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阳光心态学说创始人吴维库教授说:“告诉我你和谁在一起,我就知道你是谁。”“能走多远,取决于与谁同行。”同在一个办公室,大家的朋友圈却大相径庭。每个人和自己的朋友圈总是互相成就,优化你的朋友圈也就成了职场成长的必修课。这里的朋友圈不仅包括微信朋友圈,更是广义的人脉圈。
“共学”“适道”“可与立”“可与权”是《论语》中求学的四个层次,我们可以借用来作为朋友圈的四个层次。
子曰:“可与共学,不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一起走进师门,就是“共学”了;大家一起学习,目标却未必一致。这时就会发现:并非每个“可与共学”的人都“可与适道”;“适道”而能坚守道、矢志不渝,即“可与立”的人就更少了;能坚守道而又懂得权变,即“可与权”的人则是凤毛麟角。孔子是懂得权变的大师,“从心所欲不逾矩”,即懂得权变不迂腐,把握尺度不逾矩,所以他答应强盗的要求然后背叛盟约,之后却说:“要盟也,神不听。”即在强盗的要挟下做出的承诺没必要履行,这并不违背“言必信,行必果”的原则。
“共学”“适道”“可与立”“可与权”也可以是朋友圈的分层。人们需要每一个层次的朋友,因为知己有限,朋友可以很多。
“可与共学”是朋友圈的基础层。
人在职场,三教九流的朋友都需要。发小、邻居、同学、同事,有缘了,相聚了,这是上天赐给你的朋友,无论是否志同道合,他就在那里。工作中,无论甲方乙方,只求“和而不同”足矣。《文中子?礼乐》中说:“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逝人伤;唯以心相交,淡泊明志,友不失矣。”但人在职场,不可能和每个人都“以心相交,淡泊明志”。社会学认为,一个人的知己是有饱和度的,最多也就三到五人,在基础朋友圈中“以利相交”“以势相交”“以权相交”“以情相交”有什么不好呢?只要做到“不逾矩”就行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你不能要求所有朋友都成为知己。
朋友圈的第二个层次是“可与适道”。
“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所以很多买卖是“一锤子买卖”,朋友也只停留在“可与共学”的层面。还有人说:“只有永恒的价值观,没有永恒的利益。”同样做买卖,谁不愿意和聊得来的人做呢?“可与适道”则沟通的成本降低了,哪怕作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惺惺相惜,正所谓“宁要狼一样的对手,不要猪一样的队友”。李云龙和楚云飞、诸葛亮和司马懿就是这样的朋友。当然,如果在同一个战壕里有“可与适道”的朋友就更好了。
朋友圈的第三层是“可与立”,即坚守“道”的朋友,是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在这个“认识的人越来越多、知心朋友越来越少”的信息社会里,“损者三友”即逢迎谄媚的人、表面柔顺而内心奸诈的人、花言巧语的人并非少数,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将他们放在朋友圈的基础层和第二层即可;而“益者三友”即正直的人、诚信的人、见闻广博的人越多越好,这是最能互相成就的圈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你的气场就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那样的圣人也会赞叹“何陋之有?”
朋友圈的最高层次是“可与权”,就是管鲍之交那样的心灵知己了。
无论管仲做出多少“出格”的事,鲍叔牙都能理解。《管晏列传》中这样记载管仲对鲍叔牙的评价: “我从前穷困时,曾和鲍叔牙合伙做生意,我只顾多分利润,鲍叔牙并不认为我贪婪,因他知道我这样做是因为贫穷;我曾经给鲍叔牙出谋划策,他却更加穷困,鲍叔牙不认为我愚笨,而是归咎于自己时运不到;我曾经三次当官三次都被君主逐出门,鮑叔牙不认为我没有出息,因他知道我没有遇到时机;我曾经打了三次仗三次都败走,鲍叔牙不认为我怯懦,因他知道我是因为老母之故;公子纠失败,我的同事召忽为之而死,我却登上囚车忍受屈辱,鲍叔牙不认为我是无耻之徒,因他知道我不羞于小节,而是有耻于功名还未在天下显赫之故。生养我的是我的父母,真正了解我知我心思的人却是鲍叔牙啊!”
对鲍叔牙的知遇之恩,管仲“恩将仇报”了一把,因为他了解鲍叔牙,更知道如何保护好这个知己。《吕氏春秋》中记载:管仲与齐桓公有一箭之仇,却能在齐桓公时出任齐国的宰相,这正是鲍叔牙鼎力举荐的结果。然而,当管仲重病向齐桓公推荐继任者人选时,并没有拉老朋友一把。他对齐桓公说:“鲍叔牙为人,清白廉正,看待不如自己的人,不屑与之为伍,偶一闻知别人的过失,便终生不忘,这样的人不适合担任宰相职务。”
如同“佛陀拈花,伽叶微笑”,最高层次的朋友圈,可遇不可求,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无友不如己者”在《论语》中出现两次。千百年来,对“无友不如己者”的理解如神仙打架,见仁见智,但随便拎出一条都可以受益无穷。
首先,在“可与共学”的基础层,“无友不如己者”是换位思考,求同存异,做到“君子和而不同”。
无论工作与生活,总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优化基础层朋友圈,“无友不如己者”,才能减少对立面,为前行减轻障碍。酒肉朋友、狐朋狗友、损者三友……都是朋友的一部分。“以利相交”“以势相交”“以权相交”“以情相交”就是分别在利、势、权、情上找到公约数 ,这不是虚情假意,而是佛家说的“和合”“慈悲”“悲悯众生”。觉真法师说:“制度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要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性来解决。”在“可与共学”的基础层,“无友不如己者”何尝不是利用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性”?觉真法师还给出了保护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性的两大法宝:一是懂得保护别人的面子与尊重别人的缺陷;二是不要轻易考验人性。优化基础层的朋友圈,不是提升这个圈子的高度,也不是把层次不高的朋友踢出群,而是“心中有佛,眼里看到的都是佛”。 其次,在“可与适道”的第二层,“无友不如己者”是发现朋友的长处,不求全责备。于是不“因人废言”,也不“因言废人”,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
“自己刀削不了自己把儿”的人比比皆是,“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大有人在,“知易行难,光说不练”的人更是数不胜数,这些人都可以放在朋友圈的第二层,他们是基础层中的能力升级版。优化这个层次的朋友圈,“无友不如己者”主要是学习他们的长处。优化不是简单的拉黑,而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网上一篇文章说:“抛开骗子的道德问题,仔细琢磨琢磨骗子,你会发现一个创业者能成功的所有的秘密都可以在骗子身上找到。”优化“可与适道”层面的朋友圈,就是向骗子学创新,然后在道德和法律层面过滤一遍。特别说明,笔者并不是鼓励大家去做骗子。
再次,在“可与立”的第三层,“无友不如己者”是提高自己,并主动结交比自己优秀的人,朋友之间取长补短,互相成就。
“可与立”层面是朋友圈的精华版,一方面要以“君子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的精神为自己赋能,让自己配得上这个圈子,同时创造机会结交到优秀的人。如买一份保险,比物美价廉更重要的是结交一位优秀的保險规划师,通过业务学到更多保险方面的知识;在证券公司开户,比低交易佣金更重要的是结识一位优秀的客户经理,在他的微信朋友圈中也得到有价值的信息;找一位优秀的律师,不仅仅只因为一笔业务,更不因为合同结束就让律师消失在茫茫人海中……找工作,老板和同事最好是“益者三友”;做业务,客户最好是良师益友。
最后,在“可与权”的最高层次,“无友不如己者”,是充分信任朋友,像管鲍之交一样相信对方。
优化这个层次的朋友圈,就是充分相信朋友,设身处地为朋友着想,让友谊升华。管仲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如果鲍叔牙不是充分相信管仲,就会和普通人一样认为管仲“分财利多自与”是贪婪、“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是愚钝、“三仕三见逐于君”是无能、“三战三走”是怯懦,也就不可能理解管仲“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的雄心壮志,哪里还会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同样无条件相信鲍叔牙,才不惜背负世人的不解阻拦齐桓公让鲍叔牙继任宰相之位,因为他相信鲍叔牙一定知道自己的良苦用心。
对“无友不如己者”,还有很多版本的翻译,不知如果孔子再世会做何感想。“真理向前迈进一步就会成为谬误”,“无友不如己者”同样离不开“子曰”时的语境,孔子的本意也就成了千古迷局。幸运的是,也许孔子并没想太多,却不经意间为后人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无论如何理解,“无友不如己者”都可以作为优化朋友圈之道。
作者 辽宁第一时间广告有限公司 总经理
朋友圈的分层:共学、适道、可与立、可与权
“共学”“适道”“可与立”“可与权”是《论语》中求学的四个层次,我们可以借用来作为朋友圈的四个层次。
子曰:“可与共学,不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一起走进师门,就是“共学”了;大家一起学习,目标却未必一致。这时就会发现:并非每个“可与共学”的人都“可与适道”;“适道”而能坚守道、矢志不渝,即“可与立”的人就更少了;能坚守道而又懂得权变,即“可与权”的人则是凤毛麟角。孔子是懂得权变的大师,“从心所欲不逾矩”,即懂得权变不迂腐,把握尺度不逾矩,所以他答应强盗的要求然后背叛盟约,之后却说:“要盟也,神不听。”即在强盗的要挟下做出的承诺没必要履行,这并不违背“言必信,行必果”的原则。
“共学”“适道”“可与立”“可与权”也可以是朋友圈的分层。人们需要每一个层次的朋友,因为知己有限,朋友可以很多。
“可与共学”是朋友圈的基础层。
人在职场,三教九流的朋友都需要。发小、邻居、同学、同事,有缘了,相聚了,这是上天赐给你的朋友,无论是否志同道合,他就在那里。工作中,无论甲方乙方,只求“和而不同”足矣。《文中子?礼乐》中说:“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逝人伤;唯以心相交,淡泊明志,友不失矣。”但人在职场,不可能和每个人都“以心相交,淡泊明志”。社会学认为,一个人的知己是有饱和度的,最多也就三到五人,在基础朋友圈中“以利相交”“以势相交”“以权相交”“以情相交”有什么不好呢?只要做到“不逾矩”就行了。“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你不能要求所有朋友都成为知己。
朋友圈的第二个层次是“可与适道”。
“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所以很多买卖是“一锤子买卖”,朋友也只停留在“可与共学”的层面。还有人说:“只有永恒的价值观,没有永恒的利益。”同样做买卖,谁不愿意和聊得来的人做呢?“可与适道”则沟通的成本降低了,哪怕作为竞争对手,也可以惺惺相惜,正所谓“宁要狼一样的对手,不要猪一样的队友”。李云龙和楚云飞、诸葛亮和司马懿就是这样的朋友。当然,如果在同一个战壕里有“可与适道”的朋友就更好了。
朋友圈的第三层是“可与立”,即坚守“道”的朋友,是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在这个“认识的人越来越多、知心朋友越来越少”的信息社会里,“损者三友”即逢迎谄媚的人、表面柔顺而内心奸诈的人、花言巧语的人并非少数,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将他们放在朋友圈的基础层和第二层即可;而“益者三友”即正直的人、诚信的人、见闻广博的人越多越好,这是最能互相成就的圈子。“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你的气场就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那样的圣人也会赞叹“何陋之有?”
朋友圈的最高层次是“可与权”,就是管鲍之交那样的心灵知己了。
无论管仲做出多少“出格”的事,鲍叔牙都能理解。《管晏列传》中这样记载管仲对鲍叔牙的评价: “我从前穷困时,曾和鲍叔牙合伙做生意,我只顾多分利润,鲍叔牙并不认为我贪婪,因他知道我这样做是因为贫穷;我曾经给鲍叔牙出谋划策,他却更加穷困,鲍叔牙不认为我愚笨,而是归咎于自己时运不到;我曾经三次当官三次都被君主逐出门,鮑叔牙不认为我没有出息,因他知道我没有遇到时机;我曾经打了三次仗三次都败走,鲍叔牙不认为我怯懦,因他知道我是因为老母之故;公子纠失败,我的同事召忽为之而死,我却登上囚车忍受屈辱,鲍叔牙不认为我是无耻之徒,因他知道我不羞于小节,而是有耻于功名还未在天下显赫之故。生养我的是我的父母,真正了解我知我心思的人却是鲍叔牙啊!”
对鲍叔牙的知遇之恩,管仲“恩将仇报”了一把,因为他了解鲍叔牙,更知道如何保护好这个知己。《吕氏春秋》中记载:管仲与齐桓公有一箭之仇,却能在齐桓公时出任齐国的宰相,这正是鲍叔牙鼎力举荐的结果。然而,当管仲重病向齐桓公推荐继任者人选时,并没有拉老朋友一把。他对齐桓公说:“鲍叔牙为人,清白廉正,看待不如自己的人,不屑与之为伍,偶一闻知别人的过失,便终生不忘,这样的人不适合担任宰相职务。”
如同“佛陀拈花,伽叶微笑”,最高层次的朋友圈,可遇不可求,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优化朋友圈:无友不如己者
“无友不如己者”在《论语》中出现两次。千百年来,对“无友不如己者”的理解如神仙打架,见仁见智,但随便拎出一条都可以受益无穷。
首先,在“可与共学”的基础层,“无友不如己者”是换位思考,求同存异,做到“君子和而不同”。
无论工作与生活,总要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优化基础层朋友圈,“无友不如己者”,才能减少对立面,为前行减轻障碍。酒肉朋友、狐朋狗友、损者三友……都是朋友的一部分。“以利相交”“以势相交”“以权相交”“以情相交”就是分别在利、势、权、情上找到公约数 ,这不是虚情假意,而是佛家说的“和合”“慈悲”“悲悯众生”。觉真法师说:“制度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要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性来解决。”在“可与共学”的基础层,“无友不如己者”何尝不是利用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性”?觉真法师还给出了保护好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微妙性的两大法宝:一是懂得保护别人的面子与尊重别人的缺陷;二是不要轻易考验人性。优化基础层的朋友圈,不是提升这个圈子的高度,也不是把层次不高的朋友踢出群,而是“心中有佛,眼里看到的都是佛”。 其次,在“可与适道”的第二层,“无友不如己者”是发现朋友的长处,不求全责备。于是不“因人废言”,也不“因言废人”,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
“自己刀削不了自己把儿”的人比比皆是,“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大有人在,“知易行难,光说不练”的人更是数不胜数,这些人都可以放在朋友圈的第二层,他们是基础层中的能力升级版。优化这个层次的朋友圈,“无友不如己者”主要是学习他们的长处。优化不是简单的拉黑,而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网上一篇文章说:“抛开骗子的道德问题,仔细琢磨琢磨骗子,你会发现一个创业者能成功的所有的秘密都可以在骗子身上找到。”优化“可与适道”层面的朋友圈,就是向骗子学创新,然后在道德和法律层面过滤一遍。特别说明,笔者并不是鼓励大家去做骗子。
再次,在“可与立”的第三层,“无友不如己者”是提高自己,并主动结交比自己优秀的人,朋友之间取长补短,互相成就。
“可与立”层面是朋友圈的精华版,一方面要以“君子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的精神为自己赋能,让自己配得上这个圈子,同时创造机会结交到优秀的人。如买一份保险,比物美价廉更重要的是结交一位优秀的保險规划师,通过业务学到更多保险方面的知识;在证券公司开户,比低交易佣金更重要的是结识一位优秀的客户经理,在他的微信朋友圈中也得到有价值的信息;找一位优秀的律师,不仅仅只因为一笔业务,更不因为合同结束就让律师消失在茫茫人海中……找工作,老板和同事最好是“益者三友”;做业务,客户最好是良师益友。
最后,在“可与权”的最高层次,“无友不如己者”,是充分信任朋友,像管鲍之交一样相信对方。
优化这个层次的朋友圈,就是充分相信朋友,设身处地为朋友着想,让友谊升华。管仲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如果鲍叔牙不是充分相信管仲,就会和普通人一样认为管仲“分财利多自与”是贪婪、“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是愚钝、“三仕三见逐于君”是无能、“三战三走”是怯懦,也就不可能理解管仲“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的雄心壮志,哪里还会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同样无条件相信鲍叔牙,才不惜背负世人的不解阻拦齐桓公让鲍叔牙继任宰相之位,因为他相信鲍叔牙一定知道自己的良苦用心。
对“无友不如己者”,还有很多版本的翻译,不知如果孔子再世会做何感想。“真理向前迈进一步就会成为谬误”,“无友不如己者”同样离不开“子曰”时的语境,孔子的本意也就成了千古迷局。幸运的是,也许孔子并没想太多,却不经意间为后人留下了无限遐想的空间。无论如何理解,“无友不如己者”都可以作为优化朋友圈之道。
作者 辽宁第一时间广告有限公司 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