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招投标是市场经济公平交易应运而生的一种有组织的交易方式。建设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度,是提高财政性投资项目效益和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防止工程建设中出现腐败问题的有效手段。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公开交易,交易规范运作,运作统一监管”的基本思想,将建设项目、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土地出让等招投标活动归并集中,统一招投标程序和手续,明确招标方式,审定评标方法,形成统一的有形市场。
1.建设工程招投标程序
目前,关于建设工程招投标具体步骤的普遍做法是:
1.1招标申请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1.2工程发包登记。
1.3发布招标信息公告。
1.4受理招标报名。
1.5资格预审。
1.6召开招标预备会(根据招标人需要决定)。
1.7组建评标委员会。
1.8开标、评标活动。
1.9预中标公示、中标通知。
1.10签订承发包合同。
2.招投活动中存在问题
2.1招标代理机构操作不规范
个别招标代理机构在招标过程中弄虚作假或泄露招标标底。评标专家的抽取由招标人( 或招标代理人) 和招标办的人一起抽取, 有些被抽取的评标专家不一定参加, 因此从专家库中抽取两组或三组评标专家。一些投标人通过招标代理机构操纵评标结果, 在招标资格预审、制定招标文件、评标等环节, 以不正当手段使特定投标人中标, 从中谋利。
2.2业主行为不规范
部分建设单位规避招标和投标中弄虚作假的问题严重, 对于必须实行招标或公开招标的工程项目, 采取种种方式违规干预, 弄虚作假, 规避招标。另外, 由于项目审批部门的权限有分工, 区(县)的项目立项审批权在总投资额3000 万元以下, 正好与招标范围的规定相一致。业主为规避招标将大的项目拆分为几个、甚至十几个分批立项, 小项目先报批2980 万, 过后再追加。尽管管理部门在报建时采取了“宽进”的措施, 努力将项目纳入管理, 但业主往往以没有立项批文为借口, 迟迟不纳入管理, 最后既成事实, 任你处罚, 认为查处了总得补办。
2.3投标人违规参与招投标活动
随着建筑市场管理的不断完善, 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技术水平招投标能力的不断提高, 在投标书中的造价、工期和质量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 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却显得格外重要。投标人违规参与招投标活动主要表现在用自己的施工队伍参与围标、陪标, 找高资质的企业挂靠,与建设单位、招标代理机构串标, 操纵招标活动。
2.4评标办法的问题
评标办法中人为因素太多。比如一个技术标由各专家打分, 综合各专家打分后按得分高低排名,如不想要经济标排名第一的投标人中标, 可以把它的技术标的分打得低低的, 反之,想要它中标, 就把它的技术标的分打得高高的, 最后谁得分最高谁中标。 评标办法很多采用基准价来决定谁中标, 但基准价上下浮动所增减的分数是不一样的。这些评标办法使得中标价不是最优价, 现实情况是工程标底普遍高于投标报价, 使投标单位都围绕着怎样得高分做文章, 忽视了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 致使投标单位商务标的得分并不取决于报价的优略, 并且往往业主已将施工单位内定, 而施工单位找几家陪标者来做数字游戏, 使自己得分最高从而中标。
3.招投标管理对策
3.1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的监管
招标代理机构是依法设立的中介组织,具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专业力量,与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没有行政隶属关系。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都由权制定对招标代理机构的管理办法,且相互之间存在互不衔接、互为掣肘的现象,达不到真正对其管理的目的。为此,行政主管部门应统一口径,明确执法主体,强化监管,加大管理力度。另外,招标代理公司要加强自律,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严格把握公开、公平、公正、诚信的原则,强化招标人的公平意识。
3.2完善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
招标文件的编制涉及法律、技术、金融、管理、人事组织等多专业的知识,整个建设项目的投标都是围绕招标文件展开的,招标文件完全体现出是否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也体现出编制质量。高质量的招标文件是包括招投标、工程进度、工程造价控制、工程质量索赔、合同签订及履行等所有环节的基础,很多项目在评标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是因为招标文件的编制出现纰漏。因此在招标文件的编制、评标办法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多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参与:造价工程师、律师、会计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等。
3.3严格把好资格预审关
对投标单位目前资格预审程序已被大大简化,普遍做法是根据资格预审文件对投标单位进行审查,符合性通过。 比起以往的资格预审办法,投标单位的串标难度加大,串标成本增加,有利于招投标市场的净化,但仍有一些投标单位借用高资质企业名义参加投标,给资格预审工作带来扰乱。实际操作中,我们按投标单位提供的书面资料进行判别,对其中的真伪没有很好的鉴定办法,也没有进行实地的考察,使违法乱纪的单位有可乘之机。一些小项目,由外地的大型企业参加投标,应引起警惕,可以查实挂靠后取消其投标资格。因此,各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公布信息,公开施工企业的信誉情况。
3.4评标办法应力求全面反映项目情况
目前大多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技术标合格通过,商务标最高分为预中标单位”的评标方式。技术标和商务标分别按规定密封,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分标准,依次对技术标和商务标进行评审。技术标采用合格通过式,技术标合格通过后,进入商务标评审;技术标不通过的,作无效标处理,不再进入商务标评审。商务标的评审需要一些基准数据,标底可以作为参考造价作为商务标的基准数据参与评标。当然有标底和无标底投标需不同对待。当前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企业诚信度普遍较低,对于恶意报低价格参加投标的单位应引起注意,最低报价中标后容易出现无法完工的“半拉子工程”和“胡子工程”。因此,在评标过程中,专家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以专业的水准判别投标单位的真正实力,为招标人选择合适的投标单位。
结语
由于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大、建设期长,参与的设计、勘查、施工、材料供应等单位较多,且建筑市场不很规范,使招投标工作一直处在较低水平状态。面对这种局面,我们招投标工作人员应立足本职工作,抓住主要薄弱环节和部位,依据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招投标管理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探索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并学习其他专业领域,积累工作经验,尽快让招投标行业真正与国际接轨。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审计局)
招投标是市场经济公平交易应运而生的一种有组织的交易方式。建设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度,是提高财政性投资项目效益和工程质量的重要措施,也是防止工程建设中出现腐败问题的有效手段。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公开交易,交易规范运作,运作统一监管”的基本思想,将建设项目、产权交易、政府采购、土地出让等招投标活动归并集中,统一招投标程序和手续,明确招标方式,审定评标方法,形成统一的有形市场。
1.建设工程招投标程序
目前,关于建设工程招投标具体步骤的普遍做法是:
1.1招标申请行业主管部门备案。
1.2工程发包登记。
1.3发布招标信息公告。
1.4受理招标报名。
1.5资格预审。
1.6召开招标预备会(根据招标人需要决定)。
1.7组建评标委员会。
1.8开标、评标活动。
1.9预中标公示、中标通知。
1.10签订承发包合同。
2.招投活动中存在问题
2.1招标代理机构操作不规范
个别招标代理机构在招标过程中弄虚作假或泄露招标标底。评标专家的抽取由招标人( 或招标代理人) 和招标办的人一起抽取, 有些被抽取的评标专家不一定参加, 因此从专家库中抽取两组或三组评标专家。一些投标人通过招标代理机构操纵评标结果, 在招标资格预审、制定招标文件、评标等环节, 以不正当手段使特定投标人中标, 从中谋利。
2.2业主行为不规范
部分建设单位规避招标和投标中弄虚作假的问题严重, 对于必须实行招标或公开招标的工程项目, 采取种种方式违规干预, 弄虚作假, 规避招标。另外, 由于项目审批部门的权限有分工, 区(县)的项目立项审批权在总投资额3000 万元以下, 正好与招标范围的规定相一致。业主为规避招标将大的项目拆分为几个、甚至十几个分批立项, 小项目先报批2980 万, 过后再追加。尽管管理部门在报建时采取了“宽进”的措施, 努力将项目纳入管理, 但业主往往以没有立项批文为借口, 迟迟不纳入管理, 最后既成事实, 任你处罚, 认为查处了总得补办。
2.3投标人违规参与招投标活动
随着建筑市场管理的不断完善, 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技术水平招投标能力的不断提高, 在投标书中的造价、工期和质量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 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却显得格外重要。投标人违规参与招投标活动主要表现在用自己的施工队伍参与围标、陪标, 找高资质的企业挂靠,与建设单位、招标代理机构串标, 操纵招标活动。
2.4评标办法的问题
评标办法中人为因素太多。比如一个技术标由各专家打分, 综合各专家打分后按得分高低排名,如不想要经济标排名第一的投标人中标, 可以把它的技术标的分打得低低的, 反之,想要它中标, 就把它的技术标的分打得高高的, 最后谁得分最高谁中标。 评标办法很多采用基准价来决定谁中标, 但基准价上下浮动所增减的分数是不一样的。这些评标办法使得中标价不是最优价, 现实情况是工程标底普遍高于投标报价, 使投标单位都围绕着怎样得高分做文章, 忽视了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 致使投标单位商务标的得分并不取决于报价的优略, 并且往往业主已将施工单位内定, 而施工单位找几家陪标者来做数字游戏, 使自己得分最高从而中标。
3.招投标管理对策
3.1加强对招标代理机构的监管
招标代理机构是依法设立的中介组织,具有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的专业力量,与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没有行政隶属关系。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都由权制定对招标代理机构的管理办法,且相互之间存在互不衔接、互为掣肘的现象,达不到真正对其管理的目的。为此,行政主管部门应统一口径,明确执法主体,强化监管,加大管理力度。另外,招标代理公司要加强自律,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严格把握公开、公平、公正、诚信的原则,强化招标人的公平意识。
3.2完善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
招标文件的编制涉及法律、技术、金融、管理、人事组织等多专业的知识,整个建设项目的投标都是围绕招标文件展开的,招标文件完全体现出是否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也体现出编制质量。高质量的招标文件是包括招投标、工程进度、工程造价控制、工程质量索赔、合同签订及履行等所有环节的基础,很多项目在评标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是因为招标文件的编制出现纰漏。因此在招标文件的编制、评标办法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多专业复合型人才的参与:造价工程师、律师、会计师、建造师、监理工程师等。
3.3严格把好资格预审关
对投标单位目前资格预审程序已被大大简化,普遍做法是根据资格预审文件对投标单位进行审查,符合性通过。 比起以往的资格预审办法,投标单位的串标难度加大,串标成本增加,有利于招投标市场的净化,但仍有一些投标单位借用高资质企业名义参加投标,给资格预审工作带来扰乱。实际操作中,我们按投标单位提供的书面资料进行判别,对其中的真伪没有很好的鉴定办法,也没有进行实地的考察,使违法乱纪的单位有可乘之机。一些小项目,由外地的大型企业参加投标,应引起警惕,可以查实挂靠后取消其投标资格。因此,各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公布信息,公开施工企业的信誉情况。
3.4评标办法应力求全面反映项目情况
目前大多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技术标合格通过,商务标最高分为预中标单位”的评标方式。技术标和商务标分别按规定密封,评标委员会按照招标文件规定的评分标准,依次对技术标和商务标进行评审。技术标采用合格通过式,技术标合格通过后,进入商务标评审;技术标不通过的,作无效标处理,不再进入商务标评审。商务标的评审需要一些基准数据,标底可以作为参考造价作为商务标的基准数据参与评标。当然有标底和无标底投标需不同对待。当前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企业诚信度普遍较低,对于恶意报低价格参加投标的单位应引起注意,最低报价中标后容易出现无法完工的“半拉子工程”和“胡子工程”。因此,在评标过程中,专家应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以专业的水准判别投标单位的真正实力,为招标人选择合适的投标单位。
结语
由于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大、建设期长,参与的设计、勘查、施工、材料供应等单位较多,且建筑市场不很规范,使招投标工作一直处在较低水平状态。面对这种局面,我们招投标工作人员应立足本职工作,抓住主要薄弱环节和部位,依据国家有关部门颁发的招投标管理方面的有关法律法规,探索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并学习其他专业领域,积累工作经验,尽快让招投标行业真正与国际接轨。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