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强调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自主性游戏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的游戏,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能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模仿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的干扰,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良好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适时的给予指导,利用角色游戏渗透文明礼貌教育,从而培养幼儿在社会交往中简单的基本技能。
关键词
自主性游戏 幼儿 文明礼貌教育
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现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游戏是儿童生来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学习可以说就是游戏”。游戏中蕴藏着幼儿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自主性区域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玩的游戏内容多、材料多,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小舞台。这种健康、丰富的自选游戏,不仅能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还能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意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行为习惯。因此在自主性区域游戏中对幼儿实施文明礼貌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的重要作用是能进一步加强幼儿的集体意识、社会交往能力及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为孩子今后踏入社会成为一个会沟通会交往的社会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氛围,增强文明意识
良好的文明礼貌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首先, 我们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创设了几个幼儿较熟悉、感兴趣的区域,如娃娃家、爱心医院、超市、公共汽车站、工厂等。娃娃家的成员要到超市去买东西,去医院看病;超市里的物品需要工厂及时提供;各个角色还需乘坐公交车出行等,都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游戏氛围。在这些游戏区域中我们需要投入各种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材料,投放些什么,投放多少也都是很有讲究的。如我们在中班的“娃娃家”里投放了电话机,中班的幼儿,口语表达能力逐步发展起来了,他们也有不少打电话的经历,可是怎样打电话呢?怎样打电话才是有礼貌呢?老师通过谈话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区域活动中的打电话游戏,使幼儿在不断的操作实践中巩固了拨打和接听电话的礼仪。其次,围绕“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这一主题来创设游戏环境,我们还和幼儿共同商量,一起在楼梯、过道、活动室外墙、游戏各区等醒目处张贴了文明礼貌宣传语,如“请”“你好”“早上好”“再见”“对不起”“没关系”“谢谢你”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孩子们学习,每天念一念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文明意识,并在开展游戏时要求幼儿坚持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
二、规则自定,开展文明游戏
1.标记与规则。
为了使得自主性游戏的游戏规则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我们会广泛听取幼儿的意见,引导幼儿反复讨论,最后将游戏规则制订为“三不”“三要”“三轻”,即不打人、不骂人、不争抢玩具;要有礼貌、要谦让、要商量;走路轻、讲话轻、拿东西轻。我们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这些规则,然后贴在相应的游戏区里。由于规则是幼儿自己讨论制订的,标记也是自己亲自设计的,因此,幼儿比较容易理解和遵守。自规则运行以来,幼儿游戏中的文明礼貌行为及合作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如以往扮演顾客的幼儿到了“美食街”总是大叫大嚷:“我要××!”如今则是安静地排队购买,然后安静地等待服务员拿来自己需要的食品。又如建筑区的幼儿对“队长”这个角色非常感兴趣,以前常常是你争我抢谁也不肯让,有了“要商量、要谦让”这些规则后,许多幼儿都能克制自己心中的欲望,而自行解决这一矛盾。在这些游戏规则的正确引导下,幼儿懂得了与人交往必须要有礼仪行为及合作意识。
2.暗示与有序。
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在区域活动中做到仔细观察幼儿在和环境不断互动中的表现,挖掘环境的深层教育价值,使幼儿在环境的暗示下,不断地练习使用文明礼貌行为。如,在“梦想建构岛”游戏中,孩子们是在软垫上进行搭建游戏的,为了让孩子们有基本的游戏规则,我们在软垫旁边画了六双小鞋子的鞋印,说明这里只可以6人玩,如果鞋印上鞋子都放满了,其他幼儿就要到其他游戏区去玩了。“小舞台”也是如此,观众座位上摆放的“拍手”道具的数量也是起到一个暗示作用。因此,孩子们自己能够控制自己,他们会和同伴轮流交换角色,也能到其他人数少的游戏区域去玩。这样,可以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规则调整自己的行为,逐渐协调与同伴的关系。
三、适当指导,练习文明行为
“游戏是幼儿的游戏,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教师是幼儿在幼儿园游戏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幼儿不仅爱玩区域活动而且会玩区域活动,在不断地与同伴、与材料的互动中,他们整理、表现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使用文明礼貌行为。但是他们由于年龄小,交往技能不足,使用文明礼貌行为的意识较淡薄,所以活动过程中,要求教师认真地观察幼儿与同伴、与材料之间的互动的基础上,提供适时适当的指导与帮助,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不断地练习文明礼貌行为,使区域活动真正成为有益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活动。
1.言传身教,多说文明用语。
在游戏中,要善于观察,教师的言传身教很重要。如在“娃娃家”游戏中,爸爸和妈妈在厨房忙着制作各种形状的饼干。这时来了一位小客人,爸爸想到了给客人倒水,只见他到来了一杯水放到桌子上,嘴里嘀咕了一声“喝吧”,却马上又去做饼干了。于是,我也当起了小客人,“咚咚咚”轻轻地敲起了“娃娃家”的门,“请问,有人在家吗?”我用好听的声音问道。“爸爸”和“妈妈”闻声赶来开门,“客人,请进请进。”说着“妈妈”的小手还将我带进了屋。“妈妈!妈妈!请你给我一杯水,好吗?”我要求道。“好的!”娃娃家的妈妈拿了个杯子递给了我。我马上说:“谢谢你!”妈妈回:“不用谢!”这时,刚来的小客人喝完了水,马上递给了“妈妈”很自然地说,“谢谢你!”妈妈也很自然地说道“不用谢!” 2.利用主题,体验交往乐趣。
我们在游戏前,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区域,并预设各游戏区文明主题,围绕相关的主题,激发情趣,让幼儿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如我班在本学期新设了“爱心热线”,我们就预设了“关心好朋友”文明主题,鼓励幼儿给没来幼儿园的小朋友打电话,问问今天为什么没上幼儿园,若生病了则送去问候,祝他早日康复,早日来幼儿园和大家一起玩。这样的游戏活动就能促进幼儿的交往,增进幼儿间的情感。再如,在“小舞台”,我们会先和孩子们讨论今天游戏的主题是什么,孩子们可以一起商量整个比赛的流程,鼓励幼儿轮流当主持人、评委、参赛选手、观众。当参赛选手表现出色时,“小观众”也可以恰到好处的献上花,台上台下交融在一起。总之,幼儿可以在预设的文明主题中自主游戏,从中体验交往的乐趣,感受文明礼貌的氛围。
3.组织比赛,促进文明发展。
如在“公共汽车”游戏区,“司机”是个抢手的角色,我班有几位小朋友常常抢着开车,很不讲文明。于是我们就和小朋友就这件事进行讨论,让大家轮流对他们进行教育,并帮助他们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那就是轮流开车,还要进行“我是文明驾驶员”的比赛。在比赛中这几位小朋友的文明意识强化了,交通规则也在逐步跟进。“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这是每个驾驶员的通关秘语,必须在准确说出后方可当选文明驾驶员。孩子们在这样的自主性角色游戏中既玩得开心,又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促进了文明礼貌的发展。
4.个别教育,提高交往能力。
对能力较弱的个别幼儿,我们为他们创设了一个说悄悄话的游戏区域——“私密空间”。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从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入手,让他们从不愿意交往到与几个人交往,最后逐步过渡到与集体交往,并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乐趣,还可以有意识的安排他们去帮老师做事,鼓励他们主动与周围的人交往,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使他们的交往能力得到不同的提高。
四、整理归类,养成文明习惯
在自主性游戏中,不同的玩具、物品都有指定的存放空间和不同的整理方法,所以,让幼儿学会整理游戏中的各类物品是非常重要的。如幼儿在摆放游戏玩具、用具的橱柜上粘贴标记图卡,老师将自主性游戏中各式积木、娃娃、汽车等玩具、用具放在纸上,按住后沿着四周的轮廊画下来,撕或剪成图卡标签,用胶纸粘贴在各橱柜相应的部位,以示幼儿整理时应归放到某处。我们还利用图解的方法,将摆放整理玩具的步骤用图片或照片等形式出示,让幼儿明了正确整理玩具的步骤。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对玩具整理的常规,我们引导他们自己讨论建立,只有在幼儿参与下建立的常规要求才能真正的被其接受。因此,幼儿在一种有限制但又相对自由的、有序的环境里养成了主动收拾整理游戏材料、爱护游戏材料的文明习惯。
五、重视评价,提高文明素质
自主性游戏结束后,我们可以通过自评、互评,引起幼儿的共鸣、分享成功的快乐,开放性地展开一些讨论,同时树立榜样,强化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游戏互评环节,我们要求幼儿能安静倾听老师和同伴对游戏活动的讲评,不随意插嘴,乐意采用更合理的方法进行下次游戏。通过讨论培养幼儿学会分析、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创造力,发展下阶段游戏。教师要善于观察和记录幼儿游戏中的社会交往情况,并把它作为下次游戏指导的重点。如发现幼儿游戏中争抢着买东西,把商店都挤翻了,则在评价时引导幼儿发现谦让、等待、排队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方便。下次活动便把谦让、等待作为游戏的指导重点。这样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引导幼儿提高角色能力,逐步掌握技能;教师也可以某一角色身份参与表演,把一些必要的交往技能渗透于整个游戏过程中,寓教于乐,让幼儿社会交往的基本技能在不知不觉中学会。
总之,在自主性区域游戏中对幼儿实施文明礼貌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它进一步加强了幼儿的集体意识、社会交往能力及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一学期来,我班大部分幼儿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了许多文明礼貌的道理,他们活泼大方,团结互助、富有爱心,健康快乐的成长着。接下来,我们会抓住在自主性游戏中每一个有利的时机,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从而让幼儿进一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体验人与人相互合作的重要和快乐,为他们以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
[2] 沈亚娟.多途径的渗透礼仪教育[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9,(10)
[3] 徐文君.让礼仪教育回归幼儿生活[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09)
[4] 俞淼.浅谈一日生活中对幼儿礼仪行为的培养[J].华章,2008,(1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强调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自主性游戏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的游戏,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在与材料和伙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游戏带来的快乐和学习彼此的经验,能促进幼儿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学前期幼儿可塑性强,模仿性强,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的干扰,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要求的理想时期,更是良好礼仪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适时的给予指导,利用角色游戏渗透文明礼貌教育,从而培养幼儿在社会交往中简单的基本技能。
关键词
自主性游戏 幼儿 文明礼貌教育
爱游戏是幼儿的天性,现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说过:“游戏是儿童生来喜欢的。儿童的生活、学习可以说就是游戏”。游戏中蕴藏着幼儿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自主性区域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玩的游戏内容多、材料多,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小舞台。这种健康、丰富的自选游戏,不仅能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还能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意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养成终身受益的良好行为习惯。因此在自主性区域游戏中对幼儿实施文明礼貌教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它的重要作用是能进一步加强幼儿的集体意识、社会交往能力及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为孩子今后踏入社会成为一个会沟通会交往的社会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氛围,增强文明意识
良好的文明礼貌环境可以潜移默化地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首先, 我们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创设了几个幼儿较熟悉、感兴趣的区域,如娃娃家、爱心医院、超市、公共汽车站、工厂等。娃娃家的成员要到超市去买东西,去医院看病;超市里的物品需要工厂及时提供;各个角色还需乘坐公交车出行等,都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游戏氛围。在这些游戏区域中我们需要投入各种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材料,投放些什么,投放多少也都是很有讲究的。如我们在中班的“娃娃家”里投放了电话机,中班的幼儿,口语表达能力逐步发展起来了,他们也有不少打电话的经历,可是怎样打电话呢?怎样打电话才是有礼貌呢?老师通过谈话可以让孩子们了解区域活动中的打电话游戏,使幼儿在不断的操作实践中巩固了拨打和接听电话的礼仪。其次,围绕“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这一主题来创设游戏环境,我们还和幼儿共同商量,一起在楼梯、过道、活动室外墙、游戏各区等醒目处张贴了文明礼貌宣传语,如“请”“你好”“早上好”“再见”“对不起”“没关系”“谢谢你”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孩子们学习,每天念一念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文明意识,并在开展游戏时要求幼儿坚持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
二、规则自定,开展文明游戏
1.标记与规则。
为了使得自主性游戏的游戏规则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我们会广泛听取幼儿的意见,引导幼儿反复讨论,最后将游戏规则制订为“三不”“三要”“三轻”,即不打人、不骂人、不争抢玩具;要有礼貌、要谦让、要商量;走路轻、讲话轻、拿东西轻。我们让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这些规则,然后贴在相应的游戏区里。由于规则是幼儿自己讨论制订的,标记也是自己亲自设计的,因此,幼儿比较容易理解和遵守。自规则运行以来,幼儿游戏中的文明礼貌行为及合作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如以往扮演顾客的幼儿到了“美食街”总是大叫大嚷:“我要××!”如今则是安静地排队购买,然后安静地等待服务员拿来自己需要的食品。又如建筑区的幼儿对“队长”这个角色非常感兴趣,以前常常是你争我抢谁也不肯让,有了“要商量、要谦让”这些规则后,许多幼儿都能克制自己心中的欲望,而自行解决这一矛盾。在这些游戏规则的正确引导下,幼儿懂得了与人交往必须要有礼仪行为及合作意识。
2.暗示与有序。
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在区域活动中做到仔细观察幼儿在和环境不断互动中的表现,挖掘环境的深层教育价值,使幼儿在环境的暗示下,不断地练习使用文明礼貌行为。如,在“梦想建构岛”游戏中,孩子们是在软垫上进行搭建游戏的,为了让孩子们有基本的游戏规则,我们在软垫旁边画了六双小鞋子的鞋印,说明这里只可以6人玩,如果鞋印上鞋子都放满了,其他幼儿就要到其他游戏区去玩了。“小舞台”也是如此,观众座位上摆放的“拍手”道具的数量也是起到一个暗示作用。因此,孩子们自己能够控制自己,他们会和同伴轮流交换角色,也能到其他人数少的游戏区域去玩。这样,可以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规则调整自己的行为,逐渐协调与同伴的关系。
三、适当指导,练习文明行为
“游戏是幼儿的游戏,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教师是幼儿在幼儿园游戏的组织者与指导者”。幼儿不仅爱玩区域活动而且会玩区域活动,在不断地与同伴、与材料的互动中,他们整理、表现自己的生活经验,学习使用文明礼貌行为。但是他们由于年龄小,交往技能不足,使用文明礼貌行为的意识较淡薄,所以活动过程中,要求教师认真地观察幼儿与同伴、与材料之间的互动的基础上,提供适时适当的指导与帮助,使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不断地练习文明礼貌行为,使区域活动真正成为有益于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活动。
1.言传身教,多说文明用语。
在游戏中,要善于观察,教师的言传身教很重要。如在“娃娃家”游戏中,爸爸和妈妈在厨房忙着制作各种形状的饼干。这时来了一位小客人,爸爸想到了给客人倒水,只见他到来了一杯水放到桌子上,嘴里嘀咕了一声“喝吧”,却马上又去做饼干了。于是,我也当起了小客人,“咚咚咚”轻轻地敲起了“娃娃家”的门,“请问,有人在家吗?”我用好听的声音问道。“爸爸”和“妈妈”闻声赶来开门,“客人,请进请进。”说着“妈妈”的小手还将我带进了屋。“妈妈!妈妈!请你给我一杯水,好吗?”我要求道。“好的!”娃娃家的妈妈拿了个杯子递给了我。我马上说:“谢谢你!”妈妈回:“不用谢!”这时,刚来的小客人喝完了水,马上递给了“妈妈”很自然地说,“谢谢你!”妈妈也很自然地说道“不用谢!” 2.利用主题,体验交往乐趣。
我们在游戏前,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意愿选择适合自己的区域,并预设各游戏区文明主题,围绕相关的主题,激发情趣,让幼儿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如我班在本学期新设了“爱心热线”,我们就预设了“关心好朋友”文明主题,鼓励幼儿给没来幼儿园的小朋友打电话,问问今天为什么没上幼儿园,若生病了则送去问候,祝他早日康复,早日来幼儿园和大家一起玩。这样的游戏活动就能促进幼儿的交往,增进幼儿间的情感。再如,在“小舞台”,我们会先和孩子们讨论今天游戏的主题是什么,孩子们可以一起商量整个比赛的流程,鼓励幼儿轮流当主持人、评委、参赛选手、观众。当参赛选手表现出色时,“小观众”也可以恰到好处的献上花,台上台下交融在一起。总之,幼儿可以在预设的文明主题中自主游戏,从中体验交往的乐趣,感受文明礼貌的氛围。
3.组织比赛,促进文明发展。
如在“公共汽车”游戏区,“司机”是个抢手的角色,我班有几位小朋友常常抢着开车,很不讲文明。于是我们就和小朋友就这件事进行讨论,让大家轮流对他们进行教育,并帮助他们想出一个更好的办法,那就是轮流开车,还要进行“我是文明驾驶员”的比赛。在比赛中这几位小朋友的文明意识强化了,交通规则也在逐步跟进。“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这是每个驾驶员的通关秘语,必须在准确说出后方可当选文明驾驶员。孩子们在这样的自主性角色游戏中既玩得开心,又得到了老师的表扬, 促进了文明礼貌的发展。
4.个别教育,提高交往能力。
对能力较弱的个别幼儿,我们为他们创设了一个说悄悄话的游戏区域——“私密空间”。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从幼儿感兴趣的事情入手,让他们从不愿意交往到与几个人交往,最后逐步过渡到与集体交往,并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乐趣,还可以有意识的安排他们去帮老师做事,鼓励他们主动与周围的人交往,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使他们的交往能力得到不同的提高。
四、整理归类,养成文明习惯
在自主性游戏中,不同的玩具、物品都有指定的存放空间和不同的整理方法,所以,让幼儿学会整理游戏中的各类物品是非常重要的。如幼儿在摆放游戏玩具、用具的橱柜上粘贴标记图卡,老师将自主性游戏中各式积木、娃娃、汽车等玩具、用具放在纸上,按住后沿着四周的轮廊画下来,撕或剪成图卡标签,用胶纸粘贴在各橱柜相应的部位,以示幼儿整理时应归放到某处。我们还利用图解的方法,将摆放整理玩具的步骤用图片或照片等形式出示,让幼儿明了正确整理玩具的步骤。对于能力强的幼儿,对玩具整理的常规,我们引导他们自己讨论建立,只有在幼儿参与下建立的常规要求才能真正的被其接受。因此,幼儿在一种有限制但又相对自由的、有序的环境里养成了主动收拾整理游戏材料、爱护游戏材料的文明习惯。
五、重视评价,提高文明素质
自主性游戏结束后,我们可以通过自评、互评,引起幼儿的共鸣、分享成功的快乐,开放性地展开一些讨论,同时树立榜样,强化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游戏互评环节,我们要求幼儿能安静倾听老师和同伴对游戏活动的讲评,不随意插嘴,乐意采用更合理的方法进行下次游戏。通过讨论培养幼儿学会分析、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创造力,发展下阶段游戏。教师要善于观察和记录幼儿游戏中的社会交往情况,并把它作为下次游戏指导的重点。如发现幼儿游戏中争抢着买东西,把商店都挤翻了,则在评价时引导幼儿发现谦让、等待、排队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方便。下次活动便把谦让、等待作为游戏的指导重点。这样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引导幼儿提高角色能力,逐步掌握技能;教师也可以某一角色身份参与表演,把一些必要的交往技能渗透于整个游戏过程中,寓教于乐,让幼儿社会交往的基本技能在不知不觉中学会。
总之,在自主性区域游戏中对幼儿实施文明礼貌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它进一步加强了幼儿的集体意识、社会交往能力及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
一学期来,我班大部分幼儿逐渐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懂得了许多文明礼貌的道理,他们活泼大方,团结互助、富有爱心,健康快乐的成长着。接下来,我们会抓住在自主性游戏中每一个有利的时机,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从而让幼儿进一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体验人与人相互合作的重要和快乐,为他们以后的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2002
[2] 沈亚娟.多途径的渗透礼仪教育[J].早期教育(教师版)2009,(10)
[3] 徐文君.让礼仪教育回归幼儿生活[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8,(09)
[4] 俞淼.浅谈一日生活中对幼儿礼仪行为的培养[J].华章,2008,(10)