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内科住院期间死亡的41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3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住院期间死亡的41例支气管扩张患者末次住院的临床资料。结果41例患者均有呼吸道感染,39例患者行血气分析检查,其中呼吸衰竭37例。直接死于呼吸道感染和呼吸衰竭31例(75.6%),死于呼吸道感染和感染继发的其他脏器功能异常7例(17.1%)。合并心力衰竭20例(48.8%
【机 构】
:
361003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361003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内科住院期间死亡的41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3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住院期间死亡的41例支气管扩张患者末次住院的临床资料。
结果41例患者均有呼吸道感染,39例患者行血气分析检查,其中呼吸衰竭37例。直接死于呼吸道感染和呼吸衰竭31例(75.6%),死于呼吸道感染和感染继发的其他脏器功能异常7例(17.1%)。合并心力衰竭20例(48.8%),39例查心电图发现异常34例。87.8%的患者支气管扩张严重度指数(BSI)评分为重度,58.5%的患者肺功能及支气管扩张症严重程度(FACED)评分为重度。
结论呼吸道感染、呼吸衰竭是支气管扩张住院死亡的常见原因。心力衰竭和心电图异常常见,BSI评分和FACED评分可用于评估死亡风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血必净在辅助肺栓塞溶栓治疗中对炎症反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肺栓塞患者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两组均使用阿替普酶进行溶栓治疗,阿替普酶治疗结束后使用普通肝素钠继续抗凝,使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值稳定在60~80 s,疗程为1周。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100 ml/
目的研究miR-27a在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模式并探讨其在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试反应(RT-qPCR)检测miR-27a在外周血及细胞中的表达。构建人心肌细胞(HCM)缺氧和缺氧复氧模型,并检测miR-27a的表达水平。用脂质体介导的瞬时转染法将miR-27a模拟体和对照序列转入HCM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在线软件(targetscan、 p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诊治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根据患者意愿选择手术方式,并将其分为椎间孔镜组(n=48)和椎板开窗组(n=48),其中椎间孔镜组使用经皮椎间孔镜术治疗,椎板开窗组使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6个月腿疼、腰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和腰椎日本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缓释片联合盐酸多奈哌齐胶囊对老年痴呆疾病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精神行为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粤北人民医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痴呆伴精神行为障碍患者30例,按治疗方式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5例。参照组给予盐酸多奈哌齐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丙戊酸镁缓释片与盐酸多奈哌齐胶囊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精神行为障碍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MMSE评分高
目的探讨D-二聚体水平对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和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初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384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统计学方法选取D-二聚体水平截断值,并根据截断值将患者分组,分析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复发情况的相关性。结果384例卵巢癌患者中,失访32例(8.33%)。352例完成随访的患者中复发141例(40.1%),中位复发时间9(7,1
目的探讨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Klotho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与肾功能转归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3月临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08例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血清Klotho、FGF-23水平及其他相关因素和肾功能恢复的相关性。结果208例患者出院时肾功能恢复156例(恢复组),未恢复52例(未恢复组)。恢复组Klotho水平高于未恢复组,FGF-
目的探究ABCD2评分联合颈动脉超声用于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周内进展为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在长治市中医研究所附属医院治疗并确诊的90例TI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ABCD2评分和颈动脉超声,及其联合运用评价TIA患者的1周内进展为脑梗死的概率。分析TIA患者进展为脑梗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90例T
目的探讨克氏针临时髓内固定联合锁定解剖钢板微创治疗青年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青年锁骨骨折患者80例,按内固定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行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LCP)治疗,观察组45例行克氏针临时髓内固定联合锁定解剖钢板微创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肩关节功能、焦虑和抑郁情绪、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用时、骨折愈
目的分析改良髂筋膜间隙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7年11月于阳泉煤业集团第三医院行单侧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硬膜外阻滞,观察组行改良髂筋膜间隙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麻醉效果、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成时间、手术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感觉阻滞完成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
目的探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及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Lcp)在胫骨骨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2012年4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取Lcp,研究组采取Liss,术后随访3~18个月。统计两组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开始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治愈率、关节功能优良率、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