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界别是如何划分的

来源 :文史博览·文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30fj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党派代表、社会贤达参加的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以一个专用词语“界别”作为划分委员身份的标准。界别,是人民政协组织的显著特色之一,它有别于人大代表以地域为依据区分的方式。
  1954年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成立时,有了最初的界别提法,例如“医药卫生界”“教育界”“新闻界”等,而此前都笼统地称为“参加单位”。事实上,从政协工作分析,界别是指政协组织按照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和社会各界等不同类别,分配委员名额,进行委员编组,组织委员活动而设立的组织类型。
  政协成立以来的60多年中,界别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阶层的变化。1954年全国政协设立了具有特定历史印记的“合作社”界别。1978年,合作社界别被取消,增加了体育界别。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增加了中华全国台胞联谊会和港澳同胞界别。
  第七届全国政协原设有32个界别。第八届全国政协增设了“经济界”,又将原来的“港澳同胞界”分为“香港同胞界”和“澳门同胞界”。第九届全国政协个别界别的名称发生了变化,如“香港同胞界”改为“特邀香港人士界”,“澳门同胞界”改为“特邀澳门人士界”,反映出已经和将要变化的香港和澳门的历史地位;农林界改为农业界,一字之差显示了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天地更加广阔。
  活佛是活着的佛吗?
  蒙藏佛教对修行有成就,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转世的人称为“朱毕古”(藏语)或“呼毕勒罕”(蒙语)。
  这个字的意义就是“转世者”或“化身”。“活佛”乃是汉族地区的人对他们的称呼,这可能与明朝皇帝封当时西藏地方掌政的噶举派法王为“西天大善自在佛”和清朝皇帝给达赖的封号也沿用了这一头衔多少有些关系,这种封号和称号在佛教教义上都是说不通的,其实蒙藏佛教中并没有“活佛”这个名词。
  又傣族佛教比丘被称为“佛爷”,这也是汉族人习俗上错叫出来的,他们自己并没有这种称呼。
  “双周座谈会”始于何时
  双周协商座谈会,作为政协民主协商的重要形式之一,每两周举行一次,党内外“内行人”就某一主题讨论交锋,并将记录递交决策者。
  “双周座谈会”始于1950年3月,最初为时事政治座谈会,由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联合发起,参会人士包括:参加政协全国委员会的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所推派的代表及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
  按照规定,座谈会每两周举行一次。与此同时,“双周座谈会”也在其他民主党派内部流行。
  1955年4月15日,政协第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双周座谈会”改为不定期举行,由秘书长根据情况召集。
  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双周座谈会”受到了影响。1957年以后,“双周座谈会”改称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座谈会,人民团体不再派代表参加。
  1959年年底至1960年,民主党派开始采用一种民主的、和风细雨的方式,引导大家自由交谈、讨论,使与会者明辨是非、提高认识;同时,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各项工作提出批评建议,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即所谓“神仙会”。
  1966年7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双周座谈会”中断。至此,“双周座谈会”共举行了114次。
  2013年9月18日,全国政协第六次主席会议审议通过了《双周协商座谈会工作办法(试行)》,为重启全国政协“双周座谈会”做好铺垫。
  2013年10月22日,全国政协第一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全国政协礼堂召开, 始于1950年、终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双周座谈会”重新启幕。
  “双周座谈会”将委员日常活动的积极性重新调动起来,发挥出了常态化的“智库”作用。
其他文献
英国前司法大臣黑尔什姆生前日记披露:1964年4月,英国前首相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1903-1995)曾遭遇过一起预谋绑架事件。他于1963年10月至1964年10月间担任英国首相,鉴于反对党对他执政两年来的政绩不满,他在1964年4月在苏格兰的联盟党会议上宣布解散现政府,并于10月提前举行大选。  道格拉斯·霍姆参加完联盟党会议后,同好朋友普里西利亚·威兹穆尔夫妇一起去他们家聊天。  也是道
山东省教育厅作出决定,从明年秋季新生入学起,全省中小学一律不再编快慢班。今年已分快慢班的年级,有条件的应进行调整;调整有困难的,应当切实加强领导,积极做好工作。  目前,教育战线经过调整、整顿,教育质量有了提高,同学龄学生的文化程度较为整齐。在这种情况下,再分快慢班不利于面向全体学生,不利于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不利于全面貫彻党的教育方针。今后对学习较差的学生,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互帮互
摘要:国家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大数据时代奠定了坚固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小学校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也在发生着变化。对中小学校文书档案的管理也从纸制档案转变成了网络存档,在提高管理质量的同时,方便了中小学校对于往期资料档案的查找与使用,极大程度地促进了中小学校的经济发展。本文将针对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化管理目前所处的困境进行阐述,同时提出在大数据时代下档案信息化所带来的便利,其次探讨在大数据时代
假眼球的配制,早在公元前2500年前,就有人实行了。眼球是用结晶的石头做的,不过那时都是装配在木乃伊上用的。后来用金属或淡色的石头给活人来装配,这是利用假眼球的开始。16世纪时,法国人潘酮对于假眼球的配制,曾有精确的研究,被认为是假眼球制造者的鼻祖。瑞士人高执耳曼于1851年,在纽约市制造过玻璃的眼球。后来德国人奈伦造出了更多精细的玻璃眼球。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海军牙科学校发明了一种最新的方法,
1970年,我从兰州大学经济系毕业,分配到甘肃宁县当了一名中学教师。上了5年大学,就搞了4年“文化大革命”,学业受到严重影响。工作后,大小政治运动不断,“臭教师”的地位叫人另眼相看。期盼外出进修深造,且更换一下工作环境,是我魂牵梦绕的一个梦想。但在“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文革”中,那就是白日做梦。  “文革”终结,机会终于降临在我的头上。1978年上半年,教育部决定,通过考试选拔部分1968-197
在古代,名和字,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所谓的“名”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小名,又称乳名、奶名、幼名或小字。我国从上古时代就开始取小名了,由于小名的称呼多用于家族内部,所以起名时不是太讲究。如周公之子名禽、孔子之子名鲤、春秋时魏公子名虮虱、汉代司马相如名犬子,还有孔子小名丘、王献之小名官奴、陶渊明小名溪狗、谢灵运小名客儿、王安石小名獾郎等。即使是帝王,有的小名起得也十分粗俗。如魏武帝曹操小名阿瞒、北朝魏太武
生活中,人们在评价一个人的道德品行时,有时会用到“正经”或者“不正经”。 “正经”即正当、正统、正派的意思。“不正经”,顾名思义,就是不正统、不正派,属于“旁门左道”。如鲁迅 《且介亭杂文·忆韦素园君》:“素园 ,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青年。”  其实,“正经”一词来源于古代教育制度,具体来说,“正经”指的是儒家经典,以别于诸子百家之书。它是学生的主课,相当于现在的“语数外”。  在我国古代,国家
中国官场,可以缺明主,可以缺贤士,但从来就不缺圈子。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就将中国官场形形色色的圈子分析得非常透彻:各式各样的社会关系也使他们结成小团体。出生于一省一县,视为“乡谊”;一年考中举人或进士,视为“年谊”;同年的举人或进士就像学校里的同班一样,在原则上有彼此关照的义务。他们的考官则不消说是终身的恩师。婚姻关系,包括男女双方的远亲近属,视为“婚谊”。这多种的“谊”是形成文官派系
有人这样评价张云逸(1892-1974):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十位大将中,张云逸是极具传奇色彩的:年龄大,授衔时已63岁;工资级别最高,是唯一拿着元帅级别工资的大将;资历最长,参加过同盟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已是国民革命军的少将参谋长。  张光东,张云逸之子,1946年出生于山东临沂,原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副院长。张光东对父亲的形象是慢慢建立起来的。张云逸去世后,“要筹拍父亲的文献片,我和几十
瓜皮帽,很多人以为它是满族服饰,却不知它是正宗的漢族“土特产”。它的真正发源地是南京,创制于明太祖时期,而且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制定的一种样式。据《中国服饰史》记载,其创制之初,由六片黑色绒、缎合成,呈半球形,顶缀帽珠,称“六合一统帽”,取意四海升平,天下归一。  至于流行,似乎从明代开始就是全国性的,明人陆深《豫章漫钞》云:“今人所戴小帽,以六瓣合缝,下缀以檐如筒,阎宪副闳谓予言,亦太祖所制,若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