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3140608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658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丙型肝炎抗体(抗HCV)的检测,并结合部分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抗HCV总阳性率为13.68%(90/658)。慢性重症肝炎和合并肝硬化的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血清抗HCV阳性率最高,分别达33.78%和31.58%。慢性肝炎和重症肝炎患者血清抗HCV阳性率明显高于急性肝炎。90例抗HCV阳性的患者血清中可检出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的77例(85.56%)。但未发现丙型肝炎病毒(HCV)重叠感染对HBV复制抑制的现象。抗HCV阳性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和病死率与抗HCV阴性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其他文献
临床病理讨论 第162例——发热、咳嗽、咯痰、猝死
期刊
高血压病患者晚期发生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是左心室肥厚(LVH),因此防止和减轻LVH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之一。动物实验表明,钙拮抗剂硝苯吡啶可减轻LVH并改善左室功能。现就该药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作用尤其与哌唑嗪的比较作如下报道。
期刊
心率变化是调节心输出量的重要机制。本研究应用食道心房调搏超声心动图负荷试验方法观察正常人在不同心率条件下心动周期各时相、血流速度及心功能的变化,进一步探讨心率对正常人血液动力学的重要影响。
期刊
对10例肝硬化伴大量腹水患者行自身腹水回输。结果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基础血浆心钠素水平明显升高;容量负荷在产生利尿、利钠效应的同时血浆心钠素迅速上升,但持续时间短暂,而血浆肾素活性则持续性降低。结果表明此类患者并无心钠素的绝对缺乏及完全释放障碍;容量负荷产生的利尿、利钠效应与心钠素的释放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受抑制有关。
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室间隔穿孔(VSP)及心室壁瘤较少见,现报道2例。本病死亡率极高,若能及时正确诊治,将明显改善预后。
期刊
结节性多动脉炎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一例
期刊
采用间接荧光免疫法研究了100例接受治疗的有或无阳性家族史的原发性高血压(EHT)病人及有阳性家族史的血压正常者30例,测定血中四种同种抗体的阳性率。结果表明,已接受治疗的EHT病人血中四种同种抗体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人,与性别、平均血压、临床分期无关,并有明显的遗传因素作用。同种抗体的出现可能先于部分EHT病人的血压升高,显示了自身免疫缺陷可能是EHT的发病因素之一。
据近年来国内外报道,血清与唾液茶碱浓度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因此,我们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了血清与唾液茶碱浓度监测,以期用唾液茶碱浓度监测来取代血清茶碱浓度监测。
期刊
臭鼻杆菌所致败血症临床上非常少见,本文报告我院首次发现并治愈的一例。
期刊
观察61例小脑出血,年龄15~84岁,平均57.4岁。49例采用内科治疗,12例手术治疗,病死率分别为32.7%及25%,结论认为,选择手术治疗的临床和CT指标是:①严重的意识障碍;②双眼球固定;③血肿量超过10ml;④血肿最大径超过4cm;⑤明显的急性梗阻性脑积水;⑥环池及四迭体池受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