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情境的创设,指的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识特点的不同,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情感体验,从而在情景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1.用生活叩开语文的大门。
“文学来源于生活”。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是社会生活的如实反映,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会生活、抒写生活,让学生在生活的课堂之中提升语文素养,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做,首先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实例,让语文与生活联系更加紧密,其次,在生活实际中的情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
2.用实物获得最直观最形象的感受
在讲七年级上册的“民风民俗”时,我为学生开设了“民俗文化”这一专题,课前我让每小组各选取一个民族传统节日进行介绍,许多小组精心准备了节日所需物品来配合介绍,一上课,只见课桌上放满了琳琅满目的东西:粽子、龙舟模型、月饼、纸灯、鞭炮、门神、春联……让学生一下就置身于节日的热烈氛围之中,再请各小组根据实物进行介绍。在这一情境之中学生的认识能够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且记忆犹新。
3.用图片让学生直接进入情景。
图片的适当运用可以使文章内容具体形象,立体可感。在讲授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文时,出示春花图,让学生去感受春天百花争艳的景象,通过图片让学生置身于花的海洋之中,去体会春花的颜色、形态,从而把握住“春花图”的特征。美术作品在语文教学中也非常有利于创设情景,如视图、雕塑、模型等都有助于教学效果的优化。
4.用音乐渲染学生的情绪。
音乐是一种有声的文字,文字是一种无声的音乐,音乐能启动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涤荡人们的心灵,用音乐去创设情景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法,正如于漪老师所说“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感受它,欣赏它”。用音乐与文学沟通,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让学生在音乐情景之中飞扬起来。在我的一次公开课中,我选择了《长征组歌》这篇课文,便是利用了音乐去创设特定的环境,从而渲染情绪来完成教学。
5.用戏剧角色体会人物情感。
为了使教学情真意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戏剧表演,这样能使学生站在该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他们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很快地进行理解,扮演是一种理解与表达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演得越认真投入,就越有理解感悟和愉快的体验。如分角色朗读《我的叔叔于勒》会让人对菲利浦夫妻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再通过把课文改编为课本剧进行表演,让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旨就相当地简单了!
6.用想象去张开思维的翅膀。
艾青说过“想象是诗歌的翅膀”,让学生在想象中体会(再现)课文中的情景,加深体会和理解,这种方法特别适合诗歌的教学,能让学生思维打破固有的模式,得到全面的发展。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画面有什么样的特征”这一问题就可用这样的方法解决。
7.用事实去战胜雄辩。
在一次作文教学中,我讲的是“自信”,让很多学生发言后,发现他们对“自信”的理解太肤浅、太苍白,为了让他们能更好地理解“自信”,我决定用事实去征服他们。我找了一个很大的土豆,一根吸管,问用这根细细的吸管能否刺穿这个土豆,学生们的答案都是“不可能”。这时我让班上力气最小最瘦弱也最胆小的学生来刺,他颤抖着双手奋力一刺,穿了!全班都惊呆了!这种情境之中,每个学生都很震撼!
这次作文写得很成功,让我明白,有时间空讲道理,不如让他们亲自动手,用事实说话!
这些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循着知识产生的脉络去准确把握学习的内容,能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大屯矿区第二中学)
1.用生活叩开语文的大门。
“文学来源于生活”。教材中的文学作品都是社会生活的如实反映,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会生活、抒写生活,让学生在生活的课堂之中提升语文素养,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做,首先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找到实例,让语文与生活联系更加紧密,其次,在生活实际中的情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提高。
2.用实物获得最直观最形象的感受
在讲七年级上册的“民风民俗”时,我为学生开设了“民俗文化”这一专题,课前我让每小组各选取一个民族传统节日进行介绍,许多小组精心准备了节日所需物品来配合介绍,一上课,只见课桌上放满了琳琅满目的东西:粽子、龙舟模型、月饼、纸灯、鞭炮、门神、春联……让学生一下就置身于节日的热烈氛围之中,再请各小组根据实物进行介绍。在这一情境之中学生的认识能够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且记忆犹新。
3.用图片让学生直接进入情景。
图片的适当运用可以使文章内容具体形象,立体可感。在讲授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文时,出示春花图,让学生去感受春天百花争艳的景象,通过图片让学生置身于花的海洋之中,去体会春花的颜色、形态,从而把握住“春花图”的特征。美术作品在语文教学中也非常有利于创设情景,如视图、雕塑、模型等都有助于教学效果的优化。
4.用音乐渲染学生的情绪。
音乐是一种有声的文字,文字是一种无声的音乐,音乐能启动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涤荡人们的心灵,用音乐去创设情景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法,正如于漪老师所说“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艺术境界——感受它,欣赏它”。用音乐与文学沟通,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让学生在音乐情景之中飞扬起来。在我的一次公开课中,我选择了《长征组歌》这篇课文,便是利用了音乐去创设特定的环境,从而渲染情绪来完成教学。
5.用戏剧角色体会人物情感。
为了使教学情真意切地再现在学生面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戏剧表演,这样能使学生站在该立场上深入课文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他们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很快地进行理解,扮演是一种理解与表达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演得越认真投入,就越有理解感悟和愉快的体验。如分角色朗读《我的叔叔于勒》会让人对菲利浦夫妻产生“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效果。再通过把课文改编为课本剧进行表演,让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旨就相当地简单了!
6.用想象去张开思维的翅膀。
艾青说过“想象是诗歌的翅膀”,让学生在想象中体会(再现)课文中的情景,加深体会和理解,这种方法特别适合诗歌的教学,能让学生思维打破固有的模式,得到全面的发展。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画面有什么样的特征”这一问题就可用这样的方法解决。
7.用事实去战胜雄辩。
在一次作文教学中,我讲的是“自信”,让很多学生发言后,发现他们对“自信”的理解太肤浅、太苍白,为了让他们能更好地理解“自信”,我决定用事实去征服他们。我找了一个很大的土豆,一根吸管,问用这根细细的吸管能否刺穿这个土豆,学生们的答案都是“不可能”。这时我让班上力气最小最瘦弱也最胆小的学生来刺,他颤抖着双手奋力一刺,穿了!全班都惊呆了!这种情境之中,每个学生都很震撼!
这次作文写得很成功,让我明白,有时间空讲道理,不如让他们亲自动手,用事实说话!
这些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有利于学生循着知识产生的脉络去准确把握学习的内容,能帮助学生顺利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运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大屯矿区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