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介绍一种难找断端的下泪小管断裂合并鼻泪管阻塞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2007~2010年泪小管断裂合并鼻泪管阻塞患者12例,女2例,男10例,平均年龄41岁,使用记忆合金丝探针,通过自上下泪点向鼻腔留置双引线,然后以引线引导引线型硅管的手术方法实现双路置管,术后平均4月拔管,拔管后随访3~6月.记录手术时间,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拔管后泪道通畅情况.结果 该方法成功实现双路置管及吻合下泪小管,手术时
【机 构】
:
解放军第四七四医院全军眼科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12,解放军第四七四医院全军眼科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12,解放军第四七四医院全军眼科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12,解放军第四七四医院全军眼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介绍一种难找断端的下泪小管断裂合并鼻泪管阻塞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2007~2010年泪小管断裂合并鼻泪管阻塞患者12例,女2例,男10例,平均年龄41岁,使用记忆合金丝探针,通过自上下泪点向鼻腔留置双引线,然后以引线引导引线型硅管的手术方法实现双路置管,术后平均4月拔管,拔管后随访3~6月.记录手术时间,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拔管后泪道通畅情况.结果 该方法成功实现双路置管及吻合下泪小管,手术时间最短40 min,最长1 h 20 min,平均55 min.2例术后1周上泪小点撕裂(未处理),1裂术后5d下泪点撕裂给予局部显微缝合.10例拔管后,溢泪消失,随访期内泪道冲洗通畅,1例通而不畅,溢泪症状缓解,1例冲洗不通伴溢泪.结论 结合特殊器械猪尾探针可以实现难以寻找断端的下泪小管断裂合并鼻泪管阻塞双路快速吻合,不影响外观,而且留管时间长,并发症少,方法简便实用。
其他文献
患者女,46岁.发现左眼球突出3年,视物模糊、复视3个月,无眼红、眼痛、头痛,无恶心、呕吐来我院门诊诊断左眼眶肿瘤(性质待查),于2009年3月16日入院.全身检查未见异常.眼部检查:右眼视力1 0,眼部正常.左眼视力0.4,矫正不应,眼球向前下方突出,突出度28 mm(图1-a、b)右眼球突出度13 mm,左眼球向颞侧及颞上方转动明显受限,外上方眶缘可触及质软肿块,边界清,无压痛;眼底检查:视乳
目的 探讨Grave眼病下睑退缩并睑内翻倒睫的最佳手术方式,并避免术后复发.方法 对确诊Grave眼病下睑退缩并内反倒睫的患者手术治疗.从下睑缘下1.5 mm处作皮肤切口,沿下睑板下缘切断下睑缩肌与睑板肌复合体,充分游离后,在下睑板下缘与复合体间填充一条同种异体巩膜片,然后缝合皮肤创口.结果 治疗初诊患者16例,外院复发患者5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7例,年龄18~60岁,单侧5例,双侧16例.手
目的 观察间断遮盖治疗对弱视患儿双眼视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 对70例经治疗后双眼矫正视力均达0.9以上的弱视患儿行双眼视功能检查.测量同时视、融合范围及远近立体视.根据治疗过程中是否有遮盖史将患儿分为A(遮盖组)、B(不遮组)两组.统计A、B两组同时视、融合和立体视差异.结果 遮盖组中存在同时视的42人(91.3%),集合融合范围正常的2人(4.3%),分开融合范围正常的36人(78.3%),有正
目的 研究一个四代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先天性白内障家系的致病基因.方法 调查研究.采集一个先天性白内障家系中3例患者和1例表型正常者的外周静脉血各5 ml,收集100例正常人外周静脉血各5 ml作为对照,提取所有参与者基因组DNA.选择与先天性白内障发生相关的八个致病基因(CRYAA、CRYAB、CRYBA1、CRYGC、CRYGD、CRYGS、GJA3、GJA8)作为候选基因,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
目的 从力学的角度探讨新型的硅油基Fe3O4磁流体作为玻璃体填充物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力学研究.首先将硅油基Fe3O4磁流体在猪眼玻璃体腔内作为填充物进行了实验,观察了硅油基Fe3O4磁流体在磁场作用下在玻璃体腔内表面的运动特性.其次将硅油基Fe3O4磁流体填充到模拟眼球内,并将模拟眼球悬挂在梯度磁场中,测出该液体的作用力.结果 硅油基Fe3O4磁流体在巩膜壁内可随磁力线方向移动并聚集.测得硅油基
患者男,30岁.左眼不适半月于2004年8月21日就诊于我院眼科门诊.检查:双眼视力均为1.5,双眼睑皮下无淤血、肿胀,结膜无充血,角膜透明,KP(-),房闪(-),前房深度正常,瞳孔等大正圆,直间接对光反应存在,晶状体透明,玻璃体透明,眼压正常.眼底检查:视乳头正常,视网膜未见出血渗出,黄斑中心凹光反射存在.眼位:33cm照影正位,交替遮盖不动,6m检查同33cm.眼球运动检查:左眼上、下、内转
目的 探讨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Ⅱ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取30例(30只眼)Ⅱ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行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和可拆缝线的小梁切除术.术后早期,术眼眼压≥15mmHg和滤过泡扁平,拆除可拆缝线.术后观察眼压、滤过泡、并发症.随访12~48个月.结果 术前平均眼压(26.1±3.2)mmHg,最后一次随访时平均眼压(18.2 4±2.1)mmHg,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1,
目的 观察和分析近视患者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后,角膜形态及全眼像差的变化及日间波动情况,评估其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温州医学院的17例(34只眼)中低度近视患者,平均等效屈光度为-0.75~-4.50 D.采用夜戴型角膜塑形镜矫治双眼近视,分别在配戴角膜塑形镜前、戴镜后一天、一周、一月进行检查,每次检查均在复查日摘镜后0、4、8h三个时间点进行,项目包括裂隙
患者女,18岁.因左眼前黑影飘动伴视物模糊一个月入院.该患者既往全身湿疹18年,过敏性皮炎10年,哮喘病史10余年,对鸡蛋清、黄豆、羊肉、灰尘、螨虫等过敏.其兄患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人院查体:全身皮肤红斑及色素沉着,躯干、四肢皮肤苔藓化,皱褶处明显。
葡萄膜炎是一类常见眼科致盲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涉及感染、自身免疫等多种机制.目前葡萄膜炎的治疗仍主要依靠类固醇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但副反应普遍较大,限制了在临床上的应用.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一些新型生物制剂药物也用于治疗葡萄膜炎;基因治疗、RNA干扰等技术也将逐步用于葡萄膜炎的治疗.文中拟对当前葡萄膜炎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