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三中全会摘录

来源 :地理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s129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22日)
  重大决定: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会议重点: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否定了中共十一大沿袭的“文化大革命”中的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以及“文化大革命”今后还要进行多次等“左倾”错误观点。
  重要意义:拨乱反正,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十二届三中全會(1984年10月20日)
  重大决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方针政策,是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会议重点: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召开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决定。
  重要意义: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
  十三届三中全会(1988年9月26~30日)
  重大决定: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确定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
  会议重点:确定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要求把明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全会同意中央政治局对我国当前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批准中央政治局向这次全会提出的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和政策、措施。
  重要意义:为深化改革扫清道路。
  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1月11~14日)
  重大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会议重点:制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提出包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等政策方向。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
  重要意义:制定市场经济基本框架。
  十五届三中全会(1998年10月12~14日)
  重大决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会议重点:全会提出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
  重要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11~14日)
  重大决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国企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现代产权制度等。
  会议重点: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讨论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和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重要意义: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对现代化建设意义重大。
  十七届三中全会(2008年10月9~12日)
  重大决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农村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会议重点: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回良玉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会议的主要议程是研究推进中国农村改革发展问题。
  重要意义:推进农村改革。
  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11月9~12日)
  重大决定: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会议重点: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关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的意见》。主要包含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五个体制的改革和中国共产党党内建设制度的改革。
  重要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整理摘自光明网、半月谈网
其他文献
国学大师王国维先生曾经将古今成大事者必备条件总结为人生三境:第一境,“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之明志;第二境,“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之坚守;第三境,“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一、时代吁求:转变教育观念的社会动因改革开放30年来,在中国不断以开放姿态走向世界的同时,世界全方位、综合性、复杂化的变革也无时无处不在深深影响着中国,中国和世界的联
文史研究相互参证多借助地理,但若缺少实地查考,也易致误断.陆游、钱谦益谈论杜诗,均存例证.据花蕊夫人<宫词>作实地探究,足以表明作者应属王建妃,不当是孟昶妃.实地查考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