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ji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指出:“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变化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初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和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阶段,处于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思想品德的发展上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引导。”而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许多老师深感初中思想政治课难上,现在的学生难教。学生的体会是政治课没有新意,枯燥无味,这极大地影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更难以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智育和德育双重功能。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道:“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达尔文小时候曾是一个平庸的孩子,因为他对大自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成了著名的生物学家;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成功的起点是他对电脑网络的痴迷;杨振宁博士在总结科学家成功之道时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可见,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兴趣是创新的启动器,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兴趣会促使你产生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会吸引你身心愉快地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主动积极地追求、探索、想象和创造。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我们不妨创设情境教学;或者巧设疑问,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兴趣来吸引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就要勤于积累各方面的素材,巧于设计问题、情境,善于驾驭语言技巧,将引人入胜的寓言,幽默的故事,生动活泼的奇闻趣事、漫画、图片等通过电化教学手段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去,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新鲜感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有可能带着愉快、高涨的情绪去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地去探求。要鼓励学生表现与众不同的创见,提倡个性化发展,对学生提出的不合理的问题应采取宽容的态度,这种教学民主的思想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在这方面,教师要善动脑子,肯动脑子,舍得下功夫,做课堂教学改革的有心人,采用有效方法的手段,激发学生兴趣,激活课堂教学,进而改变学生对政治课不感兴趣的状况。学生爱学了,课堂活跃了,师生融洽了,成绩提高了。可见,只要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去启发诱导,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使学生爱学习,促使学生产生创造意识。
  二、 合作学习是自主学习的保证
  合作学习就是侧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帮助,去分析,解决问题,老师在其中给予适当的引导、支持并对个小组成员取的的成绩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这种学习模式不仅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而且使学生之间学会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协同完成任务。初步养成合作的意识,这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所要求的一项重要素质。在初二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我把每个班级的学生固定的分配成四到五个小组,每组五到六名学生,并由小组成员推选出组长,组长负责小组成员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工作分配及纪律维护,并在每次任务完成后对小组各位成员的成绩给以评定(从积极参与程度、与小组成员的配合情况、遵守小组纪律情况、小组长分配任务的完成情况等评定)。小组在课上或课后向老师汇报他们合作研究的成果,老师与其他同学共同对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定。当然,我先要提供给他们一个研究的情景,在相关课上内容的讲解过程中,提供他们了解一个总的研究内容,然后由各组学生共同协商确定他们感兴趣的相关内容,然后课后去调查探究,课上来汇报分享。最后汇总每次成绩并记录到学生的成长纪律手册当中。比如说在讲第一课,社会公共生活中的秩序时,我们涉及到了各种公共生活场所方面的秩序,对于公共生活中秩序的重要性,光靠老师去说怎么怎么重要,显得太苍白,学生也不一定从心里就能真正接受。所以让他们周末分组去调查,亲身去感受和调查,这样得到的结果则更有说服性。课上各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分别确定自己感兴趣的哪方面的公共生活,比如叶榭的公交秩序、叶榭的公厕、超市等。目标确立下来了,接下来就是落实具体要调查和了解的内容,小组成员各自的任务。老师在调查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上给予具体的指导和提示。这样使每位同学都参与到其中,并落实责任,为了不影响小组成绩,每位小组成员也要积极配合小组其他成员工作,否则也会激起其他成员的不满。这样互相督促,配合,形成小组凝聚力,共同完成小组任务。刚开始实施这种学习模式时,很多小组不重视或是不知道采取什么方法实施任务,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任务。在我的严格督促和指导下,他们才开始慢慢适应这种方式了。
  三、探究学习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特征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想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自觉努力去探索、去攀登,向着认知的目标前进的欲望。因此,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思想政治课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创设问题,并把情境创设看成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它关系到学习的主体将以怎样的态度参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创设问题情境的形式可以是一组漫画、一段录像;也可以是一组材料、一个小品,总之只要能很好的为教学服务就能产生好情境。但是,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注意两点:一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材料入手,同时联系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二是尽可能地创设条件,使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
  2、营造安全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会问
  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景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因此,“想问”的基础上还要求“会问”,“会问”才会增长智慧。这就是说,学习过程就是从“有问题”到“没问题”再到“有问题”的求知过程,学习的终点不是“没问题”而是产生“新问题”。因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同时,指导学生自学,阅读教材,自己质疑,对教材中不懂或似懂非懂的概念提出疑问。例如:在讲“历史发展的新阶段”时,学生对老师出示的材料可能有许多不同的问题,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提问,给予充分肯定,并逐一讲解。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会问”(即质疑和提问)是一种发现探究活动,既有利于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又能给学生带来愉快的情绪体验,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口,更有利于知识的理解、融会贯通和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教会学生自己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整合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当然这当中要注意:把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问题化,让学生在探索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开拓思维,增长智慧。
其他文献
在初中校园里,有这样一类学生,他们上课散漫、课间打闹,纪律观念差;作业基本不做,做了也是潦草敷衍,学习成绩差;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他们置若罔闻,自我约束力差;经常上网,行为习惯相当差,等等。这一类学生,我们习惯的称之为“差生”,很多老师对之大摇其头,大有恨铁不成钢的遗憾。差生的道德、心理等方面的缺失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笔者认为,浇树要浇根,育人要育心。对待差生,我们一定要付出
期刊
“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活学。”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见端倪,这对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更强调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现代化工程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现代教育非常重视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开放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二、课堂教学时要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的培养。三、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关键词:开放 创新能力 优化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源。数学教育应该成为学生自主地对社会生活现象的探求活动,实现自我积累和完善
期刊
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每一章都配有主题图和相关内容的导语,这是学生预习和教师导入本章内容的引导性教材。为更充分地发挥其在每一章的教育、教学功能及引导性作用,激发学生求知欲,促使其主动地参与学习。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强化导语教学,有助于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按新的课程理念,数学教学倡导“问题教学法”,在新知识引入时,能否激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调动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创新时代,为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我们必须从幼儿开始培养,由于长期受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在教学中存在着不少压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做法。其一,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往往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幼儿机械地模仿,机械地记忆,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其二,在教学活动中,经常要求幼儿完全照着老师的样子进行各种活动。其三,在教学活动的评价上,教师只喜欢记忆型的幼儿,喜欢上课规规矩矩,下
期刊
摘 要:学生对所读的书籍应当会形成自己的看法,千人千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定期或不定期举办某本书,或某类书的研讨会,研讨会的主角是学生自己,让学生把在读书中所得到的感悟发表出来。  关键词:阅读 创新 兴趣    现今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这一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当代的中国教育界,最时髦的词语,当推“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论,创新教育必须与各门各类学科的教学实践相
期刊
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有两个:一是要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另一个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个性的养成和人格的健康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理解、记忆和速度。阅读,首先要读懂、记得住,其次要读得快。写作能力除了要比较准确的表情达意,书写性灵外,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符合高考要求的作文。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和人格的健康发展与阅读有非常大的关系
期刊
所谓语文创新教学,就是在语文素质教育中,积极吸收创新教育研究的理论成果,以课堂教学为要主渠道,充分挖掘教材潜在的创新价值和学生潜在的创新因素,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简而言之,语文创新教学就是在听说读写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目标指向的学科教学活动。  实施语文创新教学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
期刊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情感体验,有效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和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和作者之间的对话。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在阅读中获取有益的信息,在阅读中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在阅读中平静学生浮躁的心,在阅读中体验学习的快乐,通过阅读支撑起学生的灵魂。  一、阅读让学生
期刊
摘要:滥用“赏识教育”,导致学生纪律越来越散漫,不利于树立教师的尊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科学、有效的惩戒手段是真正为学生前途着想、全面体现学校德育功能的措施。教育的方法因人而异,适当的惩戒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赏识教育 玉不琢不成器 适当的惩戒教育坦诚沟通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投资力度不断加大,校园设施不断更新完善,语音体教室、实验室、多媒体设备在很多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