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效的科学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luewa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今的教育改革中,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势在必行。要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做到这点,则需要教师做到整合课时、创设情境、合理分工,通过这三个方面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好奇心,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性 科学 整合课时
  [中图分类号] G6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3-075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投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在当今的教育改革中,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势在必行。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的科学课堂是科学教学一直关注的话题。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教师需要做到“添时”“地利”“人合”,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添时”——整合课时,合理安排
  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有了更多自我创新的领域,但课堂教学时间却是少之又少,使得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效率低下。构建高效的科学课堂的一个关键点是“添时”。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实现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科学地、合理地分配时间。常规课的教学时间是这样安排的:开课导入5~10分钟;主要内容讲解20~25分钟;总结5~10分钟。
  现在的学生生活条件好了,个个都见多识广,教材中的内容基本是生活中常见到的。既然这样,教师又何必在这些方面浪费时间呢?我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教学情境,将开课导入时间从原来的5~10分钟改为2~3分钟。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就能学到很多课本上的表面知识,我们要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并进一步扩展、深入挖掘教材中更多、更有趣、更有用的知识。因此,我将主要内容的讲解时间改为20~30分钟。我还特意增加了质疑环节,让学生提出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感到疑惑的问题。又因为在主要内容的讲解部分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小结,所以在课堂最后汇总时,就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可将总结时间改为3~5分钟。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创造性作业。例如:在“地球上的水”这一课中,因为水在生活中并不陌生,地球上的各种水资源也是学生熟悉的,并且我在课前也要求学生做了一些关于水资源情况的调查,所以对于这种类型的课程内容,我都会合理地分配上课时间,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地利”——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内驱动力,也是学生形成自主探究意识的主要条件。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是从“疑”开始的。要想让学生掌握好一节课的知识,就要让学生对这节课始终保持兴趣,而对大部分的学生来说,学习兴趣来源于他们大脑里的“自负”。学生的生活节奏快了,见识的东西也多了,对自己略懂一二的东西兴趣浓厚,总爱表现自己。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特点,引领学生进入适当的情境中,让他们一上课就感觉很想听下去,很想参与课堂教学。例如,教学“力在哪里”一课时,当学生看到标题时,第一反应就是:这节课太简单了,这谁还不知道啊!个个表现出一副自以为是的样子。然而当我让他们举例时,没几个学生能说到点子上。顿时,他们都垂头丧气了。这时,我神秘地说:“老师给你们提个醒,看你们能找到‘力’吗?”短短的一句话立马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用迫不及待的眼神看着我,我笑了笑,说:“在我们每周一升国旗的时候,刮起风,红旗随风飘舞,这里的‘力’在哪里呢?”這一句提醒就好像引爆了炸药一样,学生一个个争先恐后地你说一句,我说一句,把一些隐藏在我们身边的“力”都揪了出来,句句都说到了点子上,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师要善于把学生领进一扇探究科学途径的大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究的大路上跑得更快、更远。
  三、“人合”——合理分工、有效评价
  如今,越来越多的活动提倡团队合作。以小组合作形式分工动手、讨论、交流也成为学校教育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它也是新课程标准的主导理念之一。以往的小组合作学习重视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内容。科学探究提倡合作学习,但这里的合作不是指形式上的合作。真正的合作应该是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实现个人的目标,更要帮助同伴实现目标。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是初步讨论。每个组员都要大胆说出自己的推测,不仅要关注自己的推测,更要聆听同伴的意见和建议,关注大家共同的想法。接着,在讨论后的交流过程中,组员们要将集体的意见加以整合,提炼出正确、适当的部分。最后决策出一个多数人倾向的想法。在动手操作及总结汇报的过程中,每个小组长要组织组员分工合作,进行发放实验材料、做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发言、总结、汇报等实验中的具体工作,每个人各尽其责、各司其职。只有当每个组员都发挥自身价值时,才能真正实现小组的学习目标,体现合作的真正价值。例如,在“水和油的加热和冷却”这个操作实验中,每个组员都有自己的一份任务,如摆好试验道具、计时、交换拿温度计、记录实验数据等,大家共同参与,团结合作。最后,小组顺利完成实验,大家都深深地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
  另外,学生还可以进行全班合作。如:对于研究同一物体,教师可拟定几个研究因素,各小组自主选择一个因素去研究。最后,教师把大家的研究成果综合起来,完成同一物体的多项研究任务。这样不仅节省时间,同时还可进行资源共享,使我们的课堂越来越高效。例如,研究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神奇的水”中的溶解现象时,学生猜测到:物体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是否搅拌、水的温度和物体与水接触的面积这三个因素有关。于是我就组织学生分小组自主选择其中一个因素进行实验,实验结束后综合实验结果。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实验记录
  实验名称:物体溶解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器材:烧杯、水、方糖、砂糖、小棒。
  猜测:搅拌、加热水、磨成粉末状。
  方法:不搅拌、冷水、块状; 搅拌、热水、粉末状。
  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优化教学方法外,还要注重评价方式。鼓励的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分析得很好,你真棒”;适当的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发展,如“你回答到了这个问题的精髓部分,要是能再针对具体实施方面拓展一下就更好了”;赞赏的评价可以激励学生自我创新、自我超越,如“你真是一个细心观察的好孩子,一定还能观察出与别人不同地方……”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及时给予多样性的评价。科学、合理的评价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能够促使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而教师是科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教师应做到“添时”“地利”“人合”,努力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构建高效的科学课堂。
  (责编 钟伟芳)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水性包衣体系的制造原理,使用特性及例子,说明其在控释小丸包衣中的可行性,实用性和优越性。
在二胡的发展历史中,有两位优秀的民间艺术家——阿炳与孙文明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资料。阿炳,一曲《二泉映月》为世人所熟知,他是旧社会的盲艺人,民族音乐的先行者。孙文明则
2009年11月11日,由电气时代杂志社主办的以“调整结构转型升级——电气工业应对危机的战略发展思路”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电气工业发展高峰论坛暨第十届中国电气工业100强研
近日,山西省热力行业交流会在山西太原召开,约二百位参会人员来自山西各地市、县供热公司和节能改造相关部门。会议由山西省城镇供热协会主办,艾默生公司和山西字源公司协办。会
分别采用比色法和薄层扫描法测定消炎利胆片中穿心莲内酯类成分的含量 ,认为后者结果准确且重现性好
采用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及差热、热重等测试手段,结合化学分析的结果,研究了三种不同厂家的钼酸铵的形貌及相组成,以便研究钼酸铵作为原料在加热还原制取钼产品过程中的物理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教育理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和人们逐渐增强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关注。对于小提琴演奏者来说,对音准的保障是非常有必要的,小提琴奏出好听的旋律,主要是对音准进行把握。也就是说,音准对于小提琴演奏者来说至关重要。本文将对小提琴演奏音准的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小提琴演奏;音准方法;探析  【中图分类号】J622.1 【文献标识码】A  对于小提琴演奏者来讲,音准问
清开灵注射液是中医复方制剂,具有超效快、安全性大、临床适应范围广等特点,广泛急慢性肝炎、乙肝、上呼吸道感染等治疗,但随着该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不良反应也时有报道。从所
【摘要】民族声乐的表演者其精神气质、地域文化学识、民族风格的把握、审美尺度与价值取向等,可能会不自觉的通过演出表现出来,从而可能对作品的相关价值品格有所影响。民族声乐是对表演者情感的一种表达的艺术,表演者以声乐作品的形式表现情感,所以表演者在演唱时投入情感和把握艺术风格,激发内在感情和外在表情,才能让歌曲的情绪感染听众。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风格;艺术价值;情感  【中图分类号】J6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