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广播创新一直与互联网新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2011年新浪微博推出全新应用,网友在浏览微博的同时,不用传统收音机在网络上就可以收听自己喜欢的电台,它是传统的广播和新媒体的深度结合,它打破了传统广播媒体地域和终端限制,实现边听边聊的交互传播。微博这种新兴的自媒体平台受到网民推崇,用户数爆发式增长,同时为广播与新媒体进一步融合提供了新的载体,“微电台”应运而生。
【关键词】微电台 广播 创新 互动
一、微电台掀起新一轮广播热
2011年5月10日,新浪微博推出全新应用——微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文艺广播、上海交通广播等13个主流调频电台上线,网友在浏览微博的同时,不用传统收音机在网络上就可以收听自己喜欢的电台,打破地域及终端限制,打破传统广播单向传播,实现听众网友边听边聊的交互传播。
微电台是频率实时在线播出的平台,主要功能是为用户提供边听边聊的微博平台,展示节目官博、主持人微博,向用户推荐优秀节目等。比如在线主持人互动,在节目播出时,当班主持人在节目期间在本频率微电台页面上发的微博会出现在网友留言的上方,有效地避免了主持人微博被网友微博覆盖的情况。“在线DJ微博互动区”上线后,网友能及时阅读主持人的微博,能更便捷地在主持人微博下进行评论、转发,大大提高互动的效率和到达率,有效地增强用户黏性。
微电台创新了传统广播的传播模式,突破地域及终端限制,微博用户可以同步在线收听微电台节目;改变听众被动收听广播的习惯,微博用户可以在收听微电台的同时,与主持人和其他微博用户进行即时的微博互动。你不知道的电台,从微电台里可以发现;你不了解的电台,从微电台里可以慢慢收听;你很喜欢的栏目,从微电台里可以轻松收藏……“总有一种声音来自你家乡,总有一位DJ值得你收藏”。新版微电台还实现了在PC、MAC、iPad、iPhone、Android 等平台上的流畅播放,为网友寻找久违乡音。
全新的使用体验带来了微电台的快速发展。一是传统广播纷纷入驻:上线以来,微电台不断接受大量合作要求,覆盖大批的国内电台。截止2013年2月,微电台覆盖34个地区,已经拥有427家电台,3482 位DJ入驻,5000多档电台栏目,仅仅合肥地区就有8家电台,满足用户更多地域化和个性化的需求①;二是广大网友反应热烈。半年时间,微电台粉丝就超过50万。微电台通过微博平台,介绍电台栏目,推荐明星,让更多的网友喜爱广播,为传统广播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安徽交通广播(FM90.8)的《小瑶乱谈》栏目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小瑶乱谈》是一个以主持人(或嘉宾)就社会热点和时下最受关注的话题为主题的谈话类节目,2004年推出后就成为安徽地区年轻人最喜爱的栏目之一,主持人小瑶虽从未向听众露面,但人气极高。2011年9月微电台首播当晚吸引了众多网友收听,两位主持人与网友互动评论转发上万条次。微电台收听排行榜上,安徽交通广播(FM90.8)凭借《小瑶乱谈》栏目蝉联榜首。随后,《小瑶乱谈》不但成为安徽收听率最高的栏目,更是数月蝉联微电台收听排行榜榜首。
二、微电台的传播优势
微电台是新浪微博专门为广播节目打造的一个互动平台。它集听广播、看广播、聊广播于一体,覆盖面广、用户多元化、互动性强、收听便捷,带来全新的听觉享受。
通过微电台首页左上角的“切换地区”功能,可以快速切换到全国不同地区的电台,如北京、上海、广东、安徽等。各地区又分布着不同的电台频率,如合肥地区就包括安徽交通广播(FM90.8)、安徽音乐广播(FM89.5)、安徽MYFM96.1(FM96.1)、合肥故事广播(FM98.8)等,所以,网友通过微电台能够大范围地收听全国多个地区的广播电台,随时切换喜欢的电台。微电台为每个电台频率设立专门音频界面,如点击“安徽交通广播(FM90.8、)”便能进入该电台的音频界面,即时链接收听,也可以单独弹开网页收听,同样功能齐全。当用户进入界面后,各种操作按钮功能强大:点击“换台”可以帮助用户选择自己喜欢的电台并收听,同时能直接进入该广播电台的新浪官方微博;点击“收藏”可收藏喜欢的广播电台,方便用户以后直接收听;点击“参与互动”按钮,可以随时分享收听心情;还有正在直播的节目名称显示和一周节目单,网友可以通过节目单选择喜爱的节目。
微电台将传统广播的内容特点与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完美嫁接,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优势立现。以2012年“8·20合肥大暴雨之夜”为例。2012年8月20日晚上,安徽交通广播(FM90.8)微电台官方微博第一时间发布:“合肥市气象台8月20号22时发布红色预警信号。未来3小时内我市部分地区降雨量将达到100毫米以上,不少车友和听众打来电话反映,目前很多路段出现严重积水现象。@fm908安徽交通广播 我们将第一时间将您的消息转发出来,fm908记者全员上路,将会在前方给出第一时间的详尽报道。”随后,安徽交通广播(FM90.8)进行特别直播,并不断在微博上发布最新消息,众多网友第一时间通过微电台收听,获得最新资讯。
安徽交通广播微电台官方微博在此次特大暴雨事件中,转发或发布交警、气象、应急办、车友等多方最新消息,使网友迅速了解重度积水路段、汽车行驶受阻、行人求助情况,大家帮助大家温暖人心!突破了地域的界限,同时也打破了传统广播只通过声音传播的弱势,通过微博文字、图片,网友更直接地了解事件进展,并通过转发微博,帮助信息扩散,提醒行人注意安全,防止事故,暴雨考验着的合肥,坚强而又温暖!传递正能量,爱心进行时!这些看似与传统广播媒介相异的收听、使用体验也许会重新定义广播媒介。
三、微电台创新互动、分享体验
边听边聊是微电台最大的特色,多重互动、深度分享是网友热捧微电台的真正原因。新浪微博开通了一个叫做“微电台”的官方微博,加强与各地电台以及微博用户的合作交流,各地电台的官方微博会以发私信和“@微电台”的方式,把最新节目预告以及当地的各种信息通过“微电台”官方微博发布,这样,广播电台既宣传了自己,也给网友提供了一个最及时的信息来源。 入驻微电台的各家电台负责人表示,将把微电台作为以后电台主持人与听众互动的主要阵地,定期安排主持人和粉丝进行直接的交流。以中国之声为例,2011年8月10日,中国之声新浪“微电台”正式上线,网友可以直接听中国之声微电台,在微博上看中国之声,开创性地与编播人员进行互动交流。中国之声上线第一天的数据是在线收听3899人,发博452人,博文互动1383条次,荣登当天“微电台”收听排行榜榜首。②
电台主持人可以通过微博的发布、评论、回复等功能即时与听众交流;听众可以通过评论主持人发布的微博与主持人交流,还可以通过分享收听心情与其他听众互相交流;微电台首页可以为听众记录收听历史,收藏喜欢的电台;听众可以看到微电台收听排行榜,可以关注动态;这些创新都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广播的互动方式、范围和力度。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从“你发短信我读”到“你发微博大家一起在线共享”,再到“边听边互动共享”,通过微电台,广播节目与听众的互动在同一个页面完成,这对广播节目来说是一次质的飞跃。③
互动是新媒体的基本特征,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就是不断突破互动局限性的过程。微电台利用各种互动工具搭建平台,将受众的参与性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满足人们更多的情感体验,个性化交流、互动需要。
四、微电台的提升空间
上线两年时间,微电台几次升级,不断完善,但依然有很大发展空间,因为媒介平台的三大特征“聚合资源、响应需求、创造价值”还没有完全实现。④
微电台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网络不稳定的时候会影响网友即时的收听。某些电台栏目播放的时候,会出现音量太小、不清晰的状况,同样影响了收听的质量。虽然目前微电台拥有260家电台进驻,但大部分都是一些覆盖地区比较广的电台,部分地方电台还没有进行合作。互联网用户的年龄结构趋向年轻化,30岁(不包括30岁)以下的网民数量占了58%,这个群体个性化需求强烈,想象力丰富,重视自己的心理感受。微电台应该注重对用户的培养,专门为年轻人开设新栏目,精心制作针对性强的节目,尤其是发挥互动优势,让年轻受众在收听节目的同时尽情发表对人对事的看法,交流喜悦、激动、痛苦和愤怒等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收获心理的满足感。若能把这个最为活跃的群体吸引住,成为广播节目的固定听众群,将大大促进广播的发展。
微电台虽然拓展了广播原有的疆土,但没有脱离广播单一的色彩,没有形成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独立媒体、独立载体和独立实体,没有实现广播与受众间的互惠互利,当然更谈不上变信息资源为商业营销与盈利能力。⑤微电台首页上的“微电台收听榜”,每天更新收听率最高的十个电台,直接显示听众对电台的喜爱程度,还有网友搜索电台、收藏电台的情况都是重要资源,对这些收听行为的数据积累和分析能够了解听众的兴趣、使用习惯,可以发掘出用户潜在的需求,并进一步开发。
社会化媒体时代已经到来,随之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阅读方式和内容生产方式的变化。对于传统广播而言,新媒体能够延伸传播边界,让广播的声音传得更远、听众更多;变革节目形态,让广播互动性更强,参与度更高;丰富节目内容,让新媒体成为广播的C P(内容提供商)和信息源;提升品牌形象,让电台、让节目、让主持人都成为明星。
多一种终端就多一种生存活力,微电台是一个新的开始,广播媒介的融合发展之路不会止步于此。全媒体时代,将产生更多的创意源和创新可能。通过跨媒体合作,广播充分发挥声音魅力以及通过新媒体获得的融合优势,将有效地拓展广播的传播渠道,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媒体形象,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参考文献
①《微电台官方微博调频上线数据》[EB/OL].(2013-2-24),http://radio.w-
eibo.com/area/anhui
②③中国广播网:《中国之声新浪“微电台”正式上线》、《开启网络视听新纪元》,(2011-8-11)、(2011-11-27),http://
www.cnr.cn/china/qqhygbw/201108/
t20110811_508355653_3.shtml
④谭天:《基于关系视角的媒介平台》,《国际新闻界》,2011(9)
⑤刘同顺、张晓英:《“微”时代的广播突围路径》,《中国记者》,2011(10)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
责编:周蕾
【关键词】微电台 广播 创新 互动
一、微电台掀起新一轮广播热
2011年5月10日,新浪微博推出全新应用——微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文艺广播、上海交通广播等13个主流调频电台上线,网友在浏览微博的同时,不用传统收音机在网络上就可以收听自己喜欢的电台,打破地域及终端限制,打破传统广播单向传播,实现听众网友边听边聊的交互传播。
微电台是频率实时在线播出的平台,主要功能是为用户提供边听边聊的微博平台,展示节目官博、主持人微博,向用户推荐优秀节目等。比如在线主持人互动,在节目播出时,当班主持人在节目期间在本频率微电台页面上发的微博会出现在网友留言的上方,有效地避免了主持人微博被网友微博覆盖的情况。“在线DJ微博互动区”上线后,网友能及时阅读主持人的微博,能更便捷地在主持人微博下进行评论、转发,大大提高互动的效率和到达率,有效地增强用户黏性。
微电台创新了传统广播的传播模式,突破地域及终端限制,微博用户可以同步在线收听微电台节目;改变听众被动收听广播的习惯,微博用户可以在收听微电台的同时,与主持人和其他微博用户进行即时的微博互动。你不知道的电台,从微电台里可以发现;你不了解的电台,从微电台里可以慢慢收听;你很喜欢的栏目,从微电台里可以轻松收藏……“总有一种声音来自你家乡,总有一位DJ值得你收藏”。新版微电台还实现了在PC、MAC、iPad、iPhone、Android 等平台上的流畅播放,为网友寻找久违乡音。
全新的使用体验带来了微电台的快速发展。一是传统广播纷纷入驻:上线以来,微电台不断接受大量合作要求,覆盖大批的国内电台。截止2013年2月,微电台覆盖34个地区,已经拥有427家电台,3482 位DJ入驻,5000多档电台栏目,仅仅合肥地区就有8家电台,满足用户更多地域化和个性化的需求①;二是广大网友反应热烈。半年时间,微电台粉丝就超过50万。微电台通过微博平台,介绍电台栏目,推荐明星,让更多的网友喜爱广播,为传统广播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安徽交通广播(FM90.8)的《小瑶乱谈》栏目就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例子。《小瑶乱谈》是一个以主持人(或嘉宾)就社会热点和时下最受关注的话题为主题的谈话类节目,2004年推出后就成为安徽地区年轻人最喜爱的栏目之一,主持人小瑶虽从未向听众露面,但人气极高。2011年9月微电台首播当晚吸引了众多网友收听,两位主持人与网友互动评论转发上万条次。微电台收听排行榜上,安徽交通广播(FM90.8)凭借《小瑶乱谈》栏目蝉联榜首。随后,《小瑶乱谈》不但成为安徽收听率最高的栏目,更是数月蝉联微电台收听排行榜榜首。
二、微电台的传播优势
微电台是新浪微博专门为广播节目打造的一个互动平台。它集听广播、看广播、聊广播于一体,覆盖面广、用户多元化、互动性强、收听便捷,带来全新的听觉享受。
通过微电台首页左上角的“切换地区”功能,可以快速切换到全国不同地区的电台,如北京、上海、广东、安徽等。各地区又分布着不同的电台频率,如合肥地区就包括安徽交通广播(FM90.8)、安徽音乐广播(FM89.5)、安徽MYFM96.1(FM96.1)、合肥故事广播(FM98.8)等,所以,网友通过微电台能够大范围地收听全国多个地区的广播电台,随时切换喜欢的电台。微电台为每个电台频率设立专门音频界面,如点击“安徽交通广播(FM90.8、)”便能进入该电台的音频界面,即时链接收听,也可以单独弹开网页收听,同样功能齐全。当用户进入界面后,各种操作按钮功能强大:点击“换台”可以帮助用户选择自己喜欢的电台并收听,同时能直接进入该广播电台的新浪官方微博;点击“收藏”可收藏喜欢的广播电台,方便用户以后直接收听;点击“参与互动”按钮,可以随时分享收听心情;还有正在直播的节目名称显示和一周节目单,网友可以通过节目单选择喜爱的节目。
微电台将传统广播的内容特点与新媒体的传播特点完美嫁接,在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优势立现。以2012年“8·20合肥大暴雨之夜”为例。2012年8月20日晚上,安徽交通广播(FM90.8)微电台官方微博第一时间发布:“合肥市气象台8月20号22时发布红色预警信号。未来3小时内我市部分地区降雨量将达到100毫米以上,不少车友和听众打来电话反映,目前很多路段出现严重积水现象。@fm908安徽交通广播 我们将第一时间将您的消息转发出来,fm908记者全员上路,将会在前方给出第一时间的详尽报道。”随后,安徽交通广播(FM90.8)进行特别直播,并不断在微博上发布最新消息,众多网友第一时间通过微电台收听,获得最新资讯。
安徽交通广播微电台官方微博在此次特大暴雨事件中,转发或发布交警、气象、应急办、车友等多方最新消息,使网友迅速了解重度积水路段、汽车行驶受阻、行人求助情况,大家帮助大家温暖人心!突破了地域的界限,同时也打破了传统广播只通过声音传播的弱势,通过微博文字、图片,网友更直接地了解事件进展,并通过转发微博,帮助信息扩散,提醒行人注意安全,防止事故,暴雨考验着的合肥,坚强而又温暖!传递正能量,爱心进行时!这些看似与传统广播媒介相异的收听、使用体验也许会重新定义广播媒介。
三、微电台创新互动、分享体验
边听边聊是微电台最大的特色,多重互动、深度分享是网友热捧微电台的真正原因。新浪微博开通了一个叫做“微电台”的官方微博,加强与各地电台以及微博用户的合作交流,各地电台的官方微博会以发私信和“@微电台”的方式,把最新节目预告以及当地的各种信息通过“微电台”官方微博发布,这样,广播电台既宣传了自己,也给网友提供了一个最及时的信息来源。 入驻微电台的各家电台负责人表示,将把微电台作为以后电台主持人与听众互动的主要阵地,定期安排主持人和粉丝进行直接的交流。以中国之声为例,2011年8月10日,中国之声新浪“微电台”正式上线,网友可以直接听中国之声微电台,在微博上看中国之声,开创性地与编播人员进行互动交流。中国之声上线第一天的数据是在线收听3899人,发博452人,博文互动1383条次,荣登当天“微电台”收听排行榜榜首。②
电台主持人可以通过微博的发布、评论、回复等功能即时与听众交流;听众可以通过评论主持人发布的微博与主持人交流,还可以通过分享收听心情与其他听众互相交流;微电台首页可以为听众记录收听历史,收藏喜欢的电台;听众可以看到微电台收听排行榜,可以关注动态;这些创新都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广播的互动方式、范围和力度。业内分析人士认为,从“你发短信我读”到“你发微博大家一起在线共享”,再到“边听边互动共享”,通过微电台,广播节目与听众的互动在同一个页面完成,这对广播节目来说是一次质的飞跃。③
互动是新媒体的基本特征,广播与新媒体的融合就是不断突破互动局限性的过程。微电台利用各种互动工具搭建平台,将受众的参与性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满足人们更多的情感体验,个性化交流、互动需要。
四、微电台的提升空间
上线两年时间,微电台几次升级,不断完善,但依然有很大发展空间,因为媒介平台的三大特征“聚合资源、响应需求、创造价值”还没有完全实现。④
微电台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网络不稳定的时候会影响网友即时的收听。某些电台栏目播放的时候,会出现音量太小、不清晰的状况,同样影响了收听的质量。虽然目前微电台拥有260家电台进驻,但大部分都是一些覆盖地区比较广的电台,部分地方电台还没有进行合作。互联网用户的年龄结构趋向年轻化,30岁(不包括30岁)以下的网民数量占了58%,这个群体个性化需求强烈,想象力丰富,重视自己的心理感受。微电台应该注重对用户的培养,专门为年轻人开设新栏目,精心制作针对性强的节目,尤其是发挥互动优势,让年轻受众在收听节目的同时尽情发表对人对事的看法,交流喜悦、激动、痛苦和愤怒等丰富多彩的情感体验,收获心理的满足感。若能把这个最为活跃的群体吸引住,成为广播节目的固定听众群,将大大促进广播的发展。
微电台虽然拓展了广播原有的疆土,但没有脱离广播单一的色彩,没有形成具有自我发展能力的独立媒体、独立载体和独立实体,没有实现广播与受众间的互惠互利,当然更谈不上变信息资源为商业营销与盈利能力。⑤微电台首页上的“微电台收听榜”,每天更新收听率最高的十个电台,直接显示听众对电台的喜爱程度,还有网友搜索电台、收藏电台的情况都是重要资源,对这些收听行为的数据积累和分析能够了解听众的兴趣、使用习惯,可以发掘出用户潜在的需求,并进一步开发。
社会化媒体时代已经到来,随之带来了信息传播方式、阅读方式和内容生产方式的变化。对于传统广播而言,新媒体能够延伸传播边界,让广播的声音传得更远、听众更多;变革节目形态,让广播互动性更强,参与度更高;丰富节目内容,让新媒体成为广播的C P(内容提供商)和信息源;提升品牌形象,让电台、让节目、让主持人都成为明星。
多一种终端就多一种生存活力,微电台是一个新的开始,广播媒介的融合发展之路不会止步于此。全媒体时代,将产生更多的创意源和创新可能。通过跨媒体合作,广播充分发挥声音魅力以及通过新媒体获得的融合优势,将有效地拓展广播的传播渠道,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媒体形象,并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参考文献
①《微电台官方微博调频上线数据》[EB/OL].(2013-2-24),http://radio.w-
eibo.com/area/anhui
②③中国广播网:《中国之声新浪“微电台”正式上线》、《开启网络视听新纪元》,(2011-8-11)、(2011-11-27),http://
www.cnr.cn/china/qqhygbw/201108/
t20110811_508355653_3.shtml
④谭天:《基于关系视角的媒介平台》,《国际新闻界》,2011(9)
⑤刘同顺、张晓英:《“微”时代的广播突围路径》,《中国记者》,2011(10)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