选用植物品种以当地乡土树种为主,乔木主要选用大叶女贞、广玉兰、紫玉兰、杜仲、枫香、朴树、榉树、榔榆、乌桕、黄连木、枫杨、桃花、樱花、梨花、杏花、构树,灌木选用海桐球、黄杨球、红花继木等。
2.4.3生态工程设计
根据该涧正在挖淤、砌筑毛石护坡,设计建议采用软质堤岸,可以为众多微生动植物生命体提供家园,形成一涧两岸的生物链。
图6 樱桃涧断面示意图
对园区环境整体提档升级需要将樱桃涧的清理美化和开发区的污水排放、区内绿化用水综合治理。樱桃涧从北云台山奔泻而下,穿过老君堂村,原本是老君堂村人的饮水源,启用自来水后变成了村民的排污沟,流经开发区,工厂的废水又直接排进入,对生态的破坏愈加严重,只有对其进行综合治理才能从根本改变园区面貌。
风、阳光是连云港最有价值的自然资源,计划为开发区争取省、市政府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项目基金做园区环境亮化示范工程,园区景观亮化照明全部利用风和太阳能,既为连云港利用能源带了个好头,又为园区亮化工程的日常运行维护节省了一大笔费用。
五、结语
舒尔茨说场所具有吸收不同内容的能力,它能为人的活动提供一个固定空间。场所不仅仅适合一种特别的用途,其结构也并非固定永恒的,它在一段时期内对特定的群体保持其方向感和认同感,即具有“场所精神”[4]。可以认为,场所精神涉及到人的身心两个方面———定向和认同相对应[5]。尽管现代工业园集中体现高科技新时代的建筑精神,具有明显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特点,但这并不等于它不必具有场所性,生态性和可持续性[2],连云经济开发区景观规划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开发园区,而是一个“生态型绿色园区”, 一个生活、生产和娱乐的地域综合体,一个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产业生态环境,所以连云经济开发区的景观规划设计是一次对体现知识经济时代国际一流经济开发区的特征场所景观的一个挑战课题,如何把握这个项目真正的场所性、生态性、宜人性、文化性和可持续性,这也是设计师对中国地域文化和现代经济开发区设计理念进行表现的一个探讨。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为创新过程而设计-中关村西区规划方案[J].建筑学报2000.10;
[2]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Theories of ModemArchitecture[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9;
[3] 俞孔坚 黄国平等. 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战略与生态规划————广东省南海信息产业园案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01.3;
[4] [挪威]诺伯格一舒尔茨(Norberg—Schuls).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台湾:尚林出版社,1984;
[5] 吴秀娴.现象学和场所精神的解读[J]. 广东建材,2010年第1期.
该项目设计依据设计定位,对连云区经济开发区的功能属性、环境特征和景观资源进行分析,采用现代式与自然式的多重性手法,将园区的历史文脉、地域风貌及现代性、工业性、绿色环保性等多项内容融入设计理念及构思过程之中,表达“自然,人工,自然”的发展过程。设计在分析过程中紧紧抓住以上的核心要点,分层次、分对象确定设计要求,制定设计原则,表现现代经济开发区景观的场所性,深入体会“多元、现代、动感、绿色”,特别是可持续性的城市节能环保生态的景观特色。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景观;景观设计;现代工业场所性和生态性;
一、项目SWOT戰略分析
1.背景分析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经济技术区是一种国际化的景观,人们往往忽视园区场所精神的显现以及可持续发展,更多地注意如何效仿美国硅谷发展高新技术园区[1]。正如现代科学和哲学的危机产生现象学,现代环境的危机则直接引发了建筑现象学。今天,西方世界面临着矛盾的局面。虽然拥有先进的技术,但却常常发现自己与大地和人类本身相分离[2]。而实际上,知识经济时代比其它任何一个时代都更需要尊重人性化的场所、乡土文化和环境的多样性,因而更需要设计的场所性和生态性。本文从连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的区位的各类特征出发,在和谐与发展的目标指导下,探讨功能布局和景观规划,使设计具有生态规划模式和功能综合体的特点,达到一个更符合时代要求、人性需要、绿色节能的优美、高效、舒适、健康、和谐的经济技术园区,一个生活、生产和娱乐的地域综合体。[3]
图1 景观结构分析意向图 图2. 经七路沿河景观带平面设计图
2.项目设计定位
连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集工业生产、仓储物流、商贸为一体的综合性工业园区,其园区环境面貌特征应该是:简洁、明朗、现代、生机勃勃,具有与其他城区不同的工业、科技美学特征,同时又能体现它所在地域的地理、人文环境特色。
从以上定位出发,设计将园区景观立意归纳为“一个主题,二个重点区段,三类景观要素,四个展开方面。通过乡土动、植物品种,现代工业构件,高科技产品等景观要素,将“和谐发展”主题将沿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工业与生态的和谐发展,科技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景观造型与功能的和谐共存。
二.项目设计原则
1.保护生态环境原则
自然条件是园区的最大优势,所以在规划中要特别注意保护现有的自然环境,尽量维持原有地形,保护现有植被。充分利用水系作为生态廊道,将各个自然斑块联系起来。
2.体现当地文脉原则
在一个新兴的工业园区内维持当地的文脉,可以让园区内的人们产生地域认同感,甚至促进土地和房屋的租售。
3.体现绿色节能原则
利用连云港最有价值的自然资源风、阳光,做好能源的可再生,做好园区环境亮化示范工程,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体现和谐发展原则
创造工业、服务与生态、文化和谐一体的综合园区。
三.项目设计构思
依据设计定位,对园区景观进行了整体改造设计,景观规划设计,采用现代式与自然式的多重性手法,将对历史文脉、地域风貌及现代性、工业性、绿色环保性等多项内容融入设计理念及构思过程之中,表达自然-----人工-----自然的发展过程。
设计系统地进行了场地分析,包括自然系统如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动物的分析;人类感知过程,如视觉感知和风水认知的分析;和地域文化过程的分析[1]。这些分析是场地设计的适宜性和景观整体设计的依据。在分析过程中紧紧抓住以下的核心要点,深入体会“多元、现代、动感、绿色”的城市特色。
四.项目设计内容
1.经济园区广场片区
广场片区是最集中,物流、车流最大的区域,其景观环境应体现开发区未来发展方向和精神面貌,因此,“科技与创新”是广场的重要表达方式。依据地形,我们把广场设计成一个绿色的、趣味盎然的太阳系。在广场西部设计了一排白色的风光互补太阳能路灯,作为五羊路的对景,沿草地外沿设计了一排风力发电机,成为核电路的对景,同时对原有工业厂房形成遮挡。五羊路与核电路交汇形成的三角地,也是广场区域的一个视觉中心,设计师设计了一个不锈钢的风力发电机阵列,作为该经济园区的标志,阵列后方用仿连云港地质特有的山岩砌筑围墙作为背景,显示连云港独特的地貌特征。
图3 具有连云港独特的地貌场所特征的经济园区的标志
2.经七路沿河景观带
图4经七路沿河景观带效果图 图5. 经七路沿河景观带桥梁立面图
场所性是经济开发区设计的一个极易被忽视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设计师经过对园区的场地特征进行分析,以场地的系统分析为依据,探讨空间布局的适宜性;设计师认为,沿水道景观带设计的重点应是:尽快恢复山涧原有的生态面貌,挖掘、利用原有的生物链,恢复、营造沿涧两岸自然景观;运用人工造景,与周边的厂房、高压电塔等工业构件相呼应,营造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工业与生态工发展”的景观意向。
在进行项目详细现场调查后,设计师寻找到的生物链:山涧中的微生物、山螃蟹、鱼虾、青蛙等水生动物;堤上的青苔、地衣、青草、芦苇等植被;两岸的柳树、樱桃树、桃树、梨树、葛藤等植物;树上栖居的麻雀、喜鹊、斑鸠、山鸡等飞禽以及利用其作为工余饭后休息、调节情绪的开发区员工,都是这条傍水生物链中的一个元素。
设计手法:
2.1清洁水源:按照国家对污物排放“谁污染睡付费,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从涧上游老君堂村开始清洁、治理污染;休整堤岸,培育青苔、地衣、青草等植被,恢复水涧两岸的软质护坡;在两岸绿地选择种植各类树种、灌木及草坪,为水中及沿岸的微生物、鱼虾蟹类、植物和飞禽等生命体营造生存的家园;
2.2在涧中人工放养山螃蟹、鱼虾、泥螺等涧中原有生命物种,让他们回归家园。
2.3道路景观设计
道路绿化采用简洁的线条,明快的色调、流畅的风格,树种配置考虑季相配合,经六路采用红枫,新光路采用紫玉兰,滨河路以杨柳为主,开发区四季色彩丰富。
2.4配套技术设计
2.4.1绿色节能设计
园区充分利用连云港优质的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来解决环境亮化、景观照明用电,将大幅度降低广场的日常运行、维护费用。为此我们结合景观设计应用了风光互补太阳能路灯、草坪灯、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喷泉水泵、液晶显示器等高科技产品,并结合造型需要做了特殊设计。
2.4.2植物种类选择
园区选用植物品种以当地乡土树种为主,乔木主要选用大叶女贞、广玉兰、紫玉兰、杜仲、枫香、朴树、榉树、榔榆、乌桕、黄连木、枫杨、桃花、樱花、梨花、杏花、构树,灌木选用海桐球、黄杨球、红花继木等。
2.4.3生态工程设计
根据该涧正在挖淤、砌筑毛石护坡,设计建议采用软质堤岸,可以为众多微生动植物生命体提供家园,形成一涧两岸的生物链。
图6 樱桃涧断面示意图
对园区环境整体提档升级需要将樱桃涧的清理美化和开发区的污水排放、区内绿化用水综合治理。樱桃涧从北云台山奔泻而下,穿过老君堂村,原本是老君堂村人的饮水源,启用自来水后变成了村民的排污沟,流经开发区,工厂的废水又直接排进入,对生态的破坏愈加严重,只有对其进行综合治理才能从根本改变园区面貌。
风、阳光是连云港最有价值的自然资源,计划为开发区争取省、市政府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项目基金做园区环境亮化示范工程,园区景观亮化照明全部利用风和太阳能,既为连云港利用能源带了个好头,又为园区亮化工程的日常运行维护节省了一大笔费用。
五、结语
舒尔茨说场所具有吸收不同内容的能力,它能为人的活动提供一个固定空间。场所不仅仅适合一种特别的用途,其结构也并非固定永恒的,它在一段时期内对特定的群体保持其方向感和认同感,即具有“场所精神”[4]。可以认为,场所精神涉及到人的身心两个方面———定向和认同相对应[5]。尽管现代工业园集中体现高科技新时代的建筑精神,具有明显的现代化和国际化特点,但这并不等于它不必具有场所性,生态性和可持续性[2],连云经济开发区景观规划不仅是一个单纯的开发园区,而是一个“生态型绿色园区”, 一个生活、生产和娱乐的地域综合体,一个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产业生态环境,所以连云经济开发区的景观规划设计是一次对体现知识经济时代国际一流经济开发区的特征场所景观的一个挑战课题,如何把握这个项目真正的场所性、生态性、宜人性、文化性和可持续性,这也是设计师对中国地域文化和现代经济开发区设计理念进行表现的一个探讨。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为创新过程而设计-中关村西区规划方案[J].建筑学报2000.10;
[2]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Theories of ModemArchitecture[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9;
[3] 俞孔坚 黄国平等. 高科技园区的发展战略与生态规划————广东省南海信息产业园案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01.3;
[4] [挪威]诺伯格一舒尔茨(Norberg—Schuls).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M].台湾:尚林出版社,1984;
[5] 吴秀娴.现象学和场所精神的解读[J]. 广东建材,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