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甘氨酸转运体-1 (glycine-transporter 1,Gly-T1)抑制剂肌氨酸(sarcosine,Sar)在大鼠切口痛模型中对瑞芬太尼痛觉敏化效应的影响. 方法 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
【机 构】
: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麻醉科,210000南京市第一医院麻醉科;上海瑞金医院麻醉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甘氨酸转运体-1 (glycine-transporter 1,Gly-T1)抑制剂肌氨酸(sarcosine,Sar)在大鼠切口痛模型中对瑞芬太尼痛觉敏化效应的影响. 方法 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36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瑞芬太尼+鞘内生理盐水组(RN组)、瑞芬太尼+鞘内肌氨酸组(RS组)、生理盐水+鞘内生理盐水组(NN组)、生理盐水+鞘内肌氨酸组(NS组),每组9例,按分组分别在切口痛术前给予瑞芬太尼或生理盐水尾静脉泵注,术后第1天给予肌氨酸或生理盐水鞘内注射.实验中采用VonFrey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术前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及术后2、4、12h,第1、3、5、7天的PWMT. 结果 与NN组比较,RN组的PWMT在术后2、4、12h及术后第1天分别为(0.21±0.04)、(0.63±0.21)、(1.33±0.50)、(3.31±1.03)g,显著降低(P<0.01).而RS组在上述时间点与RN组比较,PWMT分别为(2.11±1.17)、(2.89±1.05)、(4.31±1.57)、(7.11±1.76)g,明显增高(P<0.01),且与NN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瑞芬太尼具有致切口痛大鼠的痛觉敏化作用,该作用可被Gly-T1抑制剂——Sar所减轻,故Gly-T1可能参与了切口痛模型大鼠瑞芬太尼痛觉敏化的效应机制.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脓毒症大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时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参与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
随着靶向药物研究的深入发展,靶向治疗在晚期肾癌中的应用更加广泛.本文就晚期肾癌患者的组织学类型、临床特征、药物的毒副反应、生物标记物等,综述靶向药物在晚期肾癌中的
气道平滑肌上存在多种钾通道,它们决定膜的静息电位,超极化细胞膜,复极化动作电位。ATP敏感性钾通道是其中重要的一种钾通道。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KATPCOs)通过降低气道高
目的 调查非心脏手术全麻患者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的可能原因和相关因素,探讨预防术中知晓的策略. 方法 随机选择非心脏手术全麻患者1 0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肾细胞癌是肾脏恶性肿瘤最常见类型.本文就减瘤性肾切除术联合靶向治疗在mRCC中的应用;新辅助靶向治疗在局部进展性肾癌中的应用以及辅助靶向治疗在高危复发转移肾癌中的应用
血红素氧合酶(HO)在应激状态下激活,催化产生的副产品一氧化碳、胆红素、铁参与HO 1的细胞保护作用,可对抗氧自由基、缺氧对机体的损伤,因而在炎症、缺氧导致的呼吸疾病中有
目的 探讨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对改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康复期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康复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则以持续改进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和护理后1、4w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1、4w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持续改进
目的 观察静脉滴注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骨科全麻手术血流动力学及苏醒期的影响,探索合适的Dex静脉滴注的剂量和方法. 方法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择
长期以来,肾癌根治术是否同时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术以及淋巴结清扫的范围一直存在争议.淋巴结清扫术可能的临床意义主要有:①进一步明确患者临床分期;②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