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新的课程理念逐渐深入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显。然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学生启而不发,课堂冷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薄弱,导致回答问题时词不达意,或是用一两个字、词作答,缺乏语言的完整性,更没有了应有的准确性与条理性。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缜密性,语言的连续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承担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任务。因此,笔者认为一切数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都应从“说”开始。
一、营造轻松和谐氛围,让学生敢说
据调查,数学课上学生“说”的能力差,其原因主要有:1.教师的威严,不能宽容对待学生的错误,让学生不敢说;2.教师教学中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只关注几个“优等生”,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对“说”没有了兴趣;3.学生自身的性格,不敢发言,或是怕说错了,让同学嘲笑。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蹲下身子,放下架子,以和蔼的态度平等对待学生,不断地鼓励学生表达,与学生亲切交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帮助者,而不是指挥者。另外,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说话氛围,让他们没有说错的后顾之忧,能够畅所欲言。
二、提供自言自语机会,让学生能说
课堂上经常见到,在教师的鼓励之下学生勇敢地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然而说得却是支支吾吾、断断续续。如果长此以往,他还能一次又一次地鼓起勇气吗?因此,如何让学生站起来就能说好,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一个自言自语的机会,让他们在回答问题之前,自己先通过思考,然后自己组织好语言,将要说的内容先自己说一说,以便回答问题时做到心中有数。
例如,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教师先让学生自己通过“自言自语”说说“几分之一”的意义,然后再请学生互相说一说。这时教师发现回答这一问题时,举手的同学明显多了很多,而且回答时也能较好地说到重点上。这就避免了有些课堂上出现的“教师挤一点,学生说一点”的现象。
三、创设多样交流环境,让学生“常”说
学生说的机会太少了,也是他们语言表达能力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形式多样的交流环境,让他们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只有“常”说才能会说,就是这个理。
(一)在游戏竞赛中充分表达
游戏的趣味性以及竞赛的挑战性等都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了解了分数意义,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说一说的游戏:在讲台上摆两个盒子,从左边的盒了中取出一个乒乓球,说这个乒乓球是原来盒子中总数的多少;接下来又从右边的盒子中取出一个乒乓球,说这个乒乓球是原来盒子中总数的多少。然后让学生猜一猜、想一想,左右两个盒子中分别有多少个乒乓球,并说明原因。
在这样的游戏环节中,学生没有课堂的紧张感,乐于表达。这样可以让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在同伴合作中充分交流
经常开展同伴合作活动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学会人际交往。学生在同伴合作中,将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时,就是一次表达能力的锻炼,也是一次完善自我观点的过程。有了这一次的交流,他们在反馈时就有了表达的勇气。常见的同伴合作形式包括小组合作与同桌合作两种。例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在认识了百分数后,让学生弄清百分数与分数的关系时,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相互说说自己发现的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点,并倾听同伴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得到了拓展,观点得以表达。
(三)在动手操作中阐述过程
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过程也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又一种形式。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当学生动手操作将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得到一个长方形后,让学生将自己如何剪、怎样拼的过程说一说。这样学生有了操作的体验,也就有了说的内容,表达起来也就言之有物了。接下来,让学生说一说拼出来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并有条理地叙述公式的推导过程。
语言表达是一切数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敢说,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能说,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说到点子上。
(作者单位:江西省婺源县紫阳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刘 林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语言的准确性体现着思维的缜密性,语言的连续性体现着思维的逻辑性,语言的多样性体现着思维的丰富性。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它承担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任务。因此,笔者认为一切数学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都应从“说”开始。
一、营造轻松和谐氛围,让学生敢说
据调查,数学课上学生“说”的能力差,其原因主要有:1.教师的威严,不能宽容对待学生的错误,让学生不敢说;2.教师教学中没有面向全体学生,只关注几个“优等生”,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对“说”没有了兴趣;3.学生自身的性格,不敢发言,或是怕说错了,让同学嘲笑。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蹲下身子,放下架子,以和蔼的态度平等对待学生,不断地鼓励学生表达,与学生亲切交流,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帮助者,而不是指挥者。另外,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说话氛围,让他们没有说错的后顾之忧,能够畅所欲言。
二、提供自言自语机会,让学生能说
课堂上经常见到,在教师的鼓励之下学生勇敢地站起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然而说得却是支支吾吾、断断续续。如果长此以往,他还能一次又一次地鼓起勇气吗?因此,如何让学生站起来就能说好,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一个自言自语的机会,让他们在回答问题之前,自己先通过思考,然后自己组织好语言,将要说的内容先自己说一说,以便回答问题时做到心中有数。
例如,教学“认识几分之一”时,教师先让学生自己通过“自言自语”说说“几分之一”的意义,然后再请学生互相说一说。这时教师发现回答这一问题时,举手的同学明显多了很多,而且回答时也能较好地说到重点上。这就避免了有些课堂上出现的“教师挤一点,学生说一点”的现象。
三、创设多样交流环境,让学生“常”说
学生说的机会太少了,也是他们语言表达能力薄弱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教师应该努力为学生创设形式多样的交流环境,让他们有更多的交流机会。只有“常”说才能会说,就是这个理。
(一)在游戏竞赛中充分表达
游戏的趣味性以及竞赛的挑战性等都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了解了分数意义,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说一说的游戏:在讲台上摆两个盒子,从左边的盒了中取出一个乒乓球,说这个乒乓球是原来盒子中总数的多少;接下来又从右边的盒子中取出一个乒乓球,说这个乒乓球是原来盒子中总数的多少。然后让学生猜一猜、想一想,左右两个盒子中分别有多少个乒乓球,并说明原因。
在这样的游戏环节中,学生没有课堂的紧张感,乐于表达。这样可以让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二)在同伴合作中充分交流
经常开展同伴合作活动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优势互补,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学会人际交往。学生在同伴合作中,将自己的想法与同伴交流时,就是一次表达能力的锻炼,也是一次完善自我观点的过程。有了这一次的交流,他们在反馈时就有了表达的勇气。常见的同伴合作形式包括小组合作与同桌合作两种。例如教学“百分数的意义”,在认识了百分数后,让学生弄清百分数与分数的关系时,组织学生分小组合作,相互说说自己发现的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点,并倾听同伴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思维得到了拓展,观点得以表达。
(三)在动手操作中阐述过程
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过程也是训练学生语言表达的又一种形式。
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当学生动手操作将平行四边形通过剪、拼得到一个长方形后,让学生将自己如何剪、怎样拼的过程说一说。这样学生有了操作的体验,也就有了说的内容,表达起来也就言之有物了。接下来,让学生说一说拼出来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并有条理地叙述公式的推导过程。
语言表达是一切数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敢说,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能说,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说到点子上。
(作者单位:江西省婺源县紫阳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刘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