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固存,不少学生不善于发现问题,也不喜欢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而且我们的教育注重的往往是给学生—个现成的答案,目的是让学生记住答案,以便考试的时候得到—个好的分数,所以就出现了“一问三不知”,甚至“三问都不知”的情况,这就导致了课堂效率低下,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师生的课堂参与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师生的有效课堂参与已经构成今天的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
一、课堂参与的概念
所谓课堂参与,即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参与,是指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方式和行为努力程度。在学习过程中,参与是以学生行为投入为载体的心理活动。
二、影响课堂参与的因素
教师的教学行为创设了课堂环境,这种环境与学生的个人特征会存在一些相互影响。教师要更多地了解学生的特征与课堂环境的关系,了解自己的特征及所教学科特点对学生参与的影响。
1.学生的个人特征。如学生在认知方式上的差异,冲动型的学生是迅速行动者,不假思索;而沉思型的学生则会反复琢磨,三思而后行。课堂上的表现是,冲动型的学生比沉思型学生在更短时间内回答教师的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也比沉思型的学生更容易犯小错误或小毛病。
2.学生原有的学习水平。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是否能汲取到新的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概念和经验有很大关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水平大大影响其课堂参与的信心和能力。所以,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
3.教师的期望。教师在设计学生参与情境时,往往已经对学生的表现做出了某种期望,学生应当做出如何的反应已经在教师头脑预先形成了。如果教师的期望具体而单一,那么当学生表现出期望之外的行为时,就很可能受到教师的抑制或者消极评价。
4.学科自身的特点。理科类的课程和文科类的课程差别是很大的。相对而言,理科类的一些课程是不太容易互动的,社会学课程则可以从更广阔的视野选择话题,存在着更多的问题思维空间。
三、课堂参与的偏差
1.被动参与多。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参与,尤其是学生的主动参与。我们并不否认在某些情况下被动参与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它不能成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在很多课堂上学生大部分的参与行为表现为等、听、看的观望态度,处在被动听问答状态,一部分学生被教师强制性地要求认真听讲、回答问题,这种参与方式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考虑他们内在的情感需要。
2.部分参与多。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经常还表现为少数尖子生的部分参与,这种部分学生代替全体学生的参与,让更多的学生处于课堂教学的边缘,甚至游离于课堂活动之外,致使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回答、提问、选择、交流的机会,课堂变成了几名尖子生的表演,失去了教学的整体效益。
3.形式參与多。许多教师比较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一些显性活动,如表演、游戏等,而对教学过程中隐性思维活动的安排重视不够。这样的课堂往往表面上热热闹闹,学生也非常活跃,但这样的参与往往流于形式,没有意义,缺乏深层次的实质参与,即学生的思维水平没有获得提高和发展。
四、有效课堂参与的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常言道:“亲其师,而信其道”。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中。”实践证明,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使学生产生良好学习情绪的激发器。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交流沟通、求知进取、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
2.设计活动,提供学生的参与机会。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是外来信息与学生原有知识和思维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知识的获得是通过活动作为中介形成的,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创新,在活动中得到发展。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而是要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而,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保持课堂参与的新鲜感。课堂提问在很多情况下是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好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精心策划,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景之中。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的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都有机会发展,达到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
3.适时反馈,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学生参与质量的提高,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指导性作用,及时适当的给予信息的反馈。如重视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推动作用。通过方法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
课堂参与是师生互动的双边过程,这就需要做好教师、学生双方的工作,加强双方的努力。教师作为引导者、启发者,要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构建智慧的课堂。设计认知冲突,产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意识;精心设计,善于诱导,提供可能的参与机会,从而让学生乐于参与、适于参与、敢于参与、善于参与,最终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厉月钗.实践有效教学,构建智慧课堂[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7).
[2]陈雪梅.如何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9).
[3]席会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1999(4).
一、课堂参与的概念
所谓课堂参与,即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参与,是指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方式和行为努力程度。在学习过程中,参与是以学生行为投入为载体的心理活动。
二、影响课堂参与的因素
教师的教学行为创设了课堂环境,这种环境与学生的个人特征会存在一些相互影响。教师要更多地了解学生的特征与课堂环境的关系,了解自己的特征及所教学科特点对学生参与的影响。
1.学生的个人特征。如学生在认知方式上的差异,冲动型的学生是迅速行动者,不假思索;而沉思型的学生则会反复琢磨,三思而后行。课堂上的表现是,冲动型的学生比沉思型学生在更短时间内回答教师的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也比沉思型的学生更容易犯小错误或小毛病。
2.学生原有的学习水平。奥苏伯尔认为,学生是否能汲取到新的信息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概念和经验有很大关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水平大大影响其课堂参与的信心和能力。所以,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储备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
3.教师的期望。教师在设计学生参与情境时,往往已经对学生的表现做出了某种期望,学生应当做出如何的反应已经在教师头脑预先形成了。如果教师的期望具体而单一,那么当学生表现出期望之外的行为时,就很可能受到教师的抑制或者消极评价。
4.学科自身的特点。理科类的课程和文科类的课程差别是很大的。相对而言,理科类的一些课程是不太容易互动的,社会学课程则可以从更广阔的视野选择话题,存在着更多的问题思维空间。
三、课堂参与的偏差
1.被动参与多。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的共同参与,尤其是学生的主动参与。我们并不否认在某些情况下被动参与也是不可避免的,但它不能成为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在很多课堂上学生大部分的参与行为表现为等、听、看的观望态度,处在被动听问答状态,一部分学生被教师强制性地要求认真听讲、回答问题,这种参与方式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考虑他们内在的情感需要。
2.部分参与多。课堂上学生的参与经常还表现为少数尖子生的部分参与,这种部分学生代替全体学生的参与,让更多的学生处于课堂教学的边缘,甚至游离于课堂活动之外,致使大部分学生失去了回答、提问、选择、交流的机会,课堂变成了几名尖子生的表演,失去了教学的整体效益。
3.形式參与多。许多教师比较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安排一些显性活动,如表演、游戏等,而对教学过程中隐性思维活动的安排重视不够。这样的课堂往往表面上热热闹闹,学生也非常活跃,但这样的参与往往流于形式,没有意义,缺乏深层次的实质参与,即学生的思维水平没有获得提高和发展。
四、有效课堂参与的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常言道:“亲其师,而信其道”。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中。”实践证明,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使学生产生良好学习情绪的激发器。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必须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基础上,创设交流沟通、求知进取、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充分发展个性的机会。
2.设计活动,提供学生的参与机会。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是外来信息与学生原有知识和思维结构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知识的获得是通过活动作为中介形成的,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创新,在活动中得到发展。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中教师不能忽视,更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而是要尽可能地使教学内容的设计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因而,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保持课堂参与的新鲜感。课堂提问在很多情况下是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好方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精心策划,提出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相关的情景之中。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的操作、观察、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都有机会发展,达到既长知识又长技能的目的。
3.适时反馈,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学生参与质量的提高,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指导性作用,及时适当的给予信息的反馈。如重视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的推动作用。通过方法指导,积极组织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
课堂参与是师生互动的双边过程,这就需要做好教师、学生双方的工作,加强双方的努力。教师作为引导者、启发者,要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构建智慧的课堂。设计认知冲突,产生求知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意识;精心设计,善于诱导,提供可能的参与机会,从而让学生乐于参与、适于参与、敢于参与、善于参与,最终实现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厉月钗.实践有效教学,构建智慧课堂[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0(7).
[2]陈雪梅.如何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09(9).
[3]席会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19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