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实践研究

来源 :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r0op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思维和语言相互作用的过程,阅读理解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朱萍2013)。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和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辨析语言和文化中的各种现象;分类、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判断各种思想观点,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多元思维的能力。
  笔者在多年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尤其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有效的思维品质,本文以译林版九上第四单元Reading 1 为例,具体阐述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活动和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1. 读前思维设计
  1.1导入
  一节好课一般都从话题导入新课。有效的导入设计应紧扣文本内容,联系实际,寻找和挖掘符合学生需求的材料(卢爱华,2014)。
  以9A Unit 4 Reading 1 为例,一开始即呈现杨澜访谈姚明的视频,观看视频向学生提问: Who is he? What does he do? 进而引入NBA。 随后通过图片示意,了解熟悉课文中出现的Houston Rockets, Atlanta Hawks, slam dunk, Slam Dunk Contest等。
  成功的导入激活了学生对话题的相关背景知识和经验,对所学内容形成初步印象,降低阅读的难度。而且,创设情境,学习重点生词,融生活、情景、主题于一体,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
  1.2预测
  学生根据图片或视频提供的情景,结合教师的问题大胆猜测,充分表达、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有效地培养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导入到NBA后,紧接着出现了一张姚明和另一名NBA球员Spud Webb 的图片,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讨论和预测:Who is the shortest player in the NBA? When? What? Why? Which? ……教师把预测的关键词写在黑板上。
  2. 读中的设计
  2.1比较
  學生略读文本内容之后,以问题来检验自己的预测是否准确,有哪些异同。进而通过找读来完成具体细节的输入,同时理清文章结构,重难点逐步推进,不仅关注了学生的推理、比较、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在导入环节后略读,重点读出每一段的首句,呈现每一句的开头,通过比较归纳把本课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清楚地显示了预测部分的内容,进而概括各段的main idea, 框架式地呈现在黑板上。从整体入手,逐步掌握全篇的脉络结构。
  2.2讨论
  学生阅读文本之后,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提供在黑板上的句型和同伴讨论,小组讨论,尽可能用上不同句型结构。讨论后,再在全班内分享。此环节既是对之前阅读后的理解,也是为后面的阅读活动进一步铺垫。训练和培养学生处理、比较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在阅读第二部分(2-5),笔者引导学生从三方面periods, difficulties 和actions把握本文的主体部分,进而过渡到第三部分的思考:Why should he achieve success at last? 引导学生结合Spud Webb和自己,谈谈各自的想法。
  3. 读后的设计
  3.1游戏活动
  教师在读后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带领学生学习词汇,并通过问题让学生运用词汇描述真实的生活和表达个人的观点或感受。一方面以游戏的方式学习词汇提升了学生学习词汇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针对所学词汇提出的开放性问题,这些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紧密相关,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活动中锻炼了思维,培养了语言运用能力。
  3.2说的活动
  在读后进行口头输出活动,比如在本课中进一步提出:What makes a person successful?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个人陈述观点。首先此情景是完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景,学生针对教师真实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给出建议,在真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发展语言与思维能力,表达简单的个人观点和感受,从而提升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其次本环节是口头输出,为下一个环节的写作提供了铺垫。第三,教师对语言结构的提示帮助学生有意识地使用目标语言进行表达,加强了学习的针对性,提升了学习的有效性。
  3.3写的活动
  笔者在最后呈现多位NBA球员图片,结合本文对Spud 的了解和学习,询问Who will be the best player this year? 为Spud Webb 写一封本年度最佳球员的推荐信,至少举两个事例。同时附上写作评分标准以作参考。此环节为读后的写作活动。首先,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感悟、体验和理解学习并借鉴文中的语言表达,以读促写,提高写作能力。其次,教师在写前提供了必要的指导,比如推荐信的开头和结尾已给出,主体部分设计好了常见的句型结构,大大降低了写作的难度。第三,写后的评价具体、有效、可操作性强。教师还需要强调观点的独创性,对于独特的观点给予表扬,在各项实践活动中发展语言和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萍.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13.
  [2] 卢爱华. 围绕话题,重点训练,明晰主线—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策略[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14(08).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卜弋中学)
其他文献
基于教育心理学基础上衍生而来的多元智能理论具有很大的先进性,在英语教学领域占据着极高的地位,将其同实践英语教学整合起来,能够大大改善教学质量,便于教师全方位把握学生的状况。本文主要阐述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定义和内涵,分析了多元智能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 多元智能理论的定义和内涵  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最早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其指出人的智能发展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人的
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并不可随意为之,需要课前的精心准备。问题的设置,既要维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又应适时调控教学节奏,活跃课堂气氛。同样地,由于初中阶段是学生思维方式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设置问题时,还应让其发挥另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问题一定要符合初中学生思维运动的规律,有助于他们构造出不错的认知结构、优秀的思维品质。如何将初中英语问题设置与思维品质的培养结合起来,以下是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点
随着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不仅关注教学方法的改善,还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互动作为课堂教学师生的双边活动,逐渐进入研究人员的视野。英语课堂教学中,什么是互动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课堂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也就是说,学生的主体学习应在教师精准的导学策略下进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初中阶段又是学生接触英语的初始阶段,需要教师导学的内容涵盖非常广泛,如每一单元的学习主题、重点词汇、典型短语、重要句式、新的语法、学习方法、学习疑难等等,这些内容不是仅仅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就能解决的,必须依靠教师精炼精准的导学,才能使学生弄懂学习疑点,掌握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实施,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才是教育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必须将课堂教学放在首位,研究英语课堂,要适应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信,让学生愿学、乐学、会学,不断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不断创新,实现初中英语的高效课堂。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教学经验,我觉得实现
写作能力是英语综合能力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高中生英语写作能力不足会影响其整体英语水平。高中英语词汇量大,语法难,句型多,想要写好一篇英语作文实属不易。目前主要问题可以归结为写作意识薄弱,写作技巧不足,知识面狭窄。因此,教师应该摒弃传统老一套的写作教学方法,寻找适应当前的新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 技巧式写作教学  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先让学生找到写作的规律和方法才能达
在高三备考阶段,学生们都忙着复习各科知识,教师们也忙得不亦乐乎:讲解、考试、批改……就英语这一学科而言,如何有效地进行高三复习,是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主要探究高三英语复习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  1. 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  简单来讲,教师为了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根据班级里学生的兴趣、性格以及学习知识能力的差异为出发点,将班级里的学生根据一定数量为标准组成小组,通过教师布置的任务进行组内成员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