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除了身体素质和知识技能外,航天员的心理素质同样不可忽视。在72小时剥夺睡眠训练中,航天员需要在狭小空间内完成各种高强度工作,全程与外界隔绝,不断挑战生理和心理的极限。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进入近地轨道。3名航天员乘坐飞船停靠于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顺利进入核心舱,成为第一批进入空间站核心舱的航天员。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任务的首次载人飞行,也是阔别5年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入太空。
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表示,按照规划,今明两年中国将通过11次任务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其中包括4次载人飞行。针对这4次飞行任务的特点,航天员系统按照统筹规划、新老搭配、继承与发展的原则,一次选出4个飞行乘组,每个乘组由3名航天员组成,指令长均由曾执行过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担任。
在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中,聂海胜曾参加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曾参加过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而航天员汤洪波则是首次飞行。
黄伟芬坦言:“与过去的载人飞行任务相比,此次以及未来的航天员乘组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
聶海胜说:“空间站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第三步。神舟十二号任务是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具有自己的特点:一是任务工作量非常大。比如,我们进入核心舱后,已经建了适合人生活、居住的环境,后续还要到舱外做安装维护。和神舟七号任务出舱不同,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出舱活动时间长、任务重,一次出舱长达6个小时左右。还要首次进行人和舱外机械臂配合,复杂性和艰巨性超出想象;二是这次任务在轨时间长达3个月,对生活、健康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加强健康维护、生活能力训练,去摸索如何更好地适应太空工作、生活;三是和空间实验室相比,空间站是更大的科学平台,我们要做的空间实验、技术试验更多、时间更紧。”
航天员的训练是残酷的
如此繁重的任务,需要超乎寻常的训练准备。为此,航天员系统策划设计并实施了八大类百余科目的训练,包括基础理论训练、体质训练、心理训练、航天环境适应训练、救生生存训练、航天专业技术训练等。黄伟芬称,航天员还参加了近百次工程研制试验活动,不断强化其能力。
除了身体素质和知识技能外,航天员的心理素质同样不可忽视。 在72小时剥夺睡眠训练中,航天员需要在狭小空间内完成各种高强度工作,全程与外界隔绝,不断挑战生理和心理的极限。
另外,为了出舱顺利,黄伟芬加强了他们的体能训练和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包括上肢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在模拟失重水槽里进行出舱活动训练,是最重要也是最累的一个训练。航天员身穿200多公斤的水槽训练服,在水下进行几个小时的舱外作业训练,对上肢力量和体能储备要求很高。汤洪波说,最初训练结束后连筷子都拿不住了。”黄伟芬说。
刘伯明的父亲刘志生曾在北京航天城看过儿子训练——坐着高空旋转椅快速旋转100多圈后还要辨别方向;在卧床训练中,连续几天24小时头朝下仰卧在零下6摄氏度的床上……这些只是训练中的一小部分。
在家人看来,航天员的训练可以说是残酷的。但这样的生活,航天员要坚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再到太空出舱,见证科技不断进步
据了解,聂海胜从成为航天员到执行3次飞天任务,差不多都相隔8年左右。
“每一个8年都不一样。‘神五’是一人一天,‘神六’是多人多天,‘神七’是太空出舱,‘神九’‘神十’‘神十一’,太空生活实现从12天、15天到30天的跨越。这一改变背后是强大的科技支撑能力。”聂海胜说。
谈及航天员在空间站的驻留,黄伟芬表示,航天员在空间站可根据个人的喜好看视频、听音乐、玩游戏,还可以和地面的家人、朋友、同事通电话,通过局域网络向地面发送文字短信、图片、视频等,还能观看实时的新闻联播节目。中国在频次逐年加密的航天实践中,越来越务实,越来越自信,这背后是中国在太空技术方面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成为载人航天领域的佼佼者。
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与身处太空的3名航天员亲切通话,了解他们的身体、生活和工作状况。他指出:“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
这次“天地通话”虽然只有5分钟,却颇受关注,因为它直观地让外界看到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实际上,自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以来,外界对于中国的航天成就颇为关注。不少外媒称,过去十几年,中国取得这样的成就之快、之多,令人吃惊。俄罗斯媒体这样感叹:“现代太空探索的篇章,也许将不再像冷战时期那样由俄罗斯人和美国人书写,而是由中国人书写。”
目前,中国制定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外层空间探索计划,而月球探索计划准备与俄罗斯一起实施。同时,中国欢迎全世界各国科学家参与到中国空间站的科学实验项目中来。
(《人民日报》等)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成功进入近地轨道。3名航天员乘坐飞船停靠于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顺利进入核心舱,成为第一批进入空间站核心舱的航天员。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任务的首次载人飞行,也是阔别5年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入太空。
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设计师黄伟芬表示,按照规划,今明两年中国将通过11次任务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其中包括4次载人飞行。针对这4次飞行任务的特点,航天员系统按照统筹规划、新老搭配、继承与发展的原则,一次选出4个飞行乘组,每个乘组由3名航天员组成,指令长均由曾执行过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担任。
在神舟十二号飞行乘组中,聂海胜曾参加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曾参加过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而航天员汤洪波则是首次飞行。
黄伟芬坦言:“与过去的载人飞行任务相比,此次以及未来的航天员乘组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
聶海胜说:“空间站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第三步。神舟十二号任务是空间站建造阶段的首次载人飞行,具有自己的特点:一是任务工作量非常大。比如,我们进入核心舱后,已经建了适合人生活、居住的环境,后续还要到舱外做安装维护。和神舟七号任务出舱不同,神舟十二号任务的出舱活动时间长、任务重,一次出舱长达6个小时左右。还要首次进行人和舱外机械臂配合,复杂性和艰巨性超出想象;二是这次任务在轨时间长达3个月,对生活、健康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加强健康维护、生活能力训练,去摸索如何更好地适应太空工作、生活;三是和空间实验室相比,空间站是更大的科学平台,我们要做的空间实验、技术试验更多、时间更紧。”
航天员的训练是残酷的
如此繁重的任务,需要超乎寻常的训练准备。为此,航天员系统策划设计并实施了八大类百余科目的训练,包括基础理论训练、体质训练、心理训练、航天环境适应训练、救生生存训练、航天专业技术训练等。黄伟芬称,航天员还参加了近百次工程研制试验活动,不断强化其能力。
除了身体素质和知识技能外,航天员的心理素质同样不可忽视。 在72小时剥夺睡眠训练中,航天员需要在狭小空间内完成各种高强度工作,全程与外界隔绝,不断挑战生理和心理的极限。
另外,为了出舱顺利,黄伟芬加强了他们的体能训练和力量训练。
“力量训练包括上肢力量训练和核心力量训练。在模拟失重水槽里进行出舱活动训练,是最重要也是最累的一个训练。航天员身穿200多公斤的水槽训练服,在水下进行几个小时的舱外作业训练,对上肢力量和体能储备要求很高。汤洪波说,最初训练结束后连筷子都拿不住了。”黄伟芬说。
刘伯明的父亲刘志生曾在北京航天城看过儿子训练——坐着高空旋转椅快速旋转100多圈后还要辨别方向;在卧床训练中,连续几天24小时头朝下仰卧在零下6摄氏度的床上……这些只是训练中的一小部分。
在家人看来,航天员的训练可以说是残酷的。但这样的生活,航天员要坚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
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再到太空出舱,见证科技不断进步
据了解,聂海胜从成为航天员到执行3次飞天任务,差不多都相隔8年左右。
“每一个8年都不一样。‘神五’是一人一天,‘神六’是多人多天,‘神七’是太空出舱,‘神九’‘神十’‘神十一’,太空生活实现从12天、15天到30天的跨越。这一改变背后是强大的科技支撑能力。”聂海胜说。
谈及航天员在空间站的驻留,黄伟芬表示,航天员在空间站可根据个人的喜好看视频、听音乐、玩游戏,还可以和地面的家人、朋友、同事通电话,通过局域网络向地面发送文字短信、图片、视频等,还能观看实时的新闻联播节目。中国在频次逐年加密的航天实践中,越来越务实,越来越自信,这背后是中国在太空技术方面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成为载人航天领域的佼佼者。
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与身处太空的3名航天员亲切通话,了解他们的身体、生活和工作状况。他指出:“建造空间站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将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开拓性贡献。”
这次“天地通话”虽然只有5分钟,却颇受关注,因为它直观地让外界看到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
实际上,自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以来,外界对于中国的航天成就颇为关注。不少外媒称,过去十几年,中国取得这样的成就之快、之多,令人吃惊。俄罗斯媒体这样感叹:“现代太空探索的篇章,也许将不再像冷战时期那样由俄罗斯人和美国人书写,而是由中国人书写。”
目前,中国制定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外层空间探索计划,而月球探索计划准备与俄罗斯一起实施。同时,中国欢迎全世界各国科学家参与到中国空间站的科学实验项目中来。
(《人民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