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ERP水平测度指标
ERP在企业中应用广度,流度水平测度指标
1984年笔者曾提出计算机应用普及率、覆盖率的概念,作为应用水平广度、深度衡量指标。我们也把ERP的普及率、覆盖率用作ERP在企业中应用广度、深度水平测度指标:ERP应用普及率指ERP在企业各分支机构及各个部门普及应用的程度,用百分比(%)表示;ERP应用覆盖率指ERP完成的业务量占企业资源规划管理总业务量的百分比,ERP覆盖率是指企业由ERP完成的管理工作量占企业资源觇划管理工作总量的比率(%)。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企业信息资源开发水平。其内容包括数据库的数量与规模(企业建立数据库的种类、数量、容量等);信息资源的覆盖率,企业内部信息资源,企业外部信息资源,如国内外市场信息,客户信息等覆盖的范围。
信息资源利用水平。其内容包括信息处理、数据处理与挖掘深度、商业智能应用覆盖率;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对企业领导决策支持程度(初级:提供信息;中级:提供方案;高级:提供优化方案及预测结果)。
ERP应用工程目标.任务完成程度
ERP应用目标完全实现,任务100%完成,85分以上;目标基本实现,任务80%完成,75~85分;目标大部分实现,任务60%完成,60~75分;目标部分实现,任务完成40%,40~60分;目标基本未实现,任务完成不足30%,40分以下。
ERP应用效益评价指标
ERP应用经济效益评价指标
1.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率(是企业实现ERP前后企业绩效的增长率)。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可挑选采用财政部企业效绩评价指标。
2.增收效益:实现ERP对企业经营收入、利润的增加率。
3.节支效益:实现ERP对企业成本的降低率。初级:5~10%;中级:10~25%;高级:>25%。
4. ERP投资回收期与投入产出比。初级:产出比1:3,回收期≥5年;中级:1 :5,3~5年;高级:1 :8,1~3年。
ERP应用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1.对企业竞争力的提升率、创新能力的提升率。初级:5~10%;中级:10~25%;高级:>25%。
2.对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推进、组织与管理力度。
领导班子对信息化的认知程度和领导力度: “一把手”原则落实情况,信息化建设列入领导议事日程及领导信息化的力度等;ClO设置及信息机构工作状况和效率;企业领导与信息主管的信息文化素质与水平。
信息化建设规划、计划实施力鹿规划、投资、实施方案适宜度及搭实执行情况。
企业干部职工信息化意识、培训、技能水平:职工信息技术培训率,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的职工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信息技术人员数量与质量,信息技术专业大学生、研究生,工程技术人员数量及占职工总数的比例。
通过定性、定最分析评议组织管理力度,力度小为初级,力度中为中级,力度大为高级。
3对企业改革、业务流程重组的推进:企业改革成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状况;业务流程重细、机构与工作扁平化状况。
4对企业管理基础水平的提高企业领导、中层、管理干部管耻理念、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管理基础工作与水平的提高。
通过定性、定量分析评议企业改革、业务流程重组的推进,企业管理基础水平的提高。
企业ERP应用水平综合评价
按企业ERP应用的发展水平分初级、中级与高级应用三个等级。
初级应用,禄等程度企业资源规划管理
1.ERP应用普及率、覆盖率30~50%。
2.初级管理信息化,基本建成企业MlS系统,开始采用MRPIl与ERP部分功能模块,初步实现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能对企业人、则、物、产、供、销进行计算机辅助管理。
3.初级管理控制一体化,实现管理系统与控制系统初步信息集成,初步一体化。
4.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而,建立企业基本数据库,能为领导决策初步提供信息。
5.ERP应用经济与社会效益初见成效,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贡献率为5~10%。
中级应用。中等程度企业资源规划管理
1.ERP应用普及率、覆羔率60~80%。
2.中级管理信息化,基本实现ERP主要功能,实施对企业人、财、物、产、供、销进行计算机辅助管理。初步实施供应链管理(SCM)及客户关系管理(CRM)部分功能。
3.中级管理控制一体化,管理控制中等程度一体化,实现网络,数据库集成基础上过程集成。
4.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实现计算机辅助决策,DSS系统能提供各种决策方案进行优选,建立数据库,信息资源库,初步建立数据仓库,开展数据挖掘,为企业领导提供决策支持。
5.ERP应用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责献率10~25%。
高级应用,高度芷业资源规划管理
1. ERP应用普及率、覆盖率80~95%。
2. 高度管理信息化,在实现ERP的基础上,全面实现企业fJc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
3.高级管控一体化,管理控制高度集成化,实现ClMS、CIPS、企业集成,企业集团内部与外部企业集成。
4. 网上订货与企业内部ERP结合,及叫精良生产,通过网络营销,实现零库行。
5.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实现商、业智能,管理决策智能化。
6.ERP应用取甜显著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贡献率>25%。
ERP应用水平绩效评测办法
按ERP应用水平指标数值加权打分,百分制评价,划分等级。
1.初级应用(C级)。各类主要指标数值30~50分,ERP应用普及率、覆盖率计算数值为30~50%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率5~10%,其他指标定性、定量分析评为初级。
2.中级应用(B级)。各类主要指标数值50~80分,ERP应用普及率、覆盖率计算数值为50~80%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率10—25%,其他指杯定性、定量分析评为中级。
3.高级应川(A级)。各类主要指标数值80分以上,ERP应用普及率、覆盖率计算数值为≥80~90%;企业信息化对企业绩效的贡献率>25%,其他指标定性、定量分析评为初级。
企业可自查自评,也可由行业专家评议,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最后确定企业ERP应用等级。ERP应用平价、评定初级、中级、高级应用标准值要按行业、地区及全国信息化的发展定期渊整。
ERP应用评价是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重要组成部份,ERP应用评价指标是企业信息化水平冲价体系的子集,ERP应川评价与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同步进行是适宜的。
ERP投资经济效益分析
ERP进入中国已经有十年了,一些大、中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以及三资企业都实施了ERP。站在ERP软件供应商和系统实施方的立场上,这些实施基本上都是成功的,而站在企业的立场上,则有很多分歧,有的企业收益很大,有的则差别不大,有的则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失败了还不好意思说。企业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实施成功?成功与失败到何种程度?目前业界缺少一个客观衡量ERP实施成败的标)隹。本文试图建立一套评价体系,以期抛砖引玉,对ERP实施确立一个客观的评价标准。文/一丁
成功实施ERP会为企业带来区大的效益,效益的实现来自于业务流程的改进、组织机构的重组和工作流的优化。
ERP系统效益实现的机会
ERP效益实现的范围在组织结构上几乎包括各个业务和支持部门,在业务范围上包括财务、人力资源和整个供应链的主要业务和辅助业务。
ERP系统的核心能力在于支持各业务单位采用标准的业务流程,实现各业务单位的信息实时集成,其标准而集成的lT结构为信息的可靠性提供_,保障。ERP系统的核心能力帮助改进流程效率和管理决策,从而增加效益饥会,实现降低成本、节省运营资金和增加收入,满足公司的策略目标。具体来讲,ERP系统的实施可在以一下几方面获得效益:改进信息的传递;业务流程的标准化;业务流程的全球化;新的、改进的流程;对客户需求的更快回应业务流程的集成性;改善的成本结构;更大的灵恬性;业务绩效的表现;供给、需求链的有机结合。
定性效益分析
实施ERP项目可带来的效益,可分为定性效益(软效益)及定量效益(硬效应)。下面首先阐述定性效薷。
ERp集成效益
驱动业务流程改进。ERP是先进管理思想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而ERP中的先进管理思想则集中体现在高效标准的业务流程和遍布于其中的各个关键业务控制点上。任何ERP的实施都会列企业的业务流程优化给予充分的重视与考虑,因此ERP的实施也可以说是一个结合先进思想和自身实际并采用一些技术手段来进行企业管理和业务变革的过程。
改进内部控制体系。通过实施ERP使企业内部各职能机构的分工和责权更加明确,关键业务信息能准确地获得识别和提取并在各相关决策机构之间获得迅速传递,由此带来更及时有效的控制方法币¨手段。
获得完整的数据和信息。在有些企业目前的管理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通过很大努力收集的各种数据往往残缺不全,甚至无法使用。而ERP的一项核心能力便是通过各种}支术手段(如指定必须输入的数据域,数据结构和有效性审核,跨模块数据引用等)来保证数据和信息的完整性。
提高工作效率。由于各类实时业务信息都集中存储在中央数据库中,通过ERP所提供的信息分类,过滤和汇总机制,业务人员和领导层能随时获取自己所关心的各类信息,从而带来工作效率的大幅提一岛。
更好的决策支持。正确的决策依赖于有效的决策信息。在当今全球克争的大环境中,决策的时机往往稍纵即逝,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准确的经营信息便是企业正面对的一大挑战,而ERP系统所采用的分层信息汇总方式能在决策支持方面发挥巨大的怍用。呔层业务执行单位负责输入几常的具体业务信息,然后信息经过层层合并和汇:总而到达企业最高管理层。采用这种方式,不同业务层而上的管理者即可快速获得本业务层面上的汇总信息,也可随时获取术业务层面以下的一些具体信息,这为各层次的决策提供了很好的信息支持。
财务管理效益
增强项目和资金管理能力。项目投资(如基建和改造项目等)在企业的支出项目中占有主导地位,由此便带来如何高效进行项目管理的问题。ERP系统巾的项目僻理部分将围绕计划、资金、物资、人力、进度和质量等关键项目空制因素来世行动态项目管理。由于项目资金一股是按斋分批发放和结算,良好的项目管理有助于明确项目各阶段的资金需求,从而提高资金计划的准确性并使资金使用价值最大化。
提高预算和现金管理能力。企业的运作需要资金的支持,而投入资金的多少和 时机便是预算和现金管理所需要解决的问题。ERP系统采用分级、滚动等预算编制方法来满足不同企业的实际业务需求,并通过严格的预算控制体系和与财务系统集成来跟踪反映实际预算计划的执行和变动状况。而ERP中的现金管理则从目前的资金持有状况,将来的预计资金流入和未来的资金需求这儿方面人手,使企业能提甫获悉资金的供求状况并采取相应的资金斗衡措施,从而降低财务风险,减少筹资威本并进一步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健全成本控制体系。在当今全球实业界,成本控制被公认为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关键手段。为了进行成本控制,其首要步骤便是进行成本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在ERP系统中,由于生产、采购、人力资源、设箭管理等主要成本业务环节与中心财务子系统时刻紧密相连,其主要成本信息的收集工作基本是自动完成的。同时ERP系统还支持很多种成本管理方法(如作业成本法等)来满足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实际需求。在成本信息收集完毕后,企业还能直接利用ERP系统强大的在线分析功能,为以后的成本控制工作奠定基础。
降低维护成本。在某些企业中设备维护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ERP系统中能为每一项关键设备建立详细的设备档案和维护记录,为故障检洲和今后的维修维护工作带来相当的便利。同时在ERP系统中还引入了小同的维护策略和状态跟踪等方法,使企业能根据具体的设备运行状况来更灵活地安排维护工作。而随着停工大修,故障后维修等高成本作业的逐步减少,企业也存保证设备高效运行的基础上降低了共在设备维护中的投入。
降低运营成本。运营成本是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的支出,它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该企业的生存和赢利能力。通过使用ERP系统,企业能够记录下各种不同的运营成本,而且更重要的是企业能够了解为何会产生这些运营成本及不同业务状况下运营成本的变动情况,从而为不断降低运营成本提供良好的分析基础。与此同时,由于ERP系统使用了许多自动化的业务流程,企业在逐步减少人工信息处理的过程中能相应降低其在劳动力上的投入,从而获得运营成本的下降。
更好的库存和应收账管理。良好的库存管理不仅能保障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能避免库存过剩而引起的资金无效占用的问题。而高效的应收账管理则能加速资金回笼,并利用信用分析等手段来规避财务风险。而ERP系统则通过将这些业务领域内的先进管理思想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来提高业务管理水平。
供应链管理效益
优化物资库存水平。物资库存水平对于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具有直接影响。物资库存水平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库存水平太高意味着大量物资的闲置和资金的占用,并且在物资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更易给企业带来风险和成本压力。同时库存水平也不能过低,过低的库存水平会给企业的正常生产运作带来相当的风险。因此ERP系统所提供的针对库存管理方面的功能将刘企业的库存水平优化工作带来很大的帮助。
优化采购和销售管理。采购和销售是企业的两大重点业务,采购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运营和产品质量,而销售则是企业实现其长短期经营目标的唯一手段。通过利用ERP系统中的相应功能,企业能够按需、及时、低成本地获得合格的物资和服务供给,而企业同时也能够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建立良好的客户关系,完成销售计划及实现经营利润来提供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源动力。
更好的销预测和决策。通过使用ERP系统,所有的需求变动和销售实现信息被及时录入系统并在此基础上获得进一步的分析和预测结果。尤其是对于天然气与管道专业公司,市场需求与销售预测将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在长输管线部署和建设等方面的重大投资决策。因此,ERP系统在销售管理和预测方面的强大功能将有助于企业降低经营运作中的风险。
提高生产力。通常来说,企业生产力的提高依赖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效率的提升,而ERP正能从以上两方面对企业总体生产力的提高作出贡献。借助ERP系统对长短期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进行分析和匹配,将有助于企业管理者作出生产规模调整方面的决策,而ERP系统中经过合理优化的业务流程也将为企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打下扎实的基础。
加强上下游企业业间的业务联动性。上游企业的产品是下游企、№的原料,而市场需求则会影响下游企业的经营计划并进一步影响上游企业的生产运行。因此,ERP系统所提倡的业务一致性,集成性和可扩充性能使上下游企业间的业务获得更好的衔接。
为实现电子商务平台打下基础。电子商务平台以低成本、高效率而著称,其业务由本企业内部向外延伸而达到同供应商(电子采购)和客户(电子销售)之间的业务互动。但同时我们必须看到,电子商务平台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系统,其高效运作完全依赖于准确及时的企业内部信息供应(如物资需求、生产状况、产品库存等等)。因此,ERP作为企业内部的综合管理系统将成为电子商务平台实现的基础,并协同电子商务等其它系统一起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人力资源管理效盖
更好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在当今企业发展中正占据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ERP系统能提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并将其与其它业务领域相结合来反映企业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状况。
定量效益分析
效益实现的潜在功能范围被界定为财务、人力资源、采购、销售及分销、资产、工厂维护、材料管理、计划管理、生产运输、业绩报告等方面。ERP效益实现不是一次性的工作,随着ERP实施阶段的展开,业务流程在不断改进与优化,效益实现需要重复地进行。可以说效益实现是和ERP实施紧密联系并深化的过程,只有如此才能达到最大的投资回报。
EPS投资效益分析
投资效益分析是效益襀在ERP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具体应用,是将ERP作为一个投资方案进行的决策分析。
分析的方法:分析与ERP有关的效益襀项目及指示范围;确定资金成本;企业ERP的投入估算;企业ERP的收益分析,包括确定收益项目、指标范围与选定指标;获取相关的财务数据;采用净现值法,计算出投资回报的平衡点。
分析的原则:分析遵循审慎的原则并力求精确,但这并不意味着ERP的收益范围将级限于所分析的项目及数据。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收益项目的确定:能够得到准确的财务数据;对于有抵销性质的项目不选用,如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对数据内涵较复杂的项目不选用,如不同产品的销售体制差异较大,ERF系统对不同产品销售的影响亦较复杂,所以销售收入数据不作为收益项目。2、选定指标的确定:从指标范围中选取低限或平均值。3、财务数据:要求可靠、准确,尽可能的选用最新值,并剔除数据中包含的对ERP影响不确定的部分。
ERP效益实现分析
通过借鉴一系列已实的ERP系统,确定可量化的效益,按照襀效益的领域分类如表1。
现举例说明,假定某企业投入300万元在一年内成功实施ERP系统。企业存货3000万元,企业现金流1亿元,企业设备维护3000万元,企业采购支出 5000万元,管理人员工资1000万元,销售和管理投入2000万元。企业产出效益如表2。
由表2可见,企业在成功实施ERP第二年可获得收益123.6万元,企业在第四年可收回成本,并产生效益。需要强调的是,实施ERP在企业人力的节省、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市场反应速度的加快、财务分析的能力加强等方面所产生的定性方面的效益将远远大于定量分析所产生的效益。
(本文作者系世纪惠能公司高级顾问,中国管理软件研究中心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