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利用CIRASⅡ光合测定系统对塔河中游不同生境下生长的中龄林天然胡杨林光合生理参数进行测定比较,探究天然胡杨林对不同生境适应和响应机制.结果表明,中生生境条件下的天然胡杨林最大净光合速率(P nmax)极显著高于其他生境下生长的胡杨林,旱生生境下天然胡杨林LSP、LCP和Rd显著低于中生和水淹生境.天然胡杨林除了Tr外,Pn、胞间CO2浓度、Gs和WUE对光强敏感,其中胞间CO2浓度与光强呈显著线性负相关;不同生境下Tr、胞间CO2浓度和Gs之间差异极显著(P0.05),但其大小有差别.中生生境下天然胡杨
【机 构】
:
新疆林科院 造林治沙研究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新疆塔里木河胡杨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CIRASⅡ光合测定系统对塔河中游不同生境下生长的中龄林天然胡杨林光合生理参数进行测定比较,探究天然胡杨林对不同生境适应和响应机制.结果表明,中生生境条件下的天然胡杨林最大净光合速率(P nmax)极显著高于其他生境下生长的胡杨林,旱生生境下天然胡杨林LSP、LCP和Rd显著低于中生和水淹生境.天然胡杨林除了Tr外,Pn、胞间CO2浓度、Gs和WUE对光强敏感,其中胞间CO2浓度与光强呈显著线性负相关;不同生境下Tr、胞间CO2浓度和Gs之间差异极显著(P0.05),但其大小有差别.中生生境下天然胡杨林表现较强的生活力,表现为更高的光合速率(16.71μmol·mol-2·s-1)、水分利用效率(2.40μmol·mmol-1)以及低蒸腾速率(6.33 mmol·m-2·s-1);旱生生境下通过关闭气孔来降低水分散失并使通过气孔进入叶片的CO2减少、引起Ci下降,致使Tr下降(17.18%)大于Pn降幅(7.20%),从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来适应干旱环境;水淹生境下天然胡杨林的大部水用以维持其较高蒸腾,用于合成有机物的水分较少,降低水分利用效率.因此,塔河中游的天然胡杨林在高温、高湿、光照强烈和干旱的生境呈现出不尽相同的生态适应策略.
其他文献
为了分析我国科技工作者发表在国内期刊有关土壤团聚体研究的主要成果,使用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高级检索功能对团聚体/土壤团聚体进行检索,时间跨度设定为1990-2019年,并利用CNKI的计量可视化分析功能对检索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年度发文量来看,我国关于土壤团聚体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1990-2004年为缓慢发展阶段;2005-2019年为快速发展阶段.通过统计研究机构和作者发文量关系显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南京农业大学拥有较强的研究实力.文章引用率显示中国科学院系统的科研单位发表的文章平均引用
赣东北地区的芋头-水稻轮作发展迅速,但较高的有机肥投入和持续的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碳钾的影响程度还不明确,因此,亟需开展芋头-水稻轮作不同年限下土壤团聚体碳钾分配机制方面研究,为芋头-水稻轮作模式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20年在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湖坊镇进行,分别选取芋头-水稻轮作1年、3年、5年、10年的田块,以只种植一季水稻的田块(CK)为对照,测定其土壤肥力、土壤中各团聚体组分及各组分团聚体中有机碳、全钾和速效钾含量,并进一步分析团聚体组分中有机碳与速效钾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芋头-水稻轮作可
探明立式深旋耕作及地膜覆盖对西北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种植党参土壤物理性状和耗水特征的影响,可为半干旱区党参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17年设置立式深旋40 cm覆膜(VTM)、立式深旋40 cm无覆膜(VT)、传统旋耕15 cm覆膜(RTM)和传统旋耕15 cm无覆膜(RT)4个处理,测定党参收获后0~40 cm土壤容重、饱和含水量、毛管含水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和产量等指标,计算各生育阶段耗水量、耗水强度、耗水模系数、党参生长速率和耗水效率等指标,明确立式深旋耕作和覆膜对党参土壤物
为了探索出更有效的基肥施用方式,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条施、环施和拌塘三种基肥施用方式对烤烟农艺性状、干物质和钾素累积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拌塘处理烟株团颗期株高比条施和环施处理分别高14.8%和7.27%,成熟期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和茎围均显著高于条施处理,成熟期干物质累积量分别比环施和条施处理高1.68%和3.14%,烟株钾素累积量比环施和条施处理分别高0.75%和6.65%,烟叶产量产值最高,初烤烟叶总糖、还原糖、钾含量及钾氯比均高于条施和环施处理.综合而言,拌塘施肥
本研究以油葵为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探究玉米秸秆分别与尿素、褐煤基有机肥联施调控碳氮比还田后对土壤肥力及油葵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玉米秸秆(CK)相比,玉米秸秆+尿素(T1)、玉米秸秆+褐煤基有机肥(T2)显著提高了土壤氮、磷、钾含量,其中现蕾期氮含量分别提高了13.3%和5.6%,钾含量均提高了10.0%,T1、T2在现蕾期和收获期的磷含量分别提高了10.5%和12.4%,另外,T1、T2收获期土壤有机碳含量显著提高15.0%和31.0%;土壤微量元素中硼含量显著增加,而显著降低锌、铁含量;重金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陇中沿黄灌区胡麻宽幅匀播条件下的肥料适宜用量.结果表明:氮磷钾配施可使宽幅匀播胡麻显著增产,增产的原因主要是增加胡麻单株分枝数和单株果数,提高单株产量.随着氮、磷、钾施用量分别由75.0 kg·hm-2、37.5 kg·hm-2和22.5 kg·hm-2增加到225.0 kg·hm-2、112.5 kg·hm-2和67.5 kg·hm-2,宽幅匀播胡麻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由35.3%、26.6%和21.4%降低到15.8%、11.1%和9.5%;氮、磷、钾肥料农学效率分别由9.4 k
林分类型间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森林土壤质量和水土保持功能,是土壤质量评价及森林生态功能提升的关键,然而,辽河上游尚缺乏类似研究.本研究选取该区域黑皮油松纯林、落叶松纯林、樟子松纯林、针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等5种典型人工林进行野外样方调查和土壤样品采集.共测定了14个土壤理化性质指标,对不同林分进行差异比较,并综合构建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土壤理化性质差异显著,樟子松林土壤最大蓄水量(36.6%)、毛管持水量(34.3%)和田间持水量(34.3%)均显著高于其他林分类型,土壤物理
为探究不同钝化剂对潮棕壤镉(Cd)污染的原位钝化效应,选择Cd污染潮棕壤作为供试土壤,玉米为模式作物,分别用石灰、海泡石、有机肥、腐植酸和炭基蚕沙作为钝化材料,研究不同钝化剂对土壤pH和有效镉含量、玉米植株(籽粒和茎叶)Cd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钝化剂均显著降低了土壤有效Cd含量,石灰、海泡石、炭基蚕沙、有机肥和腐殖酸使土壤中有效Cd含量分别显著降低26.1%、22.7%、21.6%、18.2%和17.0%;同时显著抑制玉米籽粒对Cd的吸收,有机肥、海泡石、石灰、炭基蚕沙和腐殖酸玉米籽粒中C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PERI)已广泛用于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但以往采用了针对淡水湖泊沉积物的重金属毒性效应因子.本研究基于上地壳、土壤、淡水、维管植物、人体中的元素丰度,参照瑞典学者H?kanson的方法,估算和建议了针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的毒性效应因子.As、Cd、Co、Cr、Cu、Hg、Ni、Pb、Sb、Zn的毒性效应因子分别为15、30、12、10、6、40、7、7、15、1.提出了上述10种重金属土壤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分级体系:PERI<160、160≤PERI<320、320
以青海省祁连圆柏天然林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土壤有机碳(SOC)、全N(TN)、全P(TP)及化学计量比对海拔与土层的响应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以期深入了解青海省祁连圆柏林土壤养分限制状况.结果表明:1)土壤SOC、TN、TP、C:P、N:P随海拔与土层深度增加均呈现减小趋势;不同海拔与土层深度间C:N无明显变化.SOC与TN在不同土层深度与海拔梯度间表现出协同变化特征;TP的空间变异性小.2)土壤理化性质、气候、植被因素对土壤C、N、P化学计量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土壤含水率是主要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