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河北省在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中,应积极作为,努力改变第三产业落后的不利局面,主动做好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准备,推进三地产业一体化进程。在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一要切实更新理念,塑造好服务和崛起的两大角色:二要优化服务业结构,提高服务业水平;三要创新区域行业合作方式,建立服务业公共平台,达成不同地区、不同类型服务企业之间的分工协作、优势互补。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现代服务业;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15)02-0030-02
在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中,河北要打造四个战略支撑区:优化城市布局的支撑区、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区、建设综合交通网络的支撑区、构筑生态涵养保护的支撑区。其中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区,实现产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当前需要正视的现实却是,河北省第三产业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6个百分点,服务业是短板。而京、津却因为集中了庞大的服务业而造成人口、交通等巨大压力。如何利用好与京津交通体系基本建立、拥有广阔的服务业发展承载空间等有利条件,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河北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又毗邻京津,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近年来服务业发展迅速,但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全国平均水平来说仍然偏低,具有很大的發展潜力。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河北省企业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河北服务业50强企业中,34家是批发零售业,9家是房地产业,5家是交通运输业,只有2家是金融业。另据河北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2094.3亿元,增速37.5%,实现增加值为2377亿元,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投资252.8亿元,增速17.8%,增加值为1971.5亿元。以上两大传统服务行业的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25.5%和23.1%。金融保险业投资44.4亿元,增速82.2%,实现增加值720.9亿元:房地产业投资4547.3,增速6.0%,实现增加值750.4亿元,分别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8.8%和9.3%。而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科技.居民服务业等行业在内的其他行业增加值为2576.1亿元,占33.3%。由此可以看出,以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产业层次较低,发展相对滞后。
(二)区域和行业发展不平衡。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横向比较看,河北各地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很不平衡。一是劳动生产率差异较大,离北京较近的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二是发展规模差距较大,以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近年来虽有所发展,但由于起步晚、基础差,比重仍然较低。三是各行业发展速度很不平衡。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业增速较快,均超过20%,而同样作为现代服务业组成部分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增速较为缓慢。这就影响了现代服务业的整体提升能力。
(三)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结构不优。从目前现代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看,201 3年教育业从业人员达到154.3万人,占服务业从业人员总量的41.6%,反映出这个行业对现代服务业就业贡献最大。但对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改善起基础性作用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文化创意业从业人员比重较低,这与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加快社会管理创新的迫切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同时,对经济效率和技术创新起着关键作用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的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仍较低。
二、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切实更新理念,坚持协同发展。首先,树立全局理念。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制定河北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在规划中要强调塑造好两个角色,一是服务的角色,河北作为京畿之地,必须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全局服务,为把北京建设成为和谐宜居之都服务,这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二是崛起的角色,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河北必须改变与京津落差过大的局面,利用京津向河北疏解功能、转移产业、辐射要素的巨大机遇,实现周边崛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其次,树立“大项目”理念。各级政府更应树立以大项目提升服务业水平的理念,切实意识到现代服务业发展在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以抓T业大项目的魄力来抓服务业的大项目,彻底改变河北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局面。
(二)优化服务业结构,提高服务业水平。在河北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了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发展方向,即抓好云计算大数据、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研发设计、服务外包、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行业。一是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河北作为消费大省、流通大省、产业基础和规模在全国举足轻重的优势以及环京津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积极构筑现代物流体系。在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的基础上,构建综合性、现代化具有金融属性的交易平台,以弥补河北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严重缺失。二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体系,重点建设支持政府宏观决策的政府信息服务体系、为生产服务的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公众信息体系。三是积极发展中介服务业,充分利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可在京津周边建立以中介服务体系为核心的科技成果转让及技术交易市场,用市场的手段把京津的科研成果与河北各地的产业进行嫁接,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四是要积极创新,通过提升传统服务业的技术含量,使之向现代服务业转变。
(三)加快创新步伐,加强区域行业合作。一是尝试建立服务业公共平台,探索服务业发展中不同类型企业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方式,引导相关企业加强分工协作,实现资源共用、设施共建、市场共享。二是开展聚集区的金融创新,探讨用科技小额贷款、创业投资等方式,拓宽现代服务业融资渠道和风险分担机制。三是创新服务业人力资本提升机制,比如建立“人力资源服务园”,创新对服务业领军人才和企业家培训的方式,培养善经营、懂管理、看大势的企业家。通过“人力资源服务园”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技能和素质,加强服务业岗位职业培训,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模拟训练与实地观摩、岗位操练相结合的方法,从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人文素质三方面,对现从业人员进行由内而外的全面完善,加快培养出一支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队伍。四是推进服务业跨界融合。一方面通过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市场准人制度,为服务业跨界发展中出现的服务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政府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通过跨区域、跨部门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加强对在区域协作中的服务业事中、事后的有效监管,实现现代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
课题负责人:张兆茹
课题组成员:王宝辉郑中国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现代服务业;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69(2015)02-0030-02
在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中,河北要打造四个战略支撑区:优化城市布局的支撑区、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区、建设综合交通网络的支撑区、构筑生态涵养保护的支撑区。其中打造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撑区,实现产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当前需要正视的现实却是,河北省第三产业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6个百分点,服务业是短板。而京、津却因为集中了庞大的服务业而造成人口、交通等巨大压力。如何利用好与京津交通体系基本建立、拥有广阔的服务业发展承载空间等有利条件,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快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河北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河北省地处环渤海经济圈,又毗邻京津,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近年来服务业发展迅速,但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全国平均水平来说仍然偏低,具有很大的發展潜力。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河北省企业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河北服务业50强企业中,34家是批发零售业,9家是房地产业,5家是交通运输业,只有2家是金融业。另据河北省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投资2094.3亿元,增速37.5%,实现增加值为2377亿元,批发零售、住宿和餐饮业投资252.8亿元,增速17.8%,增加值为1971.5亿元。以上两大传统服务行业的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25.5%和23.1%。金融保险业投资44.4亿元,增速82.2%,实现增加值720.9亿元:房地产业投资4547.3,增速6.0%,实现增加值750.4亿元,分别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8.8%和9.3%。而包括信息传输计算机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科技.居民服务业等行业在内的其他行业增加值为2576.1亿元,占33.3%。由此可以看出,以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为主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高,产业层次较低,发展相对滞后。
(二)区域和行业发展不平衡。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横向比较看,河北各地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很不平衡。一是劳动生产率差异较大,离北京较近的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二是发展规模差距较大,以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近年来虽有所发展,但由于起步晚、基础差,比重仍然较低。三是各行业发展速度很不平衡。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教育业增速较快,均超过20%,而同样作为现代服务业组成部分的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增速较为缓慢。这就影响了现代服务业的整体提升能力。
(三)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结构不优。从目前现代服务业内部就业结构看,201 3年教育业从业人员达到154.3万人,占服务业从业人员总量的41.6%,反映出这个行业对现代服务业就业贡献最大。但对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改善起基础性作用的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以及文化创意业从业人员比重较低,这与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加快社会管理创新的迫切要求还有很大距离。同时,对经济效率和技术创新起着关键作用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的从业人员所占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仍较低。
二、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切实更新理念,坚持协同发展。首先,树立全局理念。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在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制定河北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在规划中要强调塑造好两个角色,一是服务的角色,河北作为京畿之地,必须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全局服务,为把北京建设成为和谐宜居之都服务,这是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二是崛起的角色,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河北必须改变与京津落差过大的局面,利用京津向河北疏解功能、转移产业、辐射要素的巨大机遇,实现周边崛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其次,树立“大项目”理念。各级政府更应树立以大项目提升服务业水平的理念,切实意识到现代服务业发展在结构调整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以抓T业大项目的魄力来抓服务业的大项目,彻底改变河北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局面。
(二)优化服务业结构,提高服务业水平。在河北省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了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发展方向,即抓好云计算大数据、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研发设计、服务外包、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行业。一是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充分发挥河北作为消费大省、流通大省、产业基础和规模在全国举足轻重的优势以及环京津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积极构筑现代物流体系。在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的基础上,构建综合性、现代化具有金融属性的交易平台,以弥补河北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严重缺失。二是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体系,重点建设支持政府宏观决策的政府信息服务体系、为生产服务的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公众信息体系。三是积极发展中介服务业,充分利用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遇,可在京津周边建立以中介服务体系为核心的科技成果转让及技术交易市场,用市场的手段把京津的科研成果与河北各地的产业进行嫁接,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四是要积极创新,通过提升传统服务业的技术含量,使之向现代服务业转变。
(三)加快创新步伐,加强区域行业合作。一是尝试建立服务业公共平台,探索服务业发展中不同类型企业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方式,引导相关企业加强分工协作,实现资源共用、设施共建、市场共享。二是开展聚集区的金融创新,探讨用科技小额贷款、创业投资等方式,拓宽现代服务业融资渠道和风险分担机制。三是创新服务业人力资本提升机制,比如建立“人力资源服务园”,创新对服务业领军人才和企业家培训的方式,培养善经营、懂管理、看大势的企业家。通过“人力资源服务园”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技能和素质,加强服务业岗位职业培训,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主要采用理论讲授、模拟训练与实地观摩、岗位操练相结合的方法,从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人文素质三方面,对现从业人员进行由内而外的全面完善,加快培养出一支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人才队伍。四是推进服务业跨界融合。一方面通过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市场准人制度,为服务业跨界发展中出现的服务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政府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通过跨区域、跨部门的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加强对在区域协作中的服务业事中、事后的有效监管,实现现代服务业健康快速发展。
课题负责人:张兆茹
课题组成员:王宝辉郑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