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谣言共治的信任断裂与制度因应

来源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cus2316a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艾滋病防治中引入共治模式,意味着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实践已从单一监管转向公私协力互补的善治轨道。在艾滋病共治过程中,关于艾滋病的传播方式、阻隔药物以及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生命期限等方面的谣言屡禁不止。谣言肆虐让公众对政府、社会组织、专家的信任产生断裂,致使在艾滋病共治过程中政府监管、专业防治、公众参与等维度遭遇失灵。信任是整合多元力量、凝聚各方共识、缓和当前冲突的制度纽带。在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专家群体共同治理艾滋病的背景下,应将民主、科学、价值取向纳入共治话语,政府通过改善科层次管理体制机制,构筑专家群体平衡
其他文献
双膦酸盐类药物是抗骨质疏松治疗的一线用药。但药物研究结果与临床实际疗效存在明显差距,此差距源于医生和患者对双膦酸盐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长期性认识不足,对双膦酸盐的不良
目的了解北京社区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相关危险因素和防治现况。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北京两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绝经后女性2990例,在取得书面知情同意
风险社会呼唤行政机关必须进行风险规制。作为行政管理末端环节,行政处罚的功能定位是惩罚与威慑,不能完全满足风险规制和风险预防的需要。在风险社会中,技术风险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